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文帝刘恒:一不小心就当上了皇帝

汉文帝刘恒:一不小心就当上了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24 更新时间:2024/2/7 21:22:50

刘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公元前196年刘恒取代陈豨在赵国的地位,被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后,作为当时刘邦最大的儿子,刘恒被周勃和陈平等大臣拥立为汉文帝。因为刘恒长期不在权力中心,汉文帝在位时主要做了三件事:消番、与匈奴和亲、无为而治。

网络配图

汉文帝的母亲

刘恒的母亲薄姬是一个有故事的漂亮女人,嫁给刘邦她属于二婚,薄姬的第一次婚姻是嫁给了魏王豹。这个魏豹很有意思,先是跟着他的哥哥魏咎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魏咎成为魏王没几天,就被章邯给杀了,魏豹逃到楚国后,向楚怀王借了几千兵,重新杀回了魏国,开始自称为魏王。

魏豹是一个小人吗?项羽分封天下时,魏豹被称封为西魏王,后来就投靠了刘邦,因为刘邦屡战屡败,又跳槽跟了项羽。魏豹这样谁给的好处多就跟谁,还真的有外人不知道的理由,因为他的老婆薄姬,年轻时给别人算命,老先生说薄姬将来一定是皇帝的儿子。

魏豹知道的这个消息后,就在想:薄姬是我老婆,他儿子是皇帝,那他老子不也是皇帝,所以魏豹一直有一个皇帝梦。可惜他的梦在韩信的攻势下,碎了。

这样薄姬做了汉军的俘虏,一日刚好被刘邦看到了,作为一个男人,看到这么漂亮的女人,第一件事就是把她招到宫里。可惜身为皇帝的刘邦,女人实在太多了,美女薄姬只被宠幸了一次,没想到就这一次,使薄姬怀上了刘恒。

当时刘邦的儿子只有三个,第一个是沛县就有的大儿子刘肥,第二个是和吕后生的二儿子刘盈,三儿子是和戚美人生的叫刘如意。

薄姬虽然有了龙种,怀了皇帝的儿子,但是一没势力二没刘邦的宠幸,所以在皇宫过的很低调,刘恒的童年是在平静中度过的。

汉文帝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刘邦总共有八个儿子,分别是大儿子齐悼惠王刘肥(曹姬生)、汉惠帝刘盈(吕后生)、赵隐王刘如意(戚夫人生)、汉文帝刘恒(薄太后生)、梁王刘恢——吕太后时候降为赵共王、淮阳王刘友——吕太后时候降为赵幽王、淮南厉王刘长、燕王刘建。

八个儿子中,刘邦给大儿子刘肥的封地最大,因为刘肥是刘邦和曹氏私下生的,属于庶出,在古代对出生是非常看重的,这样刘肥就失去了竞争皇帝的资格,在吕后当政时期,还差点被毒死。但是也失去了问鼎皇帝的资格,死后的封地被吕后的吕氏家族瓜分。二儿子刘盈,就是汉惠帝,是吕后的亲生儿子,由于刘盈性格懦弱(废话,长期生活在老妈的强势下,能硬的起来吗),当上皇帝的刘盈,大小事还是由吕后做主。但是刘盈性格善良,吕后赐毒酒给刘肥的时候,刘盈一把夺过了毒酒,才救了刘肥一命。

网络配图

如果戚夫人再强势一点,可能刘邦的三儿子刘如意就是帝国新的主人,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刘邦是一个害怕老婆的人,面对吕后他唯一的办法就是防范,于是请对吕后有恩的周昌保护刘如意,并封刘如意为赵王,远离京城。

在历史潮流中,总是有那么几个人,为了心中所谓的正义,不怕权贵不怕顶撞皇帝,周昌就是这样的人,当初刘邦希望废除刘盈升刘如意为太子,周昌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后来吕后想除掉刘如意,也是周昌多次保全的。

但是领导让一个人走,不是一个中层干部说挽留就可以挽留的,吕后要除掉一个人总有她的办法,就这样年仅15岁的刘邦第三子赵王如意,最后被吕后毒死在刘盈的皇宫中。可怜善良的刘盈救的了一个老大刘肥,却没有救走老三,据说在看到戚夫人被吕后变成人彘后,刘盈也死了。

老四刘恒,就是我们说的汉文帝,今天故事的主角。据说周勃陈平他们灭了吕氏家族之后,商量谁可以做皇帝,然后算来算去,感觉刘恒为人比较稳重,剩下的刘邦儿子中以他的辈份最大,而且也没什么不良嗜好,最后脑袋一拍就决定让刘恒做皇帝,全程都没刘老四什么事。

当刘恒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也蒙了:啥情况啊,这么好的事忽然就轮到我了?于是刘恒分别派了几路人马先去京城打探,还去庙里算命,看看是福是祸。作为长期远离权力中心的皇四子,刘恒和他的母亲薄姬心里都没底,京城里的文臣武将都是当年跟着高祖刘邦一起打天下的那一批人,周勃、陈平一个比一个猛,最后还是中尉宋昌有主见,觉得不管前方是什么情况,至少也应该去试试,这样,刘恒一步三试探,最后进了未央宫,汉文帝继位的过程实在有失体面。

其实,斗争最激烈的时候,远离权利中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保留实力。刘恒低调、处事谨慎的性格,给周勃陈平等一批老臣印象也是极好的,虽然最后这一批老臣纷纷被汉文帝调出了权利中心,但是对于西汉的发展来说,刘恒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刘邦其余的儿子,老五刘恢、老六刘友都娶了吕后的亲戚的女儿,不仅婚姻不幸,小命也因为吕氏强势的性格,丢了。老七刘长是刘邦一夜情的产物,看来刘邦果真不是一般人,就8个儿子,2个是一夜恩情就怀孕了。因为老七从小都是吕后在抚养,虽然吕后对他不怎么样,但是终归看着长大的,在吕氏时代也没怎么样。可能是因为吕后的纵容,老七并没有对汉文帝刘恒产生什么敬畏,反而与匈奴、闽越联合,图谋叛乱,最后死在了流放的路上。刘邦最后一个儿子,老八刘建也是一个悲剧的产物,从古到今,贵族都有一项运动,就是狩猎,刘邦的这个小儿子在一次狩猎时,被一只狐狸咬了,不想到狐狸还有狂犬病,那时候有没狂犬育苗,就这样刘建还没享受人生,24岁就死了。

网络配图

汉文帝对匈奴的态度

当时汉国周边有两个敌人,一个就是强大的匈奴,汉高祖刘邦在匈奴的铁骑之下,也没围困了7天7夜,最后依靠和亲才暂时和匈奴和解,刘恒继续沿用了和亲政策。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和亲并不只是给匈奴王一个女人就完事了,匈奴王作为一方霸主,要个女人还不简单,就算再漂亮,也要为匈奴几百万人考虑。

中国人嫁女儿,特别是皇帝的女儿,陪嫁的物品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匈奴人在乎的是陪嫁品。没错,古代所谓的和亲,其实就是变相的不平等条约,西汉国每隔一段时间定期送给匈奴大量的牛羊粮食、奴隶,还有皇族最高贵的女人,这才是和亲的本质。

轻易得来的东西,就不会珍惜,所以匈奴每年要求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边境的掠夺也重来没有停止过,而且这个时候的匈奴正处于黄金时期,异常强大,关于匈奴强大的根源冒顿单于的故事,我们下章再讲。总之,西汉建国初期,对匈奴是又恨又无可奈何。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从公元前209的陈胜吴广起义,到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再到刘邦公元前195年去世,长达14年的时间里,没有一刻停息,到处都在打仗,还有前面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可以说在半个世纪里,中国都在打仗,所有的家底都已经打光了。

相比匈奴的威胁,这个时候的西汉从士兵到老百姓都已经很累了,已经没有了刚起义时的那种精神状态,打仗永远没有一个头,这就好像三个武林高手打架,其中两个人打的难解难分,最后通过拼命的方式,险胜了半招,这个时候第三个高手说,来来来,我们继续打,哪打得了啊。对于第一局的胜利者,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和第三位约好,改日再打。什么,第三不同意?你要什么,武林秘籍、金钱、美女?都给你!好,就这么定了。。。

历史总会和我们开玩笑,相同的场景,不一样的结局,发生在西晋,东汉末年,连年的战争,曹操所在的魏国终于统一了三国,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曹氏当家了,还是司马懿的后人,司马炎。当时也是家底都打穿了,边境的五胡(匈奴、鲜卑、羯、羌、氐)相继进入中原,开始了五胡乱华,汉人都快被杀光了,一直到隋朝,这场闹剧才算真正结束。

网络配图

说完了匈奴,再讲讲另一个对手,南越。南越其实就是现在的南方,古代这边都是少数民族,中华正统是诞生在黄河流域的,秦始皇派遣赵佗平定了南越之后,就让他永远镇守南越,就算起义军把咸阳都端了,赵佗也没派遣一兵一卒去镇压,据说当时秦始皇给他的命令就是管好南越,赵佗忠实的执行着皇帝的命令。

后来项羽灭秦,刘邦建立西汉,赵佗就向西汉称臣,类似附属的性质。吕后时期,觉得南越都是些野人,没有教养,就对他们进行经济封锁,赵佗一看,不给做生意,那就打,于是南越和西汉又开始了战争,直到汉文帝刘恒时期,对南越进行安抚,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还封赵佗的家人做大官,就这样南越开始慢慢的化入中原文化。

汉文帝是怎么死的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在他登基的未央宫去世,死的时候只有47岁,刘邦在他这个年纪,还刚出来打仗呢。按照惯例,皇帝死了要写个评价什么的,这个我就不写了,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两大致命弱点让蜀汉最终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小说塑造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其中尤以诸葛亮较为突出。《三国演义》中尊刘抑曹的倾向比较明显,所以较多着墨于蜀汉集团的人物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很多有关《三国演义》的出版说明、前言、评论等文章都认为作者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位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全才,有着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芈八子,靠什么能执政36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芈八子,靠什么能执政36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一般来说,异国女子若嫁给皇室,那就成了稳定两个联盟的牺牲品,她们虽然会得到应有的厚待,但她们的权力普遍不高。因为她们毕竟是异国人,不会全心全意帮助本国,甚至还有可能是异国派来的奸细。可芈八子却打破了这个

  • 官渡之战后,袁绍斗不过曹操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官渡之战后,袁绍的儿子真的打不过曹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交战,虽然袁绍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由于关键时刻许攸弃袁绍而投曹操,加上张郃和高览阵前倒戈,背叛了袁绍,以至于袁绍在大军粮草被毁的情况下,又痛失了大量精锐将士,军营之中的

  • 隆科多不是逃兵一个吗 康熙为什么还如此器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和隆科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隆科多本是一逃兵,但是康熙不光没有嫌弃,反而不断重用,一直扶摇直上,其原因如下:隆科多出身于大家“佟氏”,背景深厚,并且与康熙有亲密的亲戚关系在《雍正王朝》中,一等公佟国维是隆科多的六叔,但实际历史上,隆科多是佟国维的亲儿子,

  • 功勋封侯的边塞诗人:高适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一、功勋封侯的边塞诗人唐朝是个诗歌的国度,其中边塞诗是一类较为常见的诗歌体裁。五绝中,有初唐四杰中的杨炯,一首《从军行》,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拉开了唐朝边塞诗的帷幕。七绝中,有龙标王昌龄,一首《出塞》,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夺得了“唐人七绝压

  • 历史上被立为太子没继位便枉死的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太子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都说皇帝是高危职业,其实作为国之储君的太子同样如此,皇帝毕竟还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作为保障,太子却没有这个优势。若是表现太过抢眼,便很容易引起皇帝猜忌,可若是表现太过差劲,又会引起其他皇子的觊觎之心,当真是做皇帝难,做太子更难啊!接下来,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压着其他国家打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国实力,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长平之战堪称是秦国和赵国称霸的最后决战,但是赵国还是败在秦国的手中,随后秦统帅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国军队。即使赵国经历了这样的惨败,不光没有被灭国,还能够强势的压着打周边的游牧民族和燕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唇亡齿寒,魏国和楚国雪中送炭,帮助赵

  • 为了不纳妾,司马光都发生了哪些尴尬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为了不纳妾,司马光都发生了哪些尴尬事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司马光,字君实,山西人,宋真宗天禧三年,司马光出生于河南光山,因为他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山县令,因此为他取名司马光。在父亲的培养下,司马光从小思维敏捷,博学多识。司马光十岁左右,随父亲拜访时任殿中侍御史的张存,张存见司马光谈吐

  • 关羽和吕布都没有能突破曹操大军 赵云为何能突破重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赵云能突破曹操大军的重围,而关羽与吕布不行,但事实上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所谓的赵云能突破曹操大军的重围,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赵云从来就没有被曹军实在的包围过。所谓的长坂坡赵云的七进七出,其实和关羽与吕布所遭遇的情况并不一样。长坂坡

  • 论谋战韩信也不一定强过白起 韩信为什么看不起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和白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一代杀神白起在历史上那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智勇双全,屡立战功,号称身经百战却从无败绩,乃至现在说起来,大家都是以敬佩的眼光看待这位英雄。但很不巧,也有人“看不起”白起,他就是同样号称战神的韩信,论大军团正规决战韩信战绩比不上白起,论谋战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