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为反复小人 刘备的名声为何比吕布好?

同为反复小人 刘备的名声为何比吕布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623 更新时间:2024/1/16 15:07:36

一直以来看了许多厚非刘备和吕布人品的文字,笔者甚不以为然。从两人频繁更换主人的情况来看,把他们称为“反复小人”也对,确实不厚道,我也不大同情他们。但是,刘备的历史名声却比吕布好上百倍,这就有些不公平了。最近对先秦诸子文字读得多了,魏晋名士的东西也慢慢看了些,对于他们二人的行事准则以及后来的迥异名声,算是有了点心得。

网络配图

在《孟子-万章下》一文里,记载有“齐宣王问卿”的故事,孟子提到的“贵戚卿”和“异姓卿”的差别,与吕布和刘备的行事风格基本吻合。很显然,吕布属于“贵戚卿”,而刘备属于“异姓卿”。

孟子概括“贵戚卿”的特点是“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吕布有无劝谏,赵炎不知,但其“弑主易位”却是常有的。对“异性卿”的特点,孟子是这样说的:“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刘备有没有反复谏之,赵炎依然不知,但他选择偷偷离开,则带有先秦士子和魏晋名士的烙印。

刘备遵行的是“道合则侍之,道不合则去之”的典型先秦士子出仕准则,而魏晋时代又是一个名士风气盛行的时代,最推崇“圣人避乱世”那一套杨朱理论。所以,刘备“信大义而又轻去就”的做法,在残汉之际,有些视功名如粪土的意思,对各路诸侯实力派来说,是一道很有吸引力的招牌菜,不管识才不识才,一旦“大耳朵”落魄来投,都有人将其视为珍宝,奉若上宾,比“微子去殷,韩信归汉”还要有宣传效果。

创业之初,为了获取名望,刘备这样做,或许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得到荆州之后,有了根本,刘备的信仰就出现了动摇,特别是在对待益州牧刘璋的事情上,和“贵戚卿”的“易位”思想如出一辙。

网络配图

吕布的行事准则与刘备正好相反,具有非常鲜明的草原狼特征。近年有一本畅销书对游牧民族的道德观念描写很细致,叫做《狼图腾》。狼的特点是贪婪重利,弱肉强食,忠于理念而手腕灵活;狼王皆由强者出任,老弱前任被淘汰。所以,冒顿杀父登位而匈奴心服其能,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吕布的为人和秉承的思想也是如此,他杀丁原、董卓,招来“天下共诛之”。对他自己来说,并不觉得强者为王(易位)很过分,只是想不通,为何自己大义灭亲却惨遭“关东诸侯都欲杀布”的悲剧。殊不知他面对的不是草原上的“群狼”,而是深受中原文化道德熏陶的一群士大夫。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投靠过很多人,但他从不跟主人动刀子,抢了刘璋的地盘也没杀他,所以,名声不减反增,这是三国时代的社会道德风气所决定的,孟子所谓的“圣之时者”,用在刘备身上也不算太过分。

而吕布与董太师虽有父子之名,废董之举按当时道德要求,还是可以做的,但手刃还是太过。伊吕之立,霍光之行,尚不伤及嗣主性命,何况吕布所杀的乃是恩主,自然不会见容于中原文化道德的底线。

网络配图

吕布后来对刘备的一忍再忍,大概是有些幡然醒悟了。白门楼上的“求饶”,说明草原狼具融入中原道德规范的觉悟,虽然最终被刘备落井下石,但对他们两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刘备的遗憾在于,作为猎手之一,如果能够对猎物表示同情,他就创造了历史,可惜他放弃了;吕布的遗憾是丢了脑袋。

草原狼终究没有沦为被驯服的宠物犬,他是带着尊严而死的,尽管背负了“三姓家奴”之千古骂名,幸耶悲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五千年历史上第一名臣义士 其他都是虚情假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每年清明节的前一两天还有一个传统节日叫做:寒食节。寒食节至今有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这个节日因下面这位臣义士而来。网络配图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曾经辉煌一时,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身边有一位贤臣叫介子推。晋文公重耳在62岁立为晋国国君之前在外

  • 梁翼:东汉最跋扈的将军 连皇帝也敢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中后期的外戚,因为太后的垂帘听政,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跋扈将军梁翼,只因为小皇帝的一句无心之言,第二天就将只有8岁的汉质帝毒死了。梁翼为什么能成为大将军梁翼,字伯卓,武将出生,他的父亲是汉顺帝时期,被寄以厚望的大臣梁商,妹妹是汉顺帝的大老婆、后宫绝对的老大:梁皇后。汉顺帝是踩

  • 诸葛亮的媳妇黄月英其实是个极品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诸葛亮于汗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网络配图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而他毅然决然地娶了一个丑媳妇——黄

  • 汉灵帝刘宏:女人如衣服 太监如父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汉灵帝刘宏时期是整个东汉,宦官过的最舒坦的一段时间,他们在除掉太后和国丈之后,皇帝见着他们都需要敬礼,汉灵帝甚至称呼十常侍之一的张让为父、赵忠为母。然而正因为太监的这种专政,加剧了本就脆弱的矛盾,东汉最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爆发了,正因为这次起义,彻底断送了近两百年的东汉江山。公元157年,东汉最后一

  • 曹丕做了什么事情 被母亲骂为不如猪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许多皇帝自己作恶多端,总还想把子女培养成人。例如草莽英雄朱元璋就很注意对太子和皇太孙的培养。网络配图曹操自己不讲道德,只要权术。有时候竟然直接拉子女来作残酷斗争的工具,只要自己用得顺手,完全不为子女的前途着想。他一共有多少女儿,史无明文,难以详考。我们只知道在公元213年秋,他一次就把三个女

  • 汉章帝刘炟:舅 我真的想封你做大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做了皇帝,无法回避的话题就是如何处理与舅舅们的关系,整个东汉,除了皇帝之外,出现了两股最大的势力。一个是皇帝的舅舅们,一个身边的太监们,他们甚至可以影响谁来当皇帝。而从汉章帝的儿子汉和帝刘肇开始,皇帝要么是小孩,要么皇帝做的太短,直到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外戚和太监统治了整个东汉一百多年的时间。公元5

  • 上官婉儿墓志引发的身份之谜:昭容还是婕妤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奇女子上官婉儿的墓志志盖上阴刻篆书,志石则阴刻楷书,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志盖和志石上对这位唐代诗人、女政治家的称呼却大相径庭,志盖上称其为“大唐故昭容”,但志石上其墓志铭的开头则称其为“大唐故婕妤”,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志盖与志石上的称呼截然不同呢?她究竟是大唐的“故昭容”还是“故婕妤”?图片来源于

  • 王莽篡汉:皇帝轮流做 今年到我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字巨君,他是新朝唯一的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禅让的方式继承皇位的人。关于王莽的评价有两个极端:有人说他像岳不群,伪君子,假装大圣人,最后自己却做了皇帝;也有些人说他是最早的社会主义,胡适还要为他平反王莽是典型的官二代,虽然王莽的爸爸和哥哥很早就死了,但是王莽的亲戚各个位高权重:他的姑姑叫王

  • 宇文护:杀了三任皇帝的顾命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上一话讲了宇文泰如何建立西魏和高欢抗衡,第一是依靠胡汉民族联合,建立了八柱国府兵制度,延续了两百年,士兵们平时耕地,战时打仗,兵器马匹自备,关键是免税;第二是外交搞的好,当时高欢很强大,但是除了西魏,周边虎视眈眈的,还有南朝和柔然以及另一个强大种族突厥。这里稍微有点神秘感的,就是突厥了,突厥是匈奴别

  • 李治上台的第一件事:把亲姐姐和叔叔送上断头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子李承乾因为地位受到威胁,计划刺杀自己的亲弟弟李泰,图谋武力夺权,然而还没等行动展开,齐王李祐第一个举兵造反,征发封地内成年男子,对抗兵部尚书李绩。李绩从17岁开始就在战场上厮杀,经历隋末乱战,到了唐太宗时期,无论经验还是兵法,都已经炉火纯青,加上李祐是仓促起兵,不到一个月,李祐就被抓到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