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最勤劳皇帝康熙也抱怨太辛苦不能退休

揭秘最勤劳皇帝康熙也抱怨太辛苦不能退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85 更新时间:2024/1/25 13:34:09

最近官方又说可能延长退休年龄到63岁,引来骂声一片。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被称为最勤劳的皇帝,但是,他也曾经在遗诏里抱怨自己太辛苦不能退休。

抱怨工作强度太大退休

工作久了,不免有点厌烦,叫累。康熙忽然有点愤愤不平,他说前代的帝王们,长命的少,短命的多,那些写书的人都说是酒色掏空了身子,其实这是读书人故意找茬子,你们哪里晓得老大的辛苦,康熙就代表广大的前朝皇帝们剖白心迹,说这些皇帝前辈们都是过劳死,“朕今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盖由天下事繁,不胜劳惫之所致也。”

网络配图

做皇帝的最累

接着,小玄子吐槽了:你们听着,我这个做皇帝的哪里比得上你们这些打工的,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雇佣经理人的,也就只有诸葛亮同志能说这句话,其实啊,这句话是用来说我们皇帝的。难道不是吗?你们都有退休制度,想当官就当官,不想当官就撂挑子走人,大不了老子不干了,“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退休了回家抱孙子,悠然自得,你们还好意思说你们累吗?可是作为老大的我呢?一辈子都木有休息,担子在肩上,一生都不得放下,“了无休息之日”。

康熙驳斥说,有人鼓吹无为而治,说舜是无为而治的代言人,可他老人家又如何,南下工作,最后累死在苍梧;大禹手足都长茧子了,晚年去浙江会稽山主持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估计算数据算累了,就把命搭在了那里。你们想鞋底抹油一溜走人的时候,可以去《周易》上找办法,可《周易》这本坑爹的书,居然没有指导皇帝怎样走人这一卦。

网络配图

其实,这份遗诏早在十五年前就写好了,康熙去世后出台的遗诏是根据具体情况与时俱变修改过了的。我们看看康熙五十六年的版本,康熙总结了自己的工作方法,倒是跟诸葛亮有得一拼。大家都说皇帝不要插手具体业务,“举大纲”就行了。康熙却认为不行,他认为当老大的一件事做不好,四海就不安;一时不谨慎,千百年后都有副作用;

小事不检点,会损坏自己的光辉形象,因此,小玄子每事都谨慎,坚决不把今天的工作留到明天做,今天一事不做,明天就多一事,“即如今日留一二事未理,明日即多一二事矣”。因此,小玄子不敢疏忽,他有时候还做起了校对的工作,“即奏章内有一字之讹,必为改定发出”。

网络配图

这么操作下去,可以想象小玄子有多么累了。本来可以“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的他,五十五岁时,开始频繁头晕,十一月,还出现心跳加剧症状,“朕体渐弱,心跳加增甚重”。当然这也和他不停地娶老婆有关系。估计就在这时,他心里可能想过:要是能退休就好了。理智上他不会退休,但感情上未必不曾有过想法。后来他的孙子乾隆倒实现了他的理想,过上了爷爷想要而不敢要的退休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齐桓公的首次会盟竟从G20变成G5峰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g20在中国举办了几次,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的会盟,齐桓公在哪次会盟后成为霸主

    在西周时期,各个诸侯的新君继位是需要周王任命的,这才能称为合法化的国君,这次宋国动乱,新任国君宋桓公虽已继位,但还没得到列国的承认,于是齐桓公以平定宋国动乱为名向列国发出通知,准备在北杏这个地方进行会盟。于是在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召开北杏会盟,可是到了会盟的日子,齐桓公却傻眼了,通知了中原十几个国家

  • 揭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被戴绿帽子竟被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魏孝文帝是哪个朝代的,北魏孝文帝杀太子,北魏孝文帝的皇后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一生功绩显赫,他是卓越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一生都勤学苦读,勤于朝政,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爱惜民力,生活简朴。他崇尚中原的文化,实行汉化,为民族大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孝文帝的经历来看,他看似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帝王,可他却偏偏在最后被自己出轨的老婆气死,这让人多多少少为

  • 趣闻:汉成帝云雨死 唐肃宗逃命不忘下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琨胡笳退敌,高皇灭项凭三杰,李自成潼关之战如何才能打赢

    中国历史上最初的皇位更迭方式本来是禅让制,即在位君主还在世之时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在某种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主动让贤,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不过,这一制度只实行了几代就难产了,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何谓世袭制?就是皇帝下台后,将皇帝九五之尊的位子理所当然地当做传家宝传给自己的儿子,自此,

  • “零记录”科举:朱元璋不以成绩取士因政治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揽延人才、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历史中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野无遗贤”常常被统治者当作政治清明来炫耀,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很得意的看着鱼贯而入的社会俊彦说:“天下英雄尽入吾觳。”总体来看,科举考试还算比较公平,改变了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用

  • 晁盖平生仗义疏财 揭秘他是怎么当上梁山首领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晁盖上梁山的原因及过程,梁山晁盖更适合做首领,梁山好汉第一任首领

    晁盖最开始是山东省郓城县东溪村人,还是东溪村保正,是当地有名的地主老爷。其人性格豪爽,平生仗义疏财,义薄云天。他武功超群,神武过人,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人送绰“托塔天王”。有富裕的家世,安定舒适的生活,他为什么会上梁山当一个土匪头子呢?他是怎么当上梁山首领的呢?网络配图要解决这一个问题,首先

  • 真实的姜子牙其智慧五千年来竟无人能其及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想必许多人认识姜子牙也是从历史长篇小说《封神榜》中得知这个人物,小说里的姜子牙法力高强,智慧高深,不禁联想到,这个姜子牙是有历史人物作为原型来塑造抑或封神榜里的姜子牙所表现得就是他自己的真实人生?如果不是,那么现实中的姜子牙也是如此吗?图片来源于网络五千年芸芸众生望其项背实则真实的姜子牙虽然没有小说

  • 靠一人之力而扭转战局的北宋神射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历史上其实有很多名将,比如杨家将、呼家将,还有一些名气不大的如种家军的祖孙三代种世衡、种谔、种师道。那你可知北宋有个神射手靠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种朴的偏将军王舜臣种谔,字子正,洛阳人。曾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打败西夏八万援军,但他儿子种朴就差了点。种朴有一次刚上任到知河州,就发生了叛乱,是羌族的首领

  • 为什么诸葛亮在曹操、孙权、刘备中选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中诸葛亮是刘备帐下的一名军师,他学识渊博、料事如神,这样一位完美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不投效曹操和孙权,而唯独看中了走投无路的刘备呢?诸葛亮最初为何不考虑曹操《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隆中时经常把自己比作古代著名宰相管仲和著名将领乐毅,对此,邻居们都一笑了之。但是,他的朋友徐庶和崔州平等人相信

  • 嘉庆皇帝遭雷电劈死背后的不解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宫中对于嘉庆皇帝的死因是讳莫如深的。可是,父皇嘉庆皇帝的惨死,却在道光帝的心理投下了一个很深的阴影。后来,道光帝的执政老是表现出一种前怕虎、后怕狼的犹豫,做什么事情都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慎微。接下来,大清帝国的舵手,便是慈禧的公公——那个苦泪涟涟的道光帝旻宁。旻宁执政的时间长达30年。据说也应

  • 刘邦杀掉那么多开国功臣 为何对萧何最放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开国功臣,有的是六国旧部,有的是以前在一起闹革命的穷哥们,还有的曾是刘邦早年的上司。刘邦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连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退避三舍,居然装神弄鬼,搞起了隐居。倒是有一个安安稳稳地做起了大汉丞相。此人是谁,就是萧何。网络配图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