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高祖鲜为人知一面:屠城杀降 任人唯亲

揭秘汉高祖鲜为人知一面:屠城杀降 任人唯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13 更新时间:2023/12/12 14:18:02

一、 刘邦的战力评估

自反秦以来,刘邦的余生基本上都在战争中度过,其作战能力究竟如何,好象没有说法。从他与项羽对抗百战百败来看,估计后世对此评价不高。刘邦得天下后,曾与群臣探讨刘胜项败的原因,推出了汉三杰论,在作战能力上首推韩信。而韩信在与刘邦探讨带兵能力时,也只说刘邦不过能带十万兵,而自己则多多益善。

从这个记载来看,韩信应该还有所保留,也就是他的真实想法里,刘邦可能连十万人也带不了。之所以要说这个数字,无非是要给刘邦留足面子。刘邦对此并不服气,他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韩信答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历史没有记录下刘邦对此有什么响应,或者认可了这个评价,或者他对这个问题不想顶真了。于是造成了这样一个后果,即在后人看来,刘邦的强项就是会驾驭人,其作战能力则不值一提。但这不是事实,事实是其实际作战能力或者大大超出后人的估计。

网络配图

其实有关刘邦的作战记录还是相当多的,其作战之频、作战对象之多恐怕也是有史以来屈指可数的。但在人们的印象里,最容易记住的就是他常常被项羽打得落荒而逃,连子女及部队都顾不上,只顾一个人逃命了。确实,比起刘邦取得的胜利来说,这些败仗场面在司马迁的笔下既精彩又传神,让人看过一次,就牢牢记住。

但在整个秦楚之际,刘邦也就败给项羽一人,其它人则均败在刘邦手下。如在反秦战事中,刘邦于起兵之初就在战斗中击杀泗水守,这是见之于史的秦军阵亡的最高军事长官。在秦三十六郡中,肯定为刘邦部战斗征服的至少有三分之一。在刘邦加入项梁阵营前,项梁对秦作战还没有取胜的记录,只有项羽有攻克襄城的胜果。而刘邦的加入,使得项梁部取得对秦作战的连续胜利。《留侯世家》记张良以《太公兵法》告刘邦,被刘邦用得很好,说明刘邦很有用兵的天分。在最后的灭秦作战中,刘邦以不足万人的部队(郦食其语)完成了策应援赵、拱卫楚都、西进灭秦一连串繁重的任务,没有非常的军事才干是不可想象的。

有关刘邦的战力或可从平定天下后的几次作战中反映出来。在刘邦死前,先后有击燕王臧荼、击韩王信之叛、击陈豨之叛、击黥布之叛,每次均由刘邦挂帅出战,说明在汉阵营中,其它的人(韩信除外,因其过早被废王为侯不受重用)的能力均不能让刘邦放心。《高祖本纪》记其击陈豨时分析道:“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也。”后果如其言。黥布反时的心态也能说明问题。黥布以为:“上(指刘邦)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余不足畏也。”在黥布看来,汉阵营的将领除韩信、彭越外,均不在话下。只有刘邦的本事值得顾忌,但他又太老,估计不会亲自带兵作战。所以黥布反了。可以肯定,在当时人的眼里,刘邦的作战能力是被相当推崇的。但为何会留下与项羽作战百战百败的记录呢,原因只能是项羽的作战能力更高,刘与项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刘邦长期处在项羽阴影下,其作战能力根本显不出来。

网络配图

关于韩信以为刘邦不能将兵的说法,《韩信卢绾列传》有一条反证,击陈豨时,刘邦先于全国军队到达时抵赵,问赵相周昌赵地有无可用之人,周昌推举了四人,刘邦面试后骂道:“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伏。上封之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曰:“从入蜀汉,伐楚,功未遍行,今此何功而封?”上曰:“非若所知!陈豨反,邯郸以北皆击陈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邯郸中兵耳。吾胡爱四千户封四人,不以慰赵子弟!”表明刘邦能在无兵可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权威手段调动当地士兵的积极性,可能也因此抵挡住了陈豨的凶猛攻势。刘邦每每在力量不够强大的情况下不断取得胜利,应该与他善于激励士气有关。仅此一条证据,就使得不善将兵说不那么可靠。

二,刘邦的杀降杀俘倾向

后世总结楚汉成败时,总不会忘记说残暴是造成项羽失败的重要因素。而项羽残暴的重要证据之一便是杀降。其坑秦降卒、坑齐降卒,杀秦王子婴及秦国宗室,尽失人心。但刘邦的杀降杀俘就很少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其实这个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严重。

网络配图

早在反秦战争期间,刘邦与项羽协同作战时,就有过共同屠城的记录。如屠城阳。因为当时有项羽在,或可将此罪行记到项羽的账上。但刘邦入秦时的屠武关(《秦始皇本纪》),就不能由项羽本分担了。众所周知,当时战争的酷烈,使得获胜一方在经过艰苦拼杀后,往往做出极其残暴的举动,即屠城。《项羽本纪》在汉四年,欲屠外黄事上,为后世留下了这方面的记录。估计刘邦的屠武关及楚汉战争时樊哙的屠煮枣,性质与此相类。但刘邦的问题不出在屠城上,而是在有计划地杀害降将方面。

整个楚汉战争期间,为汉军俘获的一方势力人物为数相当不少。如魏王豹、赵王歇、代王陈余、代相国夏说、雍王章邯、齐王田广、塞王司马欣、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卬均属被俘。然而除郑昌不详其所终外,其余均留下死于非命的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三丰传奇:朱元璋为何将目光投向武当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三丰为什么不杀朱元璋,武当山是张三丰建的吗,张三丰是那个武当山

    一个武当山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一名道士,但时人称之“活神仙”。他是一代武学宗师,传说练就不死之身。有人说他生于元朝中期,卒于明初。有人说他活了400多岁。这是一个不老的传说。故事的主人公叫全一,又名君宝,外号邋遢,但更多的人称他为张三丰。他行踪莫测,但有关他的故事却从未间断。关于他的外貌,传记作

  • 历史上真实的尹志平:全真教弟子 救过多人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神雕侠侣全真教掌门是谁,全真教的人见了周伯通,全真教尹志平

    金庸先生的一部《射雕英雄传》,因其同名改编影视作品的精典而烩炙人口,而其中长春子邱处机也为广大《雕》迷所熟悉。可是要说到历史上真实的“全真七子”,知道的恐怕就不多了。网络配图提起“全真七子”,还得先从他们的师傅王重阳说起。王重阳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始人,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

  • 谁给了海瑞的胆子用酷烈手段打击地方豪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如何评价海瑞,胆子小的人,若是那敌人来了迎接他的是猎枪

    南京城里的当地人听说海青天来了,吓得把自家大门的红色涂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过去住宅跟我们现代人是不大一样的,现在只要有钱住什么样的房子都没人管你。过去就没有这么自由了,这住宅是分等级的,只有那些豪门望族的人,才有资格拥有朱漆大门,平民老百姓只能用黑漆大门。网络配图 好端端的大门为什么会改成黑色,

  • 刘邦征战生涯中可以自由出入其卧室的两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刘邦的女人,刘邦找哪3个人夺得天下

    刘邦弟兄四个,老大死得早,老二最受太公喜爱,刘邦排行老三,小弟刘交与他最亲。网络配图沛县起兵后,刘邦遭遇了造反以来第一次大危机雍齿叛变,大本营丰邑失守。为了夺回丰邑,刘邦决定投奔景驹。临走之前,他特意安排二哥刘仲、审食其留在家中照顾太公,自己带上小弟刘交,和萧何、曹参一块儿去见景驹。无奈秦军来得太突

  • 张居正死后遭学生抄家之谜:明神宗欲从中捞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自成死亡真相揭秘,张居正改革灭亡了明朝,李自成烧毁了多少故宫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网络配图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

  • 荒唐朱熹:不为百姓主持公道 爱对学生进行洗脑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主持公道的人叫什么,舍小节而取大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出自谁口

    寿终正寝之后,朱熹被人端到了孔庙,和孔夫子一起享受香火,还被“粉丝”吹捧成圣人。但在生前,这位圣人一度混得有如过街老鼠,很有点人人喊打的意思。有人还提议,干脆宰了朱熹,这样更有利于国计民生。刚会说话就在地上画八卦。网络配图朱熹很早就被吹得神神道道的了。他老爹是一风水发烧友,请来一位风水学博导,咨询自

  • 揭秘:满清王朝第一位继承人如何丢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满清王朝是怎么被推翻的,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崇祯杀了魏忠贤明朝就灭了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翻开历史长卷看到,后金(清朝)开国奠基者努尔哈赤,他把自己的儿子推到最高权力位置,又让他从这一位置栽了下来,还下令结果了他的性命。努尔哈赤真是一只狠毒食子的老虎。网络配图褚英,努尔哈赤的长子,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他从小在血雨腥风中长大,在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中,成长成一

  • 陶渊明热衷官场 好酒不是合格的丈夫与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渊明的官场生活,陶渊明辞官归田是否值得提倡,陶渊明应该归隐还是做官辩论

    一篇《归去来兮辞》,令人们对陶渊明不满官场黑暗的毅然辞去而拍案叫绝,之后写出的名篇《桃花源记》,更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向往的精神家园。网络配图陶渊明留存后世的作品很多,唯这两篇的影响最大。诚然,要不是那天听说上级有人来检查工作这件事,断然出不了这传世之作。综观陶渊明的一生,其实他还是个喜欢官场的主儿,

  • 才能不亚诸葛亮的奇材为何被刘备忌恨不予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刘备的才能,诸葛亮如果没有遇到刘备

    三国时的刘巴可谓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一代奇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悲剧意味。是什么造成了他的郁郁不得志?网络配图出身名门鄙视刘备刘巴,字子初,零陵人。祖父刘曜,苍梧太守。父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少时就很有才干,远近闻名。也许正是他颇有才名而且出身名门,养成了他恃才傲物的偏执性格。据史书

  • 贪官严嵩“美女送上门也不要 终生不纳妾”?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严嵩在官场扑腾数年后,慢慢地发生蜕变,成了左右逢源、溜须拍马、阴险毒辣、无恶不作的坏人。但从严嵩对夫妻的感情来看,则是唯一一个值得称道的亮点。这点倒延续了同为江西人在京做宰相的宋朝王安石。他也曾经有“美女送上门也不要,终生不纳妾”的佳话。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古代官员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