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给了海瑞的胆子用酷烈手段打击地方豪族?

谁给了海瑞的胆子用酷烈手段打击地方豪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935 更新时间:2024/1/19 5:34:21

南京城里的当地人听说海青天来了,吓得把自家大门的红色涂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过去住宅跟我们现代人是不大一样的,现在只要有钱住什么样的房子都没人管你。过去就没有这么自由了,这住宅是分等级的,只有那些豪门望族的人,才有资格拥有朱漆大门,平民老百姓只能用黑漆大门。

网络配图

好端端的大门为什么会改成黑色,就是因为海瑞驾临,这些豪门望族怕被海瑞查出问题来,所以就把自家的大门给涂黑了。这就等于告诉海瑞,自己只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你的眼睛就不要盯着我了。这些人自愿降低身份,就是为了躲开御史海瑞的注意,逃避检查。

海瑞在江南之地对官场的奢侈做了种种限制,颁布了一份《督抚条约》。这个条约可谓事无巨细,就连各地方官员参见巡抚时应该穿什么服饰,招待巡抚应该采用什么标准,巡抚临时的住宅应该如何装修都做了详细规定。他要求物价高的地方,在招待巡抚的时候,只准花银三钱;物价低的地方只准花银二钱,菜肴只能三菜一酒,严禁海吃海喝。甚至还规定公务用纸,不许用高价厚纸,只能用低价草纸等。一句话说到底,能省则省。

海瑞的清廉到了让同僚们无法忍受的地步,他平日里自己放着八抬大轿不坐,偏要骑个驴去上班。他这样的省部级高官都不坐轿子,其他官员谁还敢坐?应天府那些当差的“属吏惮其威,墨者自免去”。

这就是说,海瑞清官的权威是树立起来了,可没有人愿意再替他干活儿了。有人以此来推断,海瑞不像是一个官员,更像是堂吉诃德式的精神斗士。堂吉诃德是一个人在战斗,可海瑞不是。

网络配图

谁给了海瑞这么大的胆子?不是别人,正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海瑞所效忠的大明朝,是一个过度强调道德意识形态的朝代,尤其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维护农民利益,不惜牺牲官僚利益。他通过酷烈的手段打击地方豪族、限制官吏伤农以及事无巨细的道德教化,将大明朝的权力系统打造成为扁平化结构。国家上层建筑方面,他除了动用酷烈的惩戒手段,更是通过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低水平的薪俸制向帝国官员进行道德批发。

然而事后官僚集团们发现,在这种高姿态里面其实充满了谎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员们对一个特定时代的道德指令产生了厌弃,同时夹杂着对道德专制的逆反,进而容易变成对道德本身的怀疑与不信任。到了海瑞所生活的晚明时期,官场腐败,贪官横行,社会矛盾日趋紧张。

即便如此,这时候左右着帝国命运的官集团,并没有完全摒弃儒家的道德观。从嘉靖朝的“大议礼”事件,再到万历朝群臣抗议张居正“夺情”风波,帝国的官员们可以为了一个虚无抽象的道德目标,不惜罢官流血,也要犯颜上书。

网络配图

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中,海瑞才会挥舞着道德的大棒与富户贪官一较高下,才会敢于和皇帝公开叫板。

他把朱元璋提倡的各项原则都奉为自己的金科玉律,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要求近乎苛刻的节俭。他的道德大棒是从朱元璋手里接过来的,他和太祖皇帝都天真地认为只要官员都回到社会的道德规范中去,很多违法乱纪的行为就能避免。

比如贪污就是因为官员们道德败坏而产生,所以需要加强这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对于制度性的腐败,历朝以来可供借鉴的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杀”,也就是从肉体上消灭贪官;另一个就是“教育”,通过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来感动人转化人。而朱元璋希望两手抓两手都硬,他除了派发道德指令,还动用了残酷的整治手段。

在权力结构中,作为皇帝的朱元璋这么做可以做得百无禁忌;而作为官员的海瑞要想将朱元璋的这些金科玉律使用到位,就可能会处处受到掣肘,还有可能会被已经变灰甚至变黑的制度反咬上一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邦征战生涯中可以自由出入其卧室的两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刘邦的女人,刘邦找哪3个人夺得天下

    刘邦弟兄四个,老大死得早,老二最受太公喜爱,刘邦排行老三,小弟刘交与他最亲。网络配图沛县起兵后,刘邦遭遇了造反以来第一次大危机雍齿叛变,大本营丰邑失守。为了夺回丰邑,刘邦决定投奔景驹。临走之前,他特意安排二哥刘仲、审食其留在家中照顾太公,自己带上小弟刘交,和萧何、曹参一块儿去见景驹。无奈秦军来得太突

  • 张居正死后遭学生抄家之谜:明神宗欲从中捞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自成死亡真相揭秘,张居正改革灭亡了明朝,李自成烧毁了多少故宫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网络配图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

  • 荒唐朱熹:不为百姓主持公道 爱对学生进行洗脑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主持公道的人叫什么,舍小节而取大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出自谁口

    寿终正寝之后,朱熹被人端到了孔庙,和孔夫子一起享受香火,还被“粉丝”吹捧成圣人。但在生前,这位圣人一度混得有如过街老鼠,很有点人人喊打的意思。有人还提议,干脆宰了朱熹,这样更有利于国计民生。刚会说话就在地上画八卦。网络配图朱熹很早就被吹得神神道道的了。他老爹是一风水发烧友,请来一位风水学博导,咨询自

  • 揭秘:满清王朝第一位继承人如何丢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满清王朝是怎么被推翻的,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崇祯杀了魏忠贤明朝就灭了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翻开历史长卷看到,后金(清朝)开国奠基者努尔哈赤,他把自己的儿子推到最高权力位置,又让他从这一位置栽了下来,还下令结果了他的性命。努尔哈赤真是一只狠毒食子的老虎。网络配图褚英,努尔哈赤的长子,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他从小在血雨腥风中长大,在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中,成长成一

  • 陶渊明热衷官场 好酒不是合格的丈夫与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渊明的官场生活,陶渊明辞官归田是否值得提倡,陶渊明应该归隐还是做官辩论

    一篇《归去来兮辞》,令人们对陶渊明不满官场黑暗的毅然辞去而拍案叫绝,之后写出的名篇《桃花源记》,更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向往的精神家园。网络配图陶渊明留存后世的作品很多,唯这两篇的影响最大。诚然,要不是那天听说上级有人来检查工作这件事,断然出不了这传世之作。综观陶渊明的一生,其实他还是个喜欢官场的主儿,

  • 才能不亚诸葛亮的奇材为何被刘备忌恨不予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刘备的才能,诸葛亮如果没有遇到刘备

    三国时的刘巴可谓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一代奇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悲剧意味。是什么造成了他的郁郁不得志?网络配图出身名门鄙视刘备刘巴,字子初,零陵人。祖父刘曜,苍梧太守。父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少时就很有才干,远近闻名。也许正是他颇有才名而且出身名门,养成了他恃才傲物的偏执性格。据史书

  • 贪官严嵩“美女送上门也不要 终生不纳妾”?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严嵩在官场扑腾数年后,慢慢地发生蜕变,成了左右逢源、溜须拍马、阴险毒辣、无恶不作的坏人。但从严嵩对夫妻的感情来看,则是唯一一个值得称道的亮点。这点倒延续了同为江西人在京做宰相的宋朝王安石。他也曾经有“美女送上门也不要,终生不纳妾”的佳话。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古代官员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

  • 周平王是如何获取正统之位的?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平王以后是谁继的位,周平王次子,周平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平王是如何获取正统之位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到“平王东迁”建立东周,这期间其实隐藏着一段很少为人所熟知的历史,而随着《竹书纪年》与《清华简》的相继问世,才为我们揭开了那段历史的神秘面纱。原来,根本没有所谓的“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不过是一

  • 孙太后为什么能在“土木堡之变”中发挥作用?她发挥了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太皇太后和孙太后,明朝的孙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的孙皇后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孝恭孙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随着电视剧《大明风华》的播出,孙若微的名字逐渐被很多人知道。但是在历史上孙若微并没有记载名字,我们只知道她姓孙,一般称作孙氏,或者孙太后。以下我们称她为孙太后。孙太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在明英宗正统年间,孙太后在明朝

  • 郭嘉是如何预料到孙策将死于暗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郭嘉对孙策评论,郭嘉预测孙策死,郭嘉预言孙策

    还不知道郭嘉是如何预料到孙策将死于暗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话说,孙策之死确实很蹊跷,加上郭嘉的断言,让人很容易把两件事联想起来。这里结合《三国志》的有关记录加以分析。孙策之死,恰巧让曹操躲过最大危机关于孙策之死,《三国志·吴书》是这样描述的:建安五年,曹公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