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征战生涯中可以自由出入其卧室的两个人是谁

刘邦征战生涯中可以自由出入其卧室的两个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961 更新时间:2023/12/13 16:28:55

刘邦弟兄四个,老大死得早,老二最受太公喜爱,刘邦排行老三,小弟刘交与他最亲。

网络配图

沛县起兵后,刘邦遭遇了造反以来第一次大危机雍齿叛变,大本营丰邑失守。为了夺回丰邑,刘邦决定投奔景驹。临走之前,他特意安排二哥刘仲审食其留在家中照顾太公,自己带上小弟刘交,和萧何、曹参一块儿去见景驹。无奈秦军来得太突然,这次投奔行动被迫终止,刘邦只好顺势改投项梁。项梁立了楚怀王后,刘邦奉命西征。取南阳,进入武关;战蓝田,终至灞上。这一系列交战,刘交都全程参与,其间受封文信君。接下来,楚汉之争,刘交继续追随三哥。不管是灭秦还是亡楚,刘氏兄弟中只有刘交一直陪着刘邦。刘交备受他三哥的信任,主要负责传达刘邦所下的各种指令,而事关机密的研究讨论会也总少不了他。征战七年,刘邦的卧室只有两个人可以自由出入,一个是卢绾,另一个就是刘交(交与卢绾常侍上出入卧内)。

汉六年,韩信被刘邦诱捕,楚国被一分为二。原楚国的淮西之地,包括薛郡、东海郡、彭城郡三十六个城统统被划归新楚国,刘交被封为新楚王。

刘氏兄弟四人,只有刘交是知识分子(好书),并对汉初《诗》学的发展贡献不菲。

重视师承。

刘交读书有道,年轻时候曾与鲁地的穆生、白生、申公一起求学于著名《诗》学专家浮丘伯。《诗》,即我们今天所讲的《诗经》,浮丘伯则是先秦著名学者荀卿的门人,因遭逢秦始皇焚书坑儒,便和其他同门散了,各自流落。刘交的《诗》学是正宗师承的学识,而重视师承也是刘交《诗》学的特色之一,并逐渐成为整个汉代《诗》学的一大亮点。

重用申公。

楚王刘交一走马上任便立即利用起手中的资源,延请穆生、白生、申公担任楚国的中大夫。这三位中,申公不仅是刘交的学友,更是西汉《诗》学大师、经学大师。申公,名培,亦称“申培公”,乃是今文《诗经》之《鲁诗》的创始人,对《诗经》的保存与流传做出过巨大贡献。汉初流传“三家诗”(齐、鲁、韩),加上后来的《毛诗》,被合称汉代“四家诗”。申公的《鲁诗》是今文《诗经》三大流派之一。

后来汉文帝听说申公的《诗》学最精,任命他为国家的《诗》学博士,于是,《诗》学成为西汉中央政府最早开设的正式课程。汉武帝初年,申公在八十多岁的高龄被武帝请到中央政府讲学。他的弟子王臧则是武帝初年中央政府儒家思想的积极倡导者。

燕王卢绾(网络图)

培养家学。

刘交不仅自己习《诗》,他的几个儿子也都学《诗》,他曾派自己的儿子郢客(或称郢)拜学申公。

由此可见,刘交对汉初《诗》学的传播影响很大。

虽然刘邦不喜欢儒生,但他还是很厚爱研究《诗经》的弟弟,那么其他兄弟呢?他会不理不睬吗?

当然不会!

刘邦的大哥死得早,大嫂与他的关系闹得很僵,刘邦功成名就伟业初定,开始分封宗族内亲,兄弟和侄子被一一封为诸侯王,只有大哥的儿子被冷落。太公专为此事找刘邦,刘邦说,我不是忘了(某非敢忘封之也),而是因为这孩子的母亲不是位长者(为其母不长者)。一直拖到高帝七年十月,才封大哥的儿子刘信为“羮颉侯”。什么是“羮颉”呢?其实就是铲子刮锅的声音,很上不得台面。

刘邦的二哥刘仲是太公的最爱,所以当初投奔景驹的时候,刘邦才会安排刘仲留守照顾太公。高帝六年,代王韩信(韩王信)叛变,投降匈奴,刘仲遂被封为新一任代王。

刘仲其实是一个老实巴交只想挣点小钱的人,要说政治才干,远不及刘邦。代国(王都在今山西太原)与匈奴接壤,常遭侵扰。终于,高帝八年,刘仲见坚守无望,竟弃国而逃,抄小道跑回了洛阳。刘邦很无语啊,即便是自家兄弟,但毕竟是弃国逃亡的重大过失,所以只好将刘仲降为郃阳侯。

尽管代王刘仲在汉史上无足轻重,可他却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儿子,那就是吴王刘濞。高帝十一年,黥布叛乱,东并荆国,杀荆王刘贾,西击楚地,逼迫楚王刘交逃到薛地。

卢绾的影视形象(网络图)

此时的刘濞刚刚二十岁,身强力壮,以骑将的身份随刘邦平定叛乱,立下战功。刘邦给他打出不错的印象分。由于被杀的荆王刘贾没有后人,黥布被搞定后,刘邦心中着实忧虑,吴郡、会稽郡民风彪悍,若是没有一个年轻能干的刘姓诸侯王来镇守,这块地方恐怕会事故频发。刘邦本想任命自己的儿子,但身为皇太子的刘盈,年纪太小无法兼任,庶长子刘肥另有任命,其他儿子更是年幼。思前想后,重任最终落到了年富力强的刘濞身上。

随即,刘濞被正式任命为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城。册封完后,刘邦将刘濞召来,本想交代几句,却猛然发现他面有反相。刘邦吓得不轻,心中后悔得不得了,无奈木已成舟,既然已经封了,自然不便再改。于是他用手指着侄子刘濞的背说,五十年后东南地区将有人叛乱,难道会是你吗?你记着,天下同姓是一家,千万别惦记着谋反!刘濞毫无心理准备,也被吓了一跳,赶紧一边叩头一边说:不敢不敢。

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刘邦说这话,真真假假虚幻得很,他怎么可能看得出刘濞面有反相?如果他真会看相,怎么没看出吕后会杀他三个儿子?怎么没看出吕后会残害戚夫人?相面之说,大概多半是后人添油加醋的杰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居正死后遭学生抄家之谜:明神宗欲从中捞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自成死亡真相揭秘,张居正改革灭亡了明朝,李自成烧毁了多少故宫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网络配图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

  • 荒唐朱熹:不为百姓主持公道 爱对学生进行洗脑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主持公道的人叫什么,舍小节而取大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出自谁口

    寿终正寝之后,朱熹被人端到了孔庙,和孔夫子一起享受香火,还被“粉丝”吹捧成圣人。但在生前,这位圣人一度混得有如过街老鼠,很有点人人喊打的意思。有人还提议,干脆宰了朱熹,这样更有利于国计民生。刚会说话就在地上画八卦。网络配图朱熹很早就被吹得神神道道的了。他老爹是一风水发烧友,请来一位风水学博导,咨询自

  • 揭秘:满清王朝第一位继承人如何丢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满清王朝是怎么被推翻的,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崇祯杀了魏忠贤明朝就灭了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翻开历史长卷看到,后金(清朝)开国奠基者努尔哈赤,他把自己的儿子推到最高权力位置,又让他从这一位置栽了下来,还下令结果了他的性命。努尔哈赤真是一只狠毒食子的老虎。网络配图褚英,努尔哈赤的长子,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他从小在血雨腥风中长大,在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中,成长成一

  • 陶渊明热衷官场 好酒不是合格的丈夫与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渊明的官场生活,陶渊明辞官归田是否值得提倡,陶渊明应该归隐还是做官辩论

    一篇《归去来兮辞》,令人们对陶渊明不满官场黑暗的毅然辞去而拍案叫绝,之后写出的名篇《桃花源记》,更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向往的精神家园。网络配图陶渊明留存后世的作品很多,唯这两篇的影响最大。诚然,要不是那天听说上级有人来检查工作这件事,断然出不了这传世之作。综观陶渊明的一生,其实他还是个喜欢官场的主儿,

  • 才能不亚诸葛亮的奇材为何被刘备忌恨不予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刘备的才能,诸葛亮如果没有遇到刘备

    三国时的刘巴可谓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一代奇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悲剧意味。是什么造成了他的郁郁不得志?网络配图出身名门鄙视刘备刘巴,字子初,零陵人。祖父刘曜,苍梧太守。父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少时就很有才干,远近闻名。也许正是他颇有才名而且出身名门,养成了他恃才傲物的偏执性格。据史书

  • 贪官严嵩“美女送上门也不要 终生不纳妾”?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严嵩在官场扑腾数年后,慢慢地发生蜕变,成了左右逢源、溜须拍马、阴险毒辣、无恶不作的坏人。但从严嵩对夫妻的感情来看,则是唯一一个值得称道的亮点。这点倒延续了同为江西人在京做宰相的宋朝王安石。他也曾经有“美女送上门也不要,终生不纳妾”的佳话。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古代官员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

  • 周平王是如何获取正统之位的?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平王以后是谁继的位,周平王次子,周平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平王是如何获取正统之位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到“平王东迁”建立东周,这期间其实隐藏着一段很少为人所熟知的历史,而随着《竹书纪年》与《清华简》的相继问世,才为我们揭开了那段历史的神秘面纱。原来,根本没有所谓的“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不过是一

  • 孙太后为什么能在“土木堡之变”中发挥作用?她发挥了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太皇太后和孙太后,明朝的孙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的孙皇后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孝恭孙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随着电视剧《大明风华》的播出,孙若微的名字逐渐被很多人知道。但是在历史上孙若微并没有记载名字,我们只知道她姓孙,一般称作孙氏,或者孙太后。以下我们称她为孙太后。孙太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在明英宗正统年间,孙太后在明朝

  • 郭嘉是如何预料到孙策将死于暗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郭嘉对孙策评论,郭嘉预测孙策死,郭嘉预言孙策

    还不知道郭嘉是如何预料到孙策将死于暗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话说,孙策之死确实很蹊跷,加上郭嘉的断言,让人很容易把两件事联想起来。这里结合《三国志》的有关记录加以分析。孙策之死,恰巧让曹操躲过最大危机关于孙策之死,《三国志·吴书》是这样描述的:建安五年,曹公与

  • 霍国公主是什么出身?守寡30年后被安禄山残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什么叫守寡,公主被叛军,李世民死后女人都谁陪葬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国公主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戏剧中,公主全是王公贵族,驸马爷也必然是皇上的座上宾,两人郎情妾意亲密无间非常甜蜜。但是历史上有时由于公主特殊身份,并非每一个公主都和驸马爷幸福生活在一起,下面我讲一个痴心的公主,也是一个悲惨的公主,给自己的老公守活寡30年,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