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出身低,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帮他?

刘邦出身低,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帮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60 更新时间:2024/1/19 3:45:47

很久很久以前,儒家的一位大佬孟子说过一句经典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写议论文非常厉害,他全方位讲述了“人和”的重要性,如果满足这个条件,很多事情都能够办成,秦朝末年,先得人和,再得天下的刘邦用实际情况证明了真理。

刘邦在很多人心中属于无赖皇帝、流氓皇帝、或者文盲皇帝。究其原因,主要是刘邦出身非常低,起事之前一直是游手好闲的混混形象,连好好过日子的平民都算不上。据说,清朝和雍正竞争皇位失败的十四爷,还写过这样一句诗:“无赖刘邦主未央,英雄项羽垓下刎。”

但刘邦的出身那么低,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帮他呢?众所周知,刘邦的实力一开始跟霸王压根没得比,如果不是他周围一大群能人,刘邦也笑不到最后。其实,刘邦的用人之道放到现代依然适用,如果牢记这4点用人秘诀,你也可以像他一样成功。

首先第一点,刘邦清楚时势,所以用人不问出身。秦朝末年,各方势力蜂拥而起,刘邦除了老家沛县的发小好友,例如樊哙、卢绾萧何等人之外,还得招募新人来做事,不然他的集团根本混不下去。于是刘邦的手下出现了无数身份各异、性格也不同的新人。

他招募了贵族张良,韩国五代相门之后;他招募了游士陈平,陈平以前只是个读书人;他还招募了平民韩信,韩、陈最初都在项羽手下出力,但刘邦并不计较。另外,彭越以前是强盗出身,娄敬以前只是赶车的,灌婴以前只会做点生意,刘邦的用人,只要有才,先统统吸纳。

第二点,刘邦知道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和性格,安排他们做不同的事。刘邦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提到自己在三件大事方面的安排,“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用张良,“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用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用韩信。

刘邦身为管理者,把每个人都放到了应有的位置上,事实证明他做对了,这套组合发挥了最大作用。曹参善于攻城打仗,就多派他去,陈平擅长出谋划策,就多听他讲一些奇计。刘邦能把每一项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这就是他最大的能力,也是用人必学。

第三点,刘邦会及时地给立功的人奖励。有一次韩信带兵平定了齐国,跟刘邦提出要求,要做个代理的齐王,当时刘邦正在荥阳被围得密不透风,但他还是派出张良,去给了韩信这份荣耀。结果,后来韩信面对项羽的游说毫不动心,说自己绝不叛汉,可见刘邦行赏得了人心。

最后一点,刘邦对待手下比较坦诚,不吝惜夸赞,不自傲。他知道自己本事不大,也毫不避讳,反而当众夸自己的手下有才能,如果不是他们,自己也没法成功;这比那些本事不大却自认天下第一的人强多了,手下听了他的话,受了肯定,哪还有不尽心做事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最阴险的儿子是谁?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虽说“知子莫若父”,但宫城之中,父子之间尔虞我诈的较量却依旧诡谲莫测,诸如被九子夺嫡困扰的康熙,临死才看清了几个儿子的真面目。在《雍正王朝》中,自江南发水灾之后,太子胤礽就露出种种弊端,惹得康熙大为不满。愈积愈多的矛盾,终于在巡狩热河的途中爆发,康熙当着诸位蒙古王公宣布太子病了,扣留了敬献给太子的玉

  • 历史上大兴文字狱的六个皇帝,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乱讲”,历史上血的教训证实了这句话绝对是真理!历史上因为乱说话被喜欢咬文嚼字的揪住小辫子导致灭族的惨祸真的不少,看嘛,一句话说错后果真的很严重!这些喜欢发表言论的名人生不逢时,偏偏碰到这些喜欢大兴文字狱的帝王,只能自认倒霉了!那么历史有名的“文字狱控”帝王都是谁呢?第一个,北魏太

  • 历史上最“坑”的封号,被封的人都没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阶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即便是在朝为官也有高下之分,官阶越高的人封号越响亮,这不仅代表了朝中的地位,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肯定。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封号,只有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有这个资格。对于古人来说,最大的荣誉莫过于封侯,拥有这个封号的人都是人中之龙,即便是贵族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 雍正最宠信的三位大臣,最后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九子夺嫡是一场非常浩大的争斗,最终以四阿哥的胜利结束,也不是说康熙的其他儿子不行,而是康熙实在是太厉害了,将所有的优秀人物都生在了这个时候,才不免有了这场争斗,如果他们都单独的放在不同时期,肯定每一个都可以成就一番大事。在这场腥风血雨中雍正获得了最终胜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虽

  • 司马懿一眼看穿空城计,为何还要撤退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三国中各个英雄的事迹,大家都是仁者见仁,其中一些精彩的章节,也往往包含一些人生的大道理,里面的人物意气风发,让人非常的向往,所以才有了“老不读三国”的说法。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乱世中,各方能人大显身手,都希望自己追随的主公能够成就大业,其中当显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交锋最为厉

  • 汉光武帝刘秀在一统天下时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汉光武帝刘秀的文章。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位历史明君,毛主席曾评价刘秀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刘秀白手起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创造一个伟大的东汉王朝。本文通过《后汉书》和《智慧全集》来分享刘秀的一个关键故事。有句谚语叫“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因为书生

  • 乾隆皇帝的初恋是谁?是富察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的风流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毕竟在大清朝还没有哪个皇帝像他一样频繁下江南,以体察民情的名义去谈情说爱,处处留情。但是即便如此,乾隆皇帝宠爱的女人,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至于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女人,都知道的第一人莫过于富察皇后了,也就是历史上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去世后,最受宠的就是令妃。感兴趣的读者

  • 为何会说魏文侯与齐桓公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魏文侯与齐桓公相比谁更出色,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二位都是先秦时期优秀的诸侯,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魏文侯则带领魏国在战国初期称雄数十年。但考虑到创业难度、工作手段、最终成果等各方面,我们可以说:魏文侯不仅能比肩齐桓公,甚至碾压了对方。齐国底子厚,

  • 杨贵妃在百果当中独宠荔枝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杨贵妃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杨贵妃在华清宫里品尝荔枝时是怎样的一番动人情景,唐玄宗每每以此美酒与其对饮,杨贵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当然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了。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唐玄宗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

  • 刘表临终前,将荆州托付给刘备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刘表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三国演义》中,刘表曾多次有意将荆州托付给刘备,然而刘备认为他自己受到过刘表的恩义,因此他坚持不肯接受刘表的请求,只愿辅佐刘表的子嗣守住荆州。虽说这段记载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在《三国志》中,刘表托付荆州给刘备是有迹可循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