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宣宗李忱为何被称为小唐太宗?有何作为

唐宣宗李忱为何被称为小唐太宗?有何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28 更新时间:2023/12/20 11:00:12

唐宣宗李忱为何被称为小唐太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大唐皇朝步入末年,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皇帝了,最后一位能被称得上明君的也就只有唐宣宗李忱而已,他被称之为“小唐太宗”。

唐宪宗时期,这个时候的唐明宫危机四伏,宦官干政,后宫不稳。李忱原名李怡,他的生母不是什么高贵出生,只是一个宫女侥幸被唐宪宗临幸生下他而已。

也许是生母的教育,让小时候的李怡知道宫中的危险性,他明白,高调的人在这座皇宫中存在的时间不长,即使这高调的人是一位皇子。

毕竟皇帝都已经在皇宫中被宦官谋杀了,这位被宦官谋杀的皇帝是唐宪宗李纯。李纯算得上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他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削藩,提高中央集权。但就是这样一个还算有为的皇帝,却死在了宦官的手中。

当然,宦官是不敢杀死皇帝的,宦官背后有人啊,那人是郭皇后,郭子仪的孙女,权势滔天。只因为李纯不喜欢李恒这个郭皇后的亲子,不想将皇位给他,郭皇后就动了杀念,最后皇帝成功被杀,太子李恒继位。

由此可见,此时的皇宫是多么的危险。因此,在李怡小的时候,他学会了伪装,为的只是能在这危机重重的皇宫中生存下来。只有生存,之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存是一切的根本。

唐明宫中的危险因素,宦官

于是,原本很是聪慧的李怡因为学会了韬光养晦装傻子,从而被宫中所有的人认为他不聪明,是个傻子。说不定,在人所不知道的背后,一个小太监都能欺负到他的头上。

但李怡就这样一直装傻充愣,寡言少语,伪装得彻彻底底。因为伪装足够到位,李怡在皇宫中一直能够生存下来,他活得比自己的两个已经成为皇帝的唐文宗唐武宗都要来得久。

唐宪宗李纯死后,唐穆宗李恒继位。因为藩王被削,所以李恒的这些兄弟都被留在了都城。而李怡这个不怎么聪明的王爷开始被大家伙们所打趣。

唐穆宗在位没多久,就五年时间,年仅二十九岁就死掉了。他的儿子李昂经过一番政治斗争,成功上位,史称唐文宗。

这位唐文宗也算是政治斗争的高手,没几年,唐文宗就获得了一定的实权,但还是有很多的掣肘。不过,对于李怡来说,唐文宗依旧是不可抗拒的存在。因此,在太和年过后,李怡更加低调了,人们以为他越来越傻。

这个时候的李怡在大厅光宗之下,基本上是不说话了,就算说话了,也会惹得他人取笑。于是乎,唐文宗这个侄子就非常喜欢嘲笑自己的叔父,在和诸王进行宴会的时候,唐文宗李昂就引逗李怡发言,当作是宴会的笑料。

唐文宗死后,他的弟弟李炎继位,史称唐武宗,就是后来灭佛的那位。这位唐武宗李炎性格更加的豪放不羁,对这位傻子叔叔就更加无礼了。

唐武宗李炎在位也就六年时间,算是在位时间少的皇帝了。在生前的最后一刻,唐武宗十来天都不能说话,也没有立定新君。这个把文武百官着急的啊,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傻人有傻福,就算装傻也一样

历史总是那么让人意外,本来没什么希望成为皇帝李怡居然被推举为皇太叔。原因还是因为唐明宫中的那些宦官。

这些宦官也许是在宫中压抑的比较久了,也想尝试一下权力的滋味。他们趁着唐武宗口不能言,就假借诏书称:“皇子们都太过年幼,不能堪当大任,要在宗室中选择一位皇族成员成为皇帝。”

为了让新任的皇帝方便于他们掌控,被称之为傻子王爷的李怡进入到了这些宦官们的眼中。李怡算是求之不得啊,压抑了这么些年,装傻了这么些年,终于让自己坐上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有假借的诏书存在,李怡没费太大的功夫,成功登上帝位,并改名李忱,也就是后来的唐宣宗了。他在这个时候终于可以不用藏拙了,一身的才华得以展示。他裁决各项政务时,都能合情合理。

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这位傻子皇帝是在装傻。而宦官们却集体闷逼了,不是说选择一个好掌控皇帝吗?这个皇帝是直接飞了啊,还是以战斗机的速度飞的啊!

唐宣宗继位之后,勤于政事,鲜于享乐,他整顿吏治,限制宗室和宦官,为甘露之变被冤枉的大臣们平反,手中的权力日益变大。

在对外的方面,这位唐宣宗和他的祖上唐太宗李世民很像,都非常的强硬,大击败了吐蕃,收回了大量失地,唐朝的国力在这个时期重新强盛了起来。

唐宣宗在位的时期,被人们称之为“大中之治”。韬光养晦三十六载,一朝得势直冲天际。唐宣宗可以说是另外一位楚庄王啊!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温成皇后张氏有多受宠?宋仁宗是如何对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因为他的“仁”而被后人所认可,因为好名声,一直以来受到很多人的敬佩。宋仁宗在位期间,北宋在政治、经历、文化和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他算不上开拓进取的君王,但也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温成皇后张氏可以说是宋仁宗最宠爱的一位妃子,赵祯做过的一些不合礼制之事,都是因为她。温成皇后张氏是

  • 清朝猛将僧格林沁是如何阴沟里翻船的?死于16岁少年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清朝猛将僧格林沁是如何阴沟里翻船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欺”,不管是如何英雄盖世的人,总会有落魄的时候。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人也是如此,作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将领,到头来却死在了一个无名小卒手里,实在是令人唏嘘,他便是晚清最著名的将领僧格林沁。僧格林沁身为晚清八旗

  • 刘襄铲除过吕雉家族有功 刘襄为何没有顺利坐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邦长孙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众人都知道汉朝的开国皇帝是刘邦,当刘邦去世后,继承皇的就是刘邦一直有些排斥的刘盈了。本来皇位是不应该传给刘盈的,但皇后吕雉为了保全自己的儿子的太子之位,暗中利用自己的势力帮助刘盈,这才使得刘盈能够稳定的继承皇位。可当刘盈继承皇位的时候,她

  • 徐达放走元顺帝,朱元璋知道后为何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达放走元顺帝,朱元璋知道后为何不生气?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1367年,朱元璋灭掉了陈友谅、张士诚,招降了方国珍之后,开始正式筹划北伐元朝。为此,朱元璋还特地从南京来到开封,亲自部署这场“灭元之战”。值得一提的是,在军事会议上,常遇春吹牛道:“我们以百战之师

  • 曹魏最大的敌人,曹操就没怀疑过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来说,王朝的更迭有三种方式。一是外族入侵,武装夺取政权;二是祸起萧墙,父子兄弟之间手足相残;三是权臣架空皇帝,软弱的皇帝迫不得已禅位。相比之下,第三种方式相对来说可以将流血牺牲的程度降到最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5年,魏元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建立了属于司马氏的西晋王

  • 黄歇是如何让秦昭襄王放弃灭楚的想法的?他为何能左右秦王的对外战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黄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前280-277年,秦国对南方大国楚国发起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最终斩获颇丰:占领了楚国旧都郢都,逼得楚王迁都至陈;而在四年后,秦国更是趁热打铁,计划联合韩、魏趁势灭楚。而当白起正在进行相应准备工作时,楚国使者黄歇来到咸阳,上书一封,瞬间扭转了形势,不仅

  • 冒顿单于明明占据了优势 他为什么没有直接杀了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败了多少次,冒顿单于写给吕后的信,项羽有多少次机会杀刘邦

    你真的了冒顿单于和刘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从先秦时期开始,匈奴就已经开始不断侵扰中原地区,先秦时期就有很多诸侯国已经开始修建长城来抵御匈奴,到了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匈奴还是很放肆,于是秦始皇专门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将匈奴撵出河套地区,并且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这下匈奴才安静

  • 朱元璋坚持推行藩王分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分封制度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今其存者,无数十焉”,商周时期依旧如此,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等到刘邦建立汉朝,又大封诸王,“众建侯王,侯食专城”。——《左传》《史记》分封制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那朱元

  • 袁术鼎盛时期的资源有多强?妄自称帝导致自己而走向灭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袁术鼎盛时期的资源有多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然而袁术称帝的行为被天下诸侯所不齿,他因此成为了众矢之的,接连遭到了孙策、吕布与曹操三方的背叛与打击。当时孙策在江东率先脱离袁术而自立,他驱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并使得袁术下属

  • 太平公主的本名是什么?“太平”二字源于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太平公主的故事。唐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繁荣的朝代之一,这个朝代有诸多明君,譬如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但是,随着唐朝后期的发展,朝堂逐渐动荡,社会发展极其不稳,唐朝就这样走上了下坡路。在唐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