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知国力不如曹魏,支持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动力是什么呢?

明知国力不如曹魏,支持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动力是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873 更新时间:2024/2/17 16:22:1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知国力不如曹魏,支持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动力是什么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发兵陇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后失。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了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秋,诸葛亮逝世,汉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数次北伐却战果寥寥,蜀汉丞相诸葛亮却只能坚持,不止是因为自己匡扶汉室的愿望,还因刘备的期望,这份期望一直伴随他到最后一次北伐,最后病逝五丈原军中,终年54岁。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明知蜀汉国力不如曹魏,为何还要五次北伐中原呢?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战后,蜀汉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却要和占据天下大部分州郡的曹魏死磕。所以,支持诸葛亮走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呢?

一、蜀汉以汉室正统自居,必须讨伐篡夺东汉王朝的曹魏

首先,延康元年十月初一(220年11月13日,癸卯日),魏王曹丕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十三日(11月25日,乙卯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二十九日(12月11日,辛未日),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黄初元年十一月初一(220年12月13日,癸酉日),以河内郡山阳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在曹丕看来,自己的皇帝之位,是汉献帝刘协禅让的,也即曹魏对于东汉的取代,是名正言顺的。

不过,对于这一情况,刘备自然是不认可的。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虽然我们后来经常称之为蜀汉,但是,蜀汉的国号,只有“汉”,并没有“蜀”。在刘备看来,自己是汉室后裔,所建立的王朝,自然也是继承西汉、东汉的正统。而就曹丕来说,自然是刘备心目中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于是,在刘备去世后,作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必须扛起匡扶汉室的大旗,还要和篡夺汉室的曹魏相抗衡。换而言之,如果蜀汉放弃北伐,甚至和曹魏谈和的话,那么,这无疑是违背蜀汉的创立宗旨,让蜀汉内部从此分崩离析。在此基础上,蜀汉以汉室正统自居,必须讨伐篡夺东汉王朝的曹魏。通过不断讨伐曹魏,也有助于增强蜀汉内部的凝聚力,将蜀汉内部的各个势力团结在一起,从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所以,在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意图阻挠北伐的李严,尽管是刘备留下的托孤大臣,却依然遭到了诸葛亮等人的弹劾,从而被废为平民,最后郁郁而终。

二、诸葛亮为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完成刘备光复汉室的遗愿

东汉末年,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对于刘备来说,颠沛流离的一生中,之所以能坚持不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拥有匡扶汉室的目标。正是这一目标,让刘备无论面对什么困境,都没有自暴自弃。

在这一过程中,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山。在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虽然拥有一定的名气,却一直没能获得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大舞台。而就刘备来说,对于诸葛亮充分信任,无疑给了诸葛亮施展才华的基础。特别是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更是心甘情愿地将蜀汉交托给诸葛亮,授予他取而代之的权力。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刘备对于诸葛亮的知遇之恩,这让诸葛亮愿意以卵击石,以此尽最大努力完成刘备的遗愿。

三、如果诸葛亮不攻曹魏,蜀汉必亡

自从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孙资的建议,对蜀国采取据守要塞,大力恢复魏国的实力后。诸葛亮已经意识到,如果让曹魏有时间发展国力,那么汉魏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国力强大,蜀国只能坐以待毙。在此背景下,诸葛亮只有出蜀,占领雍州、凉州,一来可以获得秦川骏马,组织骑兵、二来作战之时有迂回空间,发动大规模作战、三来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骑军部队实力。对于蜀汉来说,山峻之险无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当然,这具有相对性,曹魏攻不进来,但蜀汉也杀不出去。如果长期留在益州这一州的地盘上,蜀汉不仅会面临资源增长陷入瓶颈的问题,也会出现人才凋零的困境。所以,诸葛亮必须要招惹强大的曹魏,只有占据曹魏的疆域,获取对方的人口和人才,蜀汉才能走向强大,从而缩小自己和曹魏之间的差距,进而增加匡扶汉室的概率。

四、北伐中原,也是在转移蜀汉内部的矛盾

最后,蜀汉是刘备依靠荆州集团(以诸葛亮为代表,刘备入蜀带领的文臣武将)在蜀地建立的势力。在蜀汉内部,除了荆州一派,还存在益州本土派、东州派等势力。由于蜀汉初期,拥有荆州与益州,三方势力的矛盾并不明显。但是自从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荆州集团在经历失荆州、败夷陵,元老死伤惨重(关羽、张飞、黄忠、马良、麋竺等皆亡),无力继续压制强大的益州本地士族,所以必须联合李严所在的东州派。刘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托孤之时,任命了诸葛亮和李严这两位托孤大臣,而将益州本地士族排除在外。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自公元228年开始,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北伐,可以将蜀汉的内部矛盾转移至对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凉州,那么荆州、东州、益州三大集团的矛盾会大大缩减。并且,这也可以使蜀汉有了问鼎中原的机会。总的来说,基于以上几点原因,面对整体实力数倍于蜀汉的曹魏,诸葛亮依然选择和曹魏死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宣宗李忱为何被称为小唐太宗?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为何被称为小唐太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唐皇朝步入末年,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皇帝了,最后一位能被称得上明君的也就只有唐宣宗李忱而已,他被称之为“小唐太宗”。唐宪宗时期,这个时候的唐明宫危机四伏,宦官干政,后宫不稳。李忱原名李怡,他的生母不是什么高

  • 温成皇后张氏有多受宠?宋仁宗是如何对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因为他的“仁”而被后人所认可,因为好名声,一直以来受到很多人的敬佩。宋仁宗在位期间,北宋在政治、经历、文化和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他算不上开拓进取的君王,但也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温成皇后张氏可以说是宋仁宗最宠爱的一位妃子,赵祯做过的一些不合礼制之事,都是因为她。温成皇后张氏是

  • 清朝猛将僧格林沁是如何阴沟里翻船的?死于16岁少年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清朝猛将僧格林沁是如何阴沟里翻船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欺”,不管是如何英雄盖世的人,总会有落魄的时候。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人也是如此,作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将领,到头来却死在了一个无名小卒手里,实在是令人唏嘘,他便是晚清最著名的将领僧格林沁。僧格林沁身为晚清八旗

  • 刘襄铲除过吕雉家族有功 刘襄为何没有顺利坐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邦长孙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众人都知道汉朝的开国皇帝是刘邦,当刘邦去世后,继承皇的就是刘邦一直有些排斥的刘盈了。本来皇位是不应该传给刘盈的,但皇后吕雉为了保全自己的儿子的太子之位,暗中利用自己的势力帮助刘盈,这才使得刘盈能够稳定的继承皇位。可当刘盈继承皇位的时候,她

  • 徐达放走元顺帝,朱元璋知道后为何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达放走元顺帝,朱元璋知道后为何不生气?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1367年,朱元璋灭掉了陈友谅、张士诚,招降了方国珍之后,开始正式筹划北伐元朝。为此,朱元璋还特地从南京来到开封,亲自部署这场“灭元之战”。值得一提的是,在军事会议上,常遇春吹牛道:“我们以百战之师

  • 曹魏最大的敌人,曹操就没怀疑过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来说,王朝的更迭有三种方式。一是外族入侵,武装夺取政权;二是祸起萧墙,父子兄弟之间手足相残;三是权臣架空皇帝,软弱的皇帝迫不得已禅位。相比之下,第三种方式相对来说可以将流血牺牲的程度降到最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5年,魏元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建立了属于司马氏的西晋王

  • 黄歇是如何让秦昭襄王放弃灭楚的想法的?他为何能左右秦王的对外战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黄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前280-277年,秦国对南方大国楚国发起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最终斩获颇丰:占领了楚国旧都郢都,逼得楚王迁都至陈;而在四年后,秦国更是趁热打铁,计划联合韩、魏趁势灭楚。而当白起正在进行相应准备工作时,楚国使者黄歇来到咸阳,上书一封,瞬间扭转了形势,不仅

  • 冒顿单于明明占据了优势 他为什么没有直接杀了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败了多少次,冒顿单于写给吕后的信,项羽有多少次机会杀刘邦

    你真的了冒顿单于和刘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从先秦时期开始,匈奴就已经开始不断侵扰中原地区,先秦时期就有很多诸侯国已经开始修建长城来抵御匈奴,到了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匈奴还是很放肆,于是秦始皇专门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将匈奴撵出河套地区,并且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这下匈奴才安静

  • 朱元璋坚持推行藩王分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分封制度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今其存者,无数十焉”,商周时期依旧如此,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等到刘邦建立汉朝,又大封诸王,“众建侯王,侯食专城”。——《左传》《史记》分封制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那朱元

  • 袁术鼎盛时期的资源有多强?妄自称帝导致自己而走向灭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袁术鼎盛时期的资源有多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然而袁术称帝的行为被天下诸侯所不齿,他因此成为了众矢之的,接连遭到了孙策、吕布与曹操三方的背叛与打击。当时孙策在江东率先脱离袁术而自立,他驱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并使得袁术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