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母亲不检点 使他生心理阴影杀两弟弟

秦始皇母亲不检点 使他生心理阴影杀两弟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56 更新时间:2024/1/23 12:12:56

古代封建帝王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始皇13岁即位到22岁亲政,这中间有9年的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即位3年,他便有资格立后,但前后9年都未立后。22岁到39岁的17年是其自己掌权、统一六国的时间,尽管国事繁忙,在后方立后也不费事。从39岁到50岁,秦始皇多在巡游路上,但是立后以“母仪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秦始皇在长达37年的统治时期一直没有立皇后,不是他来不及立,实际上是他自己不愿意立。

网络配图

坐拥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不愿意立皇后呢?

其一,和秦始皇的特殊出身有关。史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行为很不检点,先是做投机商人吕不韦的小妾,怀孕两个月(多数人认为怀的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后,又被吕不韦献给秦国的王孙子楚,子楚继位后称庄襄王,庄襄王死后,身为太后的她仍经常与吕不韦重温旧情。《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后来她又与嫪毐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母亲的失检行为令秦始皇恼羞愤怒,无地自容,使他心理压抑,性格变得极为复杂:内向、多疑、妄想、专制、暴虐、冷酷无情,把他变成了一个失去理性的暴君,最后彻底爆发,杀了两个私生子弟弟;将嫪毐五马分尸,暴尸示众;将其母赶出咸阳。

因母亲带来的心理阴影一直伴随着秦始皇,而且由对母亲的怨恨,发展和泛化成对一切女人的仇视,他对统一六国后收入后宫的众多佳丽非常鄙视,痛恨她们抛弃亡国之辱而媚悦新主的行径。所以说,由母亲的行为而形成的心理伤害和心理扭曲,由怨母而仇视女人,是秦始皇一直不立皇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立皇后的标准过高。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前230)灭韩、十九年(前228)灭赵、二十二年(前225)灭魏、二十四年(前223)灭楚、二十五年(前222)灭燕、二十六年(前221)灭齐。在他登上秦国王位的第26个年头,终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也是中国封建制王朝的开始。

网络配图

天下初定,39岁的秦始皇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认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采用“泰皇”头衔。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

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可见,秦始皇当时也很自命不凡,自认功德超过了古代的圣贤——三皇五帝,对皇后的要求自然也就非常高了,高到连自己也说不清楚,于是左看右看,后宫佳丽中竟没有一个人能符合他的标准。

其三,秦始皇志在天下。由于身世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成了他从小刻薄、多疑的性格。一方面心气极高,他连年征战,横扫六国,抚定四方,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另一方面他可能担心立了皇后会对他有所掣肘,妨碍他实现远大的理想。

网络配图

其四,秦始皇是个工作狂,公务繁忙,整日埋头工作,没兴趣考虑后宫的事情,以至于迟迟没立皇后。他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每天必须批完一石公文才能休息。当时的一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60斤。每天批阅这么一大堆竹简,工作量着实不小。

其五,沉湎于长生不老的迷梦之中,无暇顾及后宫之事。众所周知,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对方术、炼丹术等情有独钟,为求长生延迟了立皇后之事。秦始皇曾四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三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长生不老之药,还派徐福率领三千名童男童女赴东海神山求药。徐入海数年,哪里找得到仙药,又耗费巨大,他怕秦始皇发怒,于是谎称可得仙药,但是海上常有巨鲛出没,无法靠近,请派神箭手用连弩射杀巨鲛。秦始皇便令人捕杀巨鱼,甚至想自己入海尝试求仙。这种对长生不老梦想的浓厚兴趣和孜孜追求,也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对其他事情的兴趣,结果之一便是导致了立皇后这一大事被置之脑后,终其一生也没立皇后,成为了历史上唯一没有立皇后的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唯一一位敢干涉唐太宗隐私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这件事情涉及唐太宗的隐私。王珪作为一个臣下,去干涉皇帝的私生活,是不是有一点过分?但是,奇怪的是王珪就是敢于谏议,而皇帝竟然没有勃然大怒。贞观初年的某一天,唐太宗很高兴,散朝之后请几个大臣喝酒。都有谁参加了这次宴会记载已经不很清楚,但是门下省的副长官王珪反正是参加了。王珪是前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大臣,玄

  • 三国关羽是小人?武圣到底是不是后人杜撰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故事里,关羽是义薄云天的大英雄,华容道捉放曹,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忠义故事耳熟能详,不过真实历史里的关羽,还是那个受人追捧的武圣人吗?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关羽虽然被塑造的特别忠义,但罗贯中也委实写了一些关羽的缺点,比如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件事上,就曾令刘备和张飞兄弟俩心中生疑,还有说虎女怎可

  • 揭秘古代的奇才为什么多是 “山野村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哪个卖官鬻爵的大员会选用一个田间吟诗的农民为官呢?是“董卓之乱”成就了孔明之类的民间奇才,是这些民间奇才风云际会、群策群力,才推翻了旧世道,建立了新政权。网络配图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并起,到后来三国时等于只剩三路,看看胜出的人才,多是 “山野村夫” 出身。在起初讨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中,领军人物是官宦子弟

  • 揭秘中国历史上后妃掌政的鼻祖:宣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武王因为举鼎送命的这年,正是公元前三零七年。这时,在燕国为质的赢稷被燕赵两国严密保护送回了秦国——可别以为燕赵两国安的什么好心,他们只想惹得秦国内乱而已。当然,暂时来讲,燕赵两国的目的确实达到了。芈八子的同母异父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在秦国任职,这时挺身而出,和姐姐以及背后撑腰的燕赵两

  • 吕布死后谁霸占了四大美女之一貂蝉 是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古代四大美女是吕布的妻子,但是在吕布死去之后貂蝉的走向却成了一大未解之谜,有人说是跟吕布一样被处死了,也有人说是被曹操霸占了,至今都是千古之谜,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貂蝉的美貌已经毋需多言,名列四大美女的她素有“闭月”之称,意为月亮的光芒也不及她的美丽,而从貂蝉的事迹来看,她深明大义、机

  • 汉哀帝霸道总裁竟爱上花美男上演耽美大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耽美这个词大肆流行起来,不过要说到耽美文化,那在中国可算是古已有之,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汉哀帝,皇帝爱搞基,和他的花美男董贤上演霸道总裁爱上无敌鲜肉的肉欲戏码,不过汉哀帝二十五岁就挂了,据说是因为纵欲过度,到底这位断袖皇帝是怎么个纵欲法呢?请往下看。汉哀帝十七岁被立为太子,18岁登

  • 秦始皇为何深信海上有仙山?被徐福忽悠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在古代所有帝王中,算是迷信迷得着了魔的。寝室啊混个迷信长生不老药,坚信在海上存在着三最仙山,着三座仙山上的神仙可以给他神药甚至帮他成仙。为什么秦始皇对这种毫无根据的传言会如此相信呢?其实,秦始皇迷信这事,除了自身的原因外,离不开他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身边一大帮人的忽悠。长此以往,让秦始皇从半

  • 揭秘:黄巢起义为何能够横扫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黄巢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起义,正是在黄巢的带领下,辉煌的大唐帝国最终陷落。取而代之的后梁王朝,其开国之君正是黄巢的部下朱温。公元873年,他在山东带着几千人起兵反唐,此后他一路突进,攻入河南,不到十天攻破八个县,东都洛阳那些朝廷权贵都吓得半死。因朝廷向义军领袖王仙芝招安,王仙芝和黄巢关系破裂,两

  • 揭秘关羽职业生涯后期为何屡遭菜鸟侮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先谈关羽其人: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公元161年生,河东解良人,在三国演义里提到他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关羽杀之后逃难江湖,于184年黄巾起义时逃至涿郡(河北涿县)遇到刘备在召集人马,便跟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当时他只有23岁。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关羽是身长九尺(汉尺一尺是现在的23.4公分),髯长二尺,面

  • 真实三国 刘备为何不看好诸葛亮军事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是帅才。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从此以后,刘备用兵打仗处处倚靠着这位神奇的军师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诸葛亮也被认为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