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自负的君主汉武大帝为何要捕杀自己的亲儿子刘据?

自负的君主汉武大帝为何要捕杀自己的亲儿子刘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17 更新时间:2024/1/26 2:28:18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不过历史上往往有亲手杀死自己儿子的人,小老百姓到是很少见,不过宫廷中这样的事情倒是屡见不鲜。武则天为了嫁祸王皇后搞过这样的把戏,杀死女儿诬赖他人;历史上的国君害怕自己的江山不稳,也曾处死自己的儿子以绝后患。比如残暴的后赵皇帝石虎就是如此,不过英明的君主也有,比如汉武帝。

汉武帝实在是历史上的好皇帝,连毛泽东主席都对他赞许不已,认为他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所谓罪己诏,不过就是穷兵黩武骄奢淫逸杀了太子,那么汉武帝为何要杀自己的太子。要知道他可是汉武帝早年宠幸的卫子夫的儿子,当时太子在宫中很有地位,母亲贵为皇后,舅父卫青是大将军。皇帝要捕杀自己的太子,如果没有重大的情况变故,这是万万不可能的。关键就在于江充

原来江充是赵国邯郸人,本出身于市井无赖。年轻时他将貌美的妹妹嫁给赵太子刘丹而成为赵王的座上客。后又与赵太子发生龌龊,即入长安诣阙举报太子丹有种种不法事。汉武帝一看,这小子大义灭亲,很有种,便委以重用。任命他以谒者的官职出使匈奴。归后武帝委任他担任钦差无定所的检查官“直指绣衣使者”,负责京城大小治安,检查自己身边官员的不法行径。

在任上,江充严厉劾察亲王贵戚及其子弟,敢于碰硬,因此深得武帝赏识。“上以充忠直,奉法不阿,所言中意。”例如,江充曾将在驰道中奔驰的武帝之姑馆陶长公主的车骑“尽劾没入官”。又曾惩办在御用驰道中疾驰的太子家使。太子亲自出面说情,江充也不给面子。

为此得罪了太子,江充目睹武帝已年老,怕他死后太子继皇位报复自己,在丞相刘屈氂的支持下,决定借公孙贺案罗织陷害太子和卫皇后。据史料记载:“(充)奏言上疾祟在‘巫蛊’”,“于是上以充为使者治巫蛊。”他面见武帝,说武帝生病的原因是由于遭受巫蛊。于是武帝授权江充成立专案组,对“巫蛊”作进一步调查。最终,将调查矛头引向皇宫中的卫太子和卫皇后。江充亲自带领胡巫入宫搜查。“入宫至省中,坏御坐掘地。”“充先治后宫希幸夫人,以次及皇后、太子宫,掘地纵横,太子、皇后无复施床处。”结果,江充果真在太子宫中掘出了桐木人和写有咒语的帛书,他得意洋洋地宣告:“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奏闻。”

其实,太子宫及皇宫中所发现的巫偶,全部都是江充指使胡巫及宫人所预先设置。《汉书》颜师古注引“《三辅旧事》云:‘(江)充使胡巫作而埋之。’”眼看冤案就要罗织到自己和母亲卫皇后身上,太子情急,乃征求左右幕僚的意见。太子少傅石德劝刘据诛杀江充。他说:“先前的公孙贺父子、两位公主及卫伉家人都已受陷害被杀。现在胡巫又来陷害太子,已挖到了木偶。皇上不会知道这是胡巫所设置,会认为我们真在诅咒他,我们无法自白洗清。我们与其坐而等死,不如动手杀掉江充和胡巫。难道太子忘掉前朝秦始皇的太子胡亥受冤屈而死的事情了吗?”

石德用秦太子扶苏的悲剧警告刘据,并指出卫皇后及太子都已失去武帝信任。太子回答师傅:“我是皇上的儿子,不能这样擅自去做。我还要见皇上陈情。吾人子,安得擅诛;不如归谢,幸得无罪。”太子仍想面见武帝,陈情辩白。但是,太子晋见武帝的途径早已被江充封堵。而江充则通过他们不断诬陷太子,向武帝报告太子要造反且“反形已具”。

当发现自己已无可能面见皇帝后,面临生与死的选择,刘据不得不采信了石德的话,下决心除掉江充。“征和二年七月壬午,乃使客为使者收捕(江)充等。”发使前,太子调动了宫廷卫队“乃斩江充以徇,炙胡巫上林中。”临刑前,他责斥江充:“赵虏!乱乃国王父子不足邪!乃复乱吾父子邪!”与此同时,又将协助江充制造巫蛊案的胡巫烧死于上林苑中。不过到了最后,武帝听闻太子造反,派兵追剿。太子走投无路,在一间民房里自缢而死,皇孙都遭屠戮。

可见汉武帝之所以晚年要捕杀太子:

其一,色衰而爱弛,汉武帝虽然早年宠幸卫子夫,不过到了晚年,当美少女变成了黄脸婆,再也提不起性趣的时候,就把昔日的恩爱抛之脑后,而在李夫人钩弋夫人身边周旋,自然不知卫子夫是何物。

其二,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当年的太子横竖都是宝贝,如今有那么多漂亮的美女,个个都是那么可人,自然以前的宝贝也就变成草了。

其三,小人江充从中作梗,为了泄私愤图报复,而汉武帝晚年迷信色彩严重,错把江充当成自己的忠心耿耿大臣。以致使父子反目。

其四,汉武帝害怕自己儿子谋反,皇宫里的事情说也说不准。既然下令处死太子,即使是错误的决定,也要执行,我是皇帝我要行使我的权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乱:皇后卫子夫有没有被废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戾太子结局是很凄凉。卫子夫,戾太子刘据相继自尽而死。关于被废,还是很多疑问的。卫子夫之死,是和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祸,紧密联系。汉武帝晚年多病,疑有人用巫蛊诅咒,长安周边人人自危,江充苏文等人借机陷害戾太子,戾太子被迫听老师石德计策,起兵,失败后被迫逃亡,发现后自杀。太子逃亡之际,汉武帝追究卫

  • 解密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成功的两面派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太子刘据到底反了吗,汉代风云人物刘邦用人之谜,汉武帝李夫人最后一面

    汉武帝刘彻曾经是我少年时最崇拜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确有值得让人崇拜的理由:那虎视北方、曾将他的曾祖刘邦困扰多年的匈奴被他多次击败,从此漠南竟然再无王庭;远离中原的朝鲜半岛和热带雨林中的南越,也划为了汉王朝的版图;更不用说张骞和苏武,这两位英勇的外交家和探险家,典多少属国,藩多少诸侯。这样的文治武功,

  • 明英宗被俘疑云:因为不踩坏太监王振家田才被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以明政府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四路,大举攻明,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瓦剌军来势汹汹,明朝守卫西北的将士,几次交战失利,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太监王振,对瓦剌的军事进攻根本不了解,认为只要英宗亲征,就能把瓦刺兵吓跑。因此,他在明朝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怂恿英宗

  • 历史解密:作为卫国贵族后代商鞅为何多次跳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变法的卫鞅,战国初期卫国人,卫国贵族的后代。后来因为在秦国进行变法有功,被秦孝公封于商、於之地,所以后人又称之为商鞅。商鞅变法,不仅在秦国历史上,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商鞅变法,使处于西方蛮夷之地的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为后来秦灭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那么有人要问了,作为卫国贵族

  • “人屠”白起: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败绩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烽烟四起,运筹帷幄、冲锋陷阵的名将层出不穷。这些名将中,一战成名有之,常打胜仗有之。有人说,一个将领打一场胜仗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打败仗。中国历史上,就有且仅有这么一位一辈子不打败仗的名将——白起。白起是战国时代秦国人。关于他的出身,一种说法是他是秦穆公将领白乙丙的后代,一种说法是他是楚国公

  • 蒙恬:历史上第一个重创匈奴捍卫华夏文明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战将如云,蒙恬则是其中闪亮的将星。辉煌战史 名门之后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蒙骜作为秦国将领,伐韩,取成皋、荥阳,建立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二年,蒙骜又一气攻取了37座城池。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蒙骜攻韩,夺取了

  •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丞相甘罗:12岁在秦国官封上卿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关于神童的故事屡见不鲜,像桑弘羊、曹冲、方仲永、孔融等等。他们是神童,但比起甘罗还是有些差距。甘罗是战国末期的一位神童,他的祖父是甘茂。甘茂是政治家,曾在秦国做过丞相,因此甘罗也就是官三代,他也自然而然的从小就接触到了上层人物。甘茂死后,甘罗到吕不韦身边做事。在此期间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吕不

  • 高超的阴谋家:陈平玩阴谋如何戏耍项羽和范增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的谋士中陈平是个玩阴谋的高手,早年因为穷困被招赘到一家非常有钱的寡妇那里,从此,陈平如鱼得水,在上层社会如履平地。秦末天下大乱,陈平投军,在魏王手下供职。不久,项羽攻城破寨,实力强劲,陈平前往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鸿门宴上陈平察言观色,觉得刘邦是一个能成大器的主

  • 李卫当官:最没文化的李卫为何成为一代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人生犹如一台戏,戏台上贪官清官纷纷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有一番气象。一般提及名臣,总是想起这个人一定是饱学之士,要么是学富五车,要么是运筹帷幄,反正不管怎么说胸中的才气是第一位的。其实这也未必,好的大臣只有要用心做事,没有花花肠子,肯动脑,照样能做一代名臣,清朝的李卫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李卫没有

  • 揭秘:明朝大将吴三桂为何甘愿做“三姓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里,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说他本姓吕,找个干老子叫丁建阳,后来投靠了董卓。又把丁建阳给杀死了。张飞骂吕布的时候,吕布窝了一肚子火。因此吕布后来索性夺了张飞镇守的徐州。明末的吴三桂,将门虎子,曾是一个声名赫赫的人,镇守山海关。也因为一个女人,被人骂成“三姓家奴”,先是明朝大将,后来约好投降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