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三次震怒缘何成就帝王佳话?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三次震怒缘何成就帝王佳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8 更新时间:2023/12/13 17:24:15

明朝时坊间流传“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才子佳人故事,纯属话本戏说。俺今个儿给大家讲一出唐太宗三次龙颜大怒如何成就帝王佳话的史实。要说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还真是不简单,在他还是李二的时候,真的很二,他敢在他老爸李渊首鼠两端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坐实李家反他亲戚大隋天下的口实,这个冒着巨大的风险的选择是需要敏锐的政治眼光的,李渊冤不冤?更了不得的是李二弓马娴熟军事才能出众,他老子坐天下,一大半的功劳出自他东征西讨,让这么一个功勋卓著的潜龙屈居所谓的太子之后,就是李二不郁闷,手下那帮虎狼之辈也会一辈子不快乐的。

虽说后来的政变充满了血腥,但李二是最早深刻阐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从来就没有神仙和救世主”这两条颠扑不破真理的帝王,这位依靠铁血和自己动手理直气壮走上皇位的开明君主创造了大唐王朝“贞观之治”盛世,看来流血和篡逆手段尽管不光彩,但最后的结果总算是好的,验证一个好皇帝和歹皇帝的唯一标准是人民是否生活富足,所以李世民可以成为千古一帝。俗里俗气唤作李二的秦王摇身一变成为了唐太宗,但其身上流淌的胡人戾气和暴虐时不时还会发作。

唐人吴兢在《贞观政要》中记载,李唐王朝是马上得天下,加之太宗早年沙场征战,所以一辈子酷爱骏马,当时宫中有一匹千里马,太宗非常喜爱,可是有一天,这匹马无缘无故的暴毙了,太宗心痛的不得了,勃然大怒之余迁怒于养马人,要求将此人处以极刑。长孙皇后见其忿忿不平,就委婉劝谏道,昔日齐景公因为所喜欢骏马无故而死就要处死养马人,晏子就说,这个养马的人有三大罪状,其一,养马而死;其二,使君王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就会怪罪君王草菅人命;其三,诸候闻之,必然轻视我国。齐景公听到晏子的反讽后,怒气渐消,于是宽恕了养马人。如今陛下饱读读书,难道忘了这件事吗?太宗恍然醒悟,于是也饶恕了养马人。此唐太宗一怒也。

唐人刘餗(su)在《隋唐佳话》中讲道,有一天,太宗罢朝回宫后,怒火万丈,并且喋喋不休的暗中发誓,一定要找个机会杀掉这个不识相的老农民。长孙皇后惊奇的问道,谁惹陛下不高兴了?太宗说,还有谁?魏征呗。这个家伙每次在朝廷之上,都要和我争辩,羞辱我这天子颜面,害得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长孙皇后听完后退到后宫,穿戴整齐凤冠霞帔,非常庄重的叩拜于廷堂之上。太宗看到这一幕非常震惊,急忙问所为何事?皇后说,我听说君主圣明,才会出现忠臣,如今陛下圣明,故此才有魏征直言相谏,我是皇后统率后宫,遇到这样值得庆贺的事情,又怎能不隆重为陛下庆贺呢?自此,太宗更加敬重皇后,并且和魏征演绎了君臣纳谏如流的千古佳话。此太宗二怒也。

唐人张鷟(zhuo)在《朝野佥载》中还载有唐太宗另一段轶事,时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下棋,两人都很较真,也许是唐俭棋高一招,也许是太宗想悔棋,唐俭不让,于是两人争得不可开交,太宗大怒,竟然把这位不识相的唐老倌儿贬到潭州(今长沙)做地方官,倒霉的唐俭被下放后,太宗还余怒未消,就对他非常喜欢的大将尉迟敬德说,这个姓唐的,竟然敢轻侮辱没我,我打算杀了他,爱卿你可到时为我作证指责他。敬德唯唯诺诺,不做正面回答。第二天早朝时,太宗让敬德作证,敬德叩过头后,竟然说不知道。太宗再三作问,敬德不改前言,一问三不知。太宗大怒之下,随手抓过玉佩碎裂于地,然后一挥衣襟退朝。下去后,思索良久,想通了,就把三品以上大员召进宫中赐御宴,太宗举杯贺道,敬德今日做了一件大功德,其一,唐俭免冤死,其二朕免滥杀,其三,敬德免屈从。此三利也。朕因怒而没有犯下过错,唐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美名,此三益也。于是犒赏尉迟敬德一千匹锦锻,群臣欢呼不已。此太宗三怒也。

唐太宗有此三怒而没有成为纣之君,滥杀无辜。一是因为他身后有一位贤慧聪颖的好妻子。据史书记载长孙皇后和唐太宗结婚时才十三岁,这两位少年夫妻相敬如宾,栉风沐雨一路走来荣辱与共,唐太宗的秉性缺点长孙皇后一目了然,正是因为夫妻情深恩重,所以长孙皇后的话唐太宗能听得进去。再者,长孙皇后为唐太宗继位发挥过重要作用,“玄武门政变”中长孙皇后曾经亲自激励将士同心同德,孤注一掷,这样一个具有独到政治眼光的女强人与太宗相得益彰,所谓的政治话语权都是自己争取而来的。长孙皇后出身名门,且识大体,旧唐书上赞其“贤哉长孙,母仪何伟”,这已经是对后妃很高的评价了。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李世民谥其为文德圣皇后,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无不表达了李世民对这位结发夫妻的情深意重和感激之情。

其二,豪门贵族李二成为皇帝以后,虽然血统中保留了胡人争强好胜和杀伐屠戮的一面,但总的来说,还是知人善用并从善如流的,他重用读书人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魏征等谏臣,并给予了他们很大权利,尊重国家法度和十八学士建议箴言,或多或少限制了帝王一言九鼎,生杀予夺的大权,所以我们很难想像在那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皇权社会里,做为皇帝的李二杀一个人会有所顾虑。再者,李世民的皇位是依靠流血手段争取来的,他不能不在乎自己的行为给帝国舆论带来负面影响,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每次盛怒之后都会躬身自省,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是他的自律,就不可能成就魏征的青名和诤名,而魏征也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刚强正直,太宗曾经说过此人“妩媚耳”,即魏征好名,所谓君臣际遇,其实不过是二人心有灵犀合演的“双簧”罢了。

公允的说,李世民个人品质也是他成为千古一帝的决定因素之一,他绝非纨绔子弟,而是隋末战争中一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家,他能顺利发动政变走上皇位,也得益于他在军队中的巨大威信和绝对影响力,其次饱读诗书,让他从历代帝王覆没中吸取了教训,马上得天下而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让他重视文官集团作用,休养生息、轻瑶薄赋政策施行让他赢得了民心,史书上唐太宗和长孙皇后都能身体力行的践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国策,上行下效,唐初帝国焕发了勃勃生机,而“贞观之治”盛世的开创也是对这位帝王最好的回报。诸如文中所言唐太宗的三怒,是自然天性的流露,但他却能抑制住这种天性,而采取理性的方式,终成功德圆满的千古一帝,也绝非只是偶然为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三大憋屈而死的功勋重臣:陆逊荀彧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荀彧之死,托孤重臣,向重臣

    封建社会的士人追求的目标是出将入相,认为这是光祖耀宗、福荫子孙的最高荣誉。然而,不是每一个登上高位的臣子都是那么风光无限,有的人虽然是功勋卓著,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的结局竟然是憋屈而死。在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竟然都有这样一个人,而他们在各自的国家,都可以算得上是功勋重臣。曹魏时期的荀彧荀彧可以称得上是

  •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的传奇人生:为理想而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中国思想启蒙之父,谁提出的泛论理想

    生活在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人、学者、思想家。文人学者有很多,但能称得上“伟大”的,少之又少。由于家世的关系,黄宗羲很早就开始卷 入晚明残酷的政治斗争之中,他是在血海深仇中成长起来的。中年时期,他又碰上了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次改朝换代。种种内忧外患,让他的一生历尽劫难,在百折 不挠、颠

  • 唐顺宗永贞革新为何失败?唐顺宗在位时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永贞革新的历史背景,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的诗人是,永贞革新的政治举措

    贞元二!‘四年(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长期卧病在床并已不能说话的太子李诵,强挣着身子,在百官的拥戴下,登上了皇位,是为唐顺宗,改元永贞。看似废人一般的唐顺宗,与他外表截然相反,有颗想做一番大业的慷慨之心。这颗心是他在东宫时,被王叔文所激起的。王叔文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擅长政治之道,因棋

  • “三山不见山”的关公传说中三山指的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山是荆州古城内三个带山的地名的习惯统称,三山即松甲山、卸甲山、掷甲山,城内的三山,实为三个土台,只是与关羽镇守荆州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而有山之名,而无山之实。后人曾于其上建祠祀关羽,可惜均已毁坏。据清乾隆《江陵县志》载:松甲山在城内北面、新北门附近,紧靠城墙,传说关羽检查军情时曾在此松甲小憩,又传明

  • 唐代能臣廉吏何易于:老百姓为其官员考评鸣不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大臣重禄而不极谏

    从生理角度而言,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但套用句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唐懿宗时期(大约)的何易于,就是一位将各种“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人。比如说,他的最高职位仅是个县令,翻开正史,为县令单独立传的大概不多见,何易于却在《新唐书》里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比如,他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可以让唐僖宗的

  • 曹操与夏侯惇、夏侯渊两员大将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夏侯惇与夏侯渊,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组合能用不

    曹氏、夏侯氏都是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的大家族,当时乱世已经开始了,为了寻求发展夏侯氏便联合了曹氏家族,夏侯和夏渊候是同族兄弟,俩人都投靠了当时声名在外的曹操。当时曹操辞职在家,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相交。曹操因得罪朝中权势被寻隙,夏侯渊代替曹操入狱,曹操积极营救,救出了夏侯渊。从此,两家的关系越发

  • 谁才是刘备的铁杆忠臣?三国中刘备的死忠班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的谋士有哪几位,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三国董承

    凡是有人谈起刘备的死党,必然想到关羽、张飞二人。不过关羽恃才傲物,未必能与刘备成为亲密无间的死党。至于张飞酗酒之徒,想来也是一年百日醉。况且关羽本是河东解良人,并非与刘备同乡。而张飞虽是世居涿郡,却也没有少时与刘备打交道的轶事。那么既然关羽、张飞并非刘备铁杆死党,蜀汉阵营中谁又能获得刘备铁杆死党的桂

  • 刘备有哪些部下:刘备早期部属为何多出自寒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的谋士有哪几位,诸葛亮生肖属什么,刘备并没有担任过下列哪个官职

    建安七年,四十一岁的刘备经过三顾茅庐终于寻得了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谋臣诸葛亮,并且也在前一年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刘表的地盘上自谋生路。笔者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作为诸葛亮人生的转折点,在这之前四十一年的生涯算作他早期的创业经历。然而,作为《三国志》中明确记载是汉室后裔、帝室之胄的刘备为何在早期奋斗过程

  • 历史上最辉煌的和亲公主竟是金朝的岐山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赤尊公主历史,和亲公主,岐国公主小姐姐

    大金由女真族完颜部酋长阿骨打于1115年创建的,继位的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金国出兵灭辽;次年,接着金兵攻入开封,第二年灭掉北宋。金国入主中原后,又把目标定锁定在蒙古。人家蒙古人在草原上安安生生地放牧,本本分分的生活。难道女真族真的是个好斗民族,不打仗就活不下去了吗?当初,金朝打辽朝的时候,

  • 作为元末时期农民起义军领袖,为何很少有人投靠方国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农民起义,日本侵略前期为什么国民党不抵抗,中国远征军为什么要走野人山

    方国珍,又名方谷珍 ,,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方国珍同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等人一样都是,抗元的主力军之一,但不一样的是,在这些人当中,方国珍无疑是最不受文人待见的那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在对待文人方面,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诚都做得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