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清朝顺治皇帝的“洋爷爷”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清朝顺治皇帝的“洋爷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36 更新时间:2024/1/21 2:10:23

顺治帝信仰复杂,他信奉两种宗教。亲政开始的前七年,他信奉天主教,而后四年,他信奉佛教。这在清朝的皇帝中是独一无二的。顺治帝宠信天主教,主要受他母亲孝庄的影响。还在顺治帝亲政之始,他的母后孝庄患病,是德国的一位名叫汤若望的传教士给治好了。不仅如此,汤若望还神奇地治好了顺治帝的未婚妻博尔济吉特氏的病,所以,汤若望被破例邀请参加顺治帝的大婚典礼。更为重要的是,皇太后尊称汤若望为义父,顺治帝则尊称他为“玛法”。汤若望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以什么功德而成为一名受人青睐的皇室成员?汤若望(1591—1666),字道未,原名亚当·沙尔,德国科隆的日尔曼人,天主教神父,耶稣会修士、学者、传教士,中国明清两朝官员。汤若望于1618年前往中国传教,1620年到达澳门,在那里学习中。1623年来到北京,开始他漫长的北京生涯。期间,明朝政府为阻止清军入关,他曾受明朝廷命令制造火炮。清军入关后,投归清朝,被御封为钦天监监正。1644年清兵占领北京,需要颁布新的历法,汤若望的“西洋新法历书”获得颁行,即《时宪历》。汤若望深得顺治帝的信任,顺治十二年(1655)受封为通政使,晋一品,封赠三代。

就是这样一位洋人,因他的医术、天文知识而获得了顺治帝的信任。仅仅凭借这些,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汤若望参与了清朝的政治生活,得到了顺治帝的高度信任。顺治帝对汤若望的信任有一个故事。

多尔衮专制时代,人们只知道有摄政,不知道有当今天子。多尔衮气焰熏天,朝野内外趋炎附势之徒比比皆是。可是,当时的传教士汤若望静观察,说出了一句语破天惊的话:“多尔衮不会长寿,会早死的。”这句话,在魏特的《汤若望传》中有记载。当时,年幼的顺治帝听到汤若望这个预言,很是惊诧,觉得这个洋人真的不可思议。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预言给了小皇帝信心,他渴望汤若望的预言早日实现,渴望多尔衮早日死亡,这样自己的苦日子就可以熬到头了。果然,多尔衮不久暴亡,年仅39岁,应验了汤若望的预言。于是汤若望进入了顺治帝的视线之内,并认为他是一个神奇的人。也因为如此,汤若望获得了顺治帝特殊的恩宠:一是大庭广众之下称之为“玛法”。二是免除跪拜之礼。这是最难得的殊荣,之前也只有多尔衮有过。三是顺治帝亲临汤若望的馆舍。据统计,在两年间,顺治帝曾24次亲临汤若望的馆舍,两个人交谈时,汤若望就盘着双腿和顺治帝交流,当双腿麻木时,顺治帝还亲自上去帮扶。可见,两个人是亲密无间的家人关系。

四是赏赐罕见。皇上不仅赏赐给他珍玩,还把自己亲手绘画的扇子赏给他。诰封三代,赐封他的父亲、母亲、祖父、祖母。把他的官阶也由正三品的通议大夫晋升为正一品的光禄大夫。顺治十一年,又在阜成门外赏赐给他大片的坟地。五是赐号“通玄教师”。顺治十年三月初二,十六岁的顺治帝赏赐汤若望“通玄教师”称号,加俸一倍。正直、善良、勇敢的汤若望做了很多事,让顺治帝很不开心。比如,汤若望曾经进言,规劝年轻的皇帝要改掉好色的坏病。资料记载当时顺治帝十分恼怒:“可是,皇帝在敬聆他读谏书时,竟羞怒了起来。”顺治皇帝被说得面红耳赤,强忍愤怒。汤若望见状,也就默默地走开了。可是,顺治帝大概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召回了汤若望,表示自己今后会改正错误。这就是顺治帝的洋爷爷,一个令他可以改过自新的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晋阳公主:唯一一个由皇帝亲自养大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阳公主小说,可望云耶晋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

    晋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也是中国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这一天是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地点是长安太极宫,立政殿外的虔化门。年仅14岁的晋王李治离开立政殿去上朝,同胞妹妹晋阳公主却依依不舍,一直送他到虔化门。聪明的晋阳察觉到了这一次哥哥的离开与以往并不一样,哥哥不再只是单纯的

  • 房玄龄为何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呢?房玄龄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房玄龄是哪里人,《贞观之治》,中国通史100集第46集贞观之治

    房玄龄为何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呢?贞观之治,是后世想有所作为的帝王们追求的目标,是后来的老百姓们向往和期盼的太平盛世,也是后世的史学家们赞不绝口的研究话题。而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毋庸置疑,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封建史上难得的明君,起了主要的作用。而房玄龄,作为李世民最主要的助手,长期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

  • 历史上的王猛:一介文人是如何能够驾驭蛮横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上最狂的文人,古代王猛,王猛是哪个朝代

    苻坚王猛君臣二人,除了王猛在始平令任上因杀一吏使苻坚有所误解外,之后苻坚对王猛总是深信不疑。王猛36岁那年,从尚书左丞、咸阳内史和京兆尹任上,迁为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又迁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居中宿卫,一年之中5次升迁,“权倾内外”。自然,像这样乘直升飞机似的升迁,也会有人不服的

  • 揭开一代铮臣魏征的为官之道:不做忠臣做良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征是忠臣吗,被魏忠贤杀的忠臣,明朝铮臣

    忠臣,《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忠于君主的官吏”。或者可以展开来说,忠臣就是以君主的利益为最大利益,为了维护君主的最大利益不惜遭致杀身之祸而冒犯君主的官吏。中国封建体制绵延两千多年,在儒家“君臣父子”的礼教观念束缚下,我们的传统意识里已经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忠臣情结,那就是对忠臣的顶礼膜拜。然而,忠

  • 拒绝收礼的嘉庆皇帝:亲王送礼贺皇子入学被罢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盛宠世子请接招封侯拜饭,娘娘她只想长命百岁全文,皇上

    嘉庆皇帝确实是一个节俭的帝王,在史料中记录下了嘉庆皇帝厉行节俭的言行。嘉庆皇帝以身作则,不允许臣僚给他送礼,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嘉庆四年正月十五,正是春节期间,官员之间互送礼品。嘉庆帝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下了一道圣旨,严禁官员给自己送礼:“所贡之物,朕视之如粪土也。所有如意、玉铜瓷、书画、挂屏、插屏等

  • 帝王之路:晋武帝司马炎夺取帝位有哪四大优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氏篡位,先入关中者为王,司马炎取代了哪位皇帝

    司马炎虽然是晋王司马昭之子,可是朝中许多大臣却很看重司马炎之弟司马攸。两人为了争夺晋王世子大位,彼此较劲,而最终以司马炎胜出。那么,司马炎凭借什么击败名望超过自己的弟弟司马攸,成为晋国基业的继承人呢?司马炎有四大优势。第一个优势,是司马炎有异相。如果我们了解汉末三国的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就可以

  • 后主李煜:古代唯一生于七夕死于七夕的悲情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煜死于,李煜悼念亡妻,李煜的最后一首诗是什么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祖籍徐州,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李煜继位,是为李后主,尊北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即公元971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举兵消灭南汉,李煜去除南唐名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

  • 曹植为何没有成为魏国继承人?曹植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和曹植的下场,魏国在哪里,曹彰和曹植关系怎么样

    曹操为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看法。崔琰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崔琰引用《春秋》,标榜一定要册立曹丕来继承魏国大统,并高调表示自己会以生命来捍卫曹丕。曹植是曹操看好的热门人选,更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违反人情的事情

  • 谜一样的花蕊夫人:迷倒两朝三位君主的倾世皇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帝女花倾世红颜全文免费阅读,不做花瓶王妃二嫁神秘王爷,醉红颜朕的倾城鬼后全文免费阅读

    自古帝王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众多美女围绕一个男人,竞争惨烈程度可量而知!所以能够得到帝王的宠幸,那得有相当的绝世美貌和娴熟技巧的。而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妃,她不仅能得到一个皇帝的宠幸,甚至于敌国的皇帝都甘愿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她是一个既美丽却又摒弃妖娆,聪颖而又博学强记的奇异女子,她便是花蕊夫人。花蕊

  • 揭秘:历史上哪位皇帝竟熬到40岁才掌握实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最烂的皇帝,在位40年以上的皇帝,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

    真所谓,历代封建王朝都无法避免盛极必衰的历史规律,乾隆中叶后,清朝开始衰危。嘉庆帝即位后,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天理教甚至冲进紫禁城内,那时的清王朝已是积重难返。当清朝江河日下,渐趋衰微的时刻,西方西本主义正蓬勃兴起,才智平庸的道光帝只能在自恨自愧中叹息,道光以后的咸丰、同治、更是一代不如一代。而同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