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难以言语的双面帝王刘彻:汉武帝是暴君还是明主?

难以言语的双面帝王刘彻:汉武帝是暴君还是明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81 更新时间:2024/1/6 4:53:50

汉武帝刘彻,在位55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随着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刘彻在位之时西汉王朝的各项政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归结而言即从“无为”到“有为”。

刘彻不仅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同时高度集中皇权,对外征战屡战屡胜,自此把中国建立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封建国家。居住在刘彻王朝内部的居民称自己为“汉人”或者“汉族”,汉人称呼由此而生沿用两千余年至今,这些都是国家强大,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对内,刘彻经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颁布了推恩令,镇压了藩王叛乱。打击地方豪强,使得统治秩序有了较大改善。设置刺史监察地方,达到了强干弱枝,纲举目张的统治效果。此外,在经济上刘彻统一货币(西汉前期币值混乱),加强对商业的管理,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均输与平准,这是国家运用经济力量,干预乃至经营商业贸易的措施,此举不仅从商业贸易中得到了大量利润同时也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但是刘彻与所有封建帝王一样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让其有钱用于训练强大的汉朝骑兵部队。

对外,北伐匈奴,南平百越,攻占西蜀,东定朝鲜。可谓是东南西北能占领的全都占领了,其中花费半生心血的汉族骑兵北驱匈奴,使得匈奴人无奈之下值得前往中东欧洲等地,对世界影响极大(后来匈奴人以蛮族身份继续在中东欧地区烧杀抢掠),汉武帝为了征伐匈奴沟通西域,虽然是无心插柳,但是确实促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最著名的第一座欧亚大陆桥,即丝绸之路。由此,刘彻开始影响世界,此后此地成为一扇世界中国的连接之门(后来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不得不走水路绕到印度洋)。

此外,影响中国封建王朝千余年的“儒家思想”也是在刘彻一朝由其钦定的。当年董仲舒同志巧妙的利用了刘彻与他太奶奶(太皇太后窦氏)的矛盾,宣扬儒家和君权神授,贬斥道家,得到当时急于执掌全国权利的刘彻的赏识,随后丞相田蚡(刘彻他舅)又举几百儒生为官,至此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终于确立,史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晚年刘彻由于错杀太子(刘据是自尽的,但是归根结底是由于刘彻错误发动的巫蛊之狱),此后晚年丧子的刘彻大彻大悟,颁布了轮台之诏,缓和了当时已经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司马光称之为“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悬崖勒马,结束了长期的征伐和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前期国泰民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景之治的积蓄,但是刘彻在位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晚年由于长期的侵略扩张,人民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前朝疆域的东西南北能吞并的刘彻全都占了,同时解除了匈奴对汉朝长期的威胁。

晚年的轮台之诏表明,虽然是一个历史上仅次于嬴政的独裁者,但是却有着与嬴政截然不同的胸襟与气魄,皇上昭告天下表明自己的过失,古往今来还是头一次。

对于汉武帝,史学者对其评价都是功大于过的,毕竟汉武帝在位的半个世纪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同时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封建独裁统治制度。为后代独裁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其文治武功得到后代帝王的推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历史上的一代枭雄曹操为何会遭人诟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是东汉末年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就是鲁迅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毛泽东也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

  • 元朝末代皇帝被朱元璋谥为顺帝?识时务者为俊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从1279年最终扑灭南宋抵抗统治整个中国到1368被赶回老家,不过八十九年。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虽比秦、隋为长,比之汉、唐、明、清,又短了不少。短短几十年间,起于漠北的蒙古族对于皇位的争夺,却与汉族政权不遑多让——在大权之前,只有人性之贪婪,而无民族之区分。被朱元璋打跑的妥欢帖睦尔,之所以被明

  • 孙权手下曾打败关羽、刘备的一流名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陆逊,字伯言。东吴名将,曾经是东吴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在奇袭荆州白衣渡江之时颇用奇谋,在火烧连营、大战夷陵时颇用其智。那时的孙权曾依仗他为江东的肱骨之臣。不过在此以前,陆逊曾经很低调。陆逊本是个默默无闻的书生,他的父亲叫陆骏,曾经担任过九江县的都尉,也就是九江县的公安局长,在当时属于微末小官,

  • 为何说刘璋才是三国历史上最仁慈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读过三国演义,一般人都认为刘备是最仁慈的君主,你看面对着暴躁的张飞、傲慢的关羽,刘备总是慢条斯理,显示出那么沉稳;当陶谦三让徐州的时候,刘备显得是如此的诚意,宁死也不愿意接受重任,让人感到刘备的确很仁爱;当曹操率兵攻打荆州的时候,老百姓自发的跟着,后来竟然有十万之众,当时刘备有句名言:夫成大事者,以

  • 历史上空谈误国最初指的是哪一个历史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王衍,字夷甫。西晋时代的著名的美男子,而且谈吐风雅,举止潇洒,又系出名门,实在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但这个人却制造了一个成语,那就是“清谈误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清谈误国,历史上始作俑者就是王夷甫。王衍很聪明,因为堂兄是竹林七贤之一,小时候便喜欢结交竹林名士。有一次去拜访当时的名士山涛,山涛看见他后

  • 名臣王安石另一面:教唆宋神宗“享尽天下财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熙宁初的一天,宋神宗与王安石交谈时候称赞汉文帝宁可取消建筑承露台的计划,也要节省资金,为天下守财。王安石本应鼓励神宗以汉文帝为榜样,但是他竟然回答:如果皇帝能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即使用尽天下财赋也是理所应当。王安石绝对不是爱护人民的贤良,而是贪婪皇帝的教唆犯。熙宁初的一天,宋神宗与王安石交谈时候称赞

  • 三国史上江东猛虎孙坚为何死于无名小卒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孙坚是一个英雄,他自少年领兵以来,多立战功。斩华雄、伐董卓,以致让董卓对之非常惊惧,董卓叹道: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可见在董卓的心目中,孙坚是一个颇能带兵打仗的将军。这样的人驰骋疆场,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必将立于不败之地。可是这样的人后来却死于一个无

  • 盘点我国史上著名“父女档”:“虎父无犬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班彪 班昭班彪(3~54),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造诣颇深。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二十多岁时,群雄并起,隗嚣在天水拥兵割据,他避难相随。西汉末年,为避战乱至天水,依附于隗嚣,欲劝说隗嚣归依汉室,作《王命论》感化之,结果未能如愿。后至河西,为

  • 明朝的蒙古族将领满桂:忠于王事被射成了马蜂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地处辽东的满洲后金政权不断出兵袭扰明朝边境,明军众将领率部奋勇抵御,不少将领血洒疆场,如贺世贤,尤世功,陈策等人,而在这些忠勇殉国的明军将领中,竟然还有一位蒙古族的将领,他名叫满桂,为保卫北京城而惨死于满洲人的乱箭之下。满桂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人,怎么会成为明朝的武将呢?原来他的家乡在今天的

  • 揭秘:三国史上借魅力和智慧搏上位的香艳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美女很多,可是聪明的女人并不多。为了自己的未来进行拼搏的,更是凤毛麟角,在那个时代,女人只能在家做宅女,要么相夫教子,要么守候在屋子里,就这样终老一生。不过任何人总有例外,比如那个叫秦宜禄的女人杜夫人。其实秦宜禄也是个人物,你看在乱世之中,谁都想找靠山,谁都想找人才。秦宜禄本是吕布手下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