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投降之后的结局是什么 诸葛亮知道后为什么连连叹息

徐庶投降之后的结局是什么 诸葛亮知道后为什么连连叹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77 更新时间:2023/12/24 2:25:41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徐庶结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徐庶投降曹操后最终的结局如何?为何诸葛亮知道后会连连叹息?

《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形象很多,其中有些人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在具有转折性的大事件当中,都起过“穿针引线”的关键性作用,曾向刘备大力引荐诸葛亮的徐庶,便是典型代表。徐庶的结局在演义中并没有交代,我们只是在正史当中了解到他投降曹操后的情况。那么,徐庶最终的结局到底如何?为何诸葛亮知道后会连连叹息?

徐庶跟诸葛亮是好友,起初侍奉刘备

徐庶本名徐福,颍川郡长社县人,家境虽然贫寒,但却为人慷慨、侍母至孝,很受乡亲们的尊敬。徐庶年轻时替朋友报仇,事后被官府抓捕,幸好有熟识的狱吏帮助他越狱,才得以保全性命。此后,徐庶改名换姓,与同郡好友石韬到荆州避难,并在此结识了诸葛亮。徐庶、石韬与诸葛亮一见如故,就此成为好友。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被曹操击败后,率残众投奔荆州牧刘表,被安置在小城新野。此时,徐庶以刘备是汉室皇亲,而且信义著于四海,便主动前往投奔,并受到后者的器重。六年后,徐庶又向刘备隆重地推荐了诸葛亮,随后便有了“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事迹,而诸葛亮也由此下山辅佐刘备。

正是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才得到诸葛亮

按照《三国演义》的情节,曹操为了迫使徐庶离开刘备,便将他的老母扣押,并借助她的名义给徐庶写信,让他北返中原,从而为自己效力。徐庶救母心切,只能按照曹操的吩咐来行事,但在离开之前向刘备推荐了好友诸葛亮。由此来看,徐庶并没有与诸葛亮共事刘备,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按照正史的记载,徐庶在引荐诸葛亮后,与他共事刘备一年多时间,直到赤壁大战的当年(208年),曹操夺得荆州、袭破刘备后,因为抓获徐庶的老母,并以此来召唤他时,后者才无奈离开刘备(“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曹操拿徐庶母亲为要挟,迫使他离开刘备

徐庶被迫投降曹操后,关于他的记载便绝少出现在正史当中,即使在演义中,也只是到赤壁大战之前为止。当时,徐庶自知曹操必败无疑,于是听从庞统之计,向曹操请求领兵防守关中,由此成功避难。自此以后,演义中便再无关于徐庶行踪的任何记载。那么,徐庶到底去了哪里?

谜团在20年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被揭晓,原来徐庶已在曹魏仕宦多年,并且已经官拜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司空)的次官,秩千石,掌管纠弹百官朝仪等事务,属于清要之职;右中郎将是郎中令的属官,负责统领皇帝的侍卫,保护皇宫安全等事务。由此可见,徐庶做得官并不小,而且颇受曹魏皇帝的信任。

诸葛亮获悉徐庶的遭遇后,连连叹息

对于一个从敌营中并非心甘情愿来投奔的人员,徐庶能有如此成就,委实是个奇迹。但在诸葛亮看来,徐庶有王佐之才,凭借着他的真本领,完全可以做到宰相的位子,唯此才能不负平生所学,区区一个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的职务,怎么配得上他?不仅如此,诸葛亮听闻石韬也在侍奉曹魏,并且做得官并不大时,便更是连连叹息,为他们的遭遇颇为不平。

不过诸葛亮思虑再三,又觉得徐庶的境遇或许有情可原。毕竟中原地区人才甚多,或许能力跟徐庶相同或者超过他的人并不少,作为被迫归降的人员,能做到目前的高位,已经算是不俗的成就。所以诸葛亮想到此,不禁感慨道:“或许是魏国的人才太多了吧,以至于徐庶与石韬得不到重用。”

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逮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引《魏略》。

胶南帽子峰

徐庶担任御史中丞数年时间,最终病逝于家,并葬在彭城(“庶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犹存焉。”引文同上),关于他的后代子孙,事迹则不见于正史当中。不过根据民间传说,徐庶辞官后隐居在胶南帽子峰,曾屡屡造福于当地,由此被百姓们建庙祭祀。如今徐庶庙虽然已经坍塌,但每年的三月初三、九月初九,渔民们还是会登上帽子峰来祭祀他,由此可见徐庶的遗泽之深。

史料来源:《三国志》、《资治通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徐庶到底是什么样的 徐庶真的没有献过一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知道徐庶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徐庶真的是不献一策?内容要点:历史上的徐庶并非演义般神化,但其经历却大体相同。去掉演义的外衣,徐庶的能力到底如何?诸葛亮北伐时对徐庶的一生哀叹为何又成了千古谜团?且看小编的今日解读。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生卒年不详

  • 董卓和吕布死后赤兔马都没事 关羽死后赤兔马为什么就绝食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羽和赤兔马,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董卓、吕布死后,赤兔马没事,为何关羽死后赤兔马绝食?有句话说得好,“宝剑赠英雄,骏马配豪杰”。在名著《三国演义》中,除了关羽、张飞、吕布、赵云、马超、典韦等猛将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人的坐骑也相当出名。一匹好马,不但有助于猛将攻城杀敌,关键

  • 袁崇焕死后百姓争食其肉 袁崇焕真的叛国通敌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代袁崇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袁崇焕真的叛国通敌了吗?为何袁崇焕死时百姓争食其肉?公元1630年八月,北京城内出现了十分诡异的一幕:时任蓟辽督师的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下令以凌迟之刑处死。在此之前,袁崇焕深得崇祯皇帝信任,一直把守北方要隘,阻挡清军入侵。仅仅几

  • 崇祯为什么要杀袁崇焕 崇祯是中了反间计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袁崇焕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崇焕忠心耿耿,为何会被崇祯杀害,是因为皇太极的反间计吗?“投了(投入牢房)袁崇焕,鞑子(指蒙古、后金)跑一半。”这首歌谣,就是误信谣言的大明百姓对狱中袁崇焕的看法。袁崇焕被押赴刑场时,围观百姓蜂拥而上。侩子手每从袁崇焕身上割下

  • 崇祯杀掉魏忠贤后 明朝为什么就开始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和魏忠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崇祯把魏忠贤一杀,为什么明代就败了?“天子为国,君王为国而亡”,这句话是对明代最好的概括,前者是对永乐帝的努力和兴衰的最好的褒奖,而对崇祯陛下来说,却是在为保卫江山而奋斗。所谓兵来将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崇

  • 明朝“东林六君子 ”杨涟简介:为挽救混乱政局献出了生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前六君子”左光斗简介:为官磊落刚直,被誉为“铁面御史”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东林六君子 ”袁化中简介:耿直清廉,勇于扶正压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历史上贵为皇后却还要偷汉子的北朝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女子出轨,有的并不是为生活所迫。历史上有个女子,此人贵为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却对自己的私生活一点也不检点。不仅背着皇帝偷汉子,还恶狠狠地诅咒皇帝。希望皇帝早死,当然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最后难免死得很可怜,而且名声也很臭。故事是这样的:北魏孝文帝第一个皇后是冯润,小名妙莲,你听这个名字就是美丽的

  • 北魏大将安颉:生擒胡夏国国主 挫败了元嘉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安颉(?―431年),北魏将领。辽东胡人,征东大将军安同第三子,深得北魏明元帝、太武帝两代皇帝的信任。历任监军侍御史、建节将军、冠军将军等,封爵西平公。428年(神麚元年),生擒胡夏皇帝赫连昌。431年(神麚四年),安颉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爵位为西平王,谥号“襄”。刚正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