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历史上的巨贪和珅为什么没有被株连九族?

清朝历史上的巨贪和珅为什么没有被株连九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38 更新时间:2024/1/17 2:11:37

钮祜禄·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乾隆年间政治家、商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和珅是个大贪官,不仅如此,嘉庆帝掌握大权时,宣布了和珅二十条大罪,比如泄漏国家机密、目无君长、寡廉鲜耻、谎报军情、专权擅权、贪污腐化,尤其是家里居然所藏珍宝,内珍珠手串,竟有二百余串,家内银两及衣服等件,数逾千万。且有夹墙藏金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内并有埋藏银两百余万,附近通州、蓟州地方,均有当铺钱店,查计资本,又不下十余万,以首辅大臣,下与小民争利。

这几条大罪,个个都是杀头的。不仅要杀头,而且还要株连九族,清朝的刑罚很是严峻,看看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文字狱,你就能知道其中的厉害,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就能血流成河,何况这个为非作歹的和珅。那么和珅为何没有株连九族,还能死有全尸?

其一,这是嘉庆帝的特殊恩典,和珅虽然犯下十恶不赦的大罪,但和珅是乾隆时期的权臣,曾经鞍前马后服侍过太上皇,不看僧面看佛面,对他斩尽杀绝,对刚刚崩逝的太上皇有些不尊重。

其二,和珅当年设下的巧计。和珅很聪明,又是朝廷重臣,就怕百密一疏,有人告他的状,于是给儿子丰绅殷德娶了乾隆帝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有了这个靠山,和免死金牌差不多,和珅可谓高人一筹。果真,当和珅犯事的时候,是十公主前来求的情,否则,和珅还真有可能死无全尸。

其三,和珅一家祸不单行,嘉庆刚即位那年七月七,和珅的小儿子死了,不几天,和珅的弟弟何琳病逝,何琳生前曾任四川总督也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此时和珅家里很亲近的人还真没有几个。和珅的老婆也死过多日了。

其四,为了大清江山的稳定。打蛇打七寸,嘉庆的目的主要是对准和珅,和珅一死,嘉庆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和珅的党羽该分化的分化,该瓦解的瓦解,只要洗心革面,还有重新做人的机会。

想起和珅的绝笔诗:“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强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是啊,聪明如和珅以前虽然作威作福,此时在监狱里也免不了痛心疾首后悔不迭,你说没有和珅聪明的人是不更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匈奴老上单于:拿月氏王头颅当酒杯火烧汉回中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老上单于,挛鞮氏,名稽粥(jī yù),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子。公元前174年,冒顿单于病死,其子稽粥立,号老上单于。在位时曾攻打月氏,占据全部河西地区。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冬,老上单于挥兵十四万直抵彭阳,其先锋人马火焚大汉回中宫,远哨铁骑逼近长安。汉文帝当即下令反击,调集重兵,老上单于畏

  • 匈奴第一任头曼单于:鸣镝弑父故事的悲剧配角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鸣镝弑父的意思,冒顿单于活了多少岁,汉武大帝匈奴大单于

    匈奴单于。当政时辖地东与东胡、南与秦、西与月氏为邻。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派蒙恬进取河南地,头曼率部属北徙,秦末边防松弛,头曼又悄悄南进。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被其子冒顿所杀。名称来源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头曼”这个名字可能和蒙古语''tümen''“一万”有关,本来不是人名而是军

  • 卧龙诸葛亮:是匡扶汉室的忠臣还是蜀中的枭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这么厉害蜀国还灭了,卧龙诸葛和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号称卧龙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洋洋洒洒的几句道尽了孔明先生的一生……他是汉室名相,蜀中谋士,更是在危难之际承起托孤重任,集正能量于一身的当世豪杰。但是,传说终究是传说,毕竟我们谁也未曾

  • 战国史上的大将乐毅:燕赵不世功勋的千古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燕惠王乐毅,赵国末期大将,乐毅不是战国四大名将

    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诸侯征伐,今日楚强,明日赵弱,其翻覆之势,可谓波谲云诡。王侯将相既然无种,何妨都去试试。于是,谋士谋臣接踵而至,名相名将层出不穷。乐毅本系中山人,不幸国小民寡,被赵所灭,后又去赵适魏,在代魏使燕的过程中,被燕昭王奉为上宾,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尽忠者可言“忠臣不事二主”,跳槽者

  • 三国历史上司马懿为何夺权?从最初的忍让到爆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是如何一步一步夺权的,马横是司马懿吗,司马懿夺权战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曹芳时代,司马懿在和曹魏宗室曹爽的明争暗斗中,演绎了老子所谓“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表面的浮华最终抵不过司马懿的轻轻一击。人常说

  • 历史上赵括纸上谈兵的下场:40万赵军被活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括纸上谈兵的读后感,赵括兵败的根本原因,长平之战赵括为什么能杀秦军过半

    祭祀,作为传统礼俗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历代君主都十分重视,讲究很多。唐朝天宝七年的五月,玄宗皇帝颁发了一道诏书[注],对朝廷和地方应祭祀的一些对象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忠臣义士孝妇等都有,不一一列说,其中烈女周宣王齐姜、卫太子恭姜、楚庄王樊姬、楚昭王女、宋公伯姬、梁宣高行、齐杞梁妻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被马踢死的倒霉皇帝李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真实的伯邑考,被马踢一脚会怎么样,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帝王

    唐僖宗李儇即位时只有11岁,不懂政事。宰相韦保衡名为托孤大臣,却不能主持政事,实际政权掌握在拥戴有功的刘、韩两个宦官手中。僖宗即位不到两个月,韦保衡便被贬为贺州刺史,逐出朝廷,不久又令其自杀。但刘、韩把持朝政也未能长久,很快又被另一宦官田令孜取代。田令孜本姓陈,在懿宗时代随义父田某入内侍省做太监,改

  • 三国史上的第一谋士之争:郭嘉和诸葛亮谁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十大谋士,郭嘉比诸葛亮厉害吗,三国小谋士

    事实上,郭嘉和诸葛亮不但作为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在各自阵营的分量也都一样。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的说法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曹操得到郭嘉以后的说法则是:“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刘备临终前,是托孤于诸葛亮的;而曹操对郭嘉,也曾“欲以后事属之”。只不过因为郭嘉英年早逝,我们没能看到那一

  • 揭秘:从《出师表》中解析诸葛亮所犯的职场禁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会背诵出师表吗,出师表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诸葛亮一直以来就是智慧、才干、忠诚的化身。一生为了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欣赏和尊重他,不惜“猥自枉屈”三顾草庐请他出山辅佐,临终又将刘禅托孤与他。关羽张飞等兵将谋士都敬仰刚和佩服他。诸葛亮简直就是一个成功职场人士的典范。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似乎并没有得到刘禅的认可。从裴松之

  • 揭秘:嫁给了一家四代的隋朝义成公主的悲惨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的杨丽华结局,唐太宗李世民杨吉儿的结局,唐太宗李世民与隋朝公主

    什么样的女人嫁什么样的男子,无论是娇贵的公主,还是低贱的民妇,都是类似的命运。查阅历史资料就能发现,隋朝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义成公主,她既不像远嫁匈奴的王昭君那么有名,也不像许身吐蕃的文成公主那么神圣,同样是政治需要,隋文帝杨坚一句话,就把这位宗室之女,送到了突厥人那里。联姻也是艺术,依靠少女俊俏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