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晋开国重臣桑维翰:历史第一个提出曲线救国

后晋开国重臣桑维翰:历史第一个提出曲线救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89 更新时间:2023/12/18 23:40:44

桑维翰(898年—947年),字国侨,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臣,石敬瑭卖国的帮凶。唐朝河南府洛阳人。后唐同光年间进士及第,后投奔河阳节度使石敬瑭为幕僚。石敬瑭勾结契丹篡国,他极力赞成,并由他办理具体事宜,以贿赂、割让幽云十六州、称“儿皇帝”为条件获得契丹帮助,为石敬瑭灭后唐立下汗马功劳。936年石敬瑭建立后晋以后,桑维翰两度出任宰相,广受贿赂,权倾朝野。契丹灭晋时,被后晋降将张彦泽缢杀。早年生涯桑维翰(899年—947年),字国侨,洛阳人。父亲是桑拱,曾任河南尹张全义的客将。桑维翰长相丑陋,身短面长,可他自认为“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立志要做公辅。然而他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因讨厌“桑”与“丧”同音而不予录取。有人劝他放弃科举,桑维翰“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他仕’”。 这就是著名的“磨穿铁砚”的典故。后来经过他父亲向张全义做工作,得到推荐,终于在后唐同光三年(925年)进士及第。宋代史料《清异录》曾记载桑维翰早年的一件逸事:“桑维翰草莱时语友人曰:‘吾有富贵在造物,未还三债,是以知之。上债钱货,中债妓女,下债书籍。’既而铁砚功成。一日,酒后谓密友曰:‘吾始望不及此,当以数语劝子一杯。’其人满酌而引公云:‘吾有三悦而持之:一曰钱,二曰妓,三曰不敢遗天下书。’公徐云:‘吾炫露大甚,自罚一觥。’”。长兴二年(931年),石敬瑭任河阳节度使(治孟州,今河南孟县南)时,桑维翰被罗致帐下,任掌书记,此后就一直追随左右,成为石敬瑭的心腹谋士。

联络契丹清泰三年(936年)五月,后唐末帝李从珂因石敬瑭在河东拥兵有异志,下令移镇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石敬瑭打算借助契丹力量拒命反唐,将佐都恐惧不敢表示意见,只有桑维翰和刘知远极表赞成。其中桑维翰表示:“今主上以反逆见待,此非首谢可免,但力为自全之计。契丹主素与明宗约为兄弟,今部落近在云、应,公诚能推心屈节事之,万一有急,朝呼夕至,何患无成?” 于是石敬瑭命令桑维翰写信向契丹求援,信中的内容就是事成后割让幽云十六州,石敬瑭称“儿皇帝”,用侍奉父亲的礼节来对契丹主耶律德光(辽太宗)。桑维翰起草的这份屈辱的求援书虽然得到石敬瑭的首肯,却连另一名支持者刘知远也觉得过分。耶律德光同意了石敬瑭的要求。但是后来卢龙节度使赵德钧也贿赂契丹主耶律德光,石敬瑭听说后害怕事情有变,于是又派桑维翰直接前往契丹面见耶律德光,力辩援石敬瑭之必要,表示“将竭以中国之财以奉大国”,并且“跪于帐前,自旦至暮,涕泣争之”。 耶律德光被桑维翰“感动”,于是决议帮助石敬瑭。因此史书说:“灭唐而兴晋,维翰之力也。”在契丹的大力支持下,石敬瑭终于灭亡后唐,自称皇帝,建立后晋,是为后晋高祖。在耶律德光的建议下,桑维翰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权知枢密使事,相当于宰相的地位。 后又任翰林学士,相当于“内相”的地位。就这样,桑维翰身兼宰相、枢密院、翰林学士三大要职,成为后晋王朝名副其实的股肱之臣。辅佐后晋后晋建国以后,桑维翰成为了权倾朝野的开国第一功臣,但后晋臣民大多数都反对石敬瑭和桑维翰这种丧权辱国的外交政策。天福三年(938),桑维翰出主意将杨光远移镇洛阳,引起杨光远的不满。杨光远上书指责桑维翰“去公徇私,除改不当,复营邸肆于两都之下,与民争利”。 石敬瑭于次年将桑维翰外调相州(今河南安阳)节度使,一年后又移镇兖州(今属山东)。天福六年(941年)六月,镇州成德节度使安重荣耻臣契丹,抗疏请讨契丹,引来巨大响应,这可以说是后晋朝野反抗情绪的总爆发。在这种关键时刻,桑维翰立刻上密奏,力陈对抗契丹的“七不可”,从安重荣抗疏原因,后晋、契丹双方力量对比,国家内政状况,对抗与和亲利弊等方面论证了维持与契丹修好的关系,有利于国家大局。其疏末云:“臣愿陛下训农习战,养兵息农。俟国无内忧,民有余力,然后观衅而动,则动必有成矣。” 这说明桑维翰并非绝对主张对契丹屈从,一旦形势有变,时机成熟,还是要求改变这种屈辱现状。石敬瑭同意他的意见,没有反叛契丹。桑维翰虽然有卖国之嫌,但他的政治才能还是相当不错的,也有一些值得称道的政绩。后晋建立之初,他就建议朝廷“务农桑以实仓廪,通商贾以丰货财”,重视农业生产和商品流通。他治理相州除民弊二十余事,在兖州擒豪贼过千人,亦寇恂、尹翁归之流也”。 尤其在相州任上,革除“罪一夫而破一家”之积弊,诏天下诸州普遍实行,“自是劫盗之家皆免籍没,维翰之力也。” 而且,桑维翰才望素重,其助后晋立国之才得到史家充分肯定。史书记载“开运元年(944年)六月,复置枢密院,以维翰为中书令兼枢密使,事无大小,悉以委之。数月之间,朝廷差治。”八月,“时军国多事,百司及使者咨请辐凑,维翰随事裁决,初若不经思虑,人疑其疏略;退而熟议之,亦终不能易也”。 桑维翰于天福三年(938年)十月受排挤罢去枢密使一职,次年四月因时为枢密使的刘处让奏对多不称旨而废枢密院,一旦复置枢密院,即以桑维翰兼枢密使,其才能可见一斑。桑维翰经邦治国之才还表现在健全国家机构、选拔人才上。如复置学士院,注意选贤任能。除官公正,如除前耀州团练推官襄邑张谊为左拾遗,抵制以亲旧用事的冯玉授官不当之举。桑维翰命官公正,亦可从其子授官之事上印证。被害身亡天福九年(944年),晋出帝石重贵继位后,桑维翰被调回中央,任命为侍中,但是实权在主张与契丹绝盟的大将景延广手中。桑维翰多次上言与契丹请和,都被否定。由于后晋不“恭顺”的态度,天福九年(944年)契丹大举南侵,劫掠贝州(今河北清河)等地后北返,造成后晋不少损失。桑维翰乘机让人在石重贵面前说:“制契丹而安天下,非用维翰不可。” 于是石重贵就把景延广调离朝廷出守洛阳。桑维翰得以重返宰相之位,被擢升为中书令,同时又恢复设置枢密院,以他为枢密使,再度成为后晋最有权势的人物。桑维翰第二次掌权,充分发挥了他的政治才能,达到了“数月之间,百度浸理”的效果。 可是他凭借权势,广收贿赂,“仍岁之间,积货巨万”,引起朝野非议。 李彦韬、冯玉等在石重贵面前攻讦桑维翰,石重贵想立即罢黜他,后经刘昫、李崧等劝解,才采取逐步分权的做法,由冯玉先任枢密使再任相职来削夺桑维翰的实权。于是桑维翰乘石重贵生病之时,向太后建议“为皇弟石重睿置师傅”。石重贵病愈后获悉此事大怒,就罢去他的相职,出任开封府尹。此后他就称有“足疾”,很少去朝见。桑维翰被贬谪以后,后晋向契丹称臣的政策发生改变,这直接为后晋政权带来灭顶之灾。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契丹出兵将灭后晋,桑维翰四处奔走,求见当政者冯玉及出帝石重贵,但都拒不接见。 随后契丹攻入开封灭晋,桑维翰被降将张彦泽缢杀。关于桑维翰的死因,《旧五代史·桑维翰传》的记载是石贵重为了避免耶律德光追究他背叛契丹的责任,便密令张彦泽杀桑维翰以灭口,而在《旧五代史·张彦泽传》及《新五代史·晋臣传》中的记载则是桑维翰大义凛然地斥责张彦泽,张彦泽羞愧难当,加上挟私怨,因而缢杀桑维翰,并对外宣称他是自缢的。也有说法是张彦泽贪图桑维翰家的财货而将他杀死。总之,桑维翰不大可能是被石重贵指使杀掉,应该是张彦泽为了个人恩怨或贪图财物而将其杀死的。《新五代史》对他的临死前这样一段描述:“初,彦泽入京师,左右劝维翰避祸,维翰曰:‘吾为大臣,国家至此,安所逃死邪!’安坐府中不动,彦泽以兵入,问:‘维翰何在?’维翰厉声曰:‘吾晋大臣,自当死国,安得无礼邪!’彦泽股栗不敢仰视。 可见桑维翰还是一个相当有骨气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历史上的皇后们的几种残忍死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189年,何太后被杀;214年,伏皇后被乱棒打死;237年,毛皇后被赐死;254年,张皇后死于四尺白练……战乱年代,贵如皇后者尚如草芥,平头百姓又能如何?历史就是这么残忍。军人之死翻开汉末三国历史,里面几乎不是正在杀人,就是在酝酿杀人。排兵布阵、相互厮杀的场景连绵不绝,用计使诈、政变谋杀的桥段横生迭

  • 后唐大将元行钦:柱国大将却死于皇室更替的内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元行钦(?-926),曾赐名李绍荣,幽州(今北京)人,五代时期后唐名将。元行钦原为刘守光部将,后降晋王李存勖,任散员都部署,因战场救驾有功,备受恩宠,官至忻州刺史。后唐建立后,担任武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光四年(926年),元行钦出任邺都行营招抚使,镇压魏博兵变,结果劳而无功,后率军返回洛

  • 虎踞辽东三十载的李成梁:李成梁为何背负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北镇城内鼓楼南,步行街中耸立着一座石质仿木结构牌楼,上书“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少保宁远伯”等字,这个宁远伯指的就是明代辽东总兵李成梁。明代辽东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辽宁省的范围,是明朝防御女真的前哨阵地。辽东所处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辽东总兵必是堪当重任之人。李成梁一生镇守辽东三十年,功盖当世,权顷辽东,堪

  • 三国历史上的通病:曹丕为何要娶袁熙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有个现象,就是有些雄心勃勃的老男人喜欢娶别人的老婆。个中原因耐人寻味,曹操如此,刘备也如此。老子英雄儿好汉,曹丕和刘禅也喜欢玩别人的女人,不是说刘阿斗留宿大臣刘琰的老婆胡氏,当然曹丕更厉害,索性讨袁熙的老婆作为自己的正妻。那么曹丕为何要娶袁熙的老婆:其一,袁熙的老婆甄洛漂亮。袁熙的老婆国色天

  • 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简介 李成梁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将领。祖上因躲避唐末变乱避于朝鲜,明朝自朝鲜内附。李大公讳东藩字肇西之墓”:“公,陇西人也,元季葬于兹。二世七支咸附葬于前,某墓为某祖不可考。其西有指挥公墓,传谓有亨公迁于辽,指挥奉亨公后成梁公命,自辽来祭,殁,遂葬

  • 清朝23位美貌皇后性格大揭秘:各有各的风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太祖)——叶赫那拉氏孟古姐姐 在努尔哈赤众多的后妃中,声名最为显赫的莫过于叶赫纳喇·孟古姐姐了。综观整个太祖一朝,只有她一个人拥有皇后的正式称号。叶赫纳喇氏孟古姐姐能获得如此殊荣,要归功于她的儿子皇太极,正因她所生的这唯一贵子后来荣登汗位并成为大清国皇帝,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 揭秘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李成梁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成梁,字汝契,号银城,有考证说其祖籍本为陇西,祖上于唐末为避战乱举族迁入朝鲜。爷爷李英于嘉靖年间归附明朝,任职铁岭卫指挥佥事。明朝武官实行世袭制,李成梁少年便“英毅骁健,有大将才”,本应继承指挥佥事份的职位,可是到他这一代,家境贫寒,竟然筹集不到去北京承袭官职的路费,以至到了四十岁,还只是一个普通

  • 后赵石勒的谋士张宾:因为石勒的恶行而被低估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张宾(?—322年),字孟孙,十六国时期后赵赵郡南和(今邢台南和)张相人(乾隆十四年《南和县志》),一说邢台内丘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大臣、著名谋士和政治家。张宾胸怀大志,谋略过人,辅助石勒建立后赵,并订立各种国家制度,被石勒任命为大执法,专总朝政,位冠僚首。张宾为官清廉,谦虚谨慎,任人唯贤,礼贤下士。

  • 北魏鲜卑名将贺拔胜:与高欢八字不合的勇将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贺拔胜(?-544年),字破胡,神武(今山西省山阴县)尖山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名将,贺拔岳之兄。贺拔胜年轻时以骑射闻名北方,曾任怀朔镇军主,后投靠尔朱荣,担任大都督,封真定县公。北魏永熙元年(532年),贺拔胜在尔朱家族与高欢决战时投降高欢,被孝武帝元修任命为荆州刺史,但由于立场偏向孝武

  • 隋朝大将达奚长儒:历经三朝 打得南陈不敢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585?),字富仁,代郡人(今山西大同)。祖父达奚俟,任定州刺史;父亲达奚庆,曾任飘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爵封乐安公。达奚长儒从小勤勉,胆识过人,十五岁时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曾在西魏任奉平都尉。西魏宇文泰执政权时期,对达奚长儒颇为赏识,任为大都督,因战功卓著,累迁持节辅军将军,通值散骑常侍,平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