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其对世界的认识还很片面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其对世界的认识还很片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6 更新时间:2024/2/10 23:04:34

道光张口闭口称英国为“夷”,从道光对英国人的称呼,大概就可以知道道光的准备程度了,也就是说号称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日不落帝国,在天朝人眼里也就是“蛮夷”。既然是蛮夷,就有对付之法。天朝对付蛮夷的法宝和对付农民起义的手法几乎一模一样,大概就是一手打一手拉,能打得过就残酷镇压,也称作“剿灭”,彰显皇帝的军威;如果打不过,不能成功,就来第二手,招安,也称为“怀抚”,显示皇帝的恩威。总之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从来都是赢家,而“蛮夷”则没有资格讨价还价,更没有资格和天朝的皇帝平起平坐。

范文澜先生曾经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自从范先生之后,几乎成了定论,好像林则徐是近代史肇始的标志。

我们毫不怀疑范先生的见解,也无意否定范先生的结论,但我们想了解,这个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到底看到了什么?

范先生说的没错,林则徐的确开眼看世界了,到广东之后,为了了解当时的情形,他一方面派人到澳门购买外文书报,一方面组织人员翻译,还编出《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后来,林则徐把这些资料交给魏源,魏源在此基础上编著了扬名立万的《海图国志》,这本著作对中国好像没起到什么作用,据说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受这本书迪的。

客观地说,林则徐的确想了解西方的文明东西,到底什么是西方文明呢?按照当今流行的观点,西方文明大致可以分为:器物—制度—文化,三种东西,代表三个阶段,逐步深入。最容易认识的就是器物,就在那儿摆着,好理解好接受,最难认识的当属文化。

从林则徐后来的行为和表现可以知道,他充其量看到了“器物”,而且还是皮毛。

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来难为古人,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评价林大人。无论怎么说,林大人还是勇敢的,除了刚开始的“七战七捷”,就是后来英国议会批准之后,1840年5月,英国有48艘军舰,540门大炮,25000名士兵到达珠江口。英国军队完全准备好之后,林大人照样敢于开战,而且是主动出击,5月9日夜,林则徐派火舟出击,烧毁英国11只小艇。

英国人是聪明的,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也是了解的,中国那么长的海岸线,不可能全部布防,随时都可以找到登陆地点。你广州有林则徐,防务做得好,惹不起,我们向北,于是乎,懿律没有在防备森严的广州还击,率舰40艘北上,先头部队很快就到达了舟山,后续部队经过厦门的时候,远征司令曾经让一艘战舰向厦门官员递交《致中国宰相书(副本)》,希望厦门官员能替他们传递给中国的宰相,但没有成功。

其实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哪里知道,中国自从朱元璋以后,就再也没有了宰相,所有的问题都皇帝一个人扛,相当于集国家元首和行政首长于一身。这和当年的哥伦布一样,怀揣着西班牙国写给中国元朝大汗的书信出发,哪里知道元朝早被一个叫朱元璋的小和尚给推翻两百年了。

两天后,到达浙江的英军开始进攻定海,定海水师在9分钟内覆没,定海失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帝中的异类道光皇帝:节俭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这一年,嘉庆皇帝60岁。做了20年实际皇帝的嘉庆总算大气了一回,为了感谢这些年群臣的辛劳,先在正月赐群臣六旬万寿宴,接着封皇三子绵恺为敦亲王,皇四子绵忻为瑞亲王,最后宣布普免全国积欠钱粮。皇帝六十大寿,普天同庆,皇帝这么大方,群臣也不傻帽,那就也让皇帝乐呵乐呵。于是乎,群

  • 历史上崇祯皇帝的一生有多悲惨?为何连皇陵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在位17年,可谓是一个很有风骨的亡国之君。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并且可以掌控整个国家。因此,世人都会觉得皇帝必然是世界上最为幸福的人物。但是事实上,

  • 明朝将领李景隆简介:曾因举止雍容,深得明太祖的看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善终的首辅,李自成怎么对待崇祯,明朝开国善终的大臣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历史上曹蜀吴三国的末代皇帝都是什么下场?有何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蜀魏三国最后剩谁,刘邦之后是三国吗,末代皇帝都很惨

    中国古代最尊贵的人,非皇帝莫属。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

  • 有哪些与陆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陆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对后世的影响,绎史有价值吗,后世人的意思

    陆贽,字敬舆,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宰相,溧阳县令陆侃第九子,人称“陆九”。他是为中唐贤相,其学养才能、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及后世称赞。权德舆比之为西汉名臣贾谊;苏轼认为他是“王佐”、“帝师”之才,文辩智术超过西汉谋臣张良。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陆贽出身江南

  • 陆贽:有“中唐贤相”之称,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陆贽奏议,耿定向和李贽,旧唐书·陆贽传原文

    陆贽,字敬舆,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宰相,溧阳县令陆侃第九子,人称“陆九”。他是为中唐贤相,其学养才能、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及后世称赞。权德舆比之为西汉名臣贾谊;苏轼认为他是“王佐”、“帝师”之才,文辩智术超过西汉谋臣张良。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陆贽出身江南

  • 崇祯吊死在煤山后 李自成是怎么处理他的尸体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怎么处理崇祯的尸首,崇祯吊死在哪里,崇祯吊死的煤山在哪里

    对崇祯遗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是怎么处置崇祯遗体的?“君王为国而亡。”这句话用来形容明代两代帝王的优良品德。明末朱棣将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北京靠近北方边界,意图让皇帝镇守边疆,然而崇祯皇帝却发现,明王朝的势力越来越大,他无力回天,觉得对不起祖先,最终被吊

  •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他为汉朝的建立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信和韩王信,初汉三杰是哪三个人,汉代韩信简介

    韩信,泗水郡淮阴县人,西汉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他是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奉为“兵仙”“神帅”。“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时人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

  • 三国时期各个猛将是如何排名的?姜维上榜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维武力能排第几,三国猛将排名前五十名,三国时期猛将排名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猛将中,有很多排名,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二十四猛将排行,其中,姜维位居最后一位,仅在邓艾之前,还有一种排名,姜维排名第九,即: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那么,姜维

  •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 崇祯皇帝的妃子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自成崇祯皇帝吴三桂,李自成对待明朝妃子,崇祯为什么打不过李自成

    还不了解:崇祯妃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攻进皇宫后,皇宫里的嫔妃落得什么下场?在朝廷之中,皇帝所处的地位是极其不安全的,一旦有所闪失,就可能使自己失去领导人的位置,甚至会失去自己的性命,在明代时期,朝代就因为崇祯帝的死亡而破灭,当我们听到这一消息之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