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清朝光绪皇帝其实是个生不逢“母”的好皇帝

大清朝光绪皇帝其实是个生不逢“母”的好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84 更新时间:2023/12/31 20:38:20

在117年前的今天,1898年8月10日 (农历荷月廿三),光绪帝要求内外诸臣议事莫“墨守旧章“。1898年8月10日,光绪帝下谕,指责内外诸臣“墨守旧章”,要求诸臣议论政事,不得“附会古义”,不得“缘饰经术”,不得“胶执成则”。声称:“朕深惟穷变通久之义,创建一切,实具万不得已之苦衷。”他告戒诸臣:“倘面从心违,致失朝廷实事求是本旨,非朕所望也!”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朝皇帝中,光绪帝是第一位认识到传统治国之道已不适应时势的皇帝。他领悟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是难能可贵的。

光绪,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原名: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四岁登极,十八岁大婚,于1898年被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于瀛台涵元殿,于1908年病逝,有人对光绪皇帝的死抱有很大疑惑,英年早逝的光绪皇帝励精图治,进取上进,但生不逢时,戊戌变法的失败成为光绪的一大遗憾,对于他的死,有人说是慈禧所为,或者李莲英所为,更有人说是袁世凯所为.但正史记载是光绪皇帝的病导致他的死亡.光绪皇帝的死,是清朝皇帝中最可悲的,死后的葬礼也很简单,不及慈禧太后丧葬费的十分之一,生前的光绪也是讲究节俭,不啻道光,但是光绪死时,并非像道光一样,要求青山绿水厚葬,光绪只是说:"尽量节俭".与众多的皇帝相比,光绪显得更为突出,终生一后二妃的光绪只专情于珍妃,但这唯一的情人却在两宫西避时被慈禧太后下令投井自尽,失去唯一知己的光绪皇帝在不久的时间里一直深切的思念珍妃,连珍妃用过的一顶旧蚊帐他也能看得出神, 在很多也是小说里都荒谬的说光绪皇帝没有生育能力,但是,在一本小说(慈禧的孙子辈的人写的)里面竟写 "珍妃有过孩子,但因顶撞慈禧而惊吓过渡以至于流产."这更是不敢想象的可笑和愚蠢!光绪皇帝没有子嗣的原因并不是是因为他本身没有生育能力,而是慈禧的诡计。众所周知,光绪不是慈禧的亲生儿子,是其妹的孩子,但因同治帝的逝世过早,而没有留下子嗣,所以将当时只有4岁的光绪立为皇帝,而长大后的光绪很令慈禧失望,因为光绪力图变法,而慈禧却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就给光绪喝了无法生育的药品,加上光绪本来圣体就差,如此一来,38岁死去的他也不是什么令人奇怪的事情了罢!没有子嗣的秘密也不可称之为"秘密"了吧?!

对于光绪的身世之谜,有很多的史学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或许不能称之为假设,清代的著名女官德龄(其著作有:<<瀛台泣血记>>,<慈禧西幸记>>,<<清宫二年记>>等等)说起过,说光绪皇帝是慈禧太后和其情人荣禄的私生子(荣禄:清朝著名官僚主义者,贱人一个!慈禧的情人,咸丰皇帝去世前后两人经常卿卿我我) ,而寄养在醇亲王奕儇家的,同治皇帝死后变立光绪为皇帝,因此,才会有了"专立光绪"的一幕闹剧.至于这个秘密,我个人认为,这是荒谬的,毕竟一个太后母仪天下,怎么可能做出这样可笑的事情!更何况是和一个地位一样崇高的大臣!再说,同治皇帝去世时,年仅19岁,而此时的载湉已经4岁了,那么就是说同治15岁时载湉出生,一个皇帝怎么可以容忍自己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和别的男人有一个私生子?除非他是傻子,否则,荣禄必死无疑.而且后来的戊戌变法中荣禄对光绪的冷漠更不象是一个“父亲”所为,是他第一个打着“废黜皇权,幽禁皇帝”的旗号,这是父亲吗?看来更像仇人!对于光绪皇帝的悲剧一生,很多人不能理解,并说光绪皇帝一生窝囊无比,我认为这才是不可理解的,光绪皇帝之所以在众人心中是这样的形象,不免有虚构成分,然而我们可以把全部责任推写道无辜的光绪皇帝身上吗?

有一个朋友说:“光绪之所以窝囊,是因为晚清的政治屈辱事件都和他有关。”然而这更是令我费解,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不明白,晚清的政治昏庸难道是光绪所为?那么慈禧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呢?作为清朝的实际掌权者,慈禧没有做到一个国家最高权力者的责任,甚至可以说慈禧不配发动那一系列的政变。如果一个人根本没有治国才能,那么他还凭空的想要得到尊重,那么这个野心家就是慈禧太后。在戊戌变法之后,光绪皇帝时年已经是28岁了,然而慈禧并没有放过这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又一次垂帘听政,而此后的辛丑条约是李鸿章和慈禧联合签订的,可以说和光绪完全没有关系,然而,说光绪不爱民更是从何谈起?在八国联军侵如北京的时候,慈禧和后党势力联合通过了让义和团抗击联军的美梦光绪作为第一个反对派站起来提出质疑,然而寡不敌众,最终只能以八国联军的蹂躏北京为结束去,宣告一个泱泱大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前的甲午海战似乎和光绪的关系非常大,因为此前,一直主和的后党势力一直反对开战,而帝党的康有为和梁超等人一直主战,最后是帝党出面开战。可能有人说光绪的远见卓识令人不敢恭维,仅仅因为这一件事情吗?

如果我告诉你,当时拿来开展的钱仅仅是紫禁城一个月的开销的话,你还会不会再说光绪是昏君了?如果我再告诉你,拿来筹备北洋水师的军饷仅仅是慈禧老佛爷拿来修颐和园的二十分之一的话你还会不会说光绪不配掌管国家大事?在光绪进宫时,年近四岁的他根本不懂拉拢政治同盟,而借此机会大力发展政治关系的慈禧太后,在此期间先后杀死了她的可能的和不可能的政敌:慈安太后,恭亲王奕忻,醇亲王奕儇(光绪亲政后,在野史小说中写道是被慈禧谋害)和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在后党势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懵懂的光绪皇帝已经年过17,早已是大婚的年纪了,然而慈禧太后在此时才假惺惺的说要撤帘归政,可是,还是换汤不换药,慈禧的把戏就是这样令人易解,他每日让光绪在颐和园把当朝大事全部呈报给她听,朝中大事,自然还是由太后做主,此时的光绪皇帝不过是个傀儡而已,更谈何壮大政治势力?这也是此后他变法失败的原因和他为何不杀慈禧的绊脚石。我们不能说是光绪窝囊,从而没有杀掉慈禧,我们只能说是光绪是古代“百善孝为先”的被毒害者,他不懂得怎样杀掉慈禧,因为他知道慈禧是他的亲人,他不可以这样做,因为他是一国之君,决不可愧对天下,愧对百姓!光绪的命运实在不济,才导致了他的幸福完全葬送在慈禧的专制上了,而他同样是可悲的,它不仅在世时没有人理解他,死后,更没人同情他!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可是,让我们假设一下又有何妨?如果光绪变法成功,如果光绪没有被幽禁,如果光绪活的很幸福,如果慈禧不是慈禧,而是和孝庄一样,积极改革图新,那么,也不会有这个悲剧帝王,更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卑微地位了,或许在现在的功德碑上,早就该刻上他爱新觉罗载湉的名字了,也许更多的人会铭记这位伟大的君主,然而所有的云云都只是一个简单的梦想,可是,光绪皇帝却等了这么久,这么久以至于让天泣血,地枯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唐朝历史上最具智慧的三大能臣都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人,只能看见已经发生的事,而不能预见事情的发展趋势;而聪颖的人闻言则能听出弦外之音,遇事则能明辨事情的本质。存世近290年的大唐不知有多少聪明人,因此这里仅提三位难免片面,只能算作一家之言,仅供探讨!李世勣李世勣,原名徐世勣,公元616年(隋炀帝大业十二年)17岁时参加义军,先后为翟让、李密之将

  • 康熙爱小细节识人:废皇太子缘于包裹捆绑不严实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葛尔丹时,对留守京城的皇太子送往军中奉他的物品一一亲自检验,发现那些包裹存在捆绑不严实的问题,为此他在奏折的朱批中郑重指出:“所有送到朕处之物,须谨敬包裹后,经皇太子亲自验视才好,所送鹿尾包裹松散,想是发送前并未经皇太子验看,送到时均已残破。凡朕送往京城物品,俱经朕亲自看

  • 诸葛亮和曹操的对比:谁是三国最出色的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通观诸葛亮与曹操两人的事迹,子将认为:孔明言过其实,至多仅是一过人的谋士;曹孟德才真为帅才。事先声明:子将一向对诸葛亮之人品深表敬佩。《三国》之中,最知名的两位丞相,莫过孔明与曹孟德了。此二人均以谋略著称,不过“鞠躬尽瘁”的孔明名声要比“汉贼”孟德好得多。由于二人大展雄才时,并不在同一个时期,未曾正

  • 赵云武艺那么厉害又忠心耿耿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赵云文武双全忠心耿耿,为何刘备不重用他?三国时期,刘备的身边从不缺少文武全才。而这些人才都被刘备委以重任。就像我们常说的关羽、马超、张飞等人都被授予了军权,让他们在前线上冲锋陷阵,建立了赫赫战功。然而,有人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文

  • 明朝平庸的皇帝那么多 明朝为什么还有276年的国祚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明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有不少皇帝的能力平庸,为何却有276年国祚?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代开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代一共传有16位皇帝,国祚276年,从皇帝的能力来看,明代真正称得上英主的只有六位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

  • 年幼的溥仪和成年的载沣相比 慈禧为何会选择溥仪做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慈禧和溥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禧为何立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而不立成年的载沣?1908年38岁的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去世,随后3岁的溥仪被慈禧太后立为皇帝,溥仪就是宣统皇帝,一天之后,74岁的慈禧太后也去世了,仅仅3年之后,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6岁宣统皇帝

  • 刘秀和刘邦有没有血缘关系 刘秀家族是怎么从皇族成为平民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秀和刘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秀跟刘邦是什么关系,刘秀的家族是如何从皇族沦为平民的要说刘秀,还是先说刘邦吧,刘邦一统天下成为皇帝后,有8个儿子,分别是:庶长子刘肥、嫡子刘盈、三子刘如意、四子刘恒、五子刘恢、六子刘友、七子刘长、八子刘建。刘邦去世后,嫡子刘

  • 同样都是篡位夺权 曹丕和司马炎骂名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丕和司马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为何司马氏骂名更大?曹丕推倒汉献帝,和司马炎踢飞曹奂,是三国时期的两大分水岭。曹丕篡汉,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代来临。而在此之前的那些金戈铁马,就只能称之为汉末时期了。只不过由于这种划分太过无情,许多人

  • 同样都是有小皇帝 东汉和曹魏为什么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东汉和曹魏小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东汉频出小皇帝却能维持190多年,而曹魏只出了一个小皇帝就大权旁落了铁打的士族,流水的皇位。士族之所以能够世代富贵,那是因为他们不会轻易去触碰皇权。这就是士族们的聪明之处。因此就算东汉出了很多小皇帝,士族们也不会轻易

  • 历史上朱高燧的真实结局是什么?是否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高燧,明朝第一代赵王,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同母弟,生母是仁孝文皇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随着《大明风华》的热播,大家开始对朱棣一家子产生了浓厚兴趣,原来历史上还有这样“相爱相杀”的一家人。虽然电视剧对史实有所改编,但事件、人物大致的脉络是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