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四大忠心耿耿却死在自己人手上的绝代名将

史上四大忠心耿耿却死在自己人手上的绝代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55 更新时间:2023/12/11 10:29:29

反间计,作为三十六计之中针对战争之外的谋略,是一条极为毒辣的计谋,同时也是无视将领之间谋略的一条计策。颇有点儿低投入、高产出的意味。可是,对于身中反间计的将领来说,并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失败并非自身的原因,而是上位者的失误。武人没有死于战阵之上的刀兵往来,却死于权谋阴影。对于施行反间计的人来说,颇有点胜之不武、下三滥的意味。

漫长中华五千年,反间计施行可谓比比皆是。然而论起其中惨烈之尤,影响历史之巨,也不过其中寥寥几许。一一罗列如下,让我们来感受古人的忠义不用,悲悯千古。

廉颇,战国四大将之一,在长平之战中行防守反击之策,与秦军相持三年,使得秦军损失惨重,在看不到任何胜利前景的时候,秦人施行下三滥的反间计,使得赵王临阵换将,用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赵军四十六万被秦人集体坑杀,赵国国力大衰,从此失去了与秦相抗衡的实力。

长平之战,成为了战国时代的一个转折点。之前的战国,是一个此起彼伏,群雄毕起的时代,没有那个诸侯国具有一统天下的绝对实力;而长平之战后,战国这场棋局进入了垃圾时间,秦人统一天下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挡,剩下的是其他六国可以抗衡多久的问题了。一场反间计,直接改变了中华的历史,不可谓代价不大。

李牧,战国四大将,也是赵国最后的屏障。靠着李牧,赵国在长平之战国力大衰的情况下,左支右绌,屡屡击败秦人凶悍的进攻,因而获得了和白起一样的封号武安君。赵国的期许,可见一斑。可是,还是这样的一位良将,最后被误中反间计的赵王临阵换将,最后悲惨被杀。结果三个月后赵王就被秦军俘虏。

纵观中华历史,中反间计上瘾的国家就只要赵国一个了。如此坚持不懈的中反间计,焉能不败?想赵国也是一个盛产良将的国家了,廉颇、赵奢、乐乘、李牧,占据了当时战国七国的一半,可是,所用非其所,终致于还是败亡了事。对于赵王来说,此真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斛律光,是北齐军中的第一名将,在与北周近二十年的争战中,未尝一败,就算是玉璧成名的韦孝宽,也在他手下屡屡碰壁。就是这样的一位绝世名将,可惜摊上了齐后主,在韦孝宽的反间计下败下阵来。不过这种决战于战阵之外的谋略,有时候并不是斛律光可以左右的,所以说,并不能说在智谋上,韦孝宽就压倒了斛律光。斛律光,是他所处那个时代的天下第一大名将。

周齐之间的较力,虽说天平早已偏向了周,可是斛律光的存在,却使得周忌惮不已,下不了灭齐的决心。斛律光中反间计而身亡后,周人总算是下定了平定北方的决心。五年后,周武帝宇文邕灭齐入邺城。他下诏追赠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并感慨言道:“此人若在,朕岂能入邺?”如此赢得敌人尊重的名将,斛律光于地下也可欣慰了。

袁崇焕,明末三督(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之中,袁崇焕是其中成就最高、战功最显赫的一位。宁远大捷,破努尔哈赤;宁锦大捷,败皇太极;广渠门之战,九千广宁铁骑破数万八旗军。他的存在,使得皇太极深为忌惮,下三滥的反间计再次出手,生性刚愎猜疑刻薄的崇祯果然上当。袁崇焕被处以磔刑,遗体还被北京城那班土著愚民花钱吃掉。自己守护的人竟然如斯对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北方有佳人:迷倒汉武帝的李夫人如何倾城倾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方有佳人夏希尊,北方有佳人李美莲,北方有佳人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汉武帝(前156~前87年),即刘彻。汉景帝之子。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统治期间接受董仲舒建议,将“独尊儒术”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采用法术、刑名,加强统治。颁行“推恩令”,以削弱割据势力。设十三郡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经济方面,实行盐铁专营和场输平准等措施,并打击富商大贾;农业方面,实

  • 唐太宗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是哪个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的14个儿子:恒山王李承乾:母亲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极为宠爱和最为器重的儿子。李承乾3岁时,唐太宗便让长孙皇后的侄子长孙家庆担任了他的侍读,承乾5岁时,唐太宗又让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秦王府十八学士教导儿子儒学经典。唐太宗即位后没多久,就将年仅8岁的李承乾立为皇太子。从贞观4年起,唐太宗便开

  • 大秦帝国统一战争八大名将排行榜:白起排在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期和秦朝统一战争期间,秦国名将如云,但在这些促成秦国统一全国的武将,到底谁更技高一筹呢?有好事者经过潜心研究,根据这些武将的能力和功绩,大致排列了一个次序,供读者参考,具体如下:第一名,白起(10分)秦国武安君,秦国眉(今陕西眉县东)人。十六岁从军。主要战绩: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楚三

  • 史上比武则天更狠的女人:一生操纵了6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褚蒜子(324年-384年),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褚洽是武昌太守,父亲褚裒官拜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褚蒜子天生丽质,加上家庭良好的文化修养,从小就见识开阔,气度宽宏。十余岁便被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司马岳即位,是为晋康帝。时年二十岁的褚蒜子成为了

  • 雍正帝为何身背一世骂名?雍正一世骂名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王朝什么水平,雍正死因大揭秘,雍正皇帝的死因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祯,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四个儿子,大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三任统治者。雍正夹在功业显赫的康熙和乾隆之间,一般都认为他只是承先启后的过渡皇帝,但我个人认为其在康乾盛世中处于不可或缺的位置。历史选择了他,他也交给了历史一份满意的答卷。日本史学研究者佐伯治曾评价雍正皇帝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

  • 被丑化的历史人物:盘点被演义丑化的宋朝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介绍一个历史人物,宋代改革人物都有谁,历史上虚构的名人

    那些被演义丑化的宋朝名臣都有谁?1、潘仁美说到通俗演义中的宋朝奸臣,大家第一个会想到谁呢?相信十人里头有九个人会提到一个让人痛恨的名字——潘仁美。潘仁美仗着自己的女儿是潘贵妃,在朝中陷害忠良,潘仁美三个儿子潘龙、潘虎、潘豹更是无恶不作,潘豹被杨七郎给劈了。潘仁美怀恨在心,无敌大刀杨令公被契丹兵困在狼

  • 揭秘:历史上吴王阖闾坑杀万余人究竟为了何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王僚和阖闾是什么关系,阖闾为什么要杀吴王僚,吴王为什么要放走越王

    吴王阖闾 (?-前496),姬姓,吴氏,名光,吴王诸樊之子。春秋末期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前514至公元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春秋五霸”之一。阖闾在“内兴吴国、外证诸侯”的同时,也尽力充当着一位合格的父亲.为此,他曾经为了弥补对爱女一个小小的失误,而对万余人痛下杀手。阖闾有子数人,但女儿却只

  • 宋武帝刘裕为何杀死晋恭帝?晋恭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朝宋刘裕的后人,南朝宋武帝刘裕,晋武帝为什么立傻儿子为王

    在中国的所有帝王中,宋武帝刘裕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狠角色”,他曾命人用一根绳子活活勒死了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然后谎称皇帝暴毙而亡。三年后,他又命人用一床棉被,活活捂死了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他自幼家境贫寒,没正经读过两天书,但对骑马射箭、舞枪弄棍十分感兴趣。据载刘裕少年曾以卖鞋为生,

  • 史上很少被提及的6位好皇帝:历史上的中兴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兴帝王,中国历史上最强盛世,历史上口碑最好的皇帝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可谓名人辈出,特别是那些站在权力顶峰的九五之尊们。但如果提及历史上那些有作为的君王,想必很多人都会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类的,但是在历史的深处,有着这样的一类帝王,他们可能没有让人津津乐道的风流韵事,没有操弄史家的自我粉饰,也没有足以彪炳千秋的文治武功,但是他们的风华绝代,千百年

  • 朱元璋的马皇后:马皇后是怎样管朱元璋的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的妃子有哪些,朱元璋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元璋到底多爱马皇后

    自古以来,皇帝虽后宫美女如云,但大多因为“爱情”分配不均、皇后“管理”不善,导致后宫常常“起火”,不仅烧得焦头烂额,还时常出现宫里内斗严重,甚至伤害杀戮不断,很是杯具。说起来,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确有皇帝自身宠爱不公的因素,但更多是皇后的后宫驾驭技巧低劣的问题。我们常说,明朝朱元璋的马皇后是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