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比武则天更狠的女人:一生操纵了6位皇帝?

史上比武则天更狠的女人:一生操纵了6位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79 更新时间:2023/12/12 9:31:29

褚蒜子(324年-384年),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褚洽是武昌太守,父亲褚裒官拜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褚蒜子天生丽质,加上家庭良好的文化修养,从小就见识开阔,气度宽宏。十余岁便被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司马岳即位,是为晋康帝。时年二十岁的褚蒜子成为了皇后。此后,她曾三度临朝,扶立了六位皇帝,临朝称制总共约四十年。太元九年(384年),褚蒜子于显阳殿崩逝,享年六十一,谥号康献皇后。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褚洽,官至武昌太守;父亲褚裒,封爵都乡亭侯。

褚蒜子聪明有才识。少年时以名家女身份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司马衍去世,司马岳即位,是为晋康帝。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晋康帝立褚蒜子为皇后,并封褚蒜子的母亲谢氏为寻阳乡临朝摄政。

建元元年(343年)九月,褚蒜子为晋康帝生下皇子司马聃。建元二年(344年)九月,晋康帝去世,年仅两岁的司马聃即位,是为晋穆帝,褚蒜子晋升为皇太后,当时晋穆帝年幼无法执掌国政。领司徒蔡谟等人上奏说:“嗣位的皇帝自幼聪明过人,继承皇位,天下归心,万民仰赖。太后陛下为妇道规范,女中楷模,超过文王之妃太姒。昔日涂山氏使夏禹业绩光耀,简狄使殷祖兴隆,由于这些明哲的后妃,才使大业长久兴盛。我想太后陛下德操可比舜之二妃,仁善胜过文王之后,临朝摄政,可使天下安宁。当今社稷危急,万民系命,臣等惶恐,一日万机之事,国家命运所期,天意所归,都在太后身上,不是冲淡谦让的时候。汉代和熹、顺烈二后,也曾临朝摄政,近世明穆皇后摄政的事,都是前规先例。臣等不胜惶恐,谨伏地上请。望陛下上顺祖宗之意,下念臣吏之愿,推公心,弘治道,以协和天人,则万国庆幸,百姓更生。褚太后下诏说:“皇帝幼小,当赖群公卿士扶持匡救,以报答先帝礼遇贤人之意,而且是先帝旧德泽于后世,先帝之命未曾掩息,祖宗的事业可以继承,皇帝只是正位于宫中而已。然臣下所奏恳切周到,体现于奏书的字里行间,捧读未完,又悲又惧。

想到先后如此谦恭自抑,只想顺从妇道,所以不拒绝群臣请求而临朝摄政,本是为国家考虑。我岂敢只固守住年幼无知的幼主,而违背先贤的意愿,即敬从群臣所奏。”于是褚太后临朝摄政。

有司官员奏请褚太后,谢夫人既封,荀、卞二夫人也应追赠封谥,她们都是褚太后前母。褚太后不许。太常殷融提议,依照郑玄释义,褚太后的父亲卫将军褚裒,在宫廷则行臣礼,褚太后回家时则行家人礼。褚太后下诏说:“典礼如何规定没有详查,如照殷融所奏,是我心所不能安的,以后再详细考究。”征西将军庾翼、南中郎将谢尚议论认为“父在一家最尊,君在天下最重,郑玄的释义合乎情理”。褚太后听从了他的意见。从此以后,朝臣都敬重褚裒。还政穆帝升平元年(357年)正月,晋穆帝已十五岁,褚太后下诏说:“昔日遭受不幸,皇帝尚在幼年,皇权微弱,虚居其位。百官卿士都遵前朝之例,劝我摄政。为了社稷之重,遵守先代成规,勉力听从众议,不敢固守己见。仰凭祖宗保佑,俯仗群臣护养,皇帝已成年加冠,礼制已成,德望已备,应当南面亲政,治理万国,今归还政事,一切遵照旧典。”于是褚太后退居崇德宫,亲手写诏书给群臣说:“昔日因皇帝年幼,又频遭艰难,含忧多年,内心沉痛。司徒为有尊位重德的亲近大臣,能训诫拯救弊端,王室得以不坏,实凭借诸公之力,皇帝已行加冠之礼,而四海未能统一,五胡叛逆,豺狼当道,耗费日增,徭役不止,百姓困苦。

愿诸位君子思量筹谋,努力一心,辅助幼主,匡救往日不足,我将永归别宫,以终晚年。仰思家事国事,故以此抒怀并相托。”

两度临朝升平五年(361年)五月,晋穆帝去世,时年十九岁。因晋穆帝死后无子,便迎立晋成帝的长子琅玡王司马丕即位,是为晋哀帝。谁知晋哀帝是个糊涂的皇帝,他对政事不感兴趣,却迷信方士,成天不吃饭,只吃金石药饵。因而年纪轻轻便病倒在床。拖了一年,仍不见好转。大臣们只好再次请出褚太后临朝摄政。兴宁三年(365年),晋哀帝去世,因无子嗣,褚太后立晋哀帝之弟琅玡王司马奕为帝。褚太后继续临朝摄政。咸安元年(371年)十一月,桓温亲自赶赴建康,暗示褚太后,请废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丞相司马昱为帝。当时,褚太后正在佛屋烧香,侍臣报告说:“外有紧急奏章。”褚太后才出来,靠住门把奏章看了几行,就说:“我本来就猜疑会发生这样的事”。奏章读了一半,就停下来,找了一支笔,在奏章上批复道:“我遭此百忧,感念生者与死者,心如刀割。”桓温开始呈诏书草稿时,顾虑褚太后会有异议,恐慌得流汗,颜色大变。诏书批复出来后,桓温大喜。

司马昱即位,是为晋简文帝,褚太后无须临朝听政,被尊为崇德太后,移居崇德宫。辅佐孝武咸安二年(372年),简文帝去世,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晋孝武帝。孝武帝年幼,桓温又去世,于是群臣便上奏请褚太后再度临朝听政。太元元年(376年),因孝武帝已经成年,褚太后便下诏还政于孝武帝,复称崇德太后。太元九年(384年)六月初一,褚太后在显阳殿去世,终年六十一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帝为何身背一世骂名?雍正一世骂名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王朝什么水平,雍正死因大揭秘,雍正皇帝的死因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祯,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四个儿子,大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三任统治者。雍正夹在功业显赫的康熙和乾隆之间,一般都认为他只是承先启后的过渡皇帝,但我个人认为其在康乾盛世中处于不可或缺的位置。历史选择了他,他也交给了历史一份满意的答卷。日本史学研究者佐伯治曾评价雍正皇帝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

  • 被丑化的历史人物:盘点被演义丑化的宋朝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介绍一个历史人物,宋代改革人物都有谁,历史上虚构的名人

    那些被演义丑化的宋朝名臣都有谁?1、潘仁美说到通俗演义中的宋朝奸臣,大家第一个会想到谁呢?相信十人里头有九个人会提到一个让人痛恨的名字——潘仁美。潘仁美仗着自己的女儿是潘贵妃,在朝中陷害忠良,潘仁美三个儿子潘龙、潘虎、潘豹更是无恶不作,潘豹被杨七郎给劈了。潘仁美怀恨在心,无敌大刀杨令公被契丹兵困在狼

  • 揭秘:历史上吴王阖闾坑杀万余人究竟为了何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王僚和阖闾是什么关系,阖闾为什么要杀吴王僚,吴王为什么要放走越王

    吴王阖闾 (?-前496),姬姓,吴氏,名光,吴王诸樊之子。春秋末期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前514至公元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春秋五霸”之一。阖闾在“内兴吴国、外证诸侯”的同时,也尽力充当着一位合格的父亲.为此,他曾经为了弥补对爱女一个小小的失误,而对万余人痛下杀手。阖闾有子数人,但女儿却只

  • 宋武帝刘裕为何杀死晋恭帝?晋恭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朝宋刘裕的后人,南朝宋武帝刘裕,晋武帝为什么立傻儿子为王

    在中国的所有帝王中,宋武帝刘裕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狠角色”,他曾命人用一根绳子活活勒死了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然后谎称皇帝暴毙而亡。三年后,他又命人用一床棉被,活活捂死了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他自幼家境贫寒,没正经读过两天书,但对骑马射箭、舞枪弄棍十分感兴趣。据载刘裕少年曾以卖鞋为生,

  • 史上很少被提及的6位好皇帝:历史上的中兴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兴帝王,中国历史上最强盛世,历史上口碑最好的皇帝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可谓名人辈出,特别是那些站在权力顶峰的九五之尊们。但如果提及历史上那些有作为的君王,想必很多人都会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类的,但是在历史的深处,有着这样的一类帝王,他们可能没有让人津津乐道的风流韵事,没有操弄史家的自我粉饰,也没有足以彪炳千秋的文治武功,但是他们的风华绝代,千百年

  • 朱元璋的马皇后:马皇后是怎样管朱元璋的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的妃子有哪些,朱元璋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元璋到底多爱马皇后

    自古以来,皇帝虽后宫美女如云,但大多因为“爱情”分配不均、皇后“管理”不善,导致后宫常常“起火”,不仅烧得焦头烂额,还时常出现宫里内斗严重,甚至伤害杀戮不断,很是杯具。说起来,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确有皇帝自身宠爱不公的因素,但更多是皇后的后宫驾驭技巧低劣的问题。我们常说,明朝朱元璋的马皇后是为母

  •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清朝顺治皇帝的“洋爷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汤若望的贡献,农历是德国人汤若望发明的吗,顺治皇帝评价

    顺治帝信仰复杂,他信奉两种宗教。亲政开始的前七年,他信奉天主教,而后四年,他信奉佛教。这在清朝的皇帝中是独一无二的。顺治帝宠信天主教,主要受他母亲孝庄的影响。还在顺治帝亲政之始,他的母后孝庄患病,是德国的一位名叫汤若望的传教士给治好了。不仅如此,汤若望还神奇地治好了顺治帝的未婚妻博尔济吉特氏的病,

  • 晋阳公主:唯一一个由皇帝亲自养大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阳公主小说,可望云耶晋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

    晋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也是中国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这一天是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地点是长安太极宫,立政殿外的虔化门。年仅14岁的晋王李治离开立政殿去上朝,同胞妹妹晋阳公主却依依不舍,一直送他到虔化门。聪明的晋阳察觉到了这一次哥哥的离开与以往并不一样,哥哥不再只是单纯的

  • 房玄龄为何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呢?房玄龄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房玄龄是哪里人,《贞观之治》,中国通史100集第46集贞观之治

    房玄龄为何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呢?贞观之治,是后世想有所作为的帝王们追求的目标,是后来的老百姓们向往和期盼的太平盛世,也是后世的史学家们赞不绝口的研究话题。而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毋庸置疑,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封建史上难得的明君,起了主要的作用。而房玄龄,作为李世民最主要的助手,长期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

  • 历史上的王猛:一介文人是如何能够驾驭蛮横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上最狂的文人,古代王猛,王猛是哪个朝代

    苻坚王猛君臣二人,除了王猛在始平令任上因杀一吏使苻坚有所误解外,之后苻坚对王猛总是深信不疑。王猛36岁那年,从尚书左丞、咸阳内史和京兆尹任上,迁为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又迁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居中宿卫,一年之中5次升迁,“权倾内外”。自然,像这样乘直升飞机似的升迁,也会有人不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