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武帝刘裕为何杀死晋恭帝?晋恭帝是怎么死的

宋武帝刘裕为何杀死晋恭帝?晋恭帝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604 更新时间:2023/12/7 4:37:16

在中国的所有帝王中,宋武帝刘裕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狠角色”,他曾命人用一根绳子活活勒死了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然后谎称皇帝暴毙而亡。三年后,他又命人用一床棉被,活活捂死了东晋恭帝司马德文。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他自幼家境贫寒,没正经读过两天书,但对骑马射箭、舞枪弄棍十分感兴趣。据载刘裕少年曾以卖鞋为生,但却又常赌博,倾尽家财,常遭到乡里贱视,亦因不修品行而不为当世人们所赏识。不过,刘裕才能出众,且有大志,当时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就十分敬重他,更曾向他说:“你应当会成为一代英雄。”因为机缘巧合,刘裕跑去参了军,军队,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在军中,刘裕骁勇善战、机智勇敢,多次打败劲敌,屡立奇功,因此迅速成为了风雨飘摇的东晋王朝中的一员悍将。

元兴元年(402),桓玄举兵东下,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收夺刘牢之兵权,以其堂兄桓修代之。刘牢之惧祸而逃,后自缢身亡。刘裕审时度势,暂投桓玄以行韬晦。由于刘裕屡建军功,于北府旧部中颇有声望,故桓玄也不敢小视他。次年十二月,桓玄篡位,更对刘裕款待备至,恩宠有加。

桓玄的妻子刘氏颇能识人。她多次对其夫说:「刘裕行止有龙势虎志,看问题不同凡响,不会久居人下,宜尽早除之。」桓玄却说:「我欲荡平中原,非此人不行,怎好杀他?等关陇平定,再作计议。」正在桓玄盘算之际,刘裕也在暗中图谋桓玄了。他约何无忌刘毅等人于广陵(今江苏扬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京囗、建康四处举事,克期齐发。

元兴三年(404)二月,刘裕以打猎为名,聚集百余人首先在京囗发难,杀死桓修。刘毅也于广陵得手,诛桓修之弟桓弘。接着,众人推刘裕为盟主,传檄四方,各地纷起响应。

桓玄先派吴甫之及皇甫敷抵抗刘裕,刘裕先于江乘杀吴甫之,至江乘以南的罗落桥时奋力作战,又杀皇甫敷,继续进攻。三月己未日(3月28日),刘裕进攻覆舟山,并命弱兵登山,持着旗帜分道而行,营造四周皆有士兵,数量很多的假象;而又因桓玄守军大多是北府军出身,面对刘裕都没有斗志,刘裕于是与诸军进攻,顺利以火攻击溃桓玄守军,而桓玄亦弃城西逃。

刘裕于三月壬戌日(3月31日)获王谧等人推举为使持节、都督扬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徐州刺史。不久其又奉武陵王司马遵承制总百官行事。刘裕在进建康城后派诸将追击桓玄,终于当年六月诛杀了桓玄,晋安帝在江陵复位。然而,桓氏势力仍在荆州盘据,并反攻江陵,直至义熙元年(405年)才再收复江陵,驱逐当地桓氏势力,并自江陵迎晋安帝回建康,不久刘裕还镇丹徒。

刘裕平定桓玄之后,晋安帝司马德宗对刘裕更加器重,封他为送王,地位更加牢固。自此,刘裕一鼓作气,先后灭掉了南燕、后秦,使东晋帝国的边防得到了巩固。可以说,刘裕为东晋的社稷安危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朝中亦没有了能与他分庭抗礼的人,所以,刘裕起来“做皇帝”的念头。

刘裕本想等安帝死后再扶立一个傀儡皇帝,然后逼迫新帝“禅位”,进而夺取皇权,但是安帝身体却十分的健康,精力也很旺盛,在刘裕看来,大有“长命百岁”的迹象,这让刘裕甚为着急。于是,他在时机成熟、万事俱备之后,派人用绳子活活的勒死了晋安帝司马德宗,并谎称皇帝暴毙而亡。如此卑鄙邪恶之事,是历朝历代忠臣良将所不齿的。

安帝死后,其弟司马德文即位,是为晋恭帝。恭帝即位之初,就非常明白他只不过是刘裕所拥立的傀儡,同时也深知刘裕那宛若虎狼蛇蝎的本性,所以恭帝一直小心翼翼,以求保全性命。

一次,刘裕暗示恭帝:“做皇帝不容易,整日为了国家社稷殚精竭虑,若恭帝疲累,微臣愿意为恭帝分忧。”恭帝强作笑颜,只能连连说好。

公元420年,刘裕在都城建康搭就受禅台,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宋,恭帝司马德文降为零陵王。司马德文本以为将王位拱手相让,刘裕就会放他一马,但是他错了,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登上帝位的刘裕为了巩固统治,定会杀司马德文,而且他身为帝王,想让司马德文死,司马德文就不可能活。

次年,刘裕便派人给司马德文送去了一坛毒酒,要他自鸠而亡。司马德文不肯喝,且以佛教徒自居,不肯自杀,刘裕派来的军士们迅速将这个消息告诉刘裕,刘裕听罢大怒,命军士一拥而上,用一床棉被,活活的捂死了司马德文。

刘裕起于寒微,行武出身,曾因为文化水平低下,遭到士族们的蔑视。虽然他北伐立威,在民间的声望震天,但是在士族眼里,他还没有建立足够的“德望”去获得禅让的资格。曹和司马莫不是经营两三代才有足够的政治底蕴,连桓玄也是有父亲桓温在之前打下基础。可刘裕的儿子们未必能做到曹丕司马师司马昭那样掌控全局,所以迫使他不得不在有生之年继位。而由于他政治基础薄弱,在士族中所得到的支持仍然不够,这才行擅杀晋室之事。而这也成为刘裕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污点。这种恶果,也只得由他的后裔在齐代宋的时候承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史上很少被提及的6位好皇帝:历史上的中兴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兴帝王,中国历史上最强盛世,历史上口碑最好的皇帝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可谓名人辈出,特别是那些站在权力顶峰的九五之尊们。但如果提及历史上那些有作为的君王,想必很多人都会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类的,但是在历史的深处,有着这样的一类帝王,他们可能没有让人津津乐道的风流韵事,没有操弄史家的自我粉饰,也没有足以彪炳千秋的文治武功,但是他们的风华绝代,千百年

  • 朱元璋的马皇后:马皇后是怎样管朱元璋的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的妃子有哪些,朱元璋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元璋到底多爱马皇后

    自古以来,皇帝虽后宫美女如云,但大多因为“爱情”分配不均、皇后“管理”不善,导致后宫常常“起火”,不仅烧得焦头烂额,还时常出现宫里内斗严重,甚至伤害杀戮不断,很是杯具。说起来,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确有皇帝自身宠爱不公的因素,但更多是皇后的后宫驾驭技巧低劣的问题。我们常说,明朝朱元璋的马皇后是为母

  •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清朝顺治皇帝的“洋爷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汤若望的贡献,农历是德国人汤若望发明的吗,顺治皇帝评价

    顺治帝信仰复杂,他信奉两种宗教。亲政开始的前七年,他信奉天主教,而后四年,他信奉佛教。这在清朝的皇帝中是独一无二的。顺治帝宠信天主教,主要受他母亲孝庄的影响。还在顺治帝亲政之始,他的母后孝庄患病,是德国的一位名叫汤若望的传教士给治好了。不仅如此,汤若望还神奇地治好了顺治帝的未婚妻博尔济吉特氏的病,

  • 晋阳公主:唯一一个由皇帝亲自养大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阳公主小说,可望云耶晋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

    晋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也是中国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这一天是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地点是长安太极宫,立政殿外的虔化门。年仅14岁的晋王李治离开立政殿去上朝,同胞妹妹晋阳公主却依依不舍,一直送他到虔化门。聪明的晋阳察觉到了这一次哥哥的离开与以往并不一样,哥哥不再只是单纯的

  • 房玄龄为何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呢?房玄龄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房玄龄是哪里人,《贞观之治》,中国通史100集第46集贞观之治

    房玄龄为何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呢?贞观之治,是后世想有所作为的帝王们追求的目标,是后来的老百姓们向往和期盼的太平盛世,也是后世的史学家们赞不绝口的研究话题。而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毋庸置疑,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封建史上难得的明君,起了主要的作用。而房玄龄,作为李世民最主要的助手,长期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

  • 历史上的王猛:一介文人是如何能够驾驭蛮横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上最狂的文人,古代王猛,王猛是哪个朝代

    苻坚王猛君臣二人,除了王猛在始平令任上因杀一吏使苻坚有所误解外,之后苻坚对王猛总是深信不疑。王猛36岁那年,从尚书左丞、咸阳内史和京兆尹任上,迁为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又迁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居中宿卫,一年之中5次升迁,“权倾内外”。自然,像这样乘直升飞机似的升迁,也会有人不服的

  • 揭开一代铮臣魏征的为官之道:不做忠臣做良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征是忠臣吗,被魏忠贤杀的忠臣,明朝铮臣

    忠臣,《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忠于君主的官吏”。或者可以展开来说,忠臣就是以君主的利益为最大利益,为了维护君主的最大利益不惜遭致杀身之祸而冒犯君主的官吏。中国封建体制绵延两千多年,在儒家“君臣父子”的礼教观念束缚下,我们的传统意识里已经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忠臣情结,那就是对忠臣的顶礼膜拜。然而,忠

  • 拒绝收礼的嘉庆皇帝:亲王送礼贺皇子入学被罢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盛宠世子请接招封侯拜饭,娘娘她只想长命百岁全文,皇上

    嘉庆皇帝确实是一个节俭的帝王,在史料中记录下了嘉庆皇帝厉行节俭的言行。嘉庆皇帝以身作则,不允许臣僚给他送礼,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嘉庆四年正月十五,正是春节期间,官员之间互送礼品。嘉庆帝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下了一道圣旨,严禁官员给自己送礼:“所贡之物,朕视之如粪土也。所有如意、玉铜瓷、书画、挂屏、插屏等

  • 帝王之路:晋武帝司马炎夺取帝位有哪四大优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氏篡位,先入关中者为王,司马炎取代了哪位皇帝

    司马炎虽然是晋王司马昭之子,可是朝中许多大臣却很看重司马炎之弟司马攸。两人为了争夺晋王世子大位,彼此较劲,而最终以司马炎胜出。那么,司马炎凭借什么击败名望超过自己的弟弟司马攸,成为晋国基业的继承人呢?司马炎有四大优势。第一个优势,是司马炎有异相。如果我们了解汉末三国的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就可以

  • 后主李煜:古代唯一生于七夕死于七夕的悲情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煜死于,李煜悼念亡妻,李煜的最后一首诗是什么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祖籍徐州,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李煜继位,是为李后主,尊北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即公元971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举兵消灭南汉,李煜去除南唐名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