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64 更新时间:2023/12/29 14:40:47

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从公元228年春到234年秋,诸葛亮先后五次对曹魏用兵,进行北伐。在演义中,这段历史被称为“六出祁山”,实际上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只有两次从祁山出兵。只惋惜这几次北伐均无功而返,甚至连无所不能的诸葛亮也在最后一次北伐时,在五丈原身死,可以说这样的结果很难让人接受。

当年诸葛亮在隆中时就曾为刘备定下了后来的战略部署,在《隆中对》中,诸葛亮表示若能有荆州和益州两块土地,并依靠山川河流之险将领土镇守住,同时和西边的各个民族联合,安抚并接受南方的彝越等少数民族,对外与东吴结盟,对内则把国家治理好,一旦天下有变,可让一员虎将从荆州出发,直攻宛城、洛阳,而刘备从益州出兵,如此一来,可得天下。

这些话看上去是很有道理的,也对刘备很有吸引力。但实际上这些策略并不算诸葛亮首创的,这是当年刘邦称帝的战略方针。当时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并治理巴蜀及汉中一带。但当时刘邦身边的“兵仙”韩信曾设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加上当时齐国出现变故,项羽忙于出兵讨伐齐国叛乱,这才给刘邦可乘之机,出兵迅速占领汉中,从而围攻当时的国都彭城,这才夺得了天下。而诸葛亮此刻有两大难题是他没法解决的。一个是此时荆州因为关羽尽数归于东吴,另一个,此时北方并没有发生诸葛亮希望的变故。

虽说诸葛亮北伐时,曹丕新死,曹睿继位,但曹魏政权过渡自然,没有出现诸子夺嫡等让内部元气大伤的事情,北方也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叛乱,就一个孟达谋反,还被轻松的平定下来了,因此自然不能算是“北方有变”。而刚刚继位的曹睿虽不如曹操曹丕那般雄才大略,但也不是昏庸之人,他依照曹丕的遗嘱,重用大将军曹真等人,也对老将张郃多有信任,这样的曹魏,不是诸葛亮几次北伐就能轻松战胜的。而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对于入侵蜀汉的敌人而言是劣势,对于诸葛亮出兵而言也是劣势,因为蜀道逼仄,难以行走,因此粮草补给一直是很大的问题,否则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攻打陈仓,就不会因为粮草不济而被迫撤兵了。

而诸葛亮作为三军统帅,以他的眼光又怎么能看不出北伐注定无功而返呢?而他在看到北伐无法成功的情况下,却依旧坚持北伐,甚至将这份遗志传到姜维身上,在死后还让姜维继续率军九次出征,并不是为了一举一统中原,而是另有所图。他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转移蜀汉政权的内部矛盾。

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在世时,蜀汉政权内部看起来一团和气,实际上则是暗流涌动。当时政权内部大致分为益州集团、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三大集团,由于这三大集团各自的期望与利益不同,因此内部斗争严重。而刘备这辈子就三个儿子,还都是老来得子,很难通过子女政治联姻的方式来与各个集团的利益达成共识。没办法,当年刘备拼着身子不要,迎娶了吴懿的妹妹,为的就是修缮好与各大门阀士族,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而在刘备死后,这样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虽说有诸葛亮镇压,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从后来姜维北伐有人从中掣肘,诸葛瞻孤身率军抗争,谯周等大臣奉劝刘禅投降曹魏就能看出,蜀汉内部矛盾非常严重。正因如此,诸葛亮才需要通过北伐,转移蜀汉内部矛盾,让大家一致对外,以保证蜀汉内部的稳定。

笔者认为,虽然北伐没有成功,但诸葛亮就这样转移内部矛盾的方式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正因如此,后来诸葛亮去世后,蜀汉依旧能屹立多年不倒,由此可见,诸葛亮北伐功在当代,利在将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里边最爱哭的男人是刘备吗 刘备真的会如此爱哭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什么说哭的跟刘备一样,老版三国庞统死后刘备拿着什么哭,新三国刘备哭张飞关羽

    还不了解:三国哭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最爱哭的男人是谁?刘备是最爱哭的男人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短歌行》东汉的格局动荡,各路诸侯和能人志士都在为自己的势力发展不断找寻出路,其中我们最为喜爱阅读的

  • 刘备当初一直听诸葛亮的 蜀汉建立后为何听不进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是谁替刘备说降了马超,刘备怎么建立蜀国的,刘备后来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

    对刘备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中,刘备一开始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建蜀后就听不进去了?事实上,刘备建立蜀汉后,不再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原因,很多人都没有看懂!而张飞赵云却对此心知肚明!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刘备前期,混得着实有点惨!原本他有了徐州这个根据地

  • 汉献帝禅让后已经失去了价值 曹丕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丕为什么要废掉汉献帝,汉献帝有逆袭的可能吗,汉献帝禅让是自愿的吗

    对曹丕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在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后,为何要对他优待?曹操在称帝和不称帝的选择中长期徘徊,到死也没有称帝。但是这不是他良心发现,不想称帝,而是把称帝的使命留给了曹丕。在曹操去世后不久,接替他成为魏王的曹丕就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当了皇帝,建立

  • 张任被抓后刘备都没有杀他 诸葛亮为什么对他下手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杀张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活捉智勇双全的张任后,刘备不忍杀他,为何诸葛亮却下令斩了他?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遇到了刘璋手下最强将领张任。张任守卫雒城,把刘备的大军阻挡了一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屡次被张任打败,还损失了军师庞统。在诸葛亮入川后,设

  •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熹宗朱由校,明神宗朱翊钧与皇后,明神宗万历皇帝

    朱翊钧,即明神宗、万历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共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是孝定太后李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

  • 司马懿先后遇到过五位皇帝四次托孤 他为什么甘愿被曹操父子压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睿为什么要托孤曹爽,曹睿为什么要托孤司马懿,司马懿灭了曹家多少人

    还不了解:曹魏托孤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经四次托孤的司马懿,为何甘愿被曹操父子压制?谈到曹魏,我们就想起了三国的那段风云历史。曹魏作为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大国政权,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曹魏这个庞大的政权之下,我们也能够寻找到很多杰出的英雄人物的踪影。今天我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要推行分封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分封制的原则,分封制实行的意义,朱元璋为什么建立明朝

    对朱元璋分封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立明代后,朱元璋为何会推行分封制?有何目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传奇,他流传在民间的故事相当多,但很多都跟他残暴的个性有关;清朝史学家赵翼就评价朱元璋「残忍实千古所未有」。众所皆知,朱元璋登上帝位后,弑杀开国功臣,生性多疑的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是谁?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第一位男皇后,中国古代第一位皇后,历史上哪些太后比较有名

    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太后,封建时代帝王母亲的尊称。始于秦昭王时期,《史记·秦纪》:“昭襄母,楚人,号宣太后”。汉承秦制,“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事物纪原·帝王后妃部·太后》),以后历代皆然。由此,对于太后这一称呼,始于宣太后。

  • 清朝妃子受过一丈红刑法后都活不久 这种刑法到底有多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的刑罚,一丈红乃宫中刑法,一丈红指什么

    对清朝一丈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刑罚“一丈红”有多残酷?为何感觉受过此刑的嫔妃都活不久?首先“一丈红”这样的刑罚,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太过明确的记载,它主要是出现在宫斗电视剧《甄嬛传》当中。相信看过这部剧的看官们应该都知道,曾在后宫里面权势滔天的华妃,就用“

  • 明朝著名谏臣杨继盛简介:曾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死谏的大臣,镜子的著名谏臣,前后进谏200多次的著名谏臣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