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光宗朱常洛为啥也叫“一月皇帝”?

揭秘:明光宗朱常洛为啥也叫“一月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07 更新时间:2023/12/12 10:15:19

朱常洛,可以说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其实,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好容易苦熬到三十九年之后,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可惜的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却莫名其妙地去世了。也许,正是因为他在位仅一个月,就散手人寰,故史书或后人也常称其为“一月皇帝”。

说到明光宗,我们不得不提轰动一时的明宫三大疑案之一的“红丸案”。何谓“红丸”?有资料称,它是“红铅金丹”,又称“三元丹”,取处女初潮之经血,谓之“先天红铅”,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浆,再加上红铅、秋石(人尿)、人乳、辰砂(湖南辰州出产的硃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据说专治五劳七伤,虚惫羸弱诸症……

在明朝确实有制作“红丸”的历史。据《明实录》记载,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从畿内(即京城管辖的地区)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一年(1552)十二月,又选三百人;三十四年(1555)九月,选民间女子十岁以下一百六十人;同年十一月,又选湖广民间女子二十余人;四十三年(1564)正月,选宫女三百人,前后共计一千零八十人。这些尚未成年的小姑娘,后来竟成了嘉靖皇帝制药用的“药渣”。还是言归正传,继续谈明光宗的事。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后人也有习惯把他叫作泰昌帝的。八月初一日,泰昌帝在登极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任何疾病的症象。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朱常洛在还没有正式即位前,就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发银100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朝野感动”。如此看来,新君继位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不曾想,朱常洛登极大典后仅十天,也就是八月初十日,就一病不起。就连第二天的万寿节,也取消了庆典活动。至于泰昌帝为何一病不起,有许多说法,其中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泰昌帝未即位前就很好女色,即位后郑贵妃又向皇帝进献美女(《国榷》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罪惟录》也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泰昌帝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年龄又不饶人(古代时39岁已算较大年纪),即位之初处理政务已非常繁忙,加上回到后宫的纵欲,他终于倒下了。

八月十四日,泰昌帝病重,急召内官崔文升为其治病。本来不是什么大病,吃几副补药,静心调养一段时间应该可以复原,但是掌管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不知皇帝是阴虚肾竭,还以为是邪热内蕴,下了一副泄火通便的猛药,致使泰昌帝当天晚上腹泻三四十次,身体自然垮了,而且病情日趋恶化。

八月二十九日,泰昌帝召见内阁大臣,问:“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首辅方从哲等回话:“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妙药,臣等未敢轻信。”泰昌帝命身边太监速召李可灼进宫。李可灼诊视完毕,泰昌帝命快快进药。诸臣再三嘱咐李可灼慎重用药,泰昌帝则不断催促赶快和药。到日午,李可灼进一粒红丸。泰昌帝先饮汤,气直喘。待药入,即不喘。于是称赞李可灼为“忠臣”。大臣们都心怀不安,等候在宫门外。一位太监高兴地出来传话:皇上服了红丸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明史·韩爌传》)日晡(bū)(申时,下午3~5时),李可灼又进一丸。次日(九月初一)卯刻,泰昌帝驾崩。这时,他继承皇位整一个月。

后来,因“红丸”导致光宗暴死,有人怀疑是神宗的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加上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矣。这一系列宫廷内乱和党争案件,史称“红丸案”。鉴于案件复杂曲折,牵连众多,且时间跨度极大,笔者在此就不再详述。朱常洛作为明代倒数第二个皇帝,在历经艰难曲折终于登上皇帝宝座,才刚刚一个月,就死于“非命”,无疑成了明朝历史上最为短命的皇帝。若探究明光宗死因,既有过度贪慕女色的因素,也有郑贵妃不怀好意的影子,还有宫廷内争权夺利的阴谋参杂。我私以为,假如明光宗是位明君的话,此事当可避免。可惜他在被朝政与美色拖垮身体之后,不思进取,不懂收敛,反而依赖迷信,寄托希望于“红丸”,结果在断送了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踩下了明朝滑向灭亡的加速器,真是悲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大明劫:明末崇祯帝为何如此勤奋却仍无力回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末年还有救吗,明朝崇祯为什么失败,崇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按照一般观点认为,崇祯帝是明朝灭亡前的最后一位皇帝。可以说,对他的评价是众说纷纭,既有同情也有责难,既有惋惜也有诋毁,但无论哪种看法,对其尚属一位勤奋的帝王,几乎没有异议。毕竟,据史料记载,崇祯帝继位时,年仅17岁。面对父兄留下的一个危机四伏的烂摊子,他能颇思振作,是有想干事、干大事的决心与劲头的,

  • 少林功夫是谁创立的?少林派功夫的历史源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少林功夫形成的内涵,比少林功夫还厉害的功夫,少林功夫大全

    达摩虽然创立了禅宗,却并非少林武术的创始人。事实上,少林武术是在长期的僧众习武中逐渐自发形成的。经过历代僧徒们长期演练、综合、充实、提高,逐步形成一套拳术,达百余种,武术上总称“少林拳”。其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是元代少林派拳术大师白玉峰、觉远上人、李叟等人,他们精心研究少林拳法,注意拳法的整理和传授,将

  • 历史上的孙权:孙权何以老年时脾气越来越坏?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的周瑜,孙权为什么晚年昏庸,孙权小时候这么聪明长大后平庸

    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第22世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

  • 三国中的大人物们:理想决定三国英雄们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志主要人物,三国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人生目的决定人生理想为什么错

    自古能成大事者必先有大志,有大志还须有大勇,有大勇才有成就大事的基础。秦末陈胜,年少时既能说出“苟富贵,勿相忘”这样深得人心的人性箴言,又能说出“燕雀焉知鸿鹄志哉”这样的豪言壮语,才敢率领几百人用锄头镰刀来推翻秦王朝的剥削统治。东汉末年的那些英雄亦如此,在三国时代成就大事者,要数刘备的家庭最卑微,祖

  • 正史中赵飞燕颜值如何?赵飞燕怎么当上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飞燕是谁的妃子,赵飞燕是谁的皇后,赵飞燕嫁给了哪个皇帝

    国人对于野史的偏爱,想必由来已久。当年李白供奉翰林,曾用野史狠狠娱乐了杨贵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赵飞燕的野史形象,无非纤瘦、美艳、命好,杨玉环当然高兴,不说其他,单说纤瘦,就足令她芳心大悦,胖妹子总是喜欢别人夸苗条的,否则贾宝玉说“杨妃体丰怯热”,宝钗也不至大怒。李白的“坏心眼”,

  • 孝庄:大清朝辅佐儿子孙子登上皇位的和亲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清初满蒙联姻,是一项既定的国策。皇太极时,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仅科尔沁贝勒寨桑一家,有封号的就有三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姑妈)、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姐姐)及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给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皇帝),就是因为生下儿子,她在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时被

  • 揭秘:清太宗皇太极的奇特婚姻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清初的皇帝们,其婚姻充满了政治色彩。努尔哈赤的妻妾见于史籍记载的共有十四人。其中七位妻妾的纳娶,是政治联盟的结果。而其余的妻妾,也大多来自不同的部落。清初满蒙政治联姻盛行,据《清皇室四谱》第二卷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蒙古妻七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左右;清世祖福临有蒙古妻六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三分之一。皇

  • 慕容宝简介:五胡十六国史上的后燕第二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慕容宝(355-398),十六国后燕国君。鲜卑族。字道祐。慕容垂第四子。前秦苻坚时任太子洗马、万年令。其父建立后燕,立为皇太子。建兴十一年(396),父死嗣位,改元永康。即位后,遵父遗令,校阅户口,罢除鲜卑贵族因军功所取的封户,归属郡县;重定士族旧籍,明其官仪。然法峻政严,思乱者众。不久北魏发兵来攻

  • 诗人杜甫早皇城值夜班:老是听到宫门打开的声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杜甫老师常被后人称为“杜拾遗”,拾遗,这也是他一生中最拿得出手的职位之一,这职位虽然不高,《唐六典》记载,左拾遗,从八品上,按照八品的级别对待,但职能不容忽视,皇帝有什么想不到的事情,遗忘的事情,拾遗官可以把这些事情直接向皇帝提起来,要么写一封奏章,呈上去,要么建议文武大臣在朝堂上公开辩论。杜老师的

  • 秦昭襄王: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说谁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大部分人都知道是清朝的康熙皇帝;谁是最长寿的君王,则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但是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有一位国君其寿命之长和在位时间之久比之上边那二位爷孙也是不遑多让。他就是秦国的秦昭襄王,在位时间五十六年,享有七十五岁高龄。先不说他本职工作做得怎么样,单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