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窦婴:西汉丞相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窦婴:西汉丞相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07 更新时间:2024/2/13 7:31:29

窦婴,西汉大臣,官至丞相,汉文帝窦皇后的侄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吴、楚七国之乱时,窦婴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wèi jī hóu】。武帝初,任丞相。元光三年,窦婴至交灌夫因在酒席中对田蚡出言不逊,被田蚡以罪逮捕下狱,并被判处死刑。窦婴倾全力搭救灌夫,并在朝会上就此事与田蚡辩论。但迫于皇太后王娡的压力,灌夫仍被判为族诛。窦婴乃以曾受景帝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为名,请求武帝再度召见。但尚书很快就发现窦婴所受遗诏在宫中并无副本,于是以“伪造诏书罪”弹劾窦婴。元光四年初,窦婴被处死。

人物生平

建功封侯

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他喜欢宾客。汉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因病免职。汉景帝刚刚即位时,他任詹事。

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弟弟,他的母亲窦太后很疼爱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汉景帝以兄弟的身份与他一起宴饮,这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酒兴正浓时,汉景帝随便地说:“我死之后把帝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听了非常高兴。这时窦婴端起一杯酒献给汉景帝,说道:“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陛下凭什么要擅自传给梁王!”窦太后因此憎恨窦婴。窦婴也嫌詹事的官职太小,就借口生病辞职。窦太后于是开除了窦婴进出宫门的名籍,每逢节日也不准许他进宫朝见。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反叛,汉景帝考察到皇族成员和窦姓诸人没有谁像窦婴那样贤能的了,于是就召见窦婴。窦婴入宫拜见,坚决推辞,借口有病,不能胜任。窦太后至此也感到惭愧。于是汉景帝就说:“天下正有急难,你怎么可以推辞呢?”于是便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赏赐给他黄金千斤。这时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都退职闲居在家,窦婴就向汉景帝推荐起用他们。汉景帝所赏赐给的黄金,都摆列在走廊穿堂里,属下的小军官经过时,就让他们酌量取用,皇帝赏赐的黄金一点儿也没有拿回家。窦婴驻守荥阳时,监督齐国和赵国两路兵马,等到七国的叛乱全部被平定之后,汉景帝就赐封窦婴为魏其侯。这时那些游士宾客都争相归附魏其侯。汉景帝时每次朝廷讨论军政大事,所有列侯都不敢与条侯周亚夫、魏其侯窦婴平起平坐。

宦海沉浮

汉景帝四年(前153年),汉景帝立刘荣太子,派窦婴担任太子的太傅。

汉景帝七年(前150年),刘荣被废,窦婴多次为刘荣争辩都没有效果。窦婴就推说有病,隐居在蓝田县南山下好几个月,许多宾客、辩士都来劝说他,但没有人能说服他回到京城来。梁地人高遂于是来劝解窦婴说:“能使您富贵的是皇上,能使您成为朝廷亲信的是太后。现在您担任太子的师傅,太子被废黜而不能力争,力争又不能成功,又不能去殉职。自己托病引退,拥抱着歌姬美女,退隐闲居而不参加朝会。把这些情况互相比照起来看,这是您自己表明要张扬皇帝的过失。假如皇上和太后都要加害于您,那您的妻子儿女都会一个不剩地被杀害。”窦婴认为他说得很对,于是就出山回朝,朝见汉景帝像过去一样。

在桃侯刘舍被免去丞相职务时,窦太后多次推荐窦婴当丞相。汉景帝说:“太后难道认为我有所吝啬而不让魏其侯当丞相吗?魏其侯这个人骄傲自满,容易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难以出任丞相,担当重任。”终于没有任用他,任用了建陵侯卫绾作丞相。

武安侯田蚡是汉景帝皇后王娡的同母弟弟,出生在长陵。窦婴当了大将军,正当显赫的时候,田蚡还是个郎官,没有显贵,来往于魏其侯家中,陪侍宴饮,跪拜起立像窦婴的子孙辈一样。等到汉景帝的晚年,田蚡也显贵起来,受到宠信,做了太中大夫。田蚡能言善辩,口才很好,学习过《盘盂》之类的书籍,王娡认为他有才能。

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太子刘彻继位,王娡称制,她在全国的镇压、安抚行动,大都采用田蚡门下宾客的策略,田蚡被封为武安侯。

田蚡刚掌权想当丞相,所以对他的宾客非常谦卑,推荐闲居在家的名士出来做官,让他们显贵,想以此来压倒窦婴等将相的势力。

建元新政

建元元年(前140年),丞相卫绾因病免职,汉武帝酝酿安排丞相和太尉。籍福劝田蚡说:“魏其侯显贵已经很久了,天下有才能的人一向归附他。现在您刚刚发迹,不能和魏其侯相比,就是皇上任命您做丞相,也一定要让给魏其侯。魏其侯当丞相,您一定会当太尉。太尉和丞相的尊贵地位是相等的,您还有让相位给贤者的好名声。”田蚡于是就委婉地告诉王太后暗示汉武帝,于是汉武帝便任命窦婴当丞相,田蚡当太尉。

籍福去向窦婴道贺,就便提醒他说:“您的天性是喜欢好人憎恨坏人,当今好人称赞您,所以您当了丞相,然而您也憎恨坏人,坏人相当多,他们也会毁谤您的。如果您能并容好人和坏人,那么您丞相的职位就可以保持长久;如果不能够这样的话,马上就会受到毁谤而离职。”窦婴不听从他的话。

窦婴和田蚡都爱好儒家学说,推荐赵绾当了御史大夫,王臧担任郎中令。把鲁国人申培迎到长安来,准备设立明堂,命令列侯们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废除关禁,按照礼法来规定吉凶的服饰和制度,以此来表明太平的气象。同时检举谴责窦氏家族和皇族成员中品德不好的人,开除他们的族籍。这时诸外戚中的列侯,大多娶公主为妻,都不想回到各自的封地中去,因为这个缘故,毁谤魏其侯等人的言语每天都传到窦太后的耳中。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而窦婴、田蚡、赵绾、王臧等人则努力推崇儒家学说,贬低道家的学说,因此窦太后更加不喜欢窦婴等人。

建元二年(前139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汉武帝不要把政事禀奏给太后。窦太后大怒,便罢免并驱逐了赵绾、王臧等人,还解除了丞相和太尉的职务,任命柏至侯许昌当了丞相,武强侯庄青翟当了御史大夫。窦婴、田蚡从此以列侯的身份闲居家中。田蚡虽然不担任官职,但因为王太后的缘故,仍然受到汉武帝的宠信,多次议论政事,建议大多见效,天下趋炎附势的官吏和士人,都离开了窦婴而归附了田蚡,田蚡日益骄横起来。

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逝世,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因为丧事办得不周到,都被免官。于是任用田蚡担任丞相,任用大司农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天下的士人有郡守和诸侯王,就更加依附田蚡了。

祸起小事

窦婴自从窦太后去世后,被汉武帝更加疏远不受重用,没有权势,诸宾客渐渐自动离去,甚至对他懈怠傲慢,只有灌夫一人没有改变原来的态度。窦婴天天闷闷不乐,唯独对灌夫格外厚待。

窦婴失去权势,想依靠灌夫去报复那些平日仰慕自己,失势后又抛弃了自己的人。灌夫也想依靠窦婴去结交列侯和皇族以抬高自己的名声。两人互相援引借重,他们的交往就如同父子之间那样密切。彼此情投意合,没有嫌忌,只恨相知太晚了。

灌夫在服丧期内去拜访田蚡,田蚡随口说:“我想和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恰值你现在服丧不便前往。”灌夫说:“您竟肯屈驾光临魏其侯,我灌夫怎敢因为服丧而推辞呢!请允许我告诉魏其侯设置帷帐,备办酒席,您明天早点光临。”田蚡答应了。灌夫详细地告诉了窦婴,就像他对田蚡所说的那样。窦婴和他的夫人特地多买了肉和酒,连夜打扫房子,布置帷帐,准备酒宴,一直忙到天亮。天刚亮,就让府中管事的人在宅前伺候。等到中午,不见田蚡到来。窦婴对灌夫说:“丞相难道忘记了这件事?”灌夫很不高兴,说:“我灌夫不嫌丧服在身而应他之约,他应该来。”于是便驾车,亲自前往迎接田蚡。田蚡之前只不过开玩笑似地答应了灌夫,实在没有打算来赴宴的意思。等到灌夫来到门前,田蚡还在睡觉。于是灌夫进门去见他,说:“将军昨天幸蒙答应拜访魏其侯,魏其侯夫妇备办了酒食,从早晨到现在,没敢吃一点东西。”田蚡装作惊讶地道歉说:“我昨天喝醉了,忘记了跟你说的话。”便驾车前往,但又走得很慢,灌夫更加生气。等到喝酒喝醉了,灌夫舞蹈了一番,舞毕邀请田蚡,田蚡竟不起身,灌夫在酒宴上用话讽刺他。窦婴便扶灌夫离去,向田蚡表示了歉意。田蚡一直喝到天黑,尽欢才离去。

田蚡曾经派籍福去索取魏其侯在城南的田地。窦婴大为怨恨地说:“我虽然被废弃不用,将军虽然显贵,怎么可以仗势硬夺我的田地呢!”不答应。灌夫听说后,也生气,大骂籍福。籍福不愿两人有隔阂,就自己编造了好话向田蚡道歉说:“魏其侯年事已高,就快死了,还不能忍耐吗,姑且等待着吧!”不久,田蚡听说窦婴和灌夫实际是愤怒而不肯让给田地,也很生气地说:“魏其侯的儿子曾经杀人,我救了他的命。我服事魏其侯没有不听从他的,为什么他竟舍不得这几顷田地?再说灌夫为什么要干预呢?我不敢再要这块田地了!”田蚡从此十分怨恨灌夫、窦婴。

田窦之争

元光四年(前131年)的春天,田蚡向汉武帝说灌夫家住颍川,十分横行,百姓都受其苦。请求汉武帝查办。汉武帝说:“这是丞相的职责,何必请示。”灌夫也抓住了田蚡的秘事,用非法手段谋取利益,接受了淮南王的金钱并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宾客们从中调解。双方才停止互相攻击,彼此和解。

同年夏天,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太王后下了诏令,叫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贺。窦婴拜访灌夫,打算同他一起去。灌夫推辞说:“我多次因为酒醉失礼而得罪了丞相,丞相近来又和我有嫌隙。”窦婴说:“事情已经和解了。”硬拉他一道去。酒喝到差不多时,田蚡起身敬酒祝寿,在坐的宾客都离开席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当。过了一会儿,窦婴起身为大家敬酒祝寿,只有那些窦婴的老朋友离开了席位,其余半数的人照常坐在那里,只是稍微欠了欠上身。灌夫不高兴。他起身依次敬酒,敬到武安侯时,武安侯照常坐在那里,只稍欠了一下上身说:“不能喝满杯。”灌夫火了,便苦笑着说:“您是个贵人,这杯就托付给你了!”田蚡不肯答应。敬酒敬到临汝侯灌贤,灌贤正在跟程不识附耳说话,又不离开席位。灌夫没有地方发泄怒气,便骂灌贤说:“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长辈给你敬酒祝寿,你却学女孩子一样在那儿同程不识咬耳说话!”田蚡对灌夫说:“程将军和李将军都是东西两官的卫尉,现在当众侮辱程将军,仲孺难道不给你所尊敬的李将军留有余地吗?”灌夫说:“今天杀我的头,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还顾什么程将军、李将军!”座客们便起身上厕所,渐渐离去。窦婴也离去,挥手示意让灌夫出去。田蚡于是发火道:“这是我宠惯灌夫的过错。”便命令骑士扣留灌夫。灌夫想出去又出不去。籍福起身替灌夫道了歉,并按着灌夫的脖子让他道歉。灌夫越发火了,不肯道歉。武安侯便指挥骑士们捆绑灌夫放在客房中,叫来长史说:“今天请宗室宾客来参加宴会,是有太后诏令的。”弹劾灌夫,说他在宴席上辱骂宾客,侮辱诏令,犯了不敬之罪,把他囚禁在特别监狱里。于是追查他以前的事情,派遣差吏分头追捕所有灌氏的分支亲属,都判决为杀头示众的罪名。窦婴感到非常惭愧。出钱让宾客向田蚡求情,也不能使灌夫获释。田蚡的属吏都是他的耳目,所有灌氏的人都逃跑、躲藏起来了,灌夫被拘禁,于是无法告发田蚡的秘事。

窦婴挺身而出营救灌夫。他的夫人劝他说:“灌将军得罪了丞相,和太后家的人作对,怎么能营救得了呢?”魏其侯说:“侯爵是我挣来的,现在由我把它丢掉,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再说我总不能让灌仲孺自己去死,而我独自活着。”于是就瞒着家人,私自出来上书给汉武帝。汉武帝马上把他召进宫去,窦婴就把灌夫因为喝醉了而失言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认为不足以判处死刑。汉武帝认为他说得对,赏赐窦婴一同进餐,说道:“到东朝去公开辩论这件事。”

东朝廷辩

窦婴到东宫,极力夸赞灌夫的长处,说他酗酒获罪,而田蚡却拿别的罪来诬陷灌夫。田蚡接着又竭力诋毁灌夫骄横放纵,犯了大逆不道的罪。窦婴思忖没有别的办法对付,便攻击田蚡的短处。田蚡说:“天下幸而太平无事,我才得以做皇上的心腹,爱好音乐、狗马和田宅。我所喜欢的不过是歌伎艺人、巧匠这一些人,不像魏其侯和灌夫那样,招集天下的豪杰壮士,不分白天黑夜地商量讨论,腹诽心谤深怀对朝廷的不满,不是抬头观天象,就是低头在地上画,窥测于东、西两宫之间,希望天下发生变故,好让他们立功成事。我倒不明白魏其侯他们到底要做些什么?”于是汉武帝向在朝的大臣问道:“他们两人的话谁的对呢?”御史大夫韩安国说:“魏其侯说灌夫的父亲为国而死,灌夫手持戈戟冲入到强大的吴军中,身受创伤几十处,名声在全军数第一,这是天下的勇士,如果不是有特别大的罪恶,只是因为喝了酒而引起口舌之争,是不值得援引其他的罪状来判处死刑的。魏其侯的话是对的。丞相又说灌夫同大奸巨猾结交,欺压平民百姓,积累家产数万万,横行颍川,凌辱侵犯皇族,这是所谓‘树枝比树干大,小腿比大腿粗’,其后果不是折断,就是分裂。丞相的话也不错。希望英明的主上自己裁决这件事吧。”主爵都尉汲黯认为窦婴对。内史郑当时也认为窦婴对,但后来又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去回答汉武帝。其余的人都不敢回答。汉武帝怒斥郑当时说:“你平日多次说到魏其侯、武安侯的长处和短处,今天当廷辩论,畏首畏尾地像驾在车辕下的马驹,我将一并杀掉你们这些人。”于是起身罢朝,进入宫内侍俸王太后进餐。

王太后也已经派人在朝廷上探听消息,他们把廷辩的情况详细地报告了王太后。王太后发火了,不吃饭,说:“现在我还活着,别人竟敢都作践我的弟弟,假若我死了以后,都会像宰割鱼肉那样宰割他了。再说皇帝怎么能像石头人一样自己不做主张呢!现在幸亏皇帝还在,这班大臣就随声附和,假设皇帝死了以后,这些人还有可以信赖吗?”汉武帝道歉说:“都是皇室的外家,所以在朝廷上辩论他们的事。不然的话,只要一个狱吏就可以解决了。”这时郎中令石建向汉武帝分别陈述了窦婴、田蚡两个人的事情。

惨遭斩首

汉武帝派御史按照文簿记载的灌夫的罪行进行追查,与窦婴所说的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犯了欺君之罪行。被弹劾,拘禁在名叫都司空的特别监狱里。

汉景帝时,窦婴曾接收过他临死时的诏书,那上面写道:“假如遇到对你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你可以随机应变,把你的意见呈报给皇帝。”等到自己被拘禁,灌夫定罪要灭族,情况一天比一天紧急,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向汉武帝说明这件事。窦婴便让侄子上书向皇帝报告接受遗诏的事,希望再次得到汉武帝的召见。奏书呈送汉武帝,可是查对尚书保管的档案,却没有景帝临终的这份遗诏。这道诏书只封藏在窦婴家中,是由窦婴的家臣盖印加封的。于是便弹劾窦婴伪造先帝的诏书,应该判处斩首示众的罪。

元光四年(前131年)冬天,灌夫和他的家属全部被处决了。窦婴过了许久才听到这个消息,听到后愤慨万分,患了中风病,饭也不吃了,打算死。有人说汉武帝没有杀窦婴的意思,窦婴又开始吃饭了,开始医治疾病。有流言蜚语,制造了许多诽谤窦婴的话让汉武帝听到,因此就在当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将窦婴在渭城大街上斩首示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拼命找长生不老药的原因是什么 还有哪些皇帝找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秦始皇长生不老药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为什么拼命找长生不老药?提起秦始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身上的那一大堆的谜团,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秦始皇作为“千古第一帝”,一个扫灭天下群雄统一天下、一个拉开了中国数千年封建专制序幕的伟大而开明的

  • 盘点四位二婚才嫁给皇帝的女性,她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虽然有严苛的封建礼法,但也有不少例外。对于至尊天子而言,他们的皇后理应温柔娴熟、地位尊崇,但也有皇帝非要喜欢二婚女子甚至寡妇。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二婚嫁给刘邦的薄姬薄太后名字不详,史家以薄姬称呼之,她原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韩信击败后,薄姬因

  • 孙峻是什么人?他与孙鲁班之间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孙峻是孙权身后第二位大将军,也就是诸葛恪之后的第二位行政大权执掌者。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峻是三国东吴宗室,也是权臣,曾权倾一时,他是孙静的曾孙,是孙暠的孙子,孙恭的儿子。孙静是谁?孙静是孙坚的弟弟。然而,孙峻却居然和孙权的长女孙鲁班私通,也就是说,论起辈

  • 历朝历代有哪些登基后没多久就驾崩的开国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不少开国君主登基后不久就驾崩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古代皇帝400多位,能在诸多帝王中留名的,除了雄才大略、特立独行的,就是开国君主们了。有些君主驾崩直接导致王朝的短命,有些君主的驾崩则导致王朝软弱,但也有盛世长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其中最有代

  • 三国时期东吴为何没有超一流的武将 太史慈和甘宁够不够分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东吴将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超一流武将为何没有东吴将领?首先需要声明的是,在三国武评系列当中,能够排在超一流武将的人选仅有十个人,分别是五虎,温侯,恶来、虎痴、颜良、文丑,此顺序不是武力值排名顺序,只是列出这十位人物,除此之外再无旁人。或许

  • 历史上孙鲁班是什么样的人?她为何要害死自己的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孙鲁班,字大虎,吴郡富春人。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她小名大虎,从她的小名就能看出,她的性格争强好胜,她有个同母的妹妹,叫孙鲁育,小名小虎。孙鲁班先嫁给周瑜长子周循,周循和他父亲周瑜一样,年纪轻轻就死了,孙鲁班在第一任丈夫周循死后,又嫁给了全琮。而孙鲁班的妹妹和她一样,孙鲁育先嫁给朱据,第一任丈夫朱据

  • 典韦在三国时期实力如何 典韦真的能在三国中排名第三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典韦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典韦武力值究竟如何?是否真的能在三国中排名第三典韦,曹操大将,有古之恶来之称谓。其勇武到底几何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若是说其武力能达到三四名,恐怕有失偏颇。本文主要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探讨典韦的武力在三国中到底能达到那个水平。毕

  • 清朝时期摄政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权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摄政王的地位有多大,顺治时期摄政王,摄政王的权利

    摄政王这个“官职”由多尔衮开创,他也是清朝历史上一个传奇的权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皇帝出自满洲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七星灯续命 诸葛亮真的是在借命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借命是真的吗,七星灯有什么用,诸葛亮续命灯被谁灭

    还不了解:诸葛亮续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要设七星灯续命?《三国演义》中有三绝,分别是义绝关云长,奸绝曹孟德,以及智绝诸葛孔明。小说中的诸葛孔明,是一个多智近妖的半人半神形象,还曾多次使用过仙家法术。赤壁之战时他登上七星坛,向天地祷祝,借来东

  • 司马师和司马昭相比 司马师比司马昭还要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师厉害吗,司马懿和司马昭谁厉害,司马伦为什么嫁祸司马师

    对司马师和司马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师要比司马昭强吗?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跌宕起伏的三国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以武艺著称于世的关羽,以智谋多诡近妖的诸葛亮,以忠义贯穿终始的姜维,但是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