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晋皇帝司马睿晚年如囚徒 47岁为何被大臣气死

东晋皇帝司马睿晚年如囚徒 47岁为何被大臣气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66 更新时间:2024/1/30 2:22:46

王敦至今都留下了一个谜,那就是:他到底想不想改朝换代?在权臣和皇帝之间,他似乎摇摆不定。

皇座曾经触手可及,然而他掉头离去。可惜转眼一生,转身一世。等他再次回首,才发现荆棘密布,云遮断归途,建康已是咫尺天涯。他只有站在长江边仰天悲歌,奔腾不息的江水卷走了他的万丈雄心,却没能冲洗得了对他的万世骂名。

司马睿被活活气死

王敦是个矛盾的双面人:

1、他对钱嗤之以鼻,但给他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家里堆满了各方的贡品财物;

2、他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但每次开会都吵吵嚷嚷,他大声发火都控制不住;

3、他推崇清谈,尊重名士,但最信任的两个人沈充、钱凤,都是卑鄙小人。两人胡作非为,王敦也不管;

4、他意志顽强,坚韧不拔,但他的决策朝令夕改,变化随意。

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那就是:他有当皇帝的野心,但没有当皇帝的魄力。

掌控东晋大权后,他到处树立党羽。在朝内,王导加尚书令,是行政一把手。亲哥王含为卫将军,掌管军队;在地方上,重要州的负责人全换成同一族的。比如王廙为荆州刺史,王廙死后,换成王舒;王彬任江州刺史;王邃为徐州刺史等等。整个东晋大地挂满了“王”的族帜。

真正的老大司马睿,已被“软禁”在皇宫之中,王敦自始至终没有看他一眼。

司马睿说的话只在宫门内有回响,天下的新闻报道中再也找不到他的名字。

他在恼怒中患上了忧郁症,越病越重。有一个大臣叫荀组对他忠心不二,司马睿最后一次挣扎,任命他为太尉兼太子太保,希望能发出一丝光亮。没想到荀组不久就病死,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司马睿放弃了所有的幻想,夕阳西下,晚霞散尽,余辉皆灭。322年11月,也就是建康城破的半年多后,司马睿带着无穷的愤恨和幽怨撒手西去,终年47岁。

对周氏一族动了杀心

司马睿当“囚徒”的日子,整个司马氏完全被打翻在地,王敦只需要补上最后一刀时,却停手了。

他在建康呆了一个多月,就匆匆返回了武昌。武昌是他的大本营,他可能认为,遥控朝廷和现场指挥效果是一样的。但一着走错,满盘皆输。

司马睿病逝后,太子司马绍毫无阻碍地顺利即位,史称晋明帝。才过一个月,王敦终于意识到离朝廷太远,鞭长莫及。于是猛吃反悔药,暗示建康征召自己回去。司马绍没有抵抗,非常听话,亲手写诏书,说:回来吧,朝廷离不开你。

但王敦还是没有到建康,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嫡系部队的大营设在姑孰南边的于湖,离建康很近。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没有采取任何动作,任司马绍慢慢坐稳了位置。

上天也许看他频频浪费机会,再也无法容忍。

323年下半年,离司马睿去世不足一年,他患病了,而且病来如山倒。他身体棒棒的时候,总觉得来日方长;此刻,才知道时不我待,隐约有了篡位的念头。

他要先把地方上的豪强一个个清除干净,然后从容走进建康,踢掉司马绍这个傀儡。

屠刀先举向了江南的周氏。周氏犯了什么错呢?

周氏的领头人是周札,守石头城时主动投降王敦,立了大功。因此周札被任命为光禄勋,很快转为尚书,接着又转为会稽内史。整个周氏全部封赏,一共有五人封侯。周札这个人不懂得功成身退,只想到衣锦还乡。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老虎长大了,即使不咬人,也让王敦不放心。

钱凤和沈充看着死对头越来越傲气,要爬到咱们头上,怎么受得了。钱凤更担心如果王敦突然死了,自己搞不定周家,于是对王敦说:周家有才能的子孙多啊,只有除掉他们,您的后代才平安,国家才能稳定啊。

王敦决定除掉这个后患,还要一并处理北方的周家。周顗被杀死后,弟弟周嵩一直怀恨在心,王敦假装派人去慰问,周嵩说:他被天下人所杀,吊唁什么?

王敦听了极其愤怒。王敦自己没有儿子,哥哥王含家的第二个儿子王应,过继给了王敦,被王敦指定为接班人。

周嵩公开批评王应不适合领兵,说是他纨绔子弟。王敦对周家非常厌恶。为了杀他们,找了一个借口。

诬陷周家和道士勾结

当时有个道士叫李脱,四处云游,替人看病。自称是个神仙,已经八百岁了,所以叫“李八百”。无数的人相信他,成为他的门徒。民间有个关于他的传说:

“李八百”听说汉中有个人叫唐公昉,一心想修道,但是没有高人指点。就准备把一身的道术传给他。

他假装是个外地人,应聘到唐公昉家做奴仆。他做事细心周到,时间长了,唐公昉一家都特别喜欢他。一次“李八百”突然病了,唐公昉就请了医生来,为他诊诒、抓药,花去了大量的钱。

然而“李八百”的病越来越重,不久,全身生了恶疮,不仅让人恶心,家里还都是异味。唐公昉大哭说:你生病我一定想办法替你治,不论用多少钱都不要紧,可是你的病总是治不好,叫我怎么办啊!

“李八百”说:如果用舌头舔我的疮,就能好了。

唐公昉让三个丫环给“李八百”舔,结果没好。李八百说:她们舔还不够,你给我舔,才能好。

唐公昉用嘴给他舔。“李八百”又说:可能还是不行,如果让你夫人舔的话肯定会好。

唐公昉又叫妻子给他舔。“李八百”说:已经好了不少,但要想完全根治,还要用几十斗的酒洗澡才行。

唐公昉让人买了几十斗的酒装在一个大桶里,“李八百”起床跳进酒桶中。洗过后,全身的疮果然好了,皮肤白得像凝脂一样,一点疤痕没有留下。

这时“李八百”对唐公昉说:我其实是个神仙,是故意考验你的。听说你一直想成仙,我把成仙的道术都传授给你。

三个丫环和夫人此时也变得容光焕发,年轻艳丽。此后,唐公昉也成仙而去。

这仅是美好的传说,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人总是不稳定因素。王敦派人诬陷周嵩、周札叔侄和李脱图谋不轨,然后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当时周札还在吴兴老家,他本人是个要钱不要命的吝啬鬼。王敦派士兵来抓他时,周札的兵器库里有大量的精甲利刃,但周札舍不得拿出来,只分给手下的人一些破烂武器。

士兵们气愤之极,谁都不愿替这种老板卖命,全部逃散。

周札及家人全被杀光,随后江东周氏被灭族。周处英雄盖世,自己命运已很悲惨,没想到族人命运更加悲惨。

司马绍看着危险步步逼近,他年富力强,性格刚毅,不像父亲优柔寡断。他也在王氏的空隙里寻找同盟军,先想到了一个名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莫道三齐无悲士:战国历史上自刎的齐王田横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年齐国君主田氏的族人。秦末,与从兄田儋、兄田荣等杀死狄县令,起兵反秦。田儋死后,立其子田市为齐王,平齐地。项羽攻齐,田荣、田市皆败死,又立田荣子田广为王,自任丞相掌实权。汉三年(前203年)刘邦派郦食其使齐,约田广叛楚和汉共击项羽,不意汉将韩信用蒯彻计袭破齐,田广、田横以为被郦出卖,杀之。齐军

  • 东晋温峤:用“掉包计”娶亲 当卧底两次救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温峤是华夏文明衣冠南渡的股肱之臣。他依靠才华胆识与人格魅力,联合力量,对抗地方军阀,消除战乱,两度拯救南京于水火,成为“保皇派”里最闪亮的政治明星。另一面,他说话犀利,也不在乎“文明用语”;嗜赌成性,“牌品”又极差;同族长辈请他做媒,他竟恬着脸自荐。无论如何,他用42年的短暂生命,书写下整部东晋初年

  • 王羲之岳丈是个儒雅的“草头王” 曾躲过王敦暗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人都听过 “袒腹东床”的故事:一名高官派人到王导家选女婿,其他年轻人都正襟危坐,只有王羲之敞着衣服、露着肚子在东厢房的床上吃东西。这种另类表现由于不做作、真性情,千百年来,后面跟着数不尽的点赞。当时也“秒杀”了来面试的人,高官听说后更是两眼放光,当即拍板就是他了。从中也可以看出这名老岳丈的性情和

  • 揭秘:东晋权臣王敦攻克建康后为何不趁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王敦至今都留下了一个谜,那就是:他到底想不想改朝换代?在权臣和皇帝之间,他似乎摇摆不定。皇座曾经触手可及,然而他掉头离去。可惜转眼一生,转身一世。等他再次回首,才发现荆棘密布,云遮断归途,建康已是咫尺天涯。他只有站在长江边仰天悲歌,奔腾不息的江水卷走了他的万丈雄心,却没能冲洗得了对他的万世骂名

  • 盘点三国英雄临终遗言七宗最:比比遗言哪家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汉语言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譬如“出生入死”(语出《老子》),就是堪称精辟的。短短的四个字,极富哲学性地阐述了人生道意,每个人的一生,无非生死而已。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盖世豪杰,都抵不过百年岁月的摧噬,终会化成灰灰尘土。在这里,我们不妨八卦一番,来瞧瞧三国时代那些人气英雄们将死时都说了些什么。最温

  • 千秋功过谁人评:商鞅是帝国英雄还是历史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变法的内容约可分成五个方面:1.什伍连坐,轻罪重刑。什伍为军队基层编制,商鞅将它应用于民间村邑,即将民众置于严密的军队式组织控制之下,并开乡村邻里间告奸连坐之先河,用轻罪重刑等严酷手段,有效地加强了对全体民众的专制统治。2.奖励耕织,摧抑工商。主要是“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一举措不遗

  • 残暴荒淫秦二世胡亥的最后结局:自杀以谢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短命的直接原因是胡亥的残暴。他的残暴,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秦始皇称帝后的第一件事是改自己的尊称为“皇帝”,以显示他的尊贵。与此称鲜明对比的是,秦二世上台后欲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极度享乐,而落实的却是大屠杀,自毁长城。这在后世成了利用不轨手段登上帝位的“必修课”。冤杀蒙恬兄弟。被赵高公报私仇的蒙恬兄弟父

  • 英雄PK痞子:楚汉争霸项羽为何斗不过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刘邦。一个英雄,一个流氓。英雄注定是让人敬仰的。草莽流氓,为了追求利益,会不顾一切的,哪怕老爸被人绑架,哪怕儿子挡住了道路。流氓的行为虽然被人耻笑,但他们绝对是既得利益者。英雄遇见了流氓,斗争的经过很搞笑,斗争的结果则令人意外。项家造反势力在秦二世胡亥出生前的一年,在江苏宿迁的项家,就有一个男

  • 揭秘晚清外交官陈季同:一位震惊法国的中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陈季同(1851-1907),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15岁考入福州船政局附设的求是堂艺局前学堂读书,学堂的教员多为法国人,用法语讲课,为陈季同打下了扎实的法文基础。1875年陈季同毕业后被船政局录用,同年随法国人日意格到英、法各国参观学习。此后历任中国驻法、德、意公使参赞。上世纪前半叶,法国戏剧艺

  • 乾隆下猛药反腐败:地方官为何认为不贪白不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弘历25岁登基,在清朝诸帝中不失为一个有政治抱负和有所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以其祖康熙为榜样,并吸取了其父雍正的一些统治经验,乾纲独断,事必躬亲,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当时的中国空前统一,社会相对和平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乾隆帝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