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枭雄何以从不良少年开始到盖世英雄的转变

一代枭雄何以从不良少年开始到盖世英雄的转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48 更新时间:2024/1/17 14:05:14

东汉末年的曹操是个了不起的角色,后来的他做了许多大事情。只是他小时候却不是个好孩子,至少算不上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如果考究他做的事情,他倒的的确确算是个不良少年。曹操很坏,不喜欢读书,尤其是不喜欢读《诗经》之类的经典的东西,曹操最喜欢的是玩,喜欢斗架、遛狗,有的像现在的小痞痞。曹操很坏,有一回,和城里某家的公子哥玩赛马,小曹比不过。比不过的小曹很是恼火,夜里拿刀来到人家的马圈里,把一匹宝马的腿砍断了。

曹操很坏,曹操的叔父很反感小曹的行为,就去向曹操的父亲告状。曹操本就对自己的叔父不满。于是就假装成中风的模样,嘴眼歪斜,口吐白沫。小曹的叔父一见大吃一惊,连忙去找自己的哥哥,说:小曹不行了。等两个人慌里慌张的跑来,曹操精神很好地在那里玩耍。看到了弟兄二人,反而奇怪地问:为什么跑得这么夸张。当父亲说你叔父说你不行的时候,小曹很冤枉的诉苦道:我叔什么时候说过实话,他一直不喜欢我。气的曹操的叔父脸色大变,只是不好发作,而小曹还在一旁扮着鬼脸,心里在得意的笑。

曹操很坏,结交了很多社会上的人物,与自己的堂弟曹洪曹仁等经常在一起戏耍。后来还和长得俊俏的袁绍张邈等人关系非常,并且和袁绍一起玩起了偷别人新娘子的游戏,当然孩子们在一起什么事也干不了,只不过是随便玩玩。曹操很坏,不过曹操做事很勇敢、很果断,胆子很大。有一年的夏天,据说是小曹十岁的时候,小曹和曹仁曹洪等到涡河里游泳,碰到一种能够吞噬人的水怪,有人认出是蛟龙,后人说是鳄鱼,不管怎样,当时的孩子吓得四散奔逃,只有小曹大喊一声:我和你拼了,然后奋力搏击。此时,浊浪滔天,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过了不久,雷声消失了,雨停了,蛟龙也不见了,只有小曹的身影依旧。小伙伴一见,大惊。自此,唯小曹马首是瞻。

年轻的小曹无所畏惧,当时正赶上党锢之祸。太学生议论朝政,时常遭到宦官的打击。张让等人大搞文字狱,迫害李膺等著名的人物。是非不分的皇帝把议论朝政的书生们统统抓了起来。在不断反复的斗争中,书生们屡遭清算。这一年冬天,李膺的儿子李瓉、学者何顒也遭到通缉,阴错阳差竟然逃到曹腾府上。曹腾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这二人面如土色,却见曹腾的孙子指点江山、高谈阔论,点数宦官的种种不法行径,让人拍案。二人一见,连声惊呼,说:此人可堪大任。后来,二人带着少年馈赠的礼物,在少年亲自的护送下,到了涡河渡口。何顒拍拍少年的肩膀说:汉室将亡,日后能安天下的,除了你还有谁呀。这个少年就是曹操。

这么看来,曹操决不是一般的坏孩子,他以前种种的劣迹,完全也可以看做是一个青春叛逆期的正常所为。他的顽劣在于深感自己出身的卑微,想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让别人认可。因为小时候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在京城里做官,曹操小时候其实并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曹操自己也说过: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三徙教讲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过庭语说的是父教,总之小的时候,曹操内心是悲苦的,他渴望爸爸妈妈在身边陪着,可是等到的只是悲苦的童年。

不过和同龄的孩子相比,曹操有着自身的优势:

其一,胸怀大志。匹夫可夺帅,不可夺志。在那样的岁月里,能够侃侃而谈,让当时著名的读书人钦慕,小曹的确非一般人可比。

其二,貌似不读书,却有一肚子学问。小曹今后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是散文,也有特殊的贡献,而且小曹绝对不是死读书本的呆子,而是活学活用的典型。

其三,小曹喜欢结交天下豪杰。像袁绍、张邈,像曹仁曹洪,像夏侯渊夏侯惇,像刚才提到的何顒等,或是今后叱咤风云的好汉,或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或是和小曹逐鹿中原的劲敌,或是小曹事业的好帮手。

其四,小曹是实干家。小曹不是夸夸而谈的人物,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小曹勇斗蛟龙的一段,多少有点惊心动魄。

其五,小曹喜欢动脑子。小曹天生是智谋的高手,绝不一味的蛮干,懂策略。你看,他对付他的叔叔就很出色,让曹大叔哑口无言。

总之,作为后来三国的三巨头之一,小曹小时候便显得就很不平凡。不过千万不要把他等同于浑浑噩噩的劣迹少年,否则如何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气势磅薄的诗句。

壮哉,少年曹操。所以我们当老师的,千万不要带着有色玻璃看学生,否则,你的训斥之下,就会泯灭了天才少年的个性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皇帝竟也被斩首:中国历史上被斩首的三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最奇葩的皇帝,历史上死得最惨的27位帝王,历史上短命王朝

    在中国古代,封建皇帝大都是遭受叛乱被杀,抑或亡国被杀等等,基本上是死于非命,且数量居多。其中在死于非命这种方式的范围中,被斩首而死的皇帝却不为常见。所谓“斩首”,也就是说将头和躯干分离,说白了就是砍头。历史上像这样死法的皇帝非常少,仅仅出现了三位,他们分别是南燕末主慕容超、后秦末帝姚泓和南朝齐帝萧宝

  • 戚继光巴结上司:写信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戚继光门下走狗,晓征明戚继光,遇到巴结领导的同事怎么样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

  • 清朝最窝囊的“太上皇”:光绪帝生父醇亲王奕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真是个恶心的朝代,清朝怎么那么窝囊,什么男人最窝囊

    如果我们要从历史上寻找出一些实例,来展示帝王家族的真实形态的话,那么,晚清时期贵为光绪父亲的醇亲王奕譞也许有一定的典型性。这个典型并没有体现帝王家族的豪奢与权威,而是体现了权力的强大—这个皇帝父亲一生都在躲避权力的蹂躏,最终他似乎胜利了。但死后,无所不在的权力仍然没有放过他。一声霹雳,儿子成皇帝醇亲

  • 历史上真实的包公有些迂腐:反应被小吏完全料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999-1062),字希仁,北宋庐州(今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出任大理评事、天长知县、殿中丞、大理寺丞、知端州等。政绩卓著,累迁监察御史,建议裁汰冗官、轻徭薄赋、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工部、刑部、兵部员外郎,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高阳关路都部署安抚

  • 悲剧的和亲公主:康熙女儿和硕端静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硕荣宪公主,和亲公主的结局,康熙女儿蓝齐儿结局

    和硕端静公主,是清圣祖皇帝玄烨的第五个女儿。生于康熙一二年(1673年),薨于康熙四九年(1710年)。芳年仅仅37岁。翻开史料,解读文记。公主短暂的人生给人们留下了不尽的感慨和永远的遗憾。封建的政治婚姻,导致国色天香的一代玉娇,枝残花落。清王朝自进关入主北京以来,问鼎朔漠,逐鹿中原,封疆拓土,巩固

  • 三国最完美的将领姜维为何会断送了蜀汉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如果姜维复国成功,蜀汉大将军姜维,姜维什么时候投靠的蜀国

    姜维,字伯约,天水人氏,早年在曹魏的朝廷里就职,在平叛羌、戎之乱时,(随便说一下,羌、戎当时的少数民族只需三国之一国中边境几郡就可镇压,可见之后的五胡乱华完全是司马家八王之乱自相残杀的结果。)战功积累至中郎。之后在诸葛亮北伐时,他和天水太守一起出行抵抗,没想到当时太守闻蜀军到来诸县响应,开始疑神疑鬼

  • 史上哪个皇帝竟让自己的儿子娶自己的外甥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甄嬛为什么不让她儿子当皇帝,朱元璋为什么不让自己儿子当皇帝,甄嬛不让亲儿子当皇帝

    大家都知道,吕后让自己的儿子娶了自己的外甥女为妻,皇帝就是汉惠帝,后来过了屈辱的同床异梦的生活,且张后一生无怀孕,可见这样亲上加亲的关系并没有让自己儿子的江山永固,最后汉惠帝在酒色荒淫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要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可是历史上还有一位声名显赫的皇帝也让自己的儿子娶自己的外甥女。这个人就是东

  • 历史上的刘表:荆州牧刘表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什么意思,三国时期的刘表和刘备是什么关系,豫州牧

    就在曹操正在对荆州磨刀霍霍的时候,荆州刘表还在做着三分天下的美梦。刘表这个人不是没有本事,他其实是一个多方面的人才,他是鲁恭王的后代,骨子里确实有着大汉往事的干练与通达。早年曾经单骑来荆州平定叛乱。可惜,时代变了,如今的刘表贵为荆州之主,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锐意进取。年轻的时候刘表也喜欢写写时评,据说还

  • 清官海瑞的“另类升职”:靠着被人排挤而升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海瑞官居几品,海瑞是好官吗,清官海瑞简介

    原文:“海瑞秉忠亮之心,抱骨鲠之节,天下信之。然夷考其政,多未通方。只宜坐镇雅俗,不当重烦民事。”出处:清?王国宪?《海忠介公年谱》背后的故事:在官场上,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如果和同僚、上司的关系不好,要想升职那真是难如登天。但明朝的清官海瑞却是个特例。无论他在哪里为官,都受到同事的排挤,和谁的搞不拢

  • 大清相国陈廷敬:驰骋官场54年 累计28次升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官绅一体当差政策后来怎么样,大清相国历史,康熙五十六年全军覆没

    导读:陈廷敬,字子端,号午亭,山西晋城(泽州)人,顺治朝进士,康熙朝宰相。他在朝任职五十四年,一生二十八次升迁,直至康熙四十二年升任文渊阁大学士。山西历史文化浓厚,人才辈出。若是外省人,提及山西名人必会想到关二爷、李世民、武则天、杨家将、呼家将,等等。若具体到名臣,人们又会想起神探狄仁杰、汾阳王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