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小太宗”归天:唐朝失去了最后个能挽救他的人

“小太宗”归天:唐朝失去了最后个能挽救他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4/1/16 4:22:05

唐宣宗初年,回鹘因内乱而势力衰微,而吐蕃也同样由于内乱而无主,所以唐廷没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曾被吐蕃占领的河湟地区。当时,当宣宗想要进兵吐蕃的时候,吐蕃的秦州、原州、安乐州以及石门关、萧关等七关都前来投降。宣宗将他们一一收复后,改安乐州为威州,且令人将河陇的千余老幼百姓送到京城。宣宗亲自登临延熹门楼接受朝拜。一时间,河陇民众因为重新成为唐朝百姓的一员而欢呼雀跃。

总的来说,宣宗在位时之所以能够享受太平岁月,大概与他的为人及严格的家教分不开。有这么几件家常小事,可以体现宣宗的治家甚至治国的理念。

宣宗生母郑太后的弟弟郑光,曾为河中节度使,入朝来汇报河中情况时,语言多有粗鄙浅陋之处,宣宗便留他在右羽林带兵,再也不让他治民。郑太后常常说郑光比较清贫,宣宗也只不过是多多地赐给金帛,始终不给好官。

大中二年(公元847年)十一月,宣宗的长女万寿公主下嫁给起居郎郑颢,本来公主出嫁,一向都是用的银饰车辆,宣宗却命令改银为铜,以节俭之风昭示天下;并且还要求公主谨守妇道,不要瞧不起丈夫家的人。郑颢的弟弟偶然得了重病,宣宗派人前去探望。派去的人回来了,宣宗顺便问起公主当时在哪里,回答说在慈恩寺看戏。宣宗生气地说:“我常奇怪士大夫家为什么不想与我家结为姻亲?现在才晓得原因了。”

于是将公主召来,当面斥责道:“小叔子都生病了,怎么还跑去看戏,而不去看望病人呢?”公主自知错了,赶紧道歉。从此,地位显贵的亲戚也都自觉地遵守礼法,不敢骄傲放肆。

宣宗本来打算将二女儿下嫁给士大夫于琮。一次,公主与宣宗一块吃饭,稍不如意,就将筷子折断了。宣宗生气地骂道:“你这样子的性情,能做士大夫的妻子么?”于是改让四女儿广德公主嫁给于琮。

宣宗的所作所为可谓一朝模范,司马光对他的评价是:明察沈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民爱物。其统治时期,可以与唐初的贞观之治相媲美,所以号称小太宗。

宣宗在位十三年时,年龄已满五十,由于力气渐渐不如以前,有时不得不借助药物。偏偏也是错误地相信了方士紫芝等,服用了许多金石之物。刚吃时还有些效果,到了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八月,药性突然发作,背上竟然燥热得长上了疽,好几天都不见大臣。宣宗有十一个儿子,长子名叫温,曾封为郓王,但不太为宣宗喜欢。宣宗只喜欢第三个儿子夔王滋,想立他为太子,由于担心未按通常顺序立储,必然招致大臣劝阻和反驳,所以把这事一年一年地往后推。

从前裴休担任宰相时,曾经请求宣宗早立太子,宣宗很不高兴,说:“我还没有老,现在急于确立太子,是不是想把我当作闲人了?”

裴休不敢再提这事。到了宣宗发现自己身体状况已经很糟糕时,才秘密叮嘱枢密使王归长等三人,想立夔王滋为太子。只因为左军中尉王宗实,素与王归长等三人不同心,王归长等担心他从中作梗,便擅自颁布命令,调他为淮南监军。王宗实受命以后正要离开京城,左军副使亓元实对王宗实说:“皇上生病已经一月多了,现在调您到淮南,也不知是真是假,中尉为何不见见皇上再走呢?”此时正是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

经亓元实这一提醒,王宗实恍然大悟,当即前去大明宫寝殿面见宣宗。谁知他去时,已听得卧室门里哭声一片,原来,宣宗已经归天。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正在寝殿中安排后事,商量如何拥立夔王滋即位。

王宗实见状骂道:“皇上已经驾崩,为何不先公告中原内外?这般鬼鬼祟祟地背地里搞鬼,到底想干什么?”

说到这里,从袖中取出将自己派到淮南作监军的朝廷命书,掷到三人面前,说:“皇上病得那么重,怎么会有这道命令?显然是你们捣鬼。你们考虑一下,假传圣旨,该当何罪?”

王归长等人只有内柄,并无外权,忽然见到王宗实进来,已有三分惧怕,再说又被他三言两语就揭露隐情,更觉得心虚害怕,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当即接连下跪,请求饶命。王宗实说:“立嫡以长,古今都是如此。你们既然已经知罪,赶紧起来去迎恽王,还可以稍微弥补你们的罪过呢!”

几人连忙起来去迎接郓王温。不一会儿,郓王就到了,到宣宗的床前痛哭了一场。王宗实将亓元实召来,立即起草诏书,立郓王温为皇太子,改名为漼。八月十三日,太子漼在宣宗的灵柩前即位并召见百官,这就是懿宗。待百官退下后,即传出一道命令,让人拿下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说他假传皇上命令,予以当日处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击败陈友谅称吴王:真正拥有平天下的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亲率六十万大军,自武昌沿长江东下,入赣江包围洪都,以报前仇。七月,朱元璋自率水师二十万,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两军相遇康郎山。陈友谅遣骁将张定边正在围攻朱元璋,忽然被一支箭射中额头,射箭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将常遇春。常遇春和俞通海及时赶来,帮朱元璋解围。张定边

  • 清朝第一代“八大铁帽子王”的最后结局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铁帽子王是清朝的称呼,在以前跟免死金牌、丹书铁券差不多功效,这是没有世袭罔替这一说。清朝历史上有八位权势赫赫的王爷,他们在开国创业过程中战功最多、勋劳最大,所以他们的王位也是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如果因事被革除爵位,可由本家其他子孙继承。本家假若无人,还可以由旁支子孙袭封。这叫“世袭罔替”,俗称“铁

  • 康熙最爱的蓝齐儿格格原型是谁?固伦荣宪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蓝齐儿格格”这个角色给人印象深刻,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又据说,这个“蓝齐儿格格”的原型就是一位下嫁到赤峰的大清公主。那么,这个公主又是哪一位呢?她又有怎样的故事呢?她不是“格格”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统称为格格。皇太极立国号“大清”后,也开始按照汉人习惯

  • 不务正业的帝王盘点:汉灵帝摆摊卖肉“一刀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以帝王九五之尊,却乐于开店做买卖,在历史上并非罕见的怪事。从司马遹摆摊卖肉,到乾隆设买卖街,足见帝王做买卖那份心瘾。唐中宗好不容易才当上皇帝,诸多不顺,索性开店解闷儿;明代皇店之风炽盛,甚至放皇债和高利贷。而清朝乾隆的新春买卖街,恍若如今的“高级俱乐部”,你可别以为像广州春节的花市,也许跟荷兰带橱窗

  • 欺负寡嫂的暴君高湛:和电视剧中完全不同的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齐主高演派王琳为扬州刺史,出镇寿阳,威胁南方。陈主陈蒨很想和好,因仇人在前,无从沟通。高演听高归彦的,把济南王高殷害死。后来高演出外打猎,忽见兔子跳跃起来,留神一瞧,好似一个披发拿戟的夜叉,于是坠落马下,肋骨跌断。娄太后看望,问及高殷,不见回答,她愤愤道:“已被你杀死了么?”高演病重,遗书叫弟高湛即

  • 盘点:道光皇帝死前为何留下四道令人费解的遗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帝在临死前,留下了四道遗嘱,简单的说就是:一、他死后不配天。也就是不要将他的神牌供奉到天坛的皇穹宇和皇乾殿内;二、他死后,其神牌不升祔太庙。但可以升祔奉先殿,其画像可以悬挂到寿皇殿、安佑宫;三、他死后,不要在他陵寝的五孔桥南为他建圣德神功碑;但要把“大清某某皇帝”文字镌刻在明楼碑上,陵寝名称刻在

  • 梁武帝萧衍远色登基:将宠爱的前朝妃子送给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萧衍平定乱贼后住阅武堂,假冒宣德太后命令:萧衍为大司马,录尚书事,兼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承制行事。授王亮为长史,萧宝义为太尉,改封萧宝夤为鄱阳王,萧宏拜中护军。杀茹法珍、梅虫儿、王宝孙四十一人;他想沾染潘贵妃,王茂劝:“留她在宫中,要惹人非议的。”逼她吊死,颁诏废除恶政,放宫女两千人分

  • 揭秘:历史上一脚踢死自己亲儿子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是清朝中叶一位没有什么作为的皇帝,既非开国之主,又非亡国之君,但这个平庸的时代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位君主,他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千年,他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简言之,列强入侵,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

  • 厌学被父皇踢死的皇子:爱新觉罗奕纬的悲剧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皇子是天潢贵胄,除了皇帝没有人敢动他们一根汗毛。皇子夭亡大部分是因染病而终,少部分死于政治斗争或是战死沙场。有这样一位皇子,他生在和平年代,却英年早逝,他并不是因病而终,也不是死于政治角逐,而是因为厌学被父皇活活踢死。这就是清道光皇帝旻宁的长子——爱新觉罗·奕纬。奕纬生于嘉庆十三年。他的母亲原是宫中

  • 揭秘:谁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手垂过膝”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手垂过膝”这个词,我们见过最多的就是来形容刘备;在《资治通鉴》中也形容过晋武帝司马炎,“立发委地,手垂过膝”。《晋书》当中还形容了后燕皇帝慕容垂,“手垂过膝”。古人认为帝王之所以能成为帝王,在身体特征上会与常人有些异样,“手垂过膝”就是形容帝王身体特征异样的一个词,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次。“手垂过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