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代被忽略的雄主,为夺荆州连用十大妙计

三国时代被忽略的雄主,为夺荆州连用十大妙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22 更新时间:2024/2/10 21:49:42

荆州的归属一直是孙刘联盟的一块软肋,因为荆州的战略地位重要,所以成为孙刘矛盾的焦点,刘备凭借荆州进军巴蜀,孙权欲据荆楚成帝王之资,最后孙权乘关羽后方空虚轻而易举袭夺了荆州,为夺荆州,孙权用了十年的时间进行筹划,那么他到底都用了哪些计谋呢?

第一计,借尸还魂

建安十三年荆州刺史刘表去世,孙权采取鲁肃建议往吊刘表以探虚实,结果鲁肃未到曹操已先期占领荆州,刘琮投降,刘备鼠窜,此时孙权只好与刘备联合共抗曹军,孙权的意图是,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赤壁之战曹操败北,孙刘联合收复了荆州大片土地,刘备推荐孙权任徐州牧,而孙权则表刘备为荆州牧,孙权认为刘备虽然枭雄,但势单力薄,与东吴没有可比性,暂时将荆州交给刘备总比交给曹操有利,于是刘备虽为荆州牧实际还在孙权的控制之下,这就是为什么有借荆州之说的根源。

第二计,假道伐虢

刘备虽为荆州之主,然未全部占有荆州,他只好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以扩充自己的地盘,孙权看中刘备的实力欲借力西并蜀川,此为假道伐虢之计,但却失败了。据《三国志·刘备传》记载,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意思是,孙权准备出兵取蜀,想让刘备为前驱,于是派使者告知刘备,刘备主薄殷观说:“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殷观这话与刘备不谋而合,于是殷观升职。《献帝春秋》说,孙权欲与刘备共取西蜀,孙权说,若让曹操取了西蜀,则荆州危矣,如果我们取了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此时的孙权总认为刘备是寄居篱下,于是派周瑜率军借道夏口,哪知刘备却有自己的打算,他表面说:“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暗地里派关羽屯住江陵,张飞驻扎秭归,诸葛亮盘踞南郡,破了孙权之计。

第三计,美人计

此计孙权共使用两次,一为刘备,一为关羽。《三国志·刘备传》曰: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刘备南征四郡并担任荆州之主,孙权感到畏惧,所以将妹妹许配刘备,孙权的用意,一是想稳住刘备,二是想借刘备之力西取巴蜀。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此计用在刘备身上不奏效,用在关羽身上孙权才知道自己落了个更大的难堪。《三国志·关羽传》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演义中还添加了关羽辱骂的细节:“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第四计,反客为主

建安十九年,刘备夺得益州,孙权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刘备做大做强,于是派诸葛瑾索要荆州,刘备以拿下凉州再还荆州为借口故意拖延,孙权岂肯就范,遂直接派遣官吏去接管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由于关羽阻挠,孙权计划落空,于是派鲁肃、吕蒙以武力拿下三郡,刘备大怒提兵五万前来争夺,无奈曹操兵入汉中,刘备怕失去益州遂于孙权讲和,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双方罢兵言归于好,按理刘备是荆州牧,但有赖于孙权才有今日,所以人在屋檐下,只有客随主便了。

第五计,顺手牵羊

三郡之争,孙权让鲁肃领兵屯益阳抵住关羽,暗遣吕蒙夺取三郡,长沙、桂阳望风而降,此时孙权下令吕蒙舍掉零陵速救援鲁肃,吕蒙当夜路过零陵派说客用“无中生有”之计劝降太守郝普,待郝普出降,吕蒙拍手大笑故意拿出孙权手谕给郝普观看,当郝普得知刘备、关羽俱来救援时立马羞愧难当。后来孙刘讲和,郝普被放归刘备,其处境可想而知。

第六计,远交近攻

划定疆界以后,孙刘两家依然重兵把守。此时孙权似乎有翻脸的迹象,《三国志·孙权传》载,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孙刘联盟出现裂痕曹操自然求之不得,于是大举征蜀,派曹仁讨关羽,不料曹仁反被关羽围困。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关羽攻打樊城,擒于禁庞德威震华夏,正在节节胜利之际,孙权却主动要求袭击关羽后方使之首尾不能相顾。

第七计,暗度陈仓

为了去除关羽的戒备之心,吕蒙故意装病,要求孙权下诏令其回京养病,并撤去部分军队,以此麻痹关羽,虽然如此,关羽并未放松警惕,只是稍撤兵以赴樊(《三国志·吕蒙传》)。孙权、吕蒙看到关羽中计,开始实施下一计策。

第八计,瞒天过海

吕蒙迅速组织早已训练有素的精兵,使他们换上平民衣服划着商用的货船,突袭关羽的江边哨所,不费一枪一弹拿下了公安和南郡,俘获了将军士仁和糜芳以及关羽妻子和将士家属,因此攻打樊城的士气一落千丈,在吴、魏的前后夹击下关羽兵败,得知后方遭袭遣使者前来探问,吕蒙故意挥泪将一老乡斩首(因拿百姓草帽),带着关羽使者一家一家嘘寒问暖,作秀以引诱关羽投降。

第九计,笑里藏刀

美人计对关羽不好使,孙权又生一计,《典略》载,关羽围樊城,孙权主动要求发兵援助,但命令部队缓慢行军,关羽知道孙权并非真心,所以骂道:“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虽然孙权面子架不住,但仍然强作笑颜伪心手写一书送与关羽,表示自己愿御驾亲征,帮助关羽功曹仁,其实此时的孙权已经投靠了曹操,其醉翁之意明眼人一眼便知。

第十计,釜底抽薪

夺取荆州,孙权完全可以放关羽一条生路,这样既可维持孙刘联盟,又可实现一统吴楚的夙愿,而孙权并未着眼于从长远,在关羽竖起白旗表示投降以后,派硃然、潘璋断其归路,无论关羽真假,也无须一杀了之使之身首异处,而且将头颅献给曹操,难怪曹操说:“是兒欲踞吾著炉火上邪!”孙权为了荆州可以说处心积虑费尽心机,然而机关算尽,最终还是中了司马懿和蒋济的“借刀杀人”之计。荆州成就了孙刘联盟,也加速了三国时代的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祸国女妖精:纣王喜欢的妲己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妲己是纣王的妃子,皇甫谧曰:“有苏氏美女。”索隐国语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国语》云:“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文献记载,殷纣王曾伐有苏,迫使有苏氏献出妲己。可见妲己配纣王本是无奈之举。由于封神演义的传播,大家一致认为她是狐狸精转世。是女娲娘娘因为恼怒纣王的轻薄,而让狐狸精祸害纣王,从而夺取纣王江山

  • 秦始皇长子扶苏为何不夺位?竟心甘情愿接受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公子扶苏的每一次出镜,都是站在他爹的对立面。只要是他爹要杀人放火,他都会站出来,“以数直谏上”。这为他赢得了,仁德、贤明的光圈,也让他那个靠着杀伐打下一片江山的爹很光火。扶苏为什么处处跟他爹唱反调?是他生来就性格仁慈?显然不是。《史记.赵高列传》中,赵高说: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作为最了解

  • 皇帝的命运:中国历史上得以善终的十位亡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自秦始皇称帝到清末宣统帝退位,在这段漫长的2000多年岁月里,但凡亡国皇帝,大都被后来的统治者杀掉,要么赐死,要么毒死,要么勒死……说到这里,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得以善终的亡国皇帝呢?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有。共计以下十位,大家一起来见识下吧!一、建世帝刘盆子建世帝刘盆子,生于王莽始建国二年庚

  • 古代巨贪秦桧刘瑾与和珅:到底哪只老虎贪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第一贪”当推权相秦桧,明朝“第一贪”当推要算权阉刘瑾,清朝“第一贪”则是领班军机大臣和珅和大人了。现在就来计算这三只“大老虎”各自贪了多少钱。有个写清朝帝王小说的历史作家断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朝代。”我相信,任何严肃的历史研究者对这种“信口开二月河”的论断都会一哂置之。因为,如果你要

  • 千古奇冤美周郎:因为三国演义被无数人曲解贬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人的精神领域中,英雄永远是心中永恒的话题,也是一面永不飘落的旗帜。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是英雄的摇篮。乱世是残酷和血腥的,但也是最有吸引力的。纵观中国历史,毫无疑问,三国当属最迷人、最令人神往的时代。那是一个血雨腥风,乱世飘零的年代,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周瑜就是那个时代的乱世英雄之一,遗憾的是,

  • 三国15大谋士最新排名: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是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一场战争的好坏除了指挥者的指挥外,谋士的出谋划策在战争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诸候的成功与不成功关键就在领导者对谋士的运用。三国中谋士星罗棋布众多,从而使长达百年的战争显得更加波澜壮阔。曾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有关三国大谋士的排名:孔明、司马懿、周瑜、陈登、贾诩、郭嘉、田丰、杨修、徐庶、陆逊。对这个排名笔者难

  • 唐朝历史上的猛将来瑱:收复失地却被赐死抄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来瑱是邠州永寿县人。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豳州为邠州,治所在新平(今彬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彬县、长武、旬邑、永寿四县地。永寿县有“秦陇咽喉”之称,乃“古丝绸之路”第一站,来瑱是这个县的历史名人,当地人不应该忘记他。来瑱的父亲来曜出身行伍,因军功升迁,开元十八年(730年)以鸿胪卿同正员的朝衔,

  • 宋朝大将狄青:出身微末因平定侬智高叛乱而成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的边患不仅来自北方剽悍的游牧民族,甚至南边少数民族首领也想据地自立。拒宋称王。名将狄青本是戍边士卒,曾在西北边疆做军官,善攻善守。经略判官尹洙赏识他的才能,将他推荐给韩琦和范仲淹。韩琦、范仲淹召见狄青,和他谈到战略,他说得头头是道,两人把他看作膀臂,并劝他读书。狄青发奋读书,但凡秦汉以来将帅的兵

  • 雍正皇帝上台后为什么要首先打曹家这只老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从清兵入关到民国成立,满清总共统治中国268年。若算上入关前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雍正算是大清朝的第五代皇帝。雍正登基的时候,正值45岁的盛年;雍正的父皇康熙在位61年,是个长寿的君王;接雍正皇位的乾隆活了八十八岁,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但年富力强的雍正却仅仅当了十三年的皇帝,在57岁时

  • 揭秘:南明朝最后的皇帝永历沦陷缅甸悲剧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河,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但寄人篱下,又不敢不去,只好命大学士马吉翔、大臣沐天波等部分文武官员前去赴约。次日上午,马吉翔等人来到缅军驻地塔下,即被三千缅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