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科举史上的三大名榜:流传千古的单科状元

古代科举史上的三大名榜:流传千古的单科状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71 更新时间:2024/1/17 7:22:18

在科举史上,能金榜题名的无疑都是当时的精英,不过,金榜题名与名传后世并不是同义词,考场上的精英们往往很难成为让后人津津乐道的大名人,甚至很多时候,名落孙山者,比金榜题名者更容易让人记住。不过,在有些时候,一科金榜题名者却有不少真正的大名人,不光当时显耀,更流传千古,被称为“名榜”。下面这三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第一名榜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

关于苏轼的一个典故大家都很熟悉,说苏轼参加科举的时候,主考官欧阳修对一份卷子非常欣赏,有意把他定为第一,但又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为了避嫌,就把它排在了后面。后来才知道,这份卷子不是曾巩的,而是苏轼的。这个典故大家都听说过,还有不少人以为是在考状元的时候,其实是在会试。

实际上,除了苏轼和曾巩这两位大家,这科还有不少后来的文坛大腕,比如苏轼的弟弟苏辙,曾巩的弟弟曾布。要是范围再扩大点,这科的主考官是欧阳修,还有苏氏兄弟的老爸苏洵也跟着来了,好家伙,一次考试就汇集了唐宋八大家的五位,除了那个不合群的王安石,大宋朝最会写文章的都齐了,这不是盛事是什么?除了这几位大文学家,这科还出了两位名气不在他们之下的大思想家,一个叫程颢,另一个叫张载。程颢就是着名的“二程”之一,师从周敦颐,开创的理学思想与朱熹的学说并称“程朱理学”,直接影响了之后近千年的中国人的思想;而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也是理学创始人之一,其庙庭与周敦颐庙、邵雍庙、程颐庙、程颢庙合称“北宋五子”庙,影响极为深远。

另外,在政坛上也是人才济济,共有9人官至宰相,比如大名鼎鼎的吕惠卿、章惇、林希。尤其是吕惠卿,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协助王安石推行了很多政策,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实干家,王安石盛赞他说:“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看到了吧?大文学家、大思想家、大政治家,而且全都是顶尖级的,称为“史上第一名榜”一点都不为过!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名传千古的大名人,在这科的名次都不是很高,比如苏轼,史书上没说第几名,只说拿了个二等,至少跟前三名没关系。那么前三名都是谁呢?听好了: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不好意思,都不认识。

第二名榜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的考生中,出现了一位大名人——陆游。陆游的才华世人皆知,应试水平也非常高,是当时公认的状元最大热门。可惜的是,他遇上了一个人——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为了让自己的孙子拿状元,不光把各级考官都换成了自己人,还把最有威胁的陆游淘汰掉了。可惜,当时的宋高宗对秦桧早有意见,听说主考官选出的状元人选是秦桧的孙子,就大笔一挥,把他挪到了第三名,而把原来第二名的卷子提到了状元的位置。这位新科状元也不是普通人,名叫张孝祥,南宋初期最着名的豪放派大词人,上承苏东坡,下辛弃疾,杨万里评价他:“当其得意,诗酒淋漓,醉墨纵横,思飘月外。”

张孝祥不光写的词跟辛弃疾很相似,在胆略上也有得一拼。辛弃疾当年单枪匹马闯入数万人的敌营,将叛徒张安国生擒出来,被世人惊为天人,而张孝祥同样有此壮举。绍兴三十年(1160年),江西临川的士兵发生暴动,时任知府的张孝祥闻讯,单枪匹马独闯大营,将暴动头子斩首示众,全营士兵如睹天神,无人敢动。宋孝宗干道五年(1169年)初秋,张孝祥为抗金名将虞允文送行,在芜湖一艘小船上设宴。席间,两人谈起金兵进犯与朝中主和派的所作所为,无不切齿痛恨。张孝祥本来身体就有病,再加上郁闷,喝了大量的酒,当天就去世了,年仅37岁。除了陆游和张孝祥,这科还有两位大诗人:杨万里、范成大。

杨万里、范成大与陆游、尤袤合称南宋“四大诗人”,杨万里还被誉为南宋“一代诗宗”,解缙评价他说:“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矣励万世。”杨万里一生写有两万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四千二百多首,其中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流传最广。范成大的诗名也不低,代表作为《四时田园杂兴》(60首),被钱锺书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除了四位文学家,这科还有一位军事家,名叫虞允文。虞允文虽然文才不足以传世,却是一位中国历史上顶级的民族英雄,曾在采石矶率两万残兵,大破60万金兵,一战灭掉了金国的南下雄心。连毛泽东都盛赞道:“伟哉虞公,千古一人。”一位大词人,一位大名将,三位大诗人,这科足以名传千古。可惜,在科举史上,这科只能排第二,因为还有一科更负盛名。

第三名榜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

在晚清,如果评选最具影响力的大人物,李鸿章肯定得排到前三名。这位被影视作品演绎无数的李大人,誉满天下,谤满天下,虽然因签过几次“条约”而成为世人唾弃的对象,但当时的大清朝还真离不开他,慈禧太后把他视为“再造玄黄之人”,连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但是,李鸿章在当年的科举考试中成绩并不是很好,仅名列二甲第36名。那么,当年的状元是谁呢?说起来也不是普通人,此人名叫张之万,是张之洞的哥哥。提起张之洞,大家都很熟悉,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但他哥哥的成就也不在他之下,先后做过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最后还做到了一品大学士,位极人臣。

不过,张之万拿这个状元有幸运的成分。那一年,首席大学士卓秉恬想让自己的老乡伍肇龄拿状元,就暗中提醒主考官,让他多看看伍肇龄的字体。对卓秉恬的提醒,主考官自然不敢怠慢,回去把伍肇龄的字体看了个遍,保证阅卷时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过等名次出来后,主考官却傻了眼——状元并不是伍肇龄,而是张之万!原来,张之万的字体跟伍肇龄非常像,主考官一时大意,以为是伍肇龄的卷子,就放在了状元的位置上。至于那位伍肇龄,最终排在了二甲第23名。卓秉恬还想继续培养培养他,但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当了几年小官就辞职回家了。回家干什么呢?当了书院的院长,干起了教育工作,一干就是60年,为家乡培养了无数人才。他过生日的时候,李鸿章还亲自送了他一副对联——“天下翰林皆后辈,蜀中佳仕半门生”。这样看来,伍肇龄的功劳其实也不在张状元之下。

除了上面这三位,这一科还有不少大名人,比如名列二甲第39名的沈葆桢。沈葆桢是中国近代海军、航运的奠基人之一,主办了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并建起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桢还有个身份,是林则徐的女婿。还有郭嵩焘,中国首位驻外大使,先后任驻英国、法国公使,堪称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先驱。而且,郭嵩焘与曾国藩、左宗棠都是儿女亲家,家族势力绝对爆棚,当时名列二甲第60名。排在三甲第6名的叫马新贻,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两江总督等要职,后来被刺杀身亡,成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李连杰、刘德华主演的《投名状》就是以他为原型的。这一科人才济济,且大都是政治家、实干家,在晚清立下了抹不掉的功勋,堪称大清朝第一名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汉皇宫内的错爱:扭曲婚姻造就的处女皇后张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的迎娶历来是一件关系皇帝个人幸福、国家社稷安危的大事。在皇权专制的封建社会里,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政治斗争的残酷,不知有多少红颜丧尽青春,即使是皇帝本人,也常常在这种不正常的婚姻状态中苦苦挣扎,根本没有爱情和幸福可言。西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惠帝刘盈,他的爱情和婚姻就是母亲一手操办的结果。太后的丑行汉

  • 墓地相连 曹操与漂亮儿媳甄氏难道真有私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曹操安葬的地点,后人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一种说法认为,曹操陵位于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写成的《彰德府志》上就明确标着,魏武帝陵在灵芝村,而在其南,紧邻着甄后的朝阳陵。甄后,即曹丕之妻甄文昭。她原为袁绍二儿子袁熙之妻。曹操打败袁绍进入邺城后,曹丕捷足先登,入袁府,见其

  • 一代“女霸主”:从唐朝疆域看武则天的武功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征西伐,使唐朝疆域达到极点自高宗显庆初年开始,已安定多年的唐朝边境,形势又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突厥向唐朝西域侵扰,使西域少数民族不得安宁。东部与唐朝关系官切的新罗,受到高丽和白济的包围,频频向唐朝求救。武后和高宗奋太宗贞观讨伐四方之威猛,对突厥和高丽用兵。自显庆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

  • 汉武帝的四位托孤大臣生平及命运:四位大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的托孤大臣有四位,首席大臣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另外三位是,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霍光和金日磾(mi di)的生平等 可参看《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桑弘羊汉武帝时大臣。一说生于景帝后元三年(前141)。洛阳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以此13岁入侍宫中

  • 管仲奢华负面人生为何少被人诟病?贡献改过负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事物有两面性,人生也有着正负两面,即功德和罪过。比如那个秦始皇,他统一了中国,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然而他焚书坑儒,又被说成是“暴君”之首。不过,他的这些功绩和罪愆都会被人们提及,而有一个人却是例外,那就是春秋时期的管仲,人们往往只说到他的人生光彩,而对于他的另一面却少有提及。管仲是齐桓公的相国,人

  • 先秦被活活饿死的雄主国君:齐桓公尸体长期未入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国君是一国之主,侯国范围内的土地财产都是他的。他们锦衣玉食,用曹刿的话说,这是一些“肉食者”,正所谓是“饭来张口”,应该不知道饥饿为何物。既便是那个卧薪尝胆的勾践,也只不过是表示一下与民同艰苦共患难而已,至于说到吃饭,是根本不用发愁的。然而,凡事都有个极端特殊和例外,先秦还真有几个饿死的国君。而这些

  • 吃人肉用活人殉葬的春秋霸主:春秋五霸的另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五霸有着不同的版本,可能是人们的理解不同、标准不同的原因吧!不过有一点儿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凡被称为霸主的国君,他们在历史上都有着赫赫威名,或者至少都有过一番轰轰烈烈的举动。但是,历史在记载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光辉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他们身上那些不光彩的污垢。这让我们在品读史籍的时候,不能不对那些有

  • 先秦君相抛弃人才后果很严重:楚国吃尽了张仪苦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各国军事争战不断,同时,人才争夺战也在不停地打响。但是,有些人才在没有充分证明自己的才能之前,只能是像和氏璧一样,不过是一块璞玉,需要等待着识货的主儿来发现自己。当然,他们也会把自己当做一件商品一样,主动推销或者让别人推销。卞和推销自己,遇到了不识货的主儿,结果受到了刑罚,楚王也失去了得到珍

  • 曹操谋臣荀彧:三国中极少着墨却改编历史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手下谋士众多,且各具特色,各擅胜场。相比较而言,除了郭嘉和一度号为"谋主"的荀攸(荀彧的侄子,但年长荀彧六岁),最为曹操倚重的,便非荀彧莫属。在三国中有一个人,他充满智慧,手上却没有一把鹅毛扇可供上镜;胆识过人,在血雨腥风的沙场上又难觅他的踪影;他天生一个美男子,却从来不像宋玉、潘安那样将自己的

  • 揭秘:野蛮人完颜阿骨打是怎样成为完美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1世纪前后,在我国东北地区生活着几十个不相统属的女真族部落,其中完颜氏部落开始时,地位并不突出。直到有一位叫完颜乌古乃的人成为部落首领后,完颜部才逐渐强大起来,他征服了周边的一些部落,并联合十几个较大的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但实际上这时他们仍处于原始部落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的阶段。乌古乃后来投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