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状元余复简介:常学习至“笔枯手成胝,眼稀目生晕”

南宋状元余复简介:常学习至“笔枯手成胝,眼稀目生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937 更新时间:2023/12/12 19:37:03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余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余复,福建宁德古田一都三阳(今杉洋镇杉洋村)人,字子叔。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卒年不详。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状元。余复为宋光宗朝第一位状元,也是闽东状元第一人,人称“余状元”。

人物生平

余复,字子叔。南宋乾道四年(1168)生于古田县一都三阳(今杉洋镇杉洋村)教育世家。余复祖父余丕,应宁德县城何姓人家之聘为塾师时,携年少儿子余孔惠前往。在塾馆里,孔惠与何家女仁娟同桌共读。仁娟见余家贫寒,常赠银接济,并爱上孔惠。后来,何家认为孔惠虽贫而有大志,将仁娟嫁予余孔惠。

何氏身怀六甲时,其兄至杉洋探望,见胞妹家中拮据,便携返宁德。何氏在娘家生下男婴,这就是余复。因此余复祖籍虽是杉洋,却生长于宁德。

余复七岁就学,十四岁师事宁德名士张翰(乾道二年进士),得其指授,闭门苦读,常至“笔枯手成胝,眼稀目生晕”。逐渐淹贯古今之学,尤精于《周礼》。余复舅舅以甥儿才华出众,怜爱有加,极力资助。

淳熙十六年(1189),舅父为余复筹资赴京应试。余复程往临安(今杭州)时,余孔惠到宁德码头送行,为儿子吟七律一首:“父子相随只学儒,常将笔砚代犁锄。汝今捧剑趋丹阙,我且安贫守旧庐。酒酌十分休酩酊,路行千里莫踌躇。来年二月花期候(一作‘朝后’),早寄平安及第书。”

绍熙元年(1190),余复中庚戌科进士。策试大廷时,光宗赵惇览其所对,议论国事见解精辟,称其“直而不讦”,擢为第一。传胪唱名时,进士及第、出身者共587人(从《宋史》载,《文献通考》作557人)。余复进士及第,光宗皇帝召见,对策大廷,见其言谈直率,且不攻击别人之短,甚为满意,擢为第—,并当场赐诗一首:“临轩策士岂徒然,嗣守不基务得贤。尔吐忠言摅素蕴,我縻好爵副详延。爱民忧国毋终怠,厚泽深仁赖广宣。赐宴琼林修故事,朕心期待见诗篇。”余复感激之余,即就《和御赐登第诗》:“风虎云龙岂偶然,信知盛世士多贤。庠教育蒙深泽,汉殿咨询愧首延。释褐遽沾琼宴宠,赐诗齐听玉音宣。爱君忧国平生志,敢负周宴乐篇。”

余复上殿时,将赴试前父亲的殷殷寄语,赠诗勖勉向皇帝一一禀奏,光宗命其回古田谒祖后赴任,授予洪州(治今南昌)军节度佥判官职。余复带着御赐“状元及第”匾及一道圣旨还乡。圣旨中载述余复所授官及对父母的诰封。杉洋宗亲为其撰贺辞:“乔木世家,厚德自百年之积;飞龙上第,高名宣四海之传。”“鹏翼风高,壮万里扶摇之便;鳌头浪暖,居五百人变化之前。”

北宋时期,进士一般都只授九品以下的官职,到宋仁宗时,才有所重用,但前三名者也只不过授予监丞、通判(知州副职)之类的小官。而余复先是被授为洪州(今江西南昌)佥判,不久改官,授为宣义郎佥书镇南军节度判。八年后,宁宗召余复入国史馆任实录兼检讨,官至秘书省著作郎。余复在朝为官十五年,在任时体恤民情,兴修农田水利,修复名胜古迹,政绩优异,但官位不高,到庆元二年(1196)十一月,才特授秘书省著作佐郎(正八品)兼实录院检讨官。终于厌倦官场,于开禧元年(1205)退隐还乡。

途经宁德十八都仙霞岭时,余复题诗(后人镌于石壁)云:“二十年前过此间,旅囊羞涩笔头悭。时来山色与人好,我亦诗肠似海宽。旧事消除身后梦,新声惭愧路旁官。乘车衣锦浑闲事,留取功名竹帛看。”余复在杉洋余氏宗祠左侧建“科名阁”,将书写列祖列宗名讳、科第与仕宦之木主摆置阁中。后又在宁德县城南辟园构轩,觞咏其间。约七八年后,他病逝于宁德县城南门小轩楼,旋葬于宁德九都贵村金嶂山(明坑余家山),入祀于乡贤祠。

先后著有《礼经类说》、《左氏纂类》及《祭礼》十四卷;《风集渚》、《余状元集》等诗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是一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魏延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和三国演义里说的一样吗?魏延这个人在正史上的死法,其实和三国演义里区别不大,都是被马岱杀的。只不过,杀的过程要稍微复杂一些,并且还诛其三族,给他扣了一个谋反的罪名。说白了魏延之死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

  • 诸葛亮真的将刘禅架空了吗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架空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和孔明的关系怎样,诸葛亮架空阿斗了吗?诸葛亮是三国非常出名的一个人物,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后世都是肯定他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道出了诸葛亮的遗憾,也说出了后人对这个英雄的崇敬。诸葛亮的故事是非常多的,此人

  • 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真的情同父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与刘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与刘禅情同父子,事实是这样吗?当年刘备在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后,诸葛亮为了对得住刘备的嘱托,不惜鞠躬尽瘁,事必躬亲。而刘禅深知诸葛亮用心良苦,谨遵父亲刘备的遗训,将诸葛亮视为自己的父亲一般。也就是说,虽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真实的刘禅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蜀汉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可以说很多人对刘禅的印象就是昏庸无能,将自己父辈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好河山拱手让人,“扶不起的阿斗”也成了后来讽刺他人的话,实际上刘禅真的是扶不起吗?其实不然,刘禅可以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是最大气的君王。刘婵信任

  • 吴三桂当初差一点就击败康熙 吴三桂最后为何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有多害怕吴三桂,吴三桂为什么要反清,吴三桂兵败

    还不了解:吴三桂和康熙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三桂差点就能打败康熙,为何后来会功败垂成?回顾历史,总是有那么多的惋惜与叹息。想那强汉独强而亡,看那盛唐因乱而衰,亦是富宋的积弱久矣,以及最后明代自缢的崇祯皇帝,每每观之,甚为叹息。对于明代的迅速灭亡,以及清代的统

  • 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就投降,刘备最后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

    对刘禅杀重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重臣?刘备去世之后,蜀国已然是强弩之末,虽然有诸葛亮全力支撑,但连续的北伐失败也让他身心俱惫,最终撒手人寰。而蜀国失去了刘备与诸葛亮,能够挑起重担的只剩下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了。世人对于刘禅的印

  • 刘禅都已经登基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不还政给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还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禅已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看到这题目,就仿佛看见了这么两句话:诸葛亮是个阴谋家,北伐没有成功,所以没有篡权。如果北伐成功,必定篡权。这就是典型的“阴谋论”。那么,诸葛亮有没有只手遮天,独掌朝政?有没有带甲上朝

  • 北宋官员李孝基简介:为人冲澹,善养生,平居轻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处级干部是多大的官,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孝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孝基,字伯始,李柬之子,幽州人,后迁濮州。进士高第,唱名至墀下,仁宗顾侍臣曰:“此李迪孙邪

  • 北宋官员余靖简介:主张要变更尽依“祖宗故事”的旧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处级干部是多大的官,余靖董昭,北宋余靖后人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余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余靖(1000年~1064年)北宋官员,庆历四谏官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 韶州曲江(

  • 称帝后的吴三桂时如何定国号的?为何为“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三桂称帝时占几省,吴三桂和李自成大战,吴三桂是哪里人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朝康熙皇帝下令撤藩。在此背景下,吴三桂自称周王、天下水陆大元帅,并且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