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奇才:孙膑如何带领齐国崛起

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奇才:孙膑如何带领齐国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99 更新时间:2023/12/21 6:23:06

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少军事典故的军事家,如“围魏救赵”,如“添兵减灶”等等;他是一位刑余之后的残疾人,之所以受刑,是因为同行的忌妒。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大名鼎鼎,但其实是有姓无名。司马迁称之为“孙膑”,而这个膑字,《辞源》的解释是:一、胫骨,膝盖骨;二、古代剔去膝盖骨的一种酷刑。即便在后来的魏晋时期,虽有名士们闹出了许多荒唐事,但也还无人荒唐到用“膑”这样倒霉的字眼来取名的,更何况是在各种流派思想撞击的火花最为壮观的战国时代呢?因此,我们虽仍照司马迁老先生之称呼谓其孙膑,但认为他是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家,应是不误的。

司马迁断定,孙膑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人。他认为在孙武离世一百多年后,孙膑出生了,然具体的出生地也不详,只知在“阿、鄄之间”,鄄即今山东省之鄄城,那么孙膑是山东人。这种有点似是而非的叙述,我们不能苛求于司马老先生,毕竟,那时能保护史料留传的方法不多。然当今有位为某庞大“孙子兵法研究会的会长”,在其精美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孙子某某世孙”字样。孙子离世才一百多年,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记其子孙时已语焉不详,真不知这位“研究会会长”是如何“研究”出自己是“孙子第某某代孙”来的!

孙膑年轻时,和一个叫庞涓的人一道学习兵法。跟谁学,司马迁没有说,后人补充说是跟随鬼谷子学的,算野史,供参考而已。庞涓先一步出师,到了魏国,受到重用拜为将。当上了将军的庞涓却悬着一颗心,那就是惧怕他的同门师友孙膑,因为他自知才能不及孙膑,若孙膑也来到魏国,那么,凭本事将会得到魏王更大的重用;若孙膑投奔他国,在战乱无一日停息的那个时代,他又难免和孙膑在战场上相见,一旦相见,他自知不敌。于是,他将孙膑骗到魏国,捏造了个莫须有的罪名,不仅在孙膑的脸上刺了表明孙膑是罪犯的字,还惨无人道地给孙膑施了膑刑。孙膑的膝盖骨被剔去了,成了个残废之人,后人便以“膑”名之,反到将他的真名忘了。好在名字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符号,孙膑原来符号的丢失,并不影响他伟大而真实的存在。

孙膑脸上被刺下了侮辱人格的字,而且再不能行走,庞涓那颗悬着的小心眼终于放下来了。一个残废得不能行走的罪犯,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这时,齐国有位使者来到魏国,孙膑设法偷偷地去拜望了齐国使者,向使者叙说了自己的遭遇。齐国使者一听,知道孙膑确是一位有才之人,而且很同情他的遭遇,便在使命完成后归国时,悄悄地将孙膑藏在车中载到了齐国,并推荐给了齐国的重臣田忌。田忌留下了孙膑,而且很友好地对待他。

孙膑在田忌府上虽然受到善待,但还没得到重视,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孙膑还没有机会展示他的才学。而这机会很快就来了。那时齐国的王公贵族间有一种赌博游戏,就是轮番骑马飞奔比赛,一般是每次跑三轮,以跑得快的次数多为胜。齐威王也喜欢这种赌博游戏。田忌每次与齐威王比,都很难取胜。孙膑在旁看后对田忌说:你的马比之大王的马来,并不差多少,我给你调换一下出发次序,你就一定胜出。田忌相信孙膑,便又和齐威王加大赌注比赛。临比赛时,孙膑告诉田忌:你和大王的马,都有上中下三等。你将下马对大王的上马,将上马对大王的中马,再将中马对大王的下马就可以了。田忌照此次序派马跑下来,一负二胜,果然胜了齐威王。这一样,田忌也就相信了孙膑的才能,于是将他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以兵法问之,叹服,便拜孙膑为军师。

魏国伐赵,赵国请齐国出兵相救。齐威王准备拜孙膑为统兵大将,孙膑谢辞了。孙膑说:我是受过刑的残废人,不好担任大将。于是,齐威王拜田忌为将,以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专为他设计制造的车子里,随军为田忌出谋划策。田忌打算直接带领军队赶到赵国去帮助赵国,但孙膑说不可。孙膑对田忌说明不能直接带兵到赵国的理由时说:孙子曾经说过,要解开纷乱复杂的纠纷,握紧拳头使蛮力是不行的,必须用手指慢慢地解才能解得开;同样,要想解开正拼死搏斗的人,只靠力气想抓住他们的武器也是不行的,正确的做法,应是扼住争斗者的要害,使争斗者因形势的限制而不得不自行解开。如今魏国伐赵,必然将国内的精兵强将都带了出来,留在国内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罢了。将军不如带领军队直奔魏国,那么,他们就会立即从赵国撤兵回来自救的。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带兵直捣魏国。魏军果然大惊,立即从赵国撤兵,与齐军战于桂陵,结果被齐军大败。这一战例,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外延极大的成语“围魏救赵”。

孙膑在中国文化史上创造的另一应用很广的成语“添兵减灶”战例,则是发生在“围魏求赵”之后的13年。这一战,对方的主将还是孙膑的老对手庞涓,但交战的双方起了变化,是魏国和赵国联合起来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战国时期,朝友暮敌的事多的是,因此对救韩国是早救好呢还是晚一点救好,齐威王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将大臣们召集拢来商量。成侯的看法是:干脆不救。田忌认为:要是不救,韩国可能降魏,最好是早救。孙膑说:若果韩魏两军尚未因交战而受到损失,在这种时候我们出兵救韩,则等于我们代韩受伐,反过来有求于韩,将会受到韩国的牵制。而魏国是想一举攻破韩国的,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只能求救于我们。我们应先承诺助韩但又不要过早地和魏国直面冲突,那就可名利双获了。齐威王采纳了孙膑的计谋。果然,韩国仗着有齐国帮忙而接连和魏国打了好几仗,但都失败了,国力大弱,只得再求救于齐国。齐国这时才派兵,仍由田忌任将军,孙膑为军师。齐军还是采取围魏之策略,大军直接开往魏国。庞涓得到齐军直奔魏国的消息,马上回师迎敌,魏国也派出了以太子申为将的大军迎敌。而这时,齐军已经深入魏国了,前后都有魏军,形势显然对齐军不利。孙膑对田忌献计说:三晋之军向来勇猛而且很轻视我们齐军,总认为齐军将士都是些胆小鬼。我们要想取得这一战的胜利,就得利用敌军这种轻敌的思想。兵法上说:不顾百里之遥而逐利的,将损失上将;不顾五十里之遥而逐利的,军队最多只有一半能到达。我们可采取第一天筑十万口灶,第二天则只筑五万口灶,第三天进一步减少到只筑三万口灶的办法,诱敌深入。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这一计策。庞涓一看齐军的灶逐日减少,大喜,对手下说道:我就知道齐军都是些胆小鬼嘛!他们得知我大军回师,不过三天军士就逃亡了大半。于是,他放弃了步兵,只带着精锐轻骑加紧追赶。孙膑估算庞涓必然上当,而且当晚就会追到马陵。马陵这个地方道路很窄,道两边地势险要,可设伏兵,他令军士砍下一棵大树,剥去树皮以露出白色的树心来,在树心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又传令叫一万多善于射箭的士兵就近埋伏,并命令他们:一旦看见这棵树下出现火光,就对准火光万箭齐发。庞涓率军追到,见道中有大树,树上有字,可天黑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便叫士兵点火来照。这一来正中孙膑之计,庞涓还未将字读完,齐军已万箭齐发,魏军顿时大乱。至此,庞涓已知败局无可挽回,只得长叹一声:让你这小子成名了!便举剑自杀。齐军大破魏军,将魏太子申俘虏回国。

庞涓临死前的牢骚发得不错:这一战,最终成就了孙膑军事家的英名,并永垂青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清朝最色的文豪袁枚:竟然连清朝政府都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豪的意思,我就是文豪,十大文豪

    袁枚的好色甚至“惊动了中央”,刘墉在江宁当官时,因为袁枚太“纵情逸志”,败坏世风,差点要弄他。若问我,有清一代最骚的知识分子是谁?不用检索脑壳里上千人的名单,答案已然跃出:袁枚,当然是袁枚。袁枚(字子才,1716-1797),清中叶文学家、思想家,钱塘人。他主要以诗名世,曾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

  • 唐朝最爽公主:自己与和尚偷情却让老公在外放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玄宗进入杨玉环,穿越唐朝睡贵妃的小说,公主和和尚

    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女,性聪慧,备受宠。嫁给宰相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夫妻不谐。后与会昌寺僧人、玄奘高足辩机私会。数年后,事发,辩机被腰斩,高阳公主身边的侍女均被处死。后来李治登基,高阳公主开始与僧人寻欢作乐。三位僧道怂恿高阳公主推翻李治造反,被赐死,年仅二十七岁。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公主本是世界上

  • 揭秘:史上累死在女人身上的三大荒淫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最恶毒的女人列表,女人心累的说说,揭秘NBA史上

    揭秘史上累死在女人身上的三大荒淫皇帝有人盘点了一下,从公元前的秦始皇算起,一直到公元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其间二千多年,共有皇帝三百三十五人,其平均寿命是四十一岁。具体分析一下,可以看到,秦汉时期的帝王是二十八人,平均寿命是三十四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帝王是一百二十一人,平均寿命是三十八岁;隋唐

  • 三国正史中的大将廖化:一个劳苦功高的蜀汉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劳苦功高解释,蜀汉大将军,口水三国曹彰

    廖化、蜀汉中后期劳苦功高的军事支柱之一,性情刚烈,官至右车骑将军。廖化字符俭,本名廖淳,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氏,性格果敢刚烈。廖化早先担任前将军关羽的主簿,219年关羽兵败被杀,帐下的廖化也归属吴国。廖化身在吴国心在蜀,以诈死的方式带着老母逃脱;此时(222年)正好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起兵东征,廖

  • 王平: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却大字不识的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历史波澜壮阔,当然也人才辈出。很多人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有一个人特别出众,他就是不识字的名将王平。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大老粗吗,中国武将不都是大老粗,其实并不见得。很多武将文化底蕴深厚,比如曹操手下大将李典、张辽等人,刘备手下大将关羽张飞,当然孙权手下名将周瑜更是才华横溢,精通音律。那王

  • 谁是三国第一神将?三国十大武将排名谁是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NO1、三国第一名将赵云常山赵子龙可以说是最受三国迷欢迎的人气角色,文韬武略,机谋胆色,赵将军无不是上上之选。作为一员虎将,他实在完美。长坂坡一战,赵子龙纵横曹营几万大军之中,出入自如,斩杀曹军50多员将领,竟然全身而退,没有受伤,虽然曹操在战斗中期曾经下令不许射箭,但毕竟以一敌万!一人一骑在千军万

  • 历史解密:三国“杀神”关羽究竟在怕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时期,关羽初出茅庐,无任何负担,想当初“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那是何等的手段。不知是否因为名气而影响了心理,变得不再那么英勇了,这又是为何呢?俗话说:无知者无畏。这话用到关羽身上稍显不妥,但名气大了就会产生心理负担却是真的。随着功成名就,尤其是被授

  • 世间第一福将: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第一名将曹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里曹操有句评价曹仁的话:“曹子孝世间福将”,但翻阅整本《三国演义》,曹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却是相当平凡,既没有吕布那样骁勇,又没有吕蒙奇袭南郡那样的赫赫战功,何来“世间福将”之称呢?不会是一向以知人善任著称的曹操在为曹仁贴金吧?曹操并没有为曹仁贴金,只是《三国演义》严重弱化了这位堪称曹魏第

  • 三国最神秘战将:赵云大部分事迹竟是取自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三国历史,文有戏志才、郭嘉、贾诩、荀彧、荀攸、诸葛亮、庞统等经天纬地的无双国士,武有关羽、张飞、张辽、黄忠、马超、夏侯渊、曹仁等气拔山河的盖世猛将。一部不足百年的三国争霸史,演绎出中华五千年的军事、文化、社会、政治、民族、宗派斗争史。在这条短且浅的溪流里,却因着名史家陈寿的“能力有限”和小说家罗

  • 曹仁和曹丕皆是武艺高超之人:谁又更甚一筹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志》中记载,曹孟德少时“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踰垣而出”,书称其“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后来讨董时成皋兵败,东下扬州募兵,兵叛,而“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假想当时情景,夜黑风高火光熊熊之中,孟德以一人之力仗佩剑夜战群叛,所向无敌,接连斩杀数十人,“余皆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