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最色的文豪袁枚:竟然连清朝政府都知道

清朝最色的文豪袁枚:竟然连清朝政府都知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97 更新时间:2024/3/1 16:05:43

袁枚的好色甚至“惊动了中央”,刘墉在江宁当官时,因为袁枚太“纵情逸志”,败坏世风,差点要弄他。

若问我,有清一代最骚的知识分子是谁?不用检索脑壳里上千人的名单,答案已然跃出:袁枚,当然是袁枚。

袁枚(字子才,1716-1797),清中叶文学家、思想家,钱塘人。他主要以诗名世,曾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他早慧,20来岁就成为最年轻的博学鸿词科候选人,但仕途并不太佳,38岁时退隐,归居在江宁的自购豪宅随园。此后他以“好色、好吃、好诗”的名士派头行走江湖,亦正亦邪,亦方亦圆,也交权贵,也纳后学,一口气活到81岁,最终葬于小仓山。

袁枚虽以诗名,我却不太喜欢他的诗,总觉得多油滑气,随时都在抖机灵,反而俗套,就像满脑壳都插上花的城乡结合部女郎。他的《随园诗话》名声很大,我也不太喜欢,这书吹嘘女弟子至少占了1/3,阿谀权贵又占去1/3,搞得活像一部《公关先生日记》。《随园食单》倒是很棒的小品文,但分量也还不足。事实上,我所喜欢的,是好色与叛道的袁枚——半个“怪叔叔”,半个思想者。

先讲他的好色。袁枚的好色是男女通吃:于女色则小妾成群,两个陶姬、方聪娘、陆姬、金姬……还有不计其数的女弟子。70多岁的时候,他很可能还搞了一个仰慕他的小姑娘——她的曾祖父当年还与袁枚同赴过科举;于男色也绯闻不断,吊膀子的计有李郎、庆郎、桂郎、曹郎、吴郎、陆郎……袁在毕沅的“兔子园”中流连忘返,又和郑板桥兴高采烈地讨论,即使美男子犯了错误,也不要打坏他的屁股。(杨鸿烈《袁枚年谱》)

对这个“好色一代男”,赵翼曾戏为控词,说他“园伦宛委,占来好水好山;乡觅温柔,不论是男是女”,并下了判决:来世重则化蜂蝶以偿夙债,轻也要复猿猴本身逐回巢穴。这还算客气的,同时的绍兴史学家、掐架大师章学诚,先后至少写过5篇文章痛骂袁枚,说“这样的人渣应该被凌迟”,弄得后者狼狈不堪犹如洗了狗血温泉。袁枚的好色甚至“惊动了中央”,刘墉在江宁当官时,因为袁枚太“纵情逸志”,败坏世风,差点要弄他。按王昶在《湖海诗传》中的说法,是袁枚赶紧写谀诗去勾兑刘墉,遂得免;按章学诚在《论文辨伪》中的说法,则是袁枚的保护伞朱筠出来说情,袁始保住了脑袋。

因为贪色,所以怕死。袁枚70来岁时曾得重病,以为自己要挂掉,就大写自挽诗,还拉了一堆当时的名士如赵翼、姚鼐、洪亮吉、钱大昕等同挽,相当于提前给自己开个“纸上追悼会”,好玩极了。(见其《诗集》卷三十二及《续同人集》)。

“贪色怕死”之外,袁枚也有真挚深情的一面。他极重亲情,奉母至孝,母亲临终前他跪在床前,痛哭失声,泪水奔泻如银河倒挂,母亲则用最后的力气抬手帮他拭泪,然后死去。他对自己的妹妹也非常珍爱,其名作《祭妹文》至今读之仍令人鼻酸,且引结尾一段:“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如果仅仅是好色、重情,袁枚也不过是个玩世的风流才子而已,不值得我来费太多笔墨。他另有重要的一面:攻击道统的狂叛。

他怀疑道统根本就不存在:“‘道统’二字,是腐儒习气语,古圣无此言,亦从无以此二字公然自任者……道者,乃空虚无形之物,曰某传统、某受统,谁见其荷于肩而担于背欤”?(《策秀才文五道》)他既不承认有一统的“道”,自然追求多元的思想途径:“今有赴长安者,或曰舟行,或曰骑行,其主人之心,不过皆欲至长安耳”。条条大路通长安,又何必拘泥于一家一派之门户呢?(《代潘学士答雷翠庭祭酒书》)

在袁枚之前,已有不少清代学者试图重新诠释“道统”,如颜元说“道者,人所由之路也”,李塨说“道不出五伦六艺之外”,但都不如袁枚走得更远——他直接将这个孔子开其端、宋儒承其波、明儒挽入虚空的“道统”打碎——尼采宣告“上帝已死”,袁枚则宣告“道统不存在”。打碎“道统”之后,他独拈出“情欲”二字:“天下之所以丛丛然望治乎圣人,圣人之所以殷殷然治天下者,何哉?无他,情欲而已矣。老者思安,少者思怀,人之情也……使众人无情欲则人类久绝,而天下不必治;使圣人无情欲,则漠不相关,而亦不肯治天下”。(《清说》)

袁枚还有一篇奇文《麒麟喊冤》(收入《子不语》),是清代罕见的一篇黑色幽默寓言,推荐朋友们找来看看,其间满溢攻击道学、八股的痛快文字,真如激光剑一样通透、犀利。

虽然《子不语》中有不少神鬼传奇,但袁枚这个将所有的精神寄托复归人心、人性的思想者,其实不信鬼神,不但不信,甚至辟佛。袁枚曾恶搞佛像:“剥其所施衣彩十三层,叩其胸而弹之,亦自觉无礼矣!”(《子不语.凡肉身仙佛俱非真体》)剥了佛的衣裳还弹佛的乳房,确实有够“无礼”——而他的一生,妙也就妙在这“无礼”二字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朝最爽公主:自己与和尚偷情却让老公在外放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玄宗进入杨玉环,穿越唐朝睡贵妃的小说,公主和和尚

    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女,性聪慧,备受宠。嫁给宰相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夫妻不谐。后与会昌寺僧人、玄奘高足辩机私会。数年后,事发,辩机被腰斩,高阳公主身边的侍女均被处死。后来李治登基,高阳公主开始与僧人寻欢作乐。三位僧道怂恿高阳公主推翻李治造反,被赐死,年仅二十七岁。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公主本是世界上

  • 揭秘:史上累死在女人身上的三大荒淫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最恶毒的女人列表,女人心累的说说,揭秘NBA史上

    揭秘史上累死在女人身上的三大荒淫皇帝有人盘点了一下,从公元前的秦始皇算起,一直到公元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其间二千多年,共有皇帝三百三十五人,其平均寿命是四十一岁。具体分析一下,可以看到,秦汉时期的帝王是二十八人,平均寿命是三十四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帝王是一百二十一人,平均寿命是三十八岁;隋唐

  • 三国正史中的大将廖化:一个劳苦功高的蜀汉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劳苦功高解释,蜀汉大将军,口水三国曹彰

    廖化、蜀汉中后期劳苦功高的军事支柱之一,性情刚烈,官至右车骑将军。廖化字符俭,本名廖淳,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氏,性格果敢刚烈。廖化早先担任前将军关羽的主簿,219年关羽兵败被杀,帐下的廖化也归属吴国。廖化身在吴国心在蜀,以诈死的方式带着老母逃脱;此时(222年)正好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起兵东征,廖

  • 王平: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却大字不识的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历史波澜壮阔,当然也人才辈出。很多人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有一个人特别出众,他就是不识字的名将王平。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大老粗吗,中国武将不都是大老粗,其实并不见得。很多武将文化底蕴深厚,比如曹操手下大将李典、张辽等人,刘备手下大将关羽张飞,当然孙权手下名将周瑜更是才华横溢,精通音律。那王

  • 谁是三国第一神将?三国十大武将排名谁是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NO1、三国第一名将赵云常山赵子龙可以说是最受三国迷欢迎的人气角色,文韬武略,机谋胆色,赵将军无不是上上之选。作为一员虎将,他实在完美。长坂坡一战,赵子龙纵横曹营几万大军之中,出入自如,斩杀曹军50多员将领,竟然全身而退,没有受伤,虽然曹操在战斗中期曾经下令不许射箭,但毕竟以一敌万!一人一骑在千军万

  • 历史解密:三国“杀神”关羽究竟在怕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时期,关羽初出茅庐,无任何负担,想当初“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那是何等的手段。不知是否因为名气而影响了心理,变得不再那么英勇了,这又是为何呢?俗话说:无知者无畏。这话用到关羽身上稍显不妥,但名气大了就会产生心理负担却是真的。随着功成名就,尤其是被授

  • 世间第一福将: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第一名将曹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里曹操有句评价曹仁的话:“曹子孝世间福将”,但翻阅整本《三国演义》,曹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却是相当平凡,既没有吕布那样骁勇,又没有吕蒙奇袭南郡那样的赫赫战功,何来“世间福将”之称呢?不会是一向以知人善任著称的曹操在为曹仁贴金吧?曹操并没有为曹仁贴金,只是《三国演义》严重弱化了这位堪称曹魏第

  • 三国最神秘战将:赵云大部分事迹竟是取自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三国历史,文有戏志才、郭嘉、贾诩、荀彧、荀攸、诸葛亮、庞统等经天纬地的无双国士,武有关羽、张飞、张辽、黄忠、马超、夏侯渊、曹仁等气拔山河的盖世猛将。一部不足百年的三国争霸史,演绎出中华五千年的军事、文化、社会、政治、民族、宗派斗争史。在这条短且浅的溪流里,却因着名史家陈寿的“能力有限”和小说家罗

  • 曹仁和曹丕皆是武艺高超之人:谁又更甚一筹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志》中记载,曹孟德少时“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踰垣而出”,书称其“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后来讨董时成皋兵败,东下扬州募兵,兵叛,而“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假想当时情景,夜黑风高火光熊熊之中,孟德以一人之力仗佩剑夜战群叛,所向无敌,接连斩杀数十人,“余皆披

  • 曹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称得上一代名帅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曹仁挺窝囊的,除了救牛金外没有闪光点了。但历史上又有人评价他有神鬼之勇。还说张辽都次于他,张辽可有逍遥津一战呀!《三国演义》里,曹仁挺可怜:简直就是个活体经验包。曹操早期征战,没他什么事;徐庶出山,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诸葛亮出山,白河水淹了曹仁;周瑜取南郡,又从曹仁手里夺的;关羽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