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义隆为何要杀檀道济?其实他在自毁长城

刘义隆为何要杀檀道济?其实他在自毁长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25 更新时间:2023/12/16 6:37:4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义隆“自毁长城”冤杀檀道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檀道济是南北朝时的顶级名将,尤其是在刘宋,除了“气吞万里如虎”的开国皇帝刘裕,论起打仗来还真没人敢跟老檀叫板。因此在檀道济被冤杀之后,以武立国的刘宋再也没了能镇住场面、稳定军心的名将,只能以庸才统兵。而志大才疏的刘义隆却仍不自知,连续发动北伐妄图收复河南失地,结果均遭惨败。尤其是在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的第二次北伐中先胜后败,非但收复中原、封禅泰山的战略目的成了笑柄,还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路踢着屁股踹回了江南。辛弃疾嘲笑他“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说的就是这段故事。

面对只有一江之隔、终于实现了饮马长江这一夙愿的北魏大军,躲在建康城中心惊肉跳的刘义隆,终于承认自己杀掉檀道济是犯了一个大错误:

“上登石头城,有忧色,谓江湛曰:‘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民劳怒,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予之过也。’又曰:‘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宋纪第七》)

一个檀道济就能挡住如狼似虎的北魏大军?还别说,这事真有可能。

檀道济出身将门,伯父檀凭之是东晋将领,两个兄长檀韶、檀祗都曾追随刘裕麾下,屡建功勋。当时的东南半壁江山还是东晋的天下,檀道济追随伯父和兄长的脚步投身军旅,并为刘裕效力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天才就像是放在布囊中的锥子,只要有机会总会“脱颖而出”。檀道济就是一个天才,只要步入战场,他的才华便会光芒四射,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恰好东晋末年内忧外患不绝,这就给了他充足的用武之地。

从元兴三年(公元404年)投军始到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檀道济先后参加了平定桓玄卢循、郭寄生、司马休之等人的叛乱之战,横扫东南,居功至伟;在刘裕灭谯蜀之役中,檀道济独自带兵击败了后秦前将军苟林所统率的援兵。因为在内战、外战皆能独当一面,他先后被授官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又任太尉参军,拜为中书侍郎、转官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封爵为作唐县男,食邑四百户。而此时已经在东晋权倾朝野的刘裕,更是放心的把给自己的接班人“传帮带”的责任托付给檀道济——在他的长子刘义符出镇京口(今江苏镇江)时,便由檀道济出任前者的司马(相当于现代军队的参谋长)。

义熙十二年,刘裕发动北伐,试图为自己篡位称帝作最后的奠基。在这一战中,檀道济是当仁不让的先锋,一路上后秦军队畏惧他的威名,纷纷献城投降,敢于顽抗的均被他一鼓而下,连续攻陷洛阳、潼关等大城要隘。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身上没有自五胡之乱以来、地无分南北将领皆嗜杀戮的恶习。比如在攻陷洛阳以后,他就拒绝了杀戮俘虏以筑京观来耀威慑敌的建议,而是将他们全部释放,这就使得檀道济无论在汉人还是胡族中都非常得人心。

潼关洞开之后,长安已经无险可守,后秦覆灭的结局已经不可避免。可恰在此时,刘裕的谋主刘穆之在建康病逝,面对后院起火的风险,刘裕火速东归稳定大局,留次子刘义真守长安,长子刘义符则被他派往江陵坐镇。按照老规矩,檀道济继续替刘裕带孩子,去给刘义符当参谋长,不过这也让他躲过一劫——刘义真这个刚满12岁的黄口孺子根本镇不住刘裕麾下的那帮骄兵悍将,结果长安发生内讧,沈田子、王镇恶、王脩等大将死于自相残杀,赫连勃勃趁机占便宜,将晋军撵出了关中,北伐的成果丧失大半。

幸好有檀道济坐镇荆襄稳如泰山,否则刘裕的篡位大计都可能就此夭折。

刘宋代晋后,檀道济因功转官护军、加散骑常侍、兼领石头戍事,特许直入殿省。又晋爵永修县公、食邑二千户,徙官为丹阳尹。后又出任为监诸郡军事、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

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后,檀道济又替他平定了谢晦之乱。在第一次元嘉北伐时,到彦之先胜后败,局势岌岌可危,檀道济临危受命奉命救援。他在20多天里与北魏军接战30多次,大败魏将安平公乙旃眷、阵斩寿昌公悉颊库结,几乎力挽狂澜。

不过因为兵力相差悬殊,重镇滑台失守,加上檀道济部缺粮,最终只能撤退。话说在古代战争中,最难的不是进攻也不是防守,而是撤退。尤其是在北军多骑兵、南军多步卒的情况下,撤退沦为溃退、最终变成了一面倒的屠杀简直太正常了。不过檀道济使出一招“唱筹量沙”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自服乘舆,徐出外围。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南史·卷十五·列传第五》)

至此,檀道济无论在官爵、功勋、威望等各方面都已经登峰造极。按照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传统,他似乎只有追随老主公刘裕的脚步、篡位称帝这一条路可走了。

景平二年(公元424年)五月,刘义符被徐傅等人废黜,旋即死掉。按照伦常次序本应即位的刘义真,因与徐羡之不和也遭杀害,于是刘裕的第三子刘义隆被拥立为帝,是为宋文帝。

可以说,要是没有四位顾命大臣的“神助攻”,刘义隆压根当不上皇帝。不过这位宋文帝对此毫无感激之情不说,还对他们充满了防范和杀机。

毕竟他们能杀掉一个皇帝,谁敢保证就不能再宰掉第二个?

于是原本为荆州刺史的刘义隆,即便是在乘舟东去建康即位的途中,也布下重兵对徐羡之等人严加防范。即位后,他先是加官进爵以安那帮自以为有拥立大功的权臣之心,同时不断将原荆州旧部安插到京中的重要位置,从而掌握了禁军军权。

元嘉三年,一切准备就绪的刘义隆宣布徐羡之、傅亮及谢晦擅杀少帝刘义符及刘义真的罪行,要将其治罪。结果徐羡之自杀,傅亮被处死,谢晦则起兵反叛,不过旋即被檀道济平定,谢晦也被砍头。

而刘义隆之所以能顺利剪除掉徐、傅、谢等权臣,最重要的一记妙手就是选择信任檀道济:

“上将诛徐羡之等,召道济欲使西讨。王华曰:‘不可。’上曰:‘道济从人者也,曩非创谋,抚而使之,必将无虑。’”(《南史·卷十五·列传第五》)

而檀道济果然没让刘义隆失望,叛军一见到这位战功卓著的无敌名将便望风而逃,谢晦的反叛没有掀起什么风浪就烟消云散了。

不过徐羡之等几个比较显眼的权臣一死,刘义隆就越看檀道济越不顺眼。毕竟他放眼朝堂之上,无论文官武将除了废物就是庸才,唯独檀道济要能力有能力、要功勋有功勋、要威望有威望,麾下部将身经百战且忠心耿耿,8个儿子又个个都是人中龙凤……所以刘义隆理所当然的认为,如果朝中再出叛逆、再有人觊觎他屁股底下的皇位,那么这货肯定是姓檀的没跑。

尤其是在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刘义隆在大病了两场之后更是“大彻大悟”,认定了檀道济非反不可。于是他下诏公布后者的“罪行”,其中大都是猜测臆断或是胡乱安插的罪名,然后认定檀道济已反,下令将其处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韩信帮刘邦打下江山 韩信最后为何会被骗进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刘邦和朱元璋谁更厉害,刘邦靠哪个三个人打下了江山呢

    对韩信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从小就是去双亲,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甚至曾被一个屠夫侮辱,承受“胯下之辱”,后来受到一个老奶奶的启发,从此树立建功伟业,上阵杀敌的宏伟目标。于是他投奔了项羽,本

  • 李亨是如何登基帝位的?唐玄宗李隆基为何甘心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李亨灵武非法登基,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不起兵讨伐,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李亨私自在灵武登基,李隆基不但没有讨伐,还给儿子补发了继位的合法程序,自己则退居二线做了太上皇。李隆基这么做到底是心灰意冷?还是缺少本钱?都沾点边,但都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在当时的情形下,

  • 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后,为何不先收回荆州,再北伐曹魏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为什么退兵,诸葛亮为什么执意北伐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诸葛亮的文章。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另外两场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章武元年(221年

  • 孝庄太后辅佐了两位皇帝上位 孝庄为何不自己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玉儿是不是孝庄太后,历史上的孝庄皇后简介,太后废立皇帝

    对孝庄不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庄出生于蒙古贵族,是黄金家族的后裔,而且美貌过人,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皇太极。她所处的时代是满清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要面临宫廷的争斗,还有明朝和李自成这样的外在对手。但是孝庄却极其的沉稳和果敢,辅佐了两个幼帝,为国家的稳定和

  • 吕布堪称汉末时期的第一猛将,为何会死得那么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布为什么名气这么大,吕布为什么先被缢死,吕布真的有勇无谋吗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被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算得上是盖世英雄。但就是这样的人物,却没有人收留,最终落得被缢杀的悲惨结局。其中原因有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名声坏了:吕布的坏名声,主要因为其不忠。吕布开始跟着并州刺史丁原干,丁原任命吕布为主簿,对他也很亲

  • 隋文帝后宫中为何只有一个皇后 杨坚是真的怕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文帝有几个妃子,隋文帝杨坚有多少个妃子,杨坚真的没有妃嫔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隋文帝杨坚娶老婆,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杨坚是个很出色的皇帝,他是第四个完成了统一大业的皇帝,在登基之后注重民生,实行改革,创立了很多影响后世的政策和制度,在他的努力之下,迎来了开皇之治的盛世景象。当然他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和皇后独孤氏的爱情故事,一个皇帝的后宫却只有这一

  • 历史上真实的姚平仲是个什么样的人?史上最怕死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善终的名将名臣,历史上不出名但很厉害的名将,历史包拯是什么样的人

    大家好,说起姚平仲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宋朝是被少数民族欺负最严重的朝代,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从皇帝到大臣,投降派占了大多数,只有少数人不愿臣服,比如岳飞、杨业等,他们都是将军的抗敌派,但结局并不好,但在北宋末年,有一位特殊的抗金将军,扬言要把金军杀得片甲不留,可自己却十分怕死,打了胜仗还要逃

  • 赵佗奉秦始皇的命令南征 赵佗为何跑到国外做起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给赵佗的诏书,秦始皇不让北上勤王是真的吗,秦始皇给赵佗的圣旨原图

    对赵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不一样的地位,他统一了中国,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野心仍然非常大。于是开始打起了越南的主意,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两个人率领50万大军攻打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便被

  • 檀道济一生战功赫赫,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一生只爱你李志高结局,用一生去爱你大结局,庄聚贤的武功为什么突飞猛进

    每当一提起檀道济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宋朝(非赵匡胤建立),因建立者为刘裕,故称刘宋,又称南朝宋,是著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政权。刘宋的起源是因为东晋后期,朝纲腐败不堪,地方军阀割据,其中,桓玄率先反叛司马家族统治,攻入建康,建立楚朝。而出身草根的刘裕抓

  • 宋代皇帝礼遇文臣 高宗学问安敢望士大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仁宗尝与宫人博才,士大夫是什么官,北宋士大夫

    宋代之所以能取得以上成就,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是统治者的开明。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论”的内藤湖南说,(宋代)“君主再不是贵族团体的私有物,他直接面对臣民,是他们的公有物”,在平民社会,君主的个人价值取向,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影响更为直接。虽然为了一家一姓利益,把脑筋动到极致,但是赵匡胤在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