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年羹尧是雍正的恩人 为什么雍正非杀他不可?

年羹尧是雍正的恩人 为什么雍正非杀他不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40 更新时间:2024/1/7 2:23:51

康熙五十七年,年羹任四川总督,统领军政和民事,在职期间,他尽忠职守,为清军入侵准葛尔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康熙五十九年,他指挥将领岳钟琪打入西藏,打败企图叛变的驻藏军官,康熙六十年,年羹尧多次带领清军部队剿抚辖区内少数民族叛变,对稳固清朝的统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康熙帝去世后,雍正帝继位,在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年羹尧和雍正的关系就很要好,并为雍正争夺帝位出谋划策,因此雍正登基后,对年羹尧很是器重。雍正继位后,为巩固帝位,令年羹尧掌握大将军印,后来又升他为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的仕途真可谓一帆风顺,官职升的比谁都快。

网络配图

这一年,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企图发动武装政变,出兵进攻邻部及西宁,企图割据青海,朝廷听到这个消息,派遣兵部侍郎常寿前去谈判,谁知道常寿被罗卜藏丹拘禁起来,这时候雍正帝派遣年羹尧率领军队讨伐。年羹尧出兵神速,派兵驻扎在那里,随后发动精锐部队向叛军发起进攻,叛军很快被瓦解,一些叛军四处逃窜,年羹尧下令追剿,对叛军穷追猛打,后来叛乱基本上得到镇压,几万叛军全部投降,罗卜藏丹则狼狈逃窜。后来雍正在年羹尧的建议下,对青海地区的行政制度进行改革,青海完全置身于清朝的统治下。

再找找

年羹尧这一战使他威名远播,当他进京面见皇上的时候,雍正赐他双眼花翎、金银财宝等大量物品,并升他为一等公。这时候年羹尧的父亲身居高位,兄长担任工部侍郎,妹妹又是雍正的妃子,年羹尧一家与皇族的关系日益密切,真可谓一门显赫,年羹尧仗着雍正帝的恩宠,成为雍正帝身边的大红人,雍正帝经常在朝廷上与年羹尧讨论国事,无论是官员的任免还是地方政策的制定,雍正帝必会和年羹尧商讨,征询他的意见。为了歌颂年羹尧的丰功伟绩,雍正帝还下令要子孙和臣民牢记年羹尧的功劳,雍正帝的行为让人有点瞠目结舌,他对年羹尧的宠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雍正帝不仅宠爱年羹尧,还对年羹尧一族关怀备至,年羹尧生病及妻子身体不舒服,雍正帝再三慰问,送来药品,要他安心养病。

网络配图

这一切表面看起来君臣的关系真的是水乳交融,然而年羹尧忘记一个道理,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年羹尧功劳越大,地位越爬越高,越有可能功高盖主,这是历代君王所不能容忍的,年羹尧似乎忘记升得越高跌得越重的道理,他被吹捧冲昏了头脑,做出了许多令雍正猜疑的事情,雍正帝本来就是一个疑心很大的人,一旦疑心达到某种程度,雍正帝便起了杀心!早在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回京的时候,沿途官员跪道迎送,到京城的时候,王公等官员跪接,年羹尧非但没有下马,当王公大臣向他问候,年羹尧也只是点点头,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在皇上面前,年羹尧态度十分傲慢,丝毫没有作为臣子那种谦恭之礼。同时年羹尧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亲信,雍正帝最恨人家勾朋结党,年羹尧这样做显然犯了雍正大忌,朝中很多事情由年羹尧说了算,雍正帝落了个受人支配的地位,好像一个“傀儡皇帝”一样,他自然心生怨恨,寻找机会除掉年羹尧。

雍正和年羹尧的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公开化,有一年京师出现“日月双壁,五星连珠”的祥瑞之兆,很多大臣都向雍正庆贺,年羹尧虽也上表称奏,但是字迹潦草,令雍正帝心生不悦。雍正帝找到了机会,认为年羹尧心怀不轨,首先免除年羹尧镇远大将军之职,降为杭州将军,那些得到年羹尧提拔的人纷纷遭殃,有一个叫汪景琪的人,由于写了一篇文章歌颂年羹尧,结果被处死,凡是歌颂过年羹尧的人,不是被处死就是被免职,由此可见雍正帝的心胸狭窄。

网络配图

雍正帝下决心进一步收拾年羹尧,朝中大臣知道年羹尧这颗大树倒下了,纷纷上奏揭发年羹尧诸多罪状,雍正帝削去年羹尧的官爵,将他逮捕回京受审,宣布年羹尧92条罪状,其中有30条足以对年羹尧处以极刑!当然雍正帝为了避免杀戮功臣的罪名,故意做出宽宏大量的样子,说念你年羹尧的功劳,格外开恩,让年羹尧自尽。年羹尧听到这个消息也不敢相信,他还在等雍正帝念及旧情,法外开恩,饶他一命,然而雍正帝杀他决心已定,年羹尧悲愤之下自尽身亡,他的家族也是“树倒猢狲散”。

关于雍正为何杀年羹尧,有传说是雍正帝的皇位是靠杀害康熙得来,这其中年羹尧参与了谋逆行动,知道雍正帝的一切行为,雍正帝继位后,害怕年羹尧把他的事情泄露出去,便将他杀人灭口。然而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雍正帝继位的时候,年羹尧尚在西北,未必知晓其中的内情。年羹尧之所以被杀,在于他自恃功高、妄自尊大、任人唯亲、目中无人,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触碰到了雍正帝的底线,因此被杀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解密:嘉靖皇帝为何长时间不见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戏曲、小说对于历史的传播威力是极其惊人的。比如,大家之所以熟悉三国那段历史,对于曹操、关羽、诸葛亮、司马懿等三国人物如数家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而不是因为正史《三国志》。同样的道理,明朝的嘉靖皇帝之所以大名鼎鼎,全赖于一个人的帮助:海瑞。网络配图海瑞可是历代清官的典型代表,江

  • 明代社会风气变坏:朱元璋鼓励官员包二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笑贫不笑娼,在明代表现特别明显。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本来便拥有随便玩女人特权的皇帝,自然色心大动,“与民同乐”。当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当然指有条件的)对生活质量都很讲究,如在中后期,女士很前卫,特爱赶时髦,男士则热衷性开放……如苏州文人祝允明、唐伯虎,便是当时的风流男人,他

  • 春秋小国遂国:唯一被齐桓公屠城的诸侯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在管仲的辅佐下“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公认的一代霸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秉持着公平与正义的霸主,竟然也曾经狠心用屠刀灭掉了一个国家。齐桓公在称霸的过程中,一直在遵循管仲给他制定的对外政策——那就是亲近邻国、帮扶弱小。因为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 揭秘神乎其神的诸葛孔明 他的短板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谋士,他的英明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得神乎其神,那么,当然人无完人,即使是诸葛孔明也有自己的短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孔明的短板在哪里?网络配图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刘备求贤似渴,三顾茅庐请卧龙诸葛亮出山,并问以统一天下大计,时年27岁的诸葛亮未出草庐,就为刘备规划了三

  • 野史秘闻:李显为何心甘情愿为老婆戴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显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儿子,母亲很强势,李显小时候没少受罪。那个时候,武则天一心向上爬,遇佛杀佛,遇神杀神。挡我者死,李显本来就胆小,自然害怕成为炮灰,甘心情愿做小白鼠。父亲李治病死后,李显曾被立为皇帝。不过大权一直由母亲武则天独揽。即位36天,武则天看李显不顺眼,一道谕旨,便把儿子贬出京城,做了庐

  • 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自己兼任宰相一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组建王朝开始,历经十几年的精心治理,终于终于走上正轨,但朱元璋并没 有安下心来。因为他生性是个多疑之人,总觉得会有人谋反,尤其是一起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结果滥杀了非常多的功臣。因为朱元璋始终认为,只有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保证明王朝的千秋万代,而宰相职位,因权利重

  • 张居正的最后时日,也是明朝最后的时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张)居正完全可以不必将内阁搞成那个样子。他自己当初不也是从高拱手中夺来首辅的位置吗,但也未曾去改变高拱的政治方向,而且将其发展成为一场改革。可是他自己却将内阁的权威跟自己一起埋葬了。”“明朝的帝国大厦本来就是要靠内阁支撑的。我们看,从宣宗的时代,便是内阁英才辈出的时代,无论是老成持重者,还是

  • 解密:康熙帝两度废掉太子胤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次被废皇太子如果没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隐私,确实是件很危险的事!虽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权、削弱宗室、稳定人心的各种好处,却也让这个本来就娇生惯养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娇纵。而且康熙帝是有名的长寿皇帝,这也让胤礽这个皇太子一当就是四十几年。他还曾对人发牢骚时说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

  • 太子胤礽骄纵蛮横完全是因为康熙的溺爱所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圣君”康熙皇帝的子嗣有很多,是清朝所有皇帝中子嗣最多的一个。而最让他疼爱有加的莫过于太子胤礽了。胤礽被废以后,康熙怨天怨地怨大臣,事实上,胤礽的失败,他也要负一半的责任。康熙帝自己曾说过,过分的溺爱孩子会害了孩子,一位孩子长大后会奢望过多,并且缺乏宽宏大量。胤礽的暴虐骄纵、奢侈无度,其实也是在

  • 昏君嘉靖皇帝死了,海瑞为何痛哭流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海瑞是个直性子。与他同时代的大臣、文学家王世贞如此评价,“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是其所长;不虚心,不晓事,不读书,是其所短”。另一个万历年间的文人沈德符也说,“大抵忠介之清,冠绝一时……以清骄人,又以清律人”,骂起人来,一点面子都不给,常常让人尴尬不已,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可他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