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当世第一猛将 出生入死却不能封侯

他是当世第一猛将 出生入死却不能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50 更新时间:2024/2/20 2:14:46

如果评汉代最知名度最高的将军,莫过于李广,初中就学过李广射虎的故事: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时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能把箭射进石头,威猛!后来看《水浒传》,又有一人绰号“小李广”——全书箭术第一,一箭射双雁的花荣。由此可见,李广有三高:本事高、知名度高、声望高。

网络配图

到了高中,读了《膝王阁序》,却发现有一句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原来汉武帝时期因为征战很多,所以以军功封侯的将军也很多,偏偏李广没有封侯。再查阅资料又发现,李广在进攻匈奴的战争中,几乎是逢战必败。从那时起,小编心中就认定李广是图有虚名之辈。直到有一天,小编和妹子约会。

妹子突然问起一个问题:即使一个人后世的名声可以造假,但是身为一个将军,手下死得人、花得钱是绝不可能造假的,如果李广这么无能,为什么汉武帝却长期委以李广重任,而后世又对李广有如此高的赞誉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看李广历次出征的职务,第一次出征匈奴,四支部队,李广独自带领一支,四位将军平起平坐。第二次出征匈奴,李广任后将军。最后一次出征匈奴,李广任前将军。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后将军”并不是“落后的将军“,而是在负责防守军团后方敌人的将军,要知道,迂回包抄的战术,很常用的战术,后方不能不防。

“后将军”这个名称听起来虽然简单,其实地位很高,仅次于最高统帅“大将军”。汉朝武将,大将军最大,之下就是四方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至于各种听起来很酷炫的名字,比如奋武将军、振威将军……,有一个词统称它们:杂牌将军,意思就是糖分完了,奖励你一个很酷的名字算了吧。可见,汉武帝是很重视李广的,李广虽然没有封侯,但是从官职上说,都是高级武官。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汉武帝如此重视一个似乎是屡战屡败的人,必然有深层次的原因。

网络配图

来看看李广的战绩。

李广在多次“进攻”匈奴的战争中,只有一次防守战是取得胜利的:李广带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张骞(皇帝的同学,开创丝绸之路的人)率一万骑兵与李广一同出征,分两条路行军,然后,李广被匈奴左贤王率四万骑兵包围了,四千对四万,还是对方主场,李广的小兄弟们当然很害怕,废话我在我也怕,但是李广就不怕,李广的儿子李敢更不怕, 不仅不怕,李敢还率几十名骑兵直穿匈奴骑兵阵,又从其左右两翼突出。回来报告李广说:“匈奴人很好搞定啊!”这样,李广的小兄弟才镇定下来。很有楚霸王项羽的气概,儿子都这么霸气了,李广身为老爹,当然也要露一手。这时候,匈奴仗着人多十打一,发起猛攻,李广的军队很快死伤过半,于是李广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放箭,而李广自己却拿起弓射死好几个匈奴将领,射人先射马,用错了,应该是射贼先射王,几个将领莫名其妙的连续中箭而死,匈奴军自然心生畏惧不敢再进攻。这时天色已晚,被几万人围在中间,烧火都烧不了,李广的士兵们都以为要冻死在沙漠了,可李广却很轻松淡定,正常整顿部队,军心才再次稳定,不久援军赶到,匈奴军解围退去。

这样的战绩已经算辉煌了,但是,李广真正的辉煌是在景帝时期,那个时候,卫青还没有出现、霍去病也没有出现,汉朝对匈奴的政策只有一个:防守。而李广的就是防守时期的中流砥柱、是当时最耀眼的明星。李广当过:上谷、上郡、陵西、雁门、代郡、云中、右北平郡太守,数千里防线,哪里有匈奴的进攻,哪里就有李广的防守,而重要的是匈奴从未攻破过李广的防线。没错,说到防守,李广就是活生生的教科书,而李广的形象也是高、大、上!有这么辉煌的后卫职业生涯,汉武帝对李广寄以厚望也就无可厚非了。

网络配图

只是,汉武帝忽略了一个大大的问题:好的后卫未必是好的前锋,甚至大部分都不是好的前锋。这个忽略,对汉武帝无关紧要,甚至对整个汉朝也无关紧要,毕竟这个时候,经过文景之治,汉朝的财力物力都远超匈奴,又出现了卫青这个天才中锋和霍去病这个天才前锋,至于防守,要不要都无所谓;但是,这个忽略却毁了李广后半生的职业生涯,甚至一生的名声,一个顶级后守,硬是被派到了前锋的位置上,更加痛苦的是,因为早年的威名在外,对方的主力把李广盯得很死,导致完全施展不开。

正常来讲,这样因为职务安排不合理导致的痛苦,汉武帝是能感受到的,李广自己也能感受到。可是,第一、李广是个不服输的人,一定要争这口气。第二、国家的发展已经到了进攻为主、甚至到了完全进攻的阶段,如果不参与进攻,那这个顶级后卫的要放在什么位置呢?所以,李广的路只有两条:一、参与进攻、二、转业到地方。李广选择了第一条路,对于一个能把箭射进石头的人,能防守数千里防线而不被攻破的人,如果离开军队,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汉武帝和李广自己都这样想的,然而,结果就像大家看到的那样,李广在进攻过程中,要么吸引了大批的敌人,被围攻;要么迷路找不到攻击方向。最终,在最后一次进攻匈奴时,李广因为迷路错失战机,自杀。

李广坚如磐石的防守——卫青的攻守并重——霍去病疾如闪电的进攻,这三个人衔接,也正是汉朝国力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李广善守,正是后来进攻坚实的基础,否则,匈奴早打过来了,哪里还有后面的进攻呢?

其实,李广的官职和待遇比大部分封侯的人都高,唯一的遗憾仅仅是未能封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看似作为不多的唐高祖杀功臣也丝毫不手软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唐朝的开朝皇帝唐高祖李渊,总是感觉他的光芒被其子李世民所掩盖,并无太多闪光之处。不过在仅有的表现时间里,李渊杀功臣的手却是一点也不弱。早在李渊晋阳起兵之前,其手下的官员刘文静审时度势,看到隋朝境内四处刀兵起,他预判到天下大乱,于是建议李世民等人共同说服李渊起兵谋取大事,并最终成功说服李渊起兵。网

  • 如何让紫禁城保暖:万岁爷这样过冬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北方,冬季漫长而又寒冷。有气象数据显示,明清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气温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在那个没有暖气,没有电热毯、没有保暖衣、羽绒服,更没有空调的时代,生活在紫禁城里的皇上及他的嫔妃们、皇子皇孙以及大量的宫女、太监们,他们又是如何度过那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季了呢?网络

  • 北宋官员退休难:范延召70岁高龄仍赴边疆任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图片来源于网络原来,宋代致仕制度还规定:官员退休时,须先向朝廷递呈申请,获准后方可解职。

  • 备受宠爱的赵飞燕杨贵妃为什么没有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和赵飞燕作为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她们除了魅惑君王和结局悲惨之外,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看过宫斗剧的都知道,在后宫之中,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根,给自己留下一条有发展的后路。然而,作为史上极为成功的两位贵妃美女,为何未能剩下一男半女呢?赵飞燕,太瘦!瘦得无法排卵!赵飞燕原名

  • 北宋“老人政治”:名臣文彦博年过八旬出任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图片来源于网络原来,宋代致仕制度还规定:官员退休时,须先向朝廷递呈申请,获准后方可解职。

  • 杀神白起:耀眼的名将桂冠下是百万累累白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是个战争狂人,更是一架冷血无情的战争机器?一、他率领秦军攻城拔寨,且战无不胜。其战术素养极高,其手段又无所不用其极。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战场上东征南讨。他起于秦昭王13年,时任秦国左庶长的他率兵攻打韩国的新城。一年后升任为左更,率军攻打韩魏,斩首敌兵24万,之后任国尉。一年后担任秦国的大良造,秦

  • 李广战功赫赫却从未被封侯 因没拍汉武帝马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是西汉时著名武将,一生与匈奴交战四十余年,大小七十余战,凭借一身盖世武功,杀敌无数,匈奴人畏其英勇,称之为“飞将军”。李广戎马一生,先后经历了七十多场战争。作为一位武将,最大的荣誉就是能够通过军功封侯,这不仅能够光宗耀祖流芳百世,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对阵匈奴数十年,李广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 朱高熙为何会屡次谋反都失败 原来是因为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每个朝代都有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大打出手,明朝自然也不例外。明成祖朱棣就是通过战争,才夺得了皇位。当时朱棣纠集几位皇子,起兵反叛,其中便包括他的儿子朱高熙。朱高熙随着朱棣征战沙场,立下了许多的战功。朱棣登基之后,便为朱高熙建造了储藩府,作为对朱高熙的奖励。当时的许多大臣对于朱高熙都十分喜欢,

  • 公子扶苏真的能力挽狂澜挽拯救大秦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华夏的第一位皇帝,用一生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他带领着秦国在自己四十岁的时候就完成了统一六国的重任,成功的走上了人生巅峰!真正的体验了一回俯视众生的快感。图片来源于网络秦始皇以为自己的帝国能千秋万代,这应该是每个帝王的想法,不过秦始皇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帝国竟然传了两代就被灭了,还是被

  • 真实的卫子夫: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热播,很多人对卫子夫这个女人感兴趣起来,历史上真实的卫子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卫子夫(前2世纪-前91年),名字已失考,字子夫,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第一任就是传说中“金屋藏娇”的女主角——阿娇),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霍去病的姨母,汉宣帝的曾祖母。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