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与魏征:君臣“和睦”的谎言

李世民与魏征:君臣“和睦”的谎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802 更新时间:2024/2/14 6:15:48

所谓明君与贤臣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历史的真相是,初唐时期的政治、民族、经济关系,特别是山东问题,决定了两人的微妙关系。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李建成李元吉,后又诛杀其子侄十余人,夺得皇位继承权。同年八月,李渊被迫让位于李世民。

李世民一方面令人修纂国史,让国人认识自己继承大统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为减轻自己杀兄逼父的心理压力,并迅速缓和他即位之初的复杂形势,对原太子东宫集团中的人物,大多予以起用。

特别是魏征,比其在原东宫府更受重用。那么,李世民对魏征及原东宫附属为什么不像对其兄弟子侄那样赶尽杀绝,是否像一些史家所言是李世民知人善任、重用人才?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而是与贞观初期的政治矛盾、经济形势、民族关系密切相关。

网络配图

唐初政局的动荡,也使得南北朝以 来本就尖锐的民族矛盾更为突出。东北地区,高丽虎视辽东。西北地区,突厥、吐谷浑不断寇边,内犯势头尤以突厥为烈。但李世民深知,之所以暂时不能与突厥发 生正面冲突,就是因他“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不具备和突厥大规模作战的条件。

在此情况下,李世民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先稳定山东,因为山 东不仅是解决西北问题的关键而且对关中也有影响。要想稳定山东,就一定要控制山东的士族势力。而最能牵制山东士族势力的就是山东豪杰了。山东豪杰就是隋末 山东农民起义军的大小领袖,这些人在降唐之后大都转化为庶族地主,他们和山东士族在政治、经济利益上有根本冲突。

如果充分利用他们,使之和山东士族互为牵 制,就能取得山东的暂时稳定。而魏征又是最能代表山东庶族集团即所谓山东豪杰利益的人物之一。魏征不仅参加了瓦岗起义,而且又是原东宫集团的主要谋臣之 一,这种特殊的经历不仅使其成为山东豪杰的联络人,而且也成为东宫集团的代言人。

如果李世民杀掉魏征,就会导致这两大势力的不安和反对,从而失去山东豪杰 的支持而无法处理好山东问题。所以唐太宗认为他们是“各为其主,是可以原谅的,赦免了他们的死罪,并可使他们感恩”。如此才可能重新认识李世民、魏征二人之间的关系。

魏征随李密降唐后,“久不见知”,于是“自请安辑山东”,担负起收编各地义军的重任。发一书而降李世责力,并先后使李世责力、窦建德部下曹旦及齐善行等归降李唐。魏征在山东豪杰中的影响就充分显示出来。故而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世民就立即委任魏征以“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之重任。

网络配图

魏征在安抚河北时,亦极力保护山东集团中的精英。如何使目的实现,魏征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他洞穿了李世民的心理,看到了唐初各种矛盾的焦点所在。利用自己为谏议大夫之机,积极进谏,以“居安思 危”之语打动李世民。魏征深知:“自古上书,不急切,不能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语,圣人择焉”。

这也正是时人认为他“精通群书,颇明王霸之 术”、“素有胆气,善得人主意”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魏征多次进谏于李世民,指出隋亡的根本原因就是“甲兵屡动,徭役不息”,要求李世民以亡隋为鉴。杨隋之 亡,与重役山东,攻伐高丽密切相关。

而李世民经略关中,安抚山东,亦无不是为与高丽作战做准备。一旦重与高丽开战,山东所受赋役又必然加重。这是山东集团 所反对的,也是魏征最不愿看到的。为扩大山东集团在唐中央的实力,取得部分关陇集团成员的支持,魏征先后向太宗推荐侯君集杜正伦褚遂良,并特别指出侯君集、杜正伦有宰相才,使他们受到李世民的重用。

魏征与王珪的关系也非同一般,这从每当王珪进谏李世民之时魏征必然附和,魏 征进谏时王珪也同样附和就可清楚看出。特别是杜、褚二人,对李世民的言行是“必书”、“必记”,达到了魏征所期望的使李世民“不为非法”的目的。

李世民对魏征的心理活动也极为清楚,看到了魏征的背后有庞大的山东集团做后盾,而自己又“即位日浅,国家未安”,必须协调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使 自己时时处于“居安思危”的状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而接受魏征的“犯颜”进谏亦就不足为奇了。

为取得山东集团的支持,维护统治,位居九五之尊的李世民不断遭到臣下的“犯颜”,而且要把不满深深地隐藏在心中。《贞观政要》全书记载的李世民与魏征等臣子所论之事,大抵为居安思危、如何守成之说。这恰恰是李世民稳定局面,由乱入治所需要的。

李世民深知,隋炀帝处处专断的一言堂,虽“劳神苦行,未能尽于合理”,结果葬送了隋王朝。前车之鉴也使得李世民必须听到不同的意见。更何况魏征的多数谏辞,除有居安思危成分 外,还可起到抬高李世民声威的作用。

如每当李世民责怪魏征进谏的直言时,魏征就云:“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 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如此之语,亦就引出了李世民“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舜,虽亮无以抗”。

网络配图

然而在重大实质性问题上,李世民就独断专行,不会接受魏征的谏言,魏征亦多取回避之法。魏征的聪明,就在于他看到了李世民虚心求谏、重用人才的表象后面隐藏着本身固有的疑惧、残忍及独断,也看到了李世民急于在众人面前刻意修饰自己,以掩饰自己杀兄逼父之非。这些从贞观时期李世民的言行中可以清楚看出。

而李世民后期由于功德圆满和对山东集团的成功打压,所以杀掉侯君集、逐杜正伦。对魏征, 也在他死后“罢叔玉尚主,而足陪所撰碑”。此时二人的关系才从“求谏”、“直谏”的重重迷雾之中露出了原本互为所用的实质关系。

《旧唐书·魏征传》载侯君集被诛,杜正伦遭逐后,“上始疑征阿党”,但实际上并非在魏征死后李世民才怀疑魏征“阿党”,而是一直就有所觉察,只因种种因素的制约,始终隐忍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朱元璋为何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小明王,朱元璋为什么要救小明王,朱元璋为何要杀开国功臣刘伯温

    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就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网络配图公元1368年,朱元璋

  • 李自成兵败之后 作为手下的牛金星和宋献策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李自成如果成功了会怎么样,李文忠最后的结局

    对牛金星和宋献策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时事出英雄,也出奇人!李自成从一个驿卒,摇身一变成为葬送大明朝的枭雄,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说到人和,不得不提帮他打天下的两个文人:一个举人出身,最后成为大顺丞相的牛金星;另一个术士出身,最后成为开国大军师的宋献策。

  •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连刽子手都自刎谢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最恶心的皇帝朱元璋,历史上最恶心的朝代,为什么不让研究明史

    说起于谦,相信如今更多的人,会想到那位说相声高的于谦,毕竟现在的德云社还是很火的,但我要说的于谦却非此于谦,而是一位明朝的英雄人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于谦的一生的经历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是一位读书人,从高祖开始,于谦一家就在朝

  • 文德皇后长孙氏有哪些别名?她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孙氏后人,李世民的文德皇后,北魏长孙氏

    说到文德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说到文德皇后其实大家也多多少少应该知道这个人,毕竟她还是很给力的一个人的,话说被誉为是什么千古贤后,最大的功绩就是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那么有的网友就要问了,那就是这个文德皇后到底叫什么你?还

  • 朱元璋为了大明江山大肆屠杀功臣 朱元璋究竟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真的杀功臣,朱元璋杀功臣最多的皇帝,朱元璋不杀的功臣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杀功臣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纵观天下历史,没有一个新登基的皇帝,不是刚上任就开始巩固自己政权的。可有这样一位皇帝,为了永保自己家的天下,竟然开始了一场充斥着腥风血雨的清洗运动。在这场历经了十余年的清洗之中,那些曾经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开国元老们,一个个都死不瞑目的倒

  • 班婕妤的一生是是什么样的?她为何斗不过赵飞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人为什么斗不过天,为什么赵飞燕不是四大美人,团扇歌班婕妤

    对班婕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的皇帝绝大多数坐拥佳丽三千,流连忘返于温柔乡。女人们也惦记着皇帝的宠爱,为了上位,为了博幸,用尽心思,掀起醋海狂潮。然而现实是无情的,帝王们很少有真正的爱情,也不会对一个女人有始有终,对身在后宫的女人们而言,宠幸都是一时,悲哀却

  • 朱元璋有多重视养老?揭秘明朝的养老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重视农业,朱元璋为什么强制移民,朱元璋的政策都有哪些

    自古以来,中国就一直有尊崇孝道的传统美德,而养老又是孝道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养老问题也一直被历朝历代所重视着。尤其在明代时,养老政策经过发展和完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系,也较为全面。养老优老政策在明朝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它给明朝带来的变化是的巨大的,也带来了很多对明朝社会发展十分有利的影响,但其

  • 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后,他的妃嫔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建成李元吉,唐玄宗结局,玄武门之变参与者有哪些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但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还坏人做到底,斩草又除根,把自己兄弟的10个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亲侄子全部杀掉,可谓心狠手辣。但是对哥弟的老婆,李世民就大度多了。太子妃郑观音美,齐王妃也不逊色,史料记载杨氏“玉貌雪肤,眉目如画”,李世民

  • 从奴隶到皇帝,堪称千古一帝的石勒,做了什么导致民族被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乞丐到皇帝,古埃及强盛时期的统治者是,石勒出生地

    你真的了解石勒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看中国古代几十个朝代的开国君主,绝大多数都是被肉食者把持,能够起于微末并且成就一份帝业的人还是少数。这并不是微末之间没有雄主,更主要的还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肉食者掌握者更多的资源,让肉食者能够比一无所有的人更容易成功。难,并不代表没有,著名的就有

  • 狄仁杰推荐的一位大臣,最后竟终结了武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狄仁杰是谁推荐给武则天的,狄仁杰为什么想恢复李唐,狄仁杰训斥薛青麟

    说起人才,老板们都哭着喊着说自己最缺了,打工一族却认为明明自己就是人才,为什么老板看不见?这是个千百年来的悖论,古代的皇帝也常常为这事烦恼,咋就没有人能为寡人分忧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武则天老了后,有时候感到力不从心,精力也没有以前那么旺盛了,便想多找几个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