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崇祯最倚重的大臣 却为何在军中自杀?

他是崇祯最倚重的大臣 却为何在军中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513 更新时间:2024/1/24 21:58:48

杨嗣昌出生于书香门第世家,和他的父亲杨鹤都以知兵事而著称。杨鹤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杨嗣昌是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的进士,只比他的父亲晚了六年。

从杨嗣昌考中进士之后,一直到天年间,他的仕途一直都比较顺利,从刚开始的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很快便晋升到户部郎中。后来做到了礼部尚书,兼东阁殿大学士。这是他第一次进入内阁参政。入阁之后的杨嗣昌掌兵部事,这为他以后的军事生涯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网络配图

天启年间,东厂提督魏忠贤一手遮天,朝中成员十之七八都成了魏忠贤的党羽,世称阉党。天启三年(1623年),在兵部任职的阉党成员崔呈秀想要拉拢杨嗣昌,被杨嗣昌拒绝。随后,他在朝廷处处受到阉党成员的排挤,无奈之下,他选择了辞官归隐。这一等,就是五年的时间。

四年之后,天启皇帝驾崩,崇祯皇帝即位之后,诛杀了魏忠贤,阉党瞬间倒台。朝中的阉党大员受到诛连的多达三百余人。崇祯元年(1623年),为了弥补朝中的大量缺官,崇祯皇帝宣布启用被阉党排挤在野的前朝旧臣。不少蒙冤在家闲居的官员都得到了新的启用,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袁崇焕。当然,杨嗣昌也在其中,他被任命为河南副使,加右参政。后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关诸处。他整饬防务、修筑山海关两翼城,政绩斐然。崇祯三年,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

杨嗣昌事业真正的起步,是从他围剿镇压农民军起义开始的。

其实杨嗣昌的围剿策略很鲜明。他洞悉晚明的朝政、军政,以及民间百姓的生活情况,深知民间疾苦,更是知道农民起义的缘由。早在前几年,崇祯皇帝曾问过他,辽东的皇太极和陕西、河南的农民军叛乱应该先剿灭那个。杨嗣昌回答的很明白:“辽东虽然强大,但是山海关东临大海,背靠群山,是一座天然屏障,只要派重兵守住山海关,那么皇太极便永远也强攻不进来。倒是中原地区千千万万的流寇,才是大明朝最大的敌人。因为流寇就是百姓。他们穿上衣服下到田里是农民,举起武器就是流寇。如果不能让百姓吃饱饭,那么流寇便永远也围剿不完。”所以一直以来杨嗣昌都主张剿抚并用,不能不剿,也不能一味地剿。杨嗣昌的策略无话可说,但是根据明朝的财政现状,又如何能够拿出多余的物资来赈济农民呢?

网络配图

崇祯听取了杨嗣昌的建议,同时任命熊文灿总理五省军务,剿抚兼施。此举在一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罗汝才等农民军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

好景不长,崇祯十二年(1640年)五月,张献忠谷城再起,各地农民起义烈火复燃,崇祯帝“命杨嗣昌督师,赐尚方宝剑进行镇压。杨嗣昌与陕西副将贺人龙、李国奇夹击张献忠於太平县玛瑙山(今四川万源县),史载“大破之,斩馘三千六百二十,坠巖谷死者无算。”

崇祯十四年(1642年)正月,李自成攻陷陷洛阳,杀福王朱常洵。二月初四半夜,张献忠一日夜驰三百里出四川,奇袭襄阳,初五日,在西门城楼杀襄王朱翊铭,朝野震惊。由于当时杨嗣昌就在襄阳附近围剿农民军,听到这一消息后,他深感自己辜负了崇祯皇帝的嘱托,忧惧交加,伤心欲绝,结果一病不起。不久之后,杨嗣昌带着深深的遗憾在军中自杀身亡。

网络配图

崇祯皇帝听闻杨嗣昌的死讯,临朝叹息:“自杨嗣昌殁,无复有能督师平贼者。“ 又亲书祭文,曰:“惟卿志切匡时,心存许国,……赍志深渊,功未遂而劳可嘉,人已亡而瘁堪悯。……英魂有知,尚其祗服”。有人弹劾杨嗣昌,说他围剿不力,误国误民,崇祯不听,先以剿贼功加封杨嗣昌为太子少傅。

杨嗣昌从军一生,他的悲剧断不是因他个人而起,而是他面对的是一个不幸的时代,一个无力回天的时代。杨嗣昌为人谨慎,无论是做官还是带兵打仗,考虑问题都十分周全,而且十分谦虚。这也是它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崇祯一朝始终得宠不衰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当皇帝以后 韩信为什么会成为收拾的对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汉王刘邦迎回父亲太公和妻子吕雉之时,正是秦历年底,新年将至了,可谓喜上加喜。刘邦命人在营中备下酒席,一来庆贺亲人团聚,二来庆贺新年。刘邦先与太公、吕后在内帐宴饮,亲人劫后余生,自然感叹连连,唏嘘不已,酒饮得格外畅快。新年当然得有些礼数,刘邦先向太公祝厘,为他老人家祈福。随后端坐外帐,接受文臣武将的跪

  • 揭秘是什么原因让吴王夫差不乘机灭掉越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却说吴王夫差答应了越国的和谈,文种心中一块石头方才落地,伍子胥突然来了。伍子胥早饭还没来得及吃,就急匆匆赶来。 到了中军营帐,也不通报,大踏步直趋闯入,一眼就望见伯嚭和文种两个,站在吴王夫差的旁边。伍子胥怒气冲冲,喝问夫差道:“大王!难道你已经答应他们许和了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夫差道:“是啊,寡人已

  • 齐国相国晏婴为什么阻止齐景公任用孔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515年,孔子因鲁国政变造成政局混乱,本着危邦不居的人生原则前往齐国,给齐国嬖臣高昭子做了家臣,并通过高昭子见到齐景公,这是他第一次到国外求官。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儒家的门徒们看来,孔子通过高昭子这类小人见到齐景公很不光彩,所以认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这一笔是对传主的诬蔑。在此同时,却又承

  • 明成祖朱棣身世之谜:为何隐瞒生母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生母之谜:朱棣,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帝,一生文治武功臻于极致,朱棣是“朱三多”,即说不清楚的谜团多,干出的大事多,遭受的争议多。他的出生,就属于“三多”里面的“谜团多”。元朝末年的至正二十年(1360)的四月十七日,朱棣出生在当时的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关于他出生的现场情况,被后人描述十分神奇

  • 齐景公赌气离宫不理朝政宰相晏子如何劝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齐景公是春秋时期比较贤德的一位君主了,可是这位国君也还有一个毛病,喜欢打猎。其实,一个国君有个把爱好,本非错事,只是国君不像百姓,就算是沉湎其中,比如打麻将连续三天三夜,也不过是个人虚度光阴,大不了家庭不和,和老婆老公吵个架而已。一国之君呢,沉湎自己的爱好,却可能有亡国亡身。这可并非危言耸听。历史上

  • 解密:白起一生之中究竟屠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人们往往只看到战场上功臣名将表面的荣耀,却忽视了这荣耀背后战死的无数英魂。后人无法准确评价这些锐不可当、战无不胜的将军们,因为他们既伟大又残暴。战国末期是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时代,在那个以杀人掠地为主要内容的时代里,秦国的白起无疑是将军

  • 揭秘纵横捭阖的朱元璋为何治国不如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就连权势煊赫的驸马欧阳伦,也因私贩茶叶而被斩首。洪武十八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贪污税粮案发,被处死的官员多达万人。经过朱元璋的严厉整饬,在他30余年的帝王生涯中,政治清明,弊绝风清,“一时守令畏法,吏治焕然丕变。”史家的记载也许有溢美之辞,但是奸宄之徒谈虎色变,却是事实。令人惋惜的是,朱元璋

  • 乾隆禅让给嘉庆的真正原因:最是无情帝王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在其晚年期间,乾隆皇帝更是不顾朝臣的反对,决定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琰,也就是乾隆60年(1975年)乾隆决定把皇位禅让给皇太子永琰,并且下诏说“我25岁继位时,曾经对天发誓,我如果能在位60年,就一定会传位给皇太子不敢和皇祖(康熙)在位年数一样,现在我已经在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会变成杀人狂魔?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残暴。当朱元璋还是朱重八时他绝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他会变得如此嗜血——杀掉那么多人,而且那些人都是曾经跟他打江山的兄弟、朋友、下属。就像朱重八还是一个要饭的时候,他也万万不会想到,几十年后它会一统天下,成为皇帝。朱元璋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为卑贱的皇帝,其他的开国皇帝大多是

  • 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 登上皇帝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有枪便是草头王。话说到了1356年,各路起义军都抢到了一定的地盘: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帝,拥有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大片领土,并不断向北方和西北进攻。徐寿辉称帝于武昌,拥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张士诚称王于苏州,拥有江苏、浙江等地。网络配图明玉珍则杀入四川、云南,也欲称帝。这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