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名臣杨博:皇帝倚仗其为“左右手”

明朝名臣杨博:皇帝倚仗其为“左右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6 更新时间:2024/3/8 10:01:05

博,嘉靖八年(1529)进士。从户部主事做起,到致仕前,“皇帝倚其为左右手”,加封他为少师兼太子太师。杨博的儿子杨俊民,也中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从杨氏三代人做官的经历来看,一个相同点就是科举出身。能中举,特别是中进士,说明三代人八股都做得好,而且运气不错,用现在的话说是“学霸”一类人物。杨瞻的官做得快乐。

网络配图

他的官位并不是太高,最后一任为四川按察司佥事(正五品),分巡川北道,驻保宁,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南充市。他在那里8年做了一件“分外”事,即打造阆中十大景观,并一“一景一咏,极表倾心陶醉之情”。虽然朝廷后来诰封他为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等荣誉,可那是他沾了儿子的光——明朝制度使然。

杨博的官做得凶险。其官场生涯大半时间与明朝的国防连在一起。初入官场,便进了兵部,先做武库清吏司主事,又任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杨博在随大学士翟銮巡视“九边”的守备部署时,对途中所经过的山川地势、民情风俗、驻军人数战斗力强弱等,都作了详细的记录。

嘉靖二十五年(1546),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到任后,杨博便推出一大战略措施,即招募民众垦田,稳定边疆。又组织人们利用农闲,修筑肃州、榆树泉、甘州、大芦泉等地的墩台(烽火台)等军事设施。为内迁的罕东属人修筑了金白城等7座屯堡,供其居住,避免了他们与当地人争斗,让境内秩序井然。

网络配图

转到兵部做左侍郎、经略蓟州和保定军务时,曾两次打退蒙古骑兵。一次,在而对10万蒙古骑兵攻城时,他“身不解甲,在古北口关上枕戈面宿,并督促总兵官周益昌等全力抗敌”。蒙古骑兵在古北口攻打四昼夜而不能破关,只好改攻他处。杨博又招募敢死之士,利用夜暗,举火惊扰敌营,蒙古人被迫退走。杨搏升兵部尚书后,遇到了大同右卫被蒙古骑兵围困长达6个月、城中缺粮的危急形势。

皇帝任命杨博总督宣府、大同和山西军务。好在杨博到达后,围城敌军已被侍郎江东等率部击退。在任上,杨博建造偏箱,阻挡敌骑驰突;组织军民修缮大同城墙,改善守备设施;修缮阳神等地的边墙和壕堑,堵绝蒙古兵进入山西的通路;兴修水利,招民屯垦,减少租额,安定边疆,使得“九边”宴然。

杨俊民的官做得磕碰。到户部当尚书不久的万历十九年(1591年),河南大饥荒,发生了人吃人的惨景,杨俊民奏请朝廷发放钱粮各数十万赈灾。可有人批评这事办得缓慢了,杨俊民把责任担起,自我弹劾请求罢职。奏疏六次上去,没得到万历的批准。后来,万历派出宦官充任矿监税使,掠夺商民。矿监所到之处,民穷财尽,“鞭笞官吏,剽劫行旅,商民恨刺骨”。这成为明代一大恶政。杨俊民多次谏诤而“帝不问”,国内乱纷纷的,当时人们将这归罪杨俊民,他只好把委屈憋在心里。

网络配图

杨瞻有“花盆埋金”的道德投入,心理自然没有负担,轻松做官也是必然的。杨博打拼得很苦很累,而且有生命危险,可他从没有萌发过退意。尽忠尽责这道阳光照亮他前进的道路。尽忠尽责是一种政治诚信,不讲古代的“货于帝家”,就是现代政治生活中,也需要不负重托的道德品格。杨俊民能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坚持下来,同样是靠尽忠尽责那道阳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是崇祯最倚重的大臣 却为何在军中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杨嗣昌出生于书香门第世家,和他的父亲杨鹤都以知兵事而著称。杨鹤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杨嗣昌是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的进士,只比他的父亲晚了六年。从杨嗣昌考中进士之后,一直到天启年间,他的仕途一直都比较顺利,从刚开始的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很快

  • 刘邦当皇帝以后 韩信为什么会成为收拾的对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汉王刘邦迎回父亲太公和妻子吕雉之时,正是秦历年底,新年将至了,可谓喜上加喜。刘邦命人在营中备下酒席,一来庆贺亲人团聚,二来庆贺新年。刘邦先与太公、吕后在内帐宴饮,亲人劫后余生,自然感叹连连,唏嘘不已,酒饮得格外畅快。新年当然得有些礼数,刘邦先向太公祝厘,为他老人家祈福。随后端坐外帐,接受文臣武将的跪

  • 揭秘是什么原因让吴王夫差不乘机灭掉越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却说吴王夫差答应了越国的和谈,文种心中一块石头方才落地,伍子胥突然来了。伍子胥早饭还没来得及吃,就急匆匆赶来。 到了中军营帐,也不通报,大踏步直趋闯入,一眼就望见伯嚭和文种两个,站在吴王夫差的旁边。伍子胥怒气冲冲,喝问夫差道:“大王!难道你已经答应他们许和了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夫差道:“是啊,寡人已

  • 齐国相国晏婴为什么阻止齐景公任用孔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515年,孔子因鲁国政变造成政局混乱,本着危邦不居的人生原则前往齐国,给齐国嬖臣高昭子做了家臣,并通过高昭子见到齐景公,这是他第一次到国外求官。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儒家的门徒们看来,孔子通过高昭子这类小人见到齐景公很不光彩,所以认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这一笔是对传主的诬蔑。在此同时,却又承

  • 明成祖朱棣身世之谜:为何隐瞒生母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生母之谜:朱棣,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帝,一生文治武功臻于极致,朱棣是“朱三多”,即说不清楚的谜团多,干出的大事多,遭受的争议多。他的出生,就属于“三多”里面的“谜团多”。元朝末年的至正二十年(1360)的四月十七日,朱棣出生在当时的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关于他出生的现场情况,被后人描述十分神奇

  • 齐景公赌气离宫不理朝政宰相晏子如何劝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齐景公是春秋时期比较贤德的一位君主了,可是这位国君也还有一个毛病,喜欢打猎。其实,一个国君有个把爱好,本非错事,只是国君不像百姓,就算是沉湎其中,比如打麻将连续三天三夜,也不过是个人虚度光阴,大不了家庭不和,和老婆老公吵个架而已。一国之君呢,沉湎自己的爱好,却可能有亡国亡身。这可并非危言耸听。历史上

  • 解密:白起一生之中究竟屠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人们往往只看到战场上功臣名将表面的荣耀,却忽视了这荣耀背后战死的无数英魂。后人无法准确评价这些锐不可当、战无不胜的将军们,因为他们既伟大又残暴。战国末期是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时代,在那个以杀人掠地为主要内容的时代里,秦国的白起无疑是将军

  • 揭秘纵横捭阖的朱元璋为何治国不如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就连权势煊赫的驸马欧阳伦,也因私贩茶叶而被斩首。洪武十八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贪污税粮案发,被处死的官员多达万人。经过朱元璋的严厉整饬,在他30余年的帝王生涯中,政治清明,弊绝风清,“一时守令畏法,吏治焕然丕变。”史家的记载也许有溢美之辞,但是奸宄之徒谈虎色变,却是事实。令人惋惜的是,朱元璋

  • 乾隆禅让给嘉庆的真正原因:最是无情帝王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在其晚年期间,乾隆皇帝更是不顾朝臣的反对,决定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琰,也就是乾隆60年(1975年)乾隆决定把皇位禅让给皇太子永琰,并且下诏说“我25岁继位时,曾经对天发誓,我如果能在位60年,就一定会传位给皇太子不敢和皇祖(康熙)在位年数一样,现在我已经在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会变成杀人狂魔?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残暴。当朱元璋还是朱重八时他绝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他会变得如此嗜血——杀掉那么多人,而且那些人都是曾经跟他打江山的兄弟、朋友、下属。就像朱重八还是一个要饭的时候,他也万万不会想到,几十年后它会一统天下,成为皇帝。朱元璋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为卑贱的皇帝,其他的开国皇帝大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