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的妻子去了哪里 历史上第一个皇后为什么是吕雉

秦始皇的妻子去了哪里 历史上第一个皇后为什么是吕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53 更新时间:2024/1/22 1:30:37

对秦始皇的妻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这是一个连小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答案自然是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可如果要问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恐怕绝大部分人都回答不上来。答案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雉,也就是那个以心狠手辣出名的吕后。

想必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为什么第一个皇后是吕后?秦始皇的妻子去哪了?

首先能确认的是,秦始皇肯定不是单身,而且他应该还不止一个妻子。因为秦始皇共有23个儿子,10个女儿。从子嗣的数量上来判断,秦始皇的后宫应该不会太寂寞。可是翻遍史书也找不出秦始皇妻子的任何蛛丝马迹,难道秦人只记载男性,不记载女性吗?当然不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芈八子在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名声差的一塌糊涂,也照样在史书上留下了记载。那为什么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的妻子,却没有保留下任何资料呢?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就是,秦始皇妻子的资料被人刻意抹去了。谁有能力抹去秦始皇妻子的资料呢?普天之下恐怕只有秦始皇一人可以做到。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都有相互联姻的传统,这种联姻在当时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通过联姻,让两个国家结成骨肉亲情,从而达到战略同盟的目的;另一方面,联姻之后,双方关系更进一步紧密,降低了对方背信弃义的可能。因此,这种联姻对两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符合彼此利益的。

可是到了战国后期,秦国的实力已经是一家独大。此时的秦国并不想要再结什么战略同盟,也不怕其他国家背信弃义。因此,秦国的姻亲势力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成为了阻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绊脚石”。虽然大部分姻亲势力也同样是为秦国效力,但如果秦国想要歼灭他们的母国,那么很多姻亲势力可能就要站出来反对了。而姻亲势力的核心人物自然就是后宫的那些后妃们。

正因如此,秦始皇想要顺利完成统一六国的千秋大业,就必然要将国内的这些“绊脚石”给一一搬走。所以,关于秦始皇妻子的所有资料就这样湮没到历史的长河中去了。

不过,虽然史料上查不到秦始皇妻子的信息,但我们通过推断,还是可以找出秦始皇妻子的蛛丝马迹。

在战国时期,秦楚联姻持续了好几百年,秦国历代国君的王后基本都是楚国公主,比如秦宣太后芈八子、秦孝文王王后华阳夫人、秦始皇的亲祖母夏姬。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虽然娶的不是楚国公主,但秦庄襄王原本并非王位的顺位继承人。由此可以判断,秦始皇的妻子很可能也是一位楚国公主。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佐证可以支持上述判断,那就要提到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今邢台广宗)。原本秦始皇是打算将皇位传给长子扶苏,结果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合谋,伪造了秦始皇的遗诏,逼扶苏自尽,并扶持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篡位。

没过多久,“大泽乡起义”爆发。起义军首领陈胜吴广打出的旗号是复兴楚国,为公子扶苏报仇。复兴楚国这个好理解,因为陈胜本来就是楚国人(阳城人,在战国时属楚国封邑)。可为公子扶苏报仇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秦国内部的权力之争,关楚国人什么事呢?这两件事情看似毫不关联,但如果扶苏的母亲,也就是秦始皇的王后是楚国人。那么复兴楚国和为公子扶苏报仇这两件事就能说得通了,因为扶苏身上流着秦楚两家国君的血脉。

因此,秦始皇的妻子应该是一位楚国公主。如果不是被刻意从历史上抹去痕迹的话,她才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古代谋士不自立门户,要辅佐他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混在三国当谋士,三国谋士文,三国第一谋士

    大家好,说起古代谋士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总会给后人留下璀璨的文化,总会有许多英雄人物青史留名。而在五千年中,有一个职业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他们往往奇谋妙计,层出不穷,是智慧的化身,这个职业就是“谋士”。兵家鼻祖姜子牙,辅助武王伐纣,进而建立八百年周王朝;张子房运筹帷幄,决

  • 商人吕不韦为何要倾家荡产帮助落魄王孙异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不韦一人,吕不韦7天不出门,王孙异人是哪个皇帝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秦国大军猛攻赵国都城邯郸,企图一举攻下赵都,灭掉赵国,赵国军民展开了悲壮惨烈的都城保卫战。赵国最高当局面对秦军的亡赵之举,断然决定杀掉秦国质子异人。吕不韦得知这一消息后,用六百金的重金收买了赵国官员,带着异人逃出了秦军重重包围中的邯郸。但是,异人的夫人赵姬却没能带着儿子赵

  • 汉高祖刘邦趣事:爱骂脏话的流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我,汉高祖,刘邦

    骂不骂人跟素质地位没关系,只要是人,总有爆粗口的时候,但骂人的水平绝对跟有没有文化有关系,像小学都毕不了业的刘邦,就绝对不可能骂出张仪或者孟子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境界。骂人的水平有限刘邦骂人的水平有限,用得最多的词就是“竖儒”。“儒”本来是指有才能的人,可在前面加上一个“竖”字,就很侮辱人了,合起来大

  • 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年少时爱去青楼风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年少时自认风流现什么歌,曾国藩全集日记,年少时自认风流现

    曾国藩与妓女的风花雪月:“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地球人都知道,曾国藩在老婆面前是一个好丈夫,在子女面前是一个好父亲,在军营里是一个好长官,在朝廷是一个好臣子,在衙署是一个好上司,一言以蔽之,在他身上找不出半点瑕疵,被称为“千年第一完人”,就连毛泽东和他的死对头蒋介石都是他的忠实粉

  • 三藩之乱后尚可喜家族:乾隆朝仍是八旗高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裁撤三藩对不对,康熙几岁平三藩,尚可喜结局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在统一女真(满洲)诸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特殊政权组织形式,有着兵农合一、军政合一的显著特点。入关后,为加强八旗的军事职能,巩固八旗制度的经济基础,清廷对作为国家统治军事基础的八旗成员采取了“恩养”的措施,建立了一套以官缺、旗地和月饷为三大支柱的互补性特权经济模式

  • 三藩之乱:三藩已饮马长江了为何还是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藩是哪三藩,三藩割据,王辅臣

    对于康熙朝的三藩之乱,以往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吴三桂早有谋反之心,是蓄意叛乱,并且还认为由于吴三桂降清,又叛清,汉族士大夫对他的人品有怀疑,所以不积极配合,所以导致三藩失败了。下面,我们来用详尽的史料澄清这几个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三藩叛乱实际上是被清廷逼反的康熙帝亲政后,认识到以吴三桂为

  • 皇太极秘史:努尔哈赤曾有意传位于多尔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努尔哈赤为何不传位给多尔衮,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关系怎么样,皇太子秘史朱慈焕是哪一集

    皇太极登基之谜:清朝第二位皇帝是太宗皇太极,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既然排行老八,他又是如何在众多兄长中得到努尔哈赤的垂爱,又是如何与皇位有力人选多尔衮进行权力争夺的?努尔哈赤想将汗位传给多尔衮的说法究竟是不是事实呢?皇太极登基称帝,堪称满清历史上最大的悬疑。排在皇太极前面,有一堆气势汹汹的

  • 清朝哪位官员因为长相与同治帝相像升迁很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哪个皇帝最昏庸,明星长相相似,清朝12位皇帝长相

    古人云:相由心生。并且,古人还常常把人的相貌同命运挂钩,民间所谓的“算命先生”也总拿人的相貌来说事,用来“推算”人的富贵吉凶,以及命运走向,而古代官场也很在意为官者的相貌。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国古代对皇帝的面相都极其称扬,所谓的“帝王相”隆准龙颜,指的是鼻子丰隆,准头齐,鼻梁挺直,是“龙相”。最经典的“

  • 大明首辅张居正之死,太张扬死后险遭焚尸扬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太后张居正,张居正死后有多惨,张居正冯保

    公元1578年4月,也就是明神宗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离京,回湖北江陵老家。这一次奉旨还乡,是为他一年前逝世的父亲办理丧事;谁都有死老子的时候,但死了老子,竟劳动皇帝操心,是绝无可能的。冲这一条,张大人此行,可谓极其风光体面,极其耀武扬威。据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为这台公车开道的,除了肃静回避的仪仗

  • 汉高祖刘邦:刘邦两大破天荒,贫民文盲君王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若遇汉高祖当北面事之,汉武帝和刘邦什么关系,破天荒比喻什么

    一、第一个底层小民做天子公元前202年,刘邦借韩信之力在垓下灭了项羽,又立马搞突然袭击夺了韩信兵权,实力稳操一人之手,“老子天下第一”,于是急不可待地由汉王改称汉皇帝,汉王朝由此开局。是在今天的山东定陶。天寒地冻的北方正月,荒凉破败的氾水北岸,登极仪式进行得如刘邦的流氓习性一样潦草而随意。假戏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