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谋士不自立门户,要辅佐他人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谋士不自立门户,要辅佐他人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08 更新时间:2024/2/3 16:33:42

大家好,说起古代谋士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总会给后人留下璀璨的文化,总会有许多英雄人物青史留名。

而在五千年中,有一个职业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他们往往奇谋妙计,层出不穷,是智慧的化身,这个职业就是“谋士”。

兵家鼻祖姜子牙,辅助武王伐纣,进而建立八百年周王朝;张子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周公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神机妙算刘伯温……

历史上这些出奇制胜,智计百出的谋士数不胜数,他们在整个历史的进程中都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而历史也往往不吝华丽的辞藻去称颂他们。

然而,有一个问题却摆在了我们面前,既然这些谋士如此厉害,为什么偏偏要去辅佐他人,而不是自立门户呢?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你看,就这样一个谁都不如的人反而成了中国最伟大的王朝之一的开国皇帝。

在我们的心目中,诸如汉之张良,蜀之卧龙,唐之李靖,明之刘基等等,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似乎天底下就没有他们不能办到的事情,甚至有人觉得,如果他们愿意,一定可以比同时期的帝王做得更好,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拿现在的职场做个比较,古时候那些人主,就像今天的创业老板,而谋士更像今天的精英人士。

如今的社会上,创业当老板的人不少,但是更多的精英人士却愿意屈居人下,给老板打工,为什么呢?

我们且想一想,老板和职场人士面对的情况有何不同?

如果创业失败了,老板面临的往往是倾家荡产,而精英人士呢?对他们来讲,可能会难过,但是,收拾好心情之后,去下一家公司干活就行了,并没有任何损失。

所以,这就是很多人不愿意创业的原因,创业成功固然收获很大,但是失败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问谋士不自立门户就像问那些精英人士为什么不创业而要打工是一个道理。

一、没有自立门户的魄力

古代自立门户,那就等于是造反,成功了就是一飞冲天,如果是失败了,就是万劫不复。这个道理那些谋士当然是懂的,因此,他们往往没有魄力去做这样的事情。

诸葛亮是三国时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然而诸葛家三兄弟却在魏蜀吴都有为官,为的什么不言而喻。

二、能力不足

当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不同,职业经理人只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而老板却要协调各方势力。

刘邦曾说自己在专业领域里不如张良,萧何和韩信,但是他却能用好这三个人,所以他能够成功。因此,谋士往往自己的专业能力很强,但是论用人,协调各方资源等就不仅仅是出几条计策就能搞定的。

三、缺乏决策力

历史上大多数雄主都是十分的果断,并且,他们也会为自己的决策买单。而作为谋士而言,他们仅仅是将自己的建言奉上,至于听不听就不是他所能决定的了,更别说是为失败承担后果。

四、有退路

刚才说了,乱世之中,当老大只要出错就是死,但是谋士不同。如果这个主公失败了,可以跳槽到另一个势力中去。

比如三国时的毒士贾诩,先跟着董卓,然后是李、郭二将,再然后是张绣,最后归顺曹操,始终过得很滋润。而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也是在吕布死后跳槽到曹操手下的。

综上,谋士虽然智计无双,但是却缺乏魄力,尽管他们有很聪明,能够在关键时刻给出很好的建议,但却没有做最高领导的能力,更没有那些雄主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因此,谋士不是不想自立门户,而是他们大多数并没有这个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商人吕不韦为何要倾家荡产帮助落魄王孙异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不韦一人,吕不韦7天不出门,王孙异人是哪个皇帝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秦国大军猛攻赵国都城邯郸,企图一举攻下赵都,灭掉赵国,赵国军民展开了悲壮惨烈的都城保卫战。赵国最高当局面对秦军的亡赵之举,断然决定杀掉秦国质子异人。吕不韦得知这一消息后,用六百金的重金收买了赵国官员,带着异人逃出了秦军重重包围中的邯郸。但是,异人的夫人赵姬却没能带着儿子赵

  • 汉高祖刘邦趣事:爱骂脏话的流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我,汉高祖,刘邦

    骂不骂人跟素质地位没关系,只要是人,总有爆粗口的时候,但骂人的水平绝对跟有没有文化有关系,像小学都毕不了业的刘邦,就绝对不可能骂出张仪或者孟子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境界。骂人的水平有限刘邦骂人的水平有限,用得最多的词就是“竖儒”。“儒”本来是指有才能的人,可在前面加上一个“竖”字,就很侮辱人了,合起来大

  • 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年少时爱去青楼风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年少时自认风流现什么歌,曾国藩全集日记,年少时自认风流现

    曾国藩与妓女的风花雪月:“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地球人都知道,曾国藩在老婆面前是一个好丈夫,在子女面前是一个好父亲,在军营里是一个好长官,在朝廷是一个好臣子,在衙署是一个好上司,一言以蔽之,在他身上找不出半点瑕疵,被称为“千年第一完人”,就连毛泽东和他的死对头蒋介石都是他的忠实粉

  • 三藩之乱后尚可喜家族:乾隆朝仍是八旗高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裁撤三藩对不对,康熙几岁平三藩,尚可喜结局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在统一女真(满洲)诸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特殊政权组织形式,有着兵农合一、军政合一的显著特点。入关后,为加强八旗的军事职能,巩固八旗制度的经济基础,清廷对作为国家统治军事基础的八旗成员采取了“恩养”的措施,建立了一套以官缺、旗地和月饷为三大支柱的互补性特权经济模式

  • 三藩之乱:三藩已饮马长江了为何还是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藩是哪三藩,三藩割据,王辅臣

    对于康熙朝的三藩之乱,以往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吴三桂早有谋反之心,是蓄意叛乱,并且还认为由于吴三桂降清,又叛清,汉族士大夫对他的人品有怀疑,所以不积极配合,所以导致三藩失败了。下面,我们来用详尽的史料澄清这几个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三藩叛乱实际上是被清廷逼反的康熙帝亲政后,认识到以吴三桂为

  • 皇太极秘史:努尔哈赤曾有意传位于多尔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努尔哈赤为何不传位给多尔衮,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关系怎么样,皇太子秘史朱慈焕是哪一集

    皇太极登基之谜:清朝第二位皇帝是太宗皇太极,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既然排行老八,他又是如何在众多兄长中得到努尔哈赤的垂爱,又是如何与皇位有力人选多尔衮进行权力争夺的?努尔哈赤想将汗位传给多尔衮的说法究竟是不是事实呢?皇太极登基称帝,堪称满清历史上最大的悬疑。排在皇太极前面,有一堆气势汹汹的

  • 清朝哪位官员因为长相与同治帝相像升迁很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哪个皇帝最昏庸,明星长相相似,清朝12位皇帝长相

    古人云:相由心生。并且,古人还常常把人的相貌同命运挂钩,民间所谓的“算命先生”也总拿人的相貌来说事,用来“推算”人的富贵吉凶,以及命运走向,而古代官场也很在意为官者的相貌。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国古代对皇帝的面相都极其称扬,所谓的“帝王相”隆准龙颜,指的是鼻子丰隆,准头齐,鼻梁挺直,是“龙相”。最经典的“

  • 大明首辅张居正之死,太张扬死后险遭焚尸扬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太后张居正,张居正死后有多惨,张居正冯保

    公元1578年4月,也就是明神宗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离京,回湖北江陵老家。这一次奉旨还乡,是为他一年前逝世的父亲办理丧事;谁都有死老子的时候,但死了老子,竟劳动皇帝操心,是绝无可能的。冲这一条,张大人此行,可谓极其风光体面,极其耀武扬威。据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为这台公车开道的,除了肃静回避的仪仗

  • 汉高祖刘邦:刘邦两大破天荒,贫民文盲君王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若遇汉高祖当北面事之,汉武帝和刘邦什么关系,破天荒比喻什么

    一、第一个底层小民做天子公元前202年,刘邦借韩信之力在垓下灭了项羽,又立马搞突然袭击夺了韩信兵权,实力稳操一人之手,“老子天下第一”,于是急不可待地由汉王改称汉皇帝,汉王朝由此开局。是在今天的山东定陶。天寒地冻的北方正月,荒凉破败的氾水北岸,登极仪式进行得如刘邦的流氓习性一样潦草而随意。假戏真做,

  • 中国历史上最抠的皇帝——清朝道光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中国皇帝顺序表完整版,中国好皇帝排名

    中国历史上,皇帝坐拥天下,富有四海,无不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道光皇帝(1782-1850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生崇尚节俭。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还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然而,节俭成性的道光帝“治家有余,治国不足”,大清王朝非但没能强盛起来,反而急剧衰落。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