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何娶丑女黄月英为妻?聪明能干?

诸葛亮为何娶丑女黄月英为妻?聪明能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92 更新时间:2023/12/8 18:15:13

诸葛亮的英名人尽皆知,可关于其妻的介绍就少之又少,他的妻子叫黄月英是当时有名的丑女,那么,一世聪明的孔明为何要娶丑女黄月英为妻呢?

虽然黄月英相貌丑陋,但是知识广博、非常有才华。她的父亲黄承彦向诸葛亮提出要将女儿嫁给他时就曾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诸葛亮并非以貌取人的庸常之辈,等黄承彦说完,诸葛亮就立即答应了这门亲事。

网络配图

尽管乡里人嘲笑诸葛亮说“莫学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但是事实证明诸葛亮的选择是正确的。结婚后的诸葛亮和黄月英日子过得和和美美,黄月英凭借其聪明才智成为了诸葛亮生活和事业上的得力助手,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话虽如此,但还是会有很多人好奇:诸葛亮作为一个英俊潇洒、一表人才的美男子,为什么会娶这样一个丑女为妻呢?

窃以为有三个原因:一,黄承彦是沔南名士,与庞统(凤雏)、庞德公、司马徽(水镜先生)、徐庶等人交好,而且是荆州牧刘表的连襟,其影响力和社会关系有助于诸葛亮成就大事(后来确实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让刘备决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二,如黄承彦所说,黄月英是当时有名的才女,熟读兵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因此诸葛亮更看重黄月英的才华;三,黄月英活好(不要想歪了,是家务活),处理家务和照顾子女干净利索。

第一点我们不多解释,今天,我们主要聊聊第二点和第三点。

虽然黄月英长得丑了点儿,但人家毕竟是有名的才女。具体来说,黄月英的聪明才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了不起的发明家

黄月英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家,曾经发明了木狗、木虎、木人等“机器”,这些机器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给了黄月英巨大的帮助,但其意义和影响却不止于此。黄月英的发明使诸葛亮惊羡不已,连连称奇,更使诸葛亮深受发。据说诸葛亮伐魏时发明的用于为十万蜀军运送粮草的著名交通运输工具——木牛流马便是受妻子黄月英启发而制成的。

黄月英除了善于发明各种“机器”外,还擅长发明和制作美食,据说荆州一带的特产就有一部分是由黄月英所制造或发明。

网络配图

此外,诸葛亮后来发明的诸葛连弩、诸葛行军散以及卧龙丹也都是跟黄月英学习制造的。

2、聪明能干的家庭主妇

前面我们还提到黄月英家务活特别好。作为一个出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虽然黄月英并不美),这很难得。

一般而言,古代的大家闺秀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能绣个花就不错了,家务活是不可能干好的。但黄月英是个例外,黄月英不仅知识广博、知书达理而且做家务也是一个好手。当然这与她发明家的身份是分不开的。

黄月英做家务做的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味,从前面提到的特色美食就可见一斑;二是效率高,一堆人的饭菜也能分分钟搞定。

据说诸葛亮在隆中“蜇居”的时候,经常有客人来访并蹭饭,黄月英一开始老是忙不过来。有一次,又有好几位客人来访,诸葛亮照例吩咐妻子磨面。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黄月英很快就把面磨好、做好饭了。诸葛亮和客人们都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的饭菜这么快就做好了。跑到厨房一看,竟然发现有几个木人在快速舂米、磨面。原来黄月英发明了机器人帮自己干活。看到这你是不是在想“厉害了我的姐”?看来,“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啊!

3、及时的锦囊妙计提供者

看过《三国演义》小说的人应该有这样一个印象:在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中,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提前写好了三个锦囊妙计交给赵云,要他在紧要关头打开以协助刘备。当时诸葛亮对赵云说道"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后来赵云按照锦囊行事,果然奏效,使周瑜的如意算盘落了个空,还成全了刘备和孙尚香的美好姻缘。

网络配图

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一共用了三次锦囊妙计:第一次就是我们说的,给了赵云;第二次给了姜维和廖化,要他们奇袭司马懿大营,用“围魏救赵”的方式救出王平张翼;第三次是在临死之前给了杨仪,让他按照锦囊指示在关键时候除掉魏延。

可以说锦囊妙计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那么,诸葛亮遇到危险却又无可奈何时,谁又能给他锦囊妙计呢?

正是他的妻子黄月英。大家应该记得诸葛亮手中总是拿着一把鹅毛羽扇,据说这把鹅毛羽扇是黄月英送给他的。黄月英送他羽扇有两个目的:一是让诸葛亮用来遮面,以免别人看出他的心绪波动而误事;二是写着锦囊妙计,关键时刻能够帮助诸葛亮脱险。

据说黄月英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父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二人结为夫妻之后,黄月英就把羽扇赠给了诸葛亮。后来诸葛亮羽扇从不离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熟练运用扇上的谋(jin)略(nang),所以无论是六出祁山,还是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生死存亡之际,他总是轻摇羽扇,展现出一种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的姿态。

所以,诸葛亮的妻子虽然丑,但是其聪明能干、知识广博、神机妙算却是寻常美丽女子难以望其项背的。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贤内助,诸葛亮才能够在事业上顺风顺水。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娶黄月英为妻就不足为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君李世民无奈选择软弱唐高宗李治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高宗李治是明君吗,李世民于李治什么关系,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第几子

    英武的唐太宗亲手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可是他亲手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却令他大失所望。昔日追随他打天下的寒士们,也不具备担负起匡扶李唐的力量。随着保守派大臣占据主动,年幼的李治被推向前台。无奈之下,唐太宗改立李治为太子,正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唐太宗即位不久,立长子李承乾为皇子,时年八岁。为了培养李

  • 海瑞有多清廉?去世时仅有俸银八两旧衣数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林徽因为什么只活了51岁,嘉靖死后海瑞的状况,董存金子女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周晖从其稿本《尚白斋客谈》中精选相关内容,编成了《金陵琐事》四卷,后来又编成了续编、再续编各四卷。3套书都是记述明初以来南京掌故,上涉国朝典故、名人佳话,下及街谈巷议、民风琐闻。内容广泛,可信度比较高,有的如海瑞事迹、倭寇犯南京等皆可补正史、方志没写到的地方。史料价值极高

  • 张飞的字有误被误传2000年:益德而非翼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益德是谁,字翼德,刘备真的是为关羽报仇吗

    张飞是刘备的得力干将,生性生猛,嫉恶如仇骁勇善战。关于张飞的名字,其实两千年来都被写错了。张飞字益德而非翼德。自然,张飞与刘备、关羽的结拜关系,出于罗贯中的虚构。那么关于张飞,老罗还虚构了些什么呢?网络配图首先,居然是他的名字——准确地说,是字。看过演义的同学都知道,张飞,字翼德。古人讲究,成年男子

  • 清朝最窝囊的“太上皇”:光绪生父醇亲王奕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和明朝哪个窝囊,晋朝是不是最窝囊的朝代,最窝囊的人

    醇亲王奕譞(1840-1891年)是道光帝第七子,是那个同光年间以办理洋务而著名的恭亲王奕譞的弟弟。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同治、光绪两朝的政治,就是兄弟两人秉承慈禧太后的懿旨而主导下的政治。实际上,早在咸丰皇帝热河驾崩之后,奕譞就参与了由慈禧一手策划的“辛酉政变”,亲自奔赴滦阳拿获了“顾命八大臣”之一

  • 两个女人的战争:清朝史上慈安慈禧谁更有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慈安陵,慈安太后比慈禧太后的地位高吗,女人慈禧

    真实的慈安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教育。特别是她成为中宫皇后的十年中间,清王朝遭遇了空前的外患内忧,使她在忧患中成熟,在忧患中增长阅历。在美女如云的皇宫,在多情好色的咸丰帝身边,能保持十年荣宠不衰,除了凭借她本人的超凡的容貌和人品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她有一套十分成功有效的处

  • 刘备执意伐吴的真相大揭秘:吴国弱小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利娟真相大揭秘,宇宙真相大揭秘,历史真相大揭秘

    刘备战败死于白帝,诸葛亮竭力反对刘备伐吴,为何刘备执意如此,一意孤行而导致惨烈结局呢?网络配图刘备占领汉中后,关羽为了配合刘备,早日争天下一统,率军北伐魏国,但却被吕蒙偷袭所杀,不久张飞又被范强、张达所杀,他们偏偏又去东吴投诚,所有的目标都指向东吴,于是刘备准备起兵伐吴,但诸葛亮反对,刘备不顾诸葛亮

  • 秦始皇横扫北方匈奴 为何却遭后世人的责难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横扫东方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可以说是千古一帝。但是建立秦帝国的嬴政并不安心,因为他担心他的帝国受到打击,所以他变得更加多疑起来。网络配图在当时,方士卢生曾秉奏秦始皇,说他找到一本图谶,上面显示着"亡秦者,胡也。"这下可吓坏了秦始皇,因为他志在建立大秦的万世基业,这还没在自己

  • 关羽和别人的三次单挑:武力是否有被高估?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武功盖世不假,但关羽的武力是否有被高估的嫌疑,还是被神化了呢?网络配图按照正常一对一交手,关羽击败过哪一个武将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很多人都说关羽非常厉害,经常听到的段子是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三个打一个也算不上单挑。让我们来看看关羽单挑过的人。关羽VS纪灵,打了30回合不分胜负,而张飞用了不

  • 诸葛亮一生运筹帷幄:其最大的失策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一生运筹帷幄,但智者千虑必有一愚,诸葛孔明也不例外。那么,诸葛亮此生最大的失策是什么呢?熟识三国的人都知道,马谡失街亭是诸葛亮最大的失策,而马谡也因失街亭而丢了性命。网络配图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

  • 揭秘: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何“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各位读者对三国历史有所了解的话,那么肯定知道著名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刘备为报孙吴杀关羽和夺荆州之仇,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毅然兴兵东征伐吴。最终被陆逊火烧七百里,导致夷陵大败。刘备在夷陵大败后,退守到白帝城,但不久就患病。次年(公元223年),刘备病危,自感自己时日不多,刘备就把在成都的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