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为何把资质平庸的嘉庆确立为接班人?

乾隆为何把资质平庸的嘉庆确立为接班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471 更新时间:2024/2/7 3:24:20

清朝初期能出现四海臣服、国威振奋的强盛局面,能够出现长达130多年之久的“康乾盛世”,除了执政者们个个都具备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杰出才干外,还在于他们都选择了优秀的继任者。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励精图治的雍正、锐意进取的乾隆,无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细选的最佳接班人。

网络配图

嘉庆是乾隆皇帝的继任者,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任皇帝。翻阅清朝正史,我们找不到关于对嘉庆荒淫、贪婪、昏庸、阴险行为的记载;翻阅清人野史,也查不着他的哪怕一件风流事。就是这样一个品格端方、为政勤勉、生活俭朴、待人宽厚的人,却成为清朝十二帝中最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的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毫无建树的嘉庆,身上最明显的标记就是乏术和平庸。那么,乾隆为会把皇位传给他,把偌大一个帝国托付给他呢?

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嘉庆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按照清朝“立长、立嫡”的皇位传承原则,排行靠后且是庶出的永琰,几乎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

网络配图

乾隆最初也确实没有把他列入考虑范围。但老天似乎总是故意与乾隆过不去,嫡次子永琏、嫡七子永琮相继夭亡,其他皇子也大多英年早逝。到了永琰出生的时候,他的14个兄长中有8个已经死去,就连深受乾隆宠爱的皇五子永琪也在几年后早逝,诸皇子中可备乾隆选择的范围已经变得非常小了。为此,乾隆皇帝不得不放下祖制,从剩下的几个年幼、庶出的皇子中另择储君。

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水落石出般地成为乾隆皇帝为数不多的儿子中的佼佼者。永瑆聪明睿智、才气横溢,做事很有主见;永琰性格内、性情凝重,为人规矩仁孝。在大清国力日益衰减的情况下,按说由永瑆这样一位性格鲜明、颇有主张的皇子来继承皇位,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但事实上,乾隆却把皇位传给了永琰。

网络配图

乾隆选择接班人所遵循的原则,就是后来者必须不容置疑地遵从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继承他的政策,不遗余力地维护他的权威,并把自康熙以来开创的盛世一直保持下去。永琰忠厚老实、规规矩矩、重视仁孝,对乾隆的话一向言听计从,无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选嗣标准。朝中的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乾隆对永琰的态度和用心,就连当时来京的朝鲜使者也多次向朝鲜国汇报:“永琰为人持重、度量豁达,最为乾隆皇帝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是开国的贤明君主 却又为什么是杀人魔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登基称帝,建立了大隋朝。就在初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时,却又发生了一派不和谐的景象,隋文帝恐怕人心不服,竟下狠心将宇文家族灭口,当时宇文泰的十几个儿子和底下的孙辈及直系血亲无一例外遭到屠杀,剩下没杀的都是一些偏支,包括效忠杨家的宇文姓大臣。网络配图小编一直坚信伴君如伴虎的理念,

  • 杀死商鞅的竟是伯乐秦孝公好心的一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评选“史上最差改革拍档”,恐怕要数王安石和宋神宗了。宋神宗耳根子软,动摇犹豫,王安石心灰意冷,撂挑子走人,一场改革搞得虎头蛇尾,惨淡收场。至于“史上最佳改革拍档”,当然非商鞅和秦孝公莫属,秦孝公对商鞅的信任程度,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是,你恐怕万万想不到,杀死商鞅的,恰恰也是这种“过分”的

  • 揭秘秦始皇的“东向发展”与汉武帝的“西部开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统一之前,秦偏中国西北一隅。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完成了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很有政治作为。其政治作为,并非文字、货币、度量衡的改革。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实施这些改革是完全必要的。但在涉及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上,秦始皇则作出了两大决策:南北分割,东向发展。南北分割,就是修筑长城,划出游牧民

  • 揭秘:才高八斗的陈思王 真不想当皇帝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说起三国,我们不难听到总有人提起曹植的名字,而当时曹植的才情确实可以说是难出其右,那么当初曹操为什么没有把位置穿给他呢?其实史料记载,曹操对于曹植很是喜欢的,曾多次都想立他为太子,不过每次曹植似乎都故意不接这个茬。在多次失望之后,曹操便不再对他重视,觉得他也就是个风流才子之类。网络配图曹植的几次

  • 史上第一位女婴皇帝 只当一天下午就被替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问:"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谁",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地回答:"武则天"。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武则天之前,还有一位女皇帝,曾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她就是北魏孝明帝的女儿元姑娘。元姑娘(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诩之女,生母是元诩最为宠爱的嫔妃潘外怜,祖母为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胡太后。也许在平常人家,

  • 揭由祖母抚养成人 靠祖母行贿登上皇位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汉哀帝刘欣是元帝庶出的孙子、汉成帝的侄子,父亲被元帝封为定陶共王,母亲叫丁姬。刘欣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继承王位当上定陶共王,由祖母傅太后抚养成人。长大之后,刘欣喜欢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前9年),刘欣入朝拜见成帝,定陶国中的傅、相、中尉都跟着来到长安。当时成帝最小的弟弟中山孝王刘兴也来朝,但只带自己

  • 不一样的真相?唐高宗被称昏懦是因为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以被如此

  • 揭秘:朱元璋为何永远不攻打日本这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他以日本支持胡惟庸造反为由,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果断地断绝了跟日本的往来。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

  • 他作为帝王却穷到爆 连6000人军队都养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周赧王姬延是周朝最后一任君王,于公元前314至公元前256年在位,统治周朝58年。周赧王作为周朝在位时间最长(史上第三,仅次于乾隆、康熙)的君王,本有大好时光治理国家,但奈何生不逢时,当时的周朝已经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周赧王死后,东周政府宣告倒台,几年后秦军又消灭了东周公国,于是周王室彻底退出历史

  • 揭秘:隋文帝因为什么冷落三千宫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独孤后,独孤信之女。四岁时嫁给杨坚。武帝死后,杨坚即位,是为周宣帝。独孤氏被册封为皇后。隋文帝的妻子独孤氏,是北周卫公独孤信的女儿。杨坚取北周而代之,建立隋朝,改元开皇。独孤氏为皇后,长子杨勇为皇太子,其余四子都封了王: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独孤后,独孤信之女。四岁时嫁给杨坚。武帝死后,杨坚即位,是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