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信任有加

揭秘: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信任有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67 更新时间:2024/3/30 6:09:40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谋圣”。刘邦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刘邦猜忌过的,从头到尾刘邦都对他的信任有加。

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

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的韩昭侯、宣惠王、襄王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也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秦始皇灭六国,使像张良这样的六国旧贵族心生亡国之恨,他们很自然的就聚集在一起,仇恨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反秦。

网络配图

张良最初反秦的计划很简单,就是直接行刺秦始皇,因为前边已经有荆轲刺秦的教训,所以在秦宫里行刺秦始皇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要做的就是在秦始皇出行的路上动手,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张良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并散尽家财为他打制了一只重达60公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

公元前218年,张良得到了秦始皇东巡的消息,他和那个大力士抢先埋伏在秦始皇东巡的必经之路——古博浪沙。当秦始皇的车队到来之后,那个大力士扔出了大锤,可惜只是砸坏了秦始皇车队的副车,行刺行动失败。

秦始皇在此之前已经有过被刺的经验,时间长了也自然会防备。他每次出巡都准备四驾一模一样的车辇,时常换着坐。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到底那辆车上坐着秦始皇。

这次不成功的刺杀事件让张良名扬天下。秦始皇虽然躲过一劫,但是对此十分恼怒,下令全国通缉刺客。张良在家乡是藏不住了,只好亡命天涯,逃到下邳(今江苏邳州南)。时间长了就自然不了了之。张良得以“逍遥法外”。

二、拾履得书 跻身三杰

张良辅佐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谁也不清楚。他辅佐刘邦出谋划策,烧栈道瞒项羽、修栈道渡陈仓、屡次麻痹项羽,为刘邦的军事行动遮掩;楚汉战争转折关头,明确提出拉拢英布、联络彭越、倚重韩信、共同抗楚的计谋;通过项伯缓解刘邦和项羽的矛盾,从容斡旋于“鸿门宴”……

张良自己说他的本事来自一个老人,《史记》中对这个故事记载的倒是蛮清楚,但是故事本事就有点夸大的神秘色彩,不过故事编的还是很精彩的,当成小说看倒是不错。关键是,这个故事圆的太好了,不但给自己加了分,还给刘邦加了分,可以说,张良有最后成为汉初三杰中最被刘邦信任的人,和这个奇怪的故事也是分不开的。

网络配图

据说,有一天张良闲着没事,到了城外的一座桥上游玩,碰见一个白发老人把鞋子丢在桥下,让张良帮他捡起来。张良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强压怒火帮他把鞋子捡起来,但是老人又得寸进尺提出让张良帮他把鞋子穿上。张良最后强压怒火帮老人穿上了鞋子。

“拾履得书”这个故事无论真假,他的精髓其实在最后,老人让张良熟读兵书,成为帝王师。这个事是个两头堵的事情。反正这件事又没人看见,张良怎么说都 行,但是对刘邦的影响就太大。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非贵族出身的帝王,出身贫寒。无论他有多么的成功,在那些旧贵族眼里就是不入流。在家乡人眼里他就是个拿了人家东西不给钱的无赖,在他的老丈人眼里他就是个十足的流氓。没人看的起他,就是当了皇帝在家乡人眼里还是那个形象,改不了了。

网络配图

但是张良一个故事解决了两个人的难题,他不但说明了自己本事的出处,告诉大家自己是上天选中辅助凡人成就大业的,还告诉世人刘邦就是“真龙天子”,自己辅助的人就是上天选中的帝王,一下子解决了刘邦当皇帝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了刘邦的烦恼。

张良的故事使刘邦的一切行为都有了合理的解释,都带上了神秘色彩。 刘邦从一个泼皮无赖直接成了个“半仙体”,也难怪刘邦那么信任他,这个功劳可不是韩信打几场胜仗或者是萧何治理国家能比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明景泰帝朱祁钰:一位力挽狂澜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被俘,王振被杀,有道是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整个大明王朝在朝野震惊,京城人人自危的情况下,惩处王振余党。而21岁的朱祁钰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王文、于谦等的拥立下,改元景泰,即位为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立明英宗之子为皇太子。瓦剌太师也先打算用英宗睿皇帝朱祁镇,要挟大明王朝,换取财物、骗开关

  • 揭秘历史上唯一被天打五雷轰的皇帝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按照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传说就不同了,五花八门的死因,让史家至今争论不休。其中,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离奇,野史传说他是遭雷击而亡,且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较为稳重,说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木兰秋

  • 汉武帝刘彻:放任黄河泛滥的真正考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这是两千多年前,汉武帝于泰山封禅后,亲临黄河决口所作《瓠子歌》。随后,汉武帝令人修筑河堤,堵塞决口,并“沉白马玉璧于河”,祈求河神庇佑。经过艰苦奋战,黄河位于河南濮阳瓠子的决口终于堵住。这次成功的治河经历也成为汉武帝一生文

  • 攻下成都后庞统说了啥子 刘备竟然让他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在庞统的帮助下,刘备成功夺取成都,开始了他人生的巅峰之旅。可是在攻下成都之后,一向严谨、城府颇深的刘备也忍不住得意起来。刘备大摆筵席,置酒作乐,并且对群臣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冷冷的回答:“伐人之国而以为乐,不可久矣。”刘备一听大怒,说,周武王伐纣,那也是前歌后舞,难道他就不是仁

  • 明成祖朱棣曾患阳痿的隐秘被揭露始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姓皇帝为何“集体好色”?难道朱元璋的后代性欲超强?非然。实际上明皇的性功能一直是受到史学界怀疑的。明代皇帝喜欢广招天下美女进宫,但他们到底能不能都幸遍后宫,是个疑问。如成祖朱棣,后宫佳丽多多,甚至要求当时的属国朝朝朝贡美女。但根据吴晗主编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4)记载,明成祖的性

  • 康熙皇帝得怪病生死一线之间 是谁救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夏季的一天,酷热难耐。紫禁城里的康熙有气无力地躺在龙床上,身上盖着两层厚厚的棉被,还不停地打冷战,脸色煞白,嘴唇发紫,眼窝凹陷;到了晚上,他又突然全身滚烫,汗如雨下,一代君主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生不如死。皇上得了怪病,宫中乱作一团,甚至还伴随着某种恐惧。恐惧的原因有二:一

  • 他是最忘恩负义的皇帝 杯酒释兵权后良将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释兵权的关键,是重建武功,不只是以文压武,以文臣治军,还意味着制度的全体改造。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杰作,办了这件事,宋朝方能立得住,否则,充其量会在五代之后,再加一个短命王朝而已。其实,办这件事的力气,五代多数开国之君都有,但却没有一集团有这样的心机。五代之任何一代,开国之君都是事前最大的军阀

  • 毛皇后结局:受尽士兵嘲弄和凌辱被裸刑斩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前秦高帝皇后毛氏名秋晴是前秦高帝苻登之妻。据说,毛皇后有着悲惨的结局,身为一国皇后的她最后受尽士兵嘲弄和凌辱被裸刑斩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事不宜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网络配图毛皇后是前秦皇帝苻登之妻,她出身将门,美貌出众、武艺高强,善于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她率军与姚氏叛军交战时,由于寡不敌众

  • 揭秘:唐宣宗李忱为什么要装疯卖傻36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第十三子,母亲是孝明皇后郑氏,他唐朝历史上惟一以皇太叔即位的皇帝,又是晚唐皇帝中顺宗以后的11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唐宣宗李忱从小就孤僻木讷,一直被皇宫里的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三十六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三十六岁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聪明与英武

  • 春秋战国第一名将是谁?霸气斩杀国君宠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作为一个大国,常讲武事、长于戒备,而又能做到不穷兵黩武,这样的国家民族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这句话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司马法》,那会儿就有这样的思想,还是很前卫的。作为原作者司马穰苴,也因这部兵法中显现的军事思想流传千古。(PS:《司马法》的作者确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