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攻下成都后庞统说了啥子 刘备竟然让他滚?

攻下成都后庞统说了啥子 刘备竟然让他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88 更新时间:2024/2/4 17:57:38

三国时期,在庞统的帮助下,刘备成功夺取成都,开始了他人生的巅峰之旅。

可是在攻下成都之后,一向严谨、城府颇深的刘备也忍不住得意起来。刘备大摆筵席,置酒作乐,并且对群臣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冷冷的回答:“伐人之国而以为乐,不可久矣。”刘备一听大怒,说,周武王伐纣,那也是前歌后舞,难道他就不是仁君吗?你说话不恰当,你快出去!庞统非常尴尬,终于还是退了出去。刘备随即后悔了,下令召回庞统。庞统回来也不说话,依旧自斟自饮。刘备搭讪说,刚才的言论,到底是谁说错了呢。庞统说,君臣都有错。刘备听了大笑,气氛便像开始一样活跃了。

网络配图

作为君王,尤其是一向标榜仁德的刘备,在袭夺刘璋的领土之后,虽然说土地、人口增加了很多,可是却有违刘备一生遵循的原则,无论是从从君主的德行看,还是从对刘璋的信义看,都让人耻笑。这一举动,是军事上的成功,道德上的失败。而在信义丧失之后,刘备不但没有及时弥补缺失,反而大摆筵席,公开自己的真实内心,不加掩饰的表达自己占领成都的快乐,这怎么可以!在庞统和刘备的君臣奏对的时候,两个人尽可以袒露心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可是面对众臣,面对刚刚归降,人心不稳的刘璋旧部,就不能毫无忌讳了。

网络配图

是以庞统一听刘备言语,立刻意识到刘备失言,于是出言阻止。刘备一时之间还没有明白,为什么自己就不能高兴呢?现在正是高兴的时候啊。当然刘备是一位非常成熟的政治家,马上就明白了庞统的深意。可是作为领导,作为君王,刘备不能当众承认自己的过失。当庞统说“君臣俱失”,刘备也就笑着接受了。其实庞统哪里有错呢?只是为了让刘备找个台阶下,而故意贬低自己罢了。

可是,一个人又怎么能永远压抑自己的本心,做一辈子假人。于是一代枭雄刘备也会说漏嘴,可正因其偶尔的真心流露,才让我们更加感受一代君王的真正魅力。

网络配图

说到庞统,又让我想起了诸葛亮刘禅对诸葛亮一生尊重,称其为“相父”,并且说,“政由葛氏,祭由寡人”,可是越到后来对诸葛亮就越多不满。这个也完全可以理解,哪一个正常人,能容忍自己只做一个傀儡呢?即便这个人是自己最尊敬的人,是为了自己好。于是在诸葛亮死后,刘禅竟然禁止全国百姓对诸葛亮的祭祀。最后迫于压力,才接受由官方出面建立一座祠堂进行祭祀,其他的依然全部取消。就算是诸葛亮死了,刘禅也无法逍遥自在、我行我素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曾患阳痿的隐秘被揭露始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姓皇帝为何“集体好色”?难道朱元璋的后代性欲超强?非然。实际上明皇的性功能一直是受到史学界怀疑的。明代皇帝喜欢广招天下美女进宫,但他们到底能不能都幸遍后宫,是个疑问。如成祖朱棣,后宫佳丽多多,甚至要求当时的属国朝朝朝贡美女。但根据吴晗主编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4)记载,明成祖的性

  • 康熙皇帝得怪病生死一线之间 是谁救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夏季的一天,酷热难耐。紫禁城里的康熙有气无力地躺在龙床上,身上盖着两层厚厚的棉被,还不停地打冷战,脸色煞白,嘴唇发紫,眼窝凹陷;到了晚上,他又突然全身滚烫,汗如雨下,一代君主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生不如死。皇上得了怪病,宫中乱作一团,甚至还伴随着某种恐惧。恐惧的原因有二:一

  • 他是最忘恩负义的皇帝 杯酒释兵权后良将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释兵权的关键,是重建武功,不只是以文压武,以文臣治军,还意味着制度的全体改造。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杰作,办了这件事,宋朝方能立得住,否则,充其量会在五代之后,再加一个短命王朝而已。其实,办这件事的力气,五代多数开国之君都有,但却没有一集团有这样的心机。五代之任何一代,开国之君都是事前最大的军阀

  • 毛皇后结局:受尽士兵嘲弄和凌辱被裸刑斩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前秦高帝皇后毛氏名秋晴是前秦高帝苻登之妻。据说,毛皇后有着悲惨的结局,身为一国皇后的她最后受尽士兵嘲弄和凌辱被裸刑斩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事不宜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网络配图毛皇后是前秦皇帝苻登之妻,她出身将门,美貌出众、武艺高强,善于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她率军与姚氏叛军交战时,由于寡不敌众

  • 揭秘:唐宣宗李忱为什么要装疯卖傻36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第十三子,母亲是孝明皇后郑氏,他唐朝历史上惟一以皇太叔即位的皇帝,又是晚唐皇帝中顺宗以后的11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唐宣宗李忱从小就孤僻木讷,一直被皇宫里的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三十六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三十六岁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聪明与英武

  • 春秋战国第一名将是谁?霸气斩杀国君宠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作为一个大国,常讲武事、长于戒备,而又能做到不穷兵黩武,这样的国家民族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这句话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司马法》,那会儿就有这样的思想,还是很前卫的。作为原作者司马穰苴,也因这部兵法中显现的军事思想流传千古。(PS:《司马法》的作者确定是谁,

  • 乾隆为何把资质平庸的嘉庆确立为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初期能出现四海臣服、国威振奋的强盛局面,能够出现长达130多年之久的“康乾盛世”,除了执政者们个个都具备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杰出才干外,还在于他们都选择了优秀的继任者。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励精图治的雍正、锐意进取的乾隆,无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细选的最佳接班人。网络配图嘉庆是乾隆皇帝的继任者,也

  • 他是开国的贤明君主 却又为什么是杀人魔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登基称帝,建立了大隋朝。就在初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时,却又发生了一派不和谐的景象,隋文帝恐怕人心不服,竟下狠心将宇文家族灭口,当时宇文泰的十几个儿子和底下的孙辈及直系血亲无一例外遭到屠杀,剩下没杀的都是一些偏支,包括效忠杨家的宇文姓大臣。网络配图小编一直坚信伴君如伴虎的理念,

  • 杀死商鞅的竟是伯乐秦孝公好心的一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评选“史上最差改革拍档”,恐怕要数王安石和宋神宗了。宋神宗耳根子软,动摇犹豫,王安石心灰意冷,撂挑子走人,一场改革搞得虎头蛇尾,惨淡收场。至于“史上最佳改革拍档”,当然非商鞅和秦孝公莫属,秦孝公对商鞅的信任程度,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是,你恐怕万万想不到,杀死商鞅的,恰恰也是这种“过分”的

  • 揭秘秦始皇的“东向发展”与汉武帝的“西部开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统一之前,秦偏中国西北一隅。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完成了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很有政治作为。其政治作为,并非文字、货币、度量衡的改革。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实施这些改革是完全必要的。但在涉及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上,秦始皇则作出了两大决策:南北分割,东向发展。南北分割,就是修筑长城,划出游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