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最厉害的皇陵,至今都保存的很好

历史上最厉害的皇陵,至今都保存的很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31 更新时间:2024/1/24 11:30:46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她虽然在政治上过于狠毒,但是她在治理国家上却极为英明,通过励精图治和开拓进取,使得唐朝的国力大大增加,百姓安居乐业。

武则天一生还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就是动用23年修建皇陵——乾陵。

武则天对乾陵修建的煞费苦心,而盗墓贼对陵内的宝贝觊觎的也煞费苦心。

唐末的起义头目黄巢第一个动乾陵动手。当时黄巢率领60万大军攻进长安后,竟然抽调40万的士兵去开挖乾陵。结果40万大军挖出一条深40米的大沟,几乎把整座梁山都给铲平了,但结果却出人意料,竟然没有找到乾陵的入口。

正在这时,大唐王朝的各路勤王大军集结向长安反攻,黄巢眼看形势已非,只好抛弃了盗墓的念,狼狈而逃。

当然,民间传说黄巢率40万大军找不到乾陵的入口,不是别的原因,竟然是挖反了方向。

到了五代时期,盗墓“祖师爷”温韬出任耀州节度使时,他利用职务之便,疯狂盗陕西地区盗掘唐朝皇帝陵墓。使得唐朝皇陵遭遇浩劫。

温韬获得了大量财富还不满足,他打起了乾陵的主意,并且付诸于行动。但最终结果是温韬没有成功。据史籍中记载,“惟乾陵,风雨不可发。”也是就说,乾陵是无法挖掘的,因此温韬一挖就出现怪事,每次都是狂风暴雨,结果等大家离开之后又天气转晴。

古代迷信盛行,就连盗墓界的“祖师爷”温韬也不例外,也有有害怕的时候,三番五次地失败之后,他吓的屁滚尿流,再也不敢对乾陵下黑手了。

而到了民国时期,军阀盗墓成风,将领冯玉祥部下孙连仲以军事演习为借口,率军队真枪实弹直接用大炮炸药轰开了乾陵的墓道。然而孙连仲率众准备入墓时,里面突然冒出一股浓烟,走在前面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去了。而对铺天盖地的毒气,孙连仲无奈之下选择了“远遁”,就这样,乾陵又逃过了一劫。

而在民间,有很多盗墓贼惦记着乾陵,但因种种原因都没有得手。有记载的盗墓贼就有17人,但是却没有成功盗取的。

要知道,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几乎都被盗墓贼盗挖一空,为什么独独乾陵能屹立千年而安然无恙呢?

除去那些迷信和天方夜谭的原因,还有三个种重要原因,一是乾陵修建采用“因山为陵”的葬制,陵墓深藏于山峦之上,这给盗墓贼的发掘带来了超高的困难。二是历朝历代把乾陵做为文化保护重点地区,派重兵把守,这也让很多盗墓贼望而却步。三是乾陵本身设有高超防盗功能,它的墓道设置在山体腹部,仅此入口,要想从新另找洞口挖进地宫难于上青天。同时,它的唯一墓道全部用巨石封砌,缝隙之间竟用生铁烧灌,于是把几千块巨石连成了一体,因此,要想打开墓道也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汉宦官郑众是什么样的人?力助汉和帝,杀伐外戚权臣窦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汉宦官郑众是什么样的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世界上没有绝对强大的事物,也没有绝对弱小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强大和弱小可以相互转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强大事物有它的弱点,弱小事物有它的长处,以长处攻弱点,弱者便可战胜强者。大象是陆地之王,连老虎、狮子都不是

  • 张承业是什么人?李克用的托孤之人,李存勖更视他为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宦官张承业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张承业唐代末年同州人,自幼入宫,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后升任内供奉。唐末中央权威低落,朝廷令不出中央,拿地方军阀一点方法也没有,常常必须仰赖军阀之间互相牵制才能存活。张承业这人非常忠心,并且识大体,懂谋略,就常被安排出使各方军阀

  • 薄姬是“天子之母”,吕后为什么不杀她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虽然对于她一生的功绩后人褒贬不一,但是吕雉的残忍手段还是让很多感到发指,刘邦去世后,吕雉成为了宫中掌握唯一大权的人,那时的她是相当耀眼的,可以说,如果当时的吕后看谁不顺眼,就可以灭谁,而且必定成功,参照戚夫人,针对一切威胁她权力的人,吕雉都斩杀遗尽,可是吕雉为何明知薄姬被称

  • 在长坂桥面对曹操的张飞,为何要说自己时阉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飞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

  • 四岁让梨的孔融,最后结局为何是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孔融很多人首先想起的都是孔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话,但是最讽刺的是,孔融晚年却因“不孝”被曹操处死。很多人都疑惑,甚至感觉不可置信,甚至有人怀疑是曹操为了报复孔融所谓,孔融“不孝”的言论究竟是真是假?曹操处死孔融,是为了报复,还是确有其事?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首

  • 宇文赟为何并立五位皇后?看看他的荒唐政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赟,字乾伯,武乡郡武乡县(今陕西省大荔县)人。北周第四位皇帝(578年6月21日~579年3月)。周武帝宇文邕长子,母为帝太后李娥姿。如果说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么他就是驳斥这句话站不住脚的最好例证,将登位后的劣形演绎到极致。二十岁登基二十一岁就禅位当了太上皇,害一口气封了五个皇后,是历史上同时拥有

  • 史学家为何对汉武帝褒贬不一?是因他在位时穷兵黩武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帝王,他的一生都没有闲着,在位五十四年有余,有40年的时间是在对外征战的,而正是因为这位帝王的穷兵黩武,才造就了一千多年后的大清版图,他就是汉武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于汉武帝这个帝王,后代的历史学家对他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他好大喜功

  • 明朝的大将徐达和常遇春是什么出身?竟然拥有一身好武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元末明初的最强将领,非徐达、常遇春莫属,这两位帮助朱元璋,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徐达的是难得的帅才,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游刃有余,常遇春则是明军的利刃,所到之处锐不可当,没有攻克不下的城池。徐达、常遇春都对兵法极其精通,在战场上对时机把握十分准确,能抓住敌人片刻破绽,毕其功于一役。

  • 子婴为秦朝做了哪些为政举措?他投降义军究竟是不是明智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06年,大秦帝国的第三任统治者,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子婴被项羽所杀,“秦诸公子宗族”也被斩草除根,全部诛杀。由此,子婴成为了毁掉大秦帝国的替罪羊,尤其是他投降义军导致宗族被灭一事颇受后世指责。那么,子婴乃何许人也?在他统治大秦帝国的短短46天,他为奄奄一息的大秦帝国做了哪些苟延残喘的为政举措?他

  • 子婴跟秦始皇究竟是什么关系?历史上都有哪些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子婴是秦朝继秦始皇嬴政、二世胡亥之后的第三位皇帝。子婴最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秦朝灭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屠城纵火,杀害了子婴。关于子婴跟秦始皇的关系,历来都众说纷纭,有的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有的说子婴是秦始皇的侄子,还有的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