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的皇贵妃权势跟地位有多高?一旦册立连皇后都要畏惧

清朝的皇贵妃权势跟地位有多高?一旦册立连皇后都要畏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924 更新时间:2024/1/28 12:30:18

大家好,说起清朝皇贵妃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前些年热播的清宫剧《延禧攻略》中有一个剧情是继后那拉氏得知皇帝要册立魏璎珞为皇贵妃时惊慌失措的表现,她瞬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的,不少人会想,后就是后,妃还是妃,纵然名头再大,前头冠着一个“皇”字,不还照样是妾室,皇后乃是六宫之主,有什么可怕的呢?

其实不然,对于清朝的宫廷贵妇来说,嫔、皇贵妃、皇后三个职位可是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皇后自不必说,母仪天下四海敬服,嫔位呢,那是宫廷女子命运的分水岭,在清宫里能达到嫔位就和之前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从贵人到嫔有着质的飞跃,而皇贵妃,虽然不如皇后的位分尊贵,但是经历都是非一般的传奇,正如贵人到嫔的飞跃,从贵妃晋封为皇贵妃也是一次飞跃。

终清朝二百多年,只出现过三次皇后与皇贵妃并立(皇贵妃不是因为贵妃病重而加封的,后文皆同)的情况,而出现这种情况时,皇后的地位可就是岌岌可危了,这也足以说明皇贵妃的特殊性。

皇贵妃之号初创于明代,历史上第一位正式册封的皇贵妃是景泰帝的唐贵妃,因为景泰帝之于明朝的特殊性,明朝官方普遍把明宪宗的万贵妃视作真正意义上的首位皇贵妃,在明朝皇贵妃只是一个普通的位分,而且是可以同时册立多位皇贵妃的。

到了清朝,确立了后宫的位分等级和待遇。

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清史稿•后妃传》

号称常务副皇后,一旦册立连皇后都要畏惧,清朝的皇贵妃这么牛?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在清朝后宫的等级体系中,皇贵妃与皇后同样只能有一位,足见她的尊贵和重要性,就这么说吧,在清朝,一个女子只要不是因为病重而得以被丈夫皇帝在生前封为皇贵妃的,无一例外,最后都能成为皇后。而且,即使是贵妃病重皇帝封之为皇贵妃加以抚慰,这一礼遇也绝非等闲女子可以享受的。

那么,清朝封皇贵妃一般有哪几种情况呢?

这第一自然就是刚才提及的,贵妃病重,皇帝册封皇贵妃以示抚慰,或者说“冲喜”,因为这个原因被封为皇贵妃的第一人是雍正帝的敦肃皇贵妃年氏,代表人物还有乾隆帝的慧贤皇贵妃高氏和纯惠皇贵妃苏氏。

其次便是紫禁城内没有皇后,册立皇贵妃以虚代中宫,为继后人选,这一类的代表人物是乾隆帝继后那拉氏、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和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这第三便是紫禁城中没有皇后,册立皇贵妃以代掌后宫,这一类的代表人物是道光帝的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这三点就是清朝册封皇贵妃的一般规矩,这里所说的册封指的是丈夫皇帝在该女子生前册封,不是追封或者新帝即位尊封父祖的妃嫔为皇贵妃。

那么清朝出现的三次皇后与皇贵妃的并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又能否从中探知到皇后尚在一般不册立皇贵妃的不成文规定又是因为什么呢?出于对原因根本的探知,我们不妨来个倒叙。

朕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慧妃著封为皇贵妃。瑜嫔著封为瑜妃。珣嫔著封为珣妃。贵人西林觉罗氏著封为瑨嫔。—《清穆宗实录》

清朝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皇后与皇贵妃的并立发生在同治十三年,这一年年末,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病危,十一月十五,两宫皇太后以冲喜的名义对他的后宫进行了一次大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妃嫔中除慧妃富察氏之外都只晋封了一级,唯独慧妃连升两级,成为了皇贵妃,这位富察氏出身名门,乃是康雍乾时期的大学士马齐的后代,是当年慈禧太后所支持的皇后人选,但因为她轻佻善妒,不受慈安太后的待见,而慈安太后的表外甥女阿鲁特氏端庄温婉,慈安太后遂支持了阿鲁特氏。

小皇帝载淳对生母强大的控制欲和权力欲十分不满,他心里自然更喜欢温厚纯良对他视如己出的嫡母慈安太后,而且处于少年叛逆期的他怎么会允许生母对他的这种婚姻上的干涉呢?于是他选择了嫡母所支持的阿鲁特氏,二人成婚后夫妻感情很是不错,而富察氏一下子从尊贵的皇后变成了慧妃,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慈禧太后当然也是十分愤怒,不仅愤恨儿子的叛逆,也愤恨儿媳和慈安太后,可她身为侧室,在名位上根本不能和慈安太后相较,她就对阿鲁特氏百般刁难,对富察氏多加抚慰。同治帝平时和皇后恩爱,对母亲的打击报复有苦难言,他一边劝慰爱妻,一边更加冷落慧妃,双方都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可是载淳病重后,再也难以照顾皇后,慈禧太后便违背清朝皇后尚在不册立皇贵妃的不成文规定,强行册立慧妃为皇贵妃,慈安太后心疼儿子载淳,根本无暇顾及。十二月初五,同治帝驾崩,七十多天后,被堂弟尊为嘉顺皇后的阿鲁特氏也崩逝了,夫妻二人合葬惠陵,双双退出了历史舞台。

可见此次后妃并立并不是出自同治帝的主观愿望,完全是慈禧太后的专横跋扈造成的。而清朝历史上第二次后妃并立可就广为人知了,这次正是在《如懿传》和《延禧攻略》中都表现过的乾隆帝继后和令皇贵妃的并立。

乾隆三十年,继后那拉氏在南巡途中断发,乾隆帝震怒,命额驸福隆安扈送继后先行还京,乾隆帝在四月回返京城后,乾隆帝先于五月初九诏封令贵妃为皇贵妃,后在五月十四收回那拉氏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四份册宝,并且裁减其侍候宫女,以至于只有二宫女侍奉,这是清朝后妃中最末等的答应所享有的待遇。

此次后妃并立于次年七月继后那拉氏的病故而结束。在清朝,皇后尚在就册立皇贵妃就等同架空了皇后,皇后就会变得有名而无实,所以《延禧攻略》中所演绎的继后听闻皇帝要册立魏璎珞为皇贵妃时的惊慌不是胡乱编的,是有一定历史背景为根据的。那么,造成清朝皇贵妃特殊性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呢?到底是什么让堂堂皇后闻听皇贵妃三字也要色变呢?

孝献皇后,栋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皇贵妃,行册立礼,颁赦。—《清史稿•后妃传》

这就要说到清朝第一位皇贵妃董鄂氏了,董鄂氏是顺治帝的宠妃,真可谓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就在顺治十三年,18岁的董鄂氏入宫,同年就晋封为贤妃,仅过了一个多月就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董鄂氏为皇贵妃,真可谓是一飞冲天。更为令人咋舌的是,皇帝竟然因为册封皇贵妃而大赦天下,这是连立后都没有的重大政治行为。

顺治帝对多尔衮和母亲为他安排的政治婚姻十分不满,以至于有了顺治十年废后事件,而让顺治帝万分无奈的是,就在废后之后不久,母亲又安排了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女子入宫为后,他对这位新后十分不满,对她百般冷落,而另一边对皇贵妃董鄂氏是宠爱有加。

董鄂氏所生的皇四子被顺治帝称为“朕第一子”,在不幸早殇后,顺治帝悲痛万分,逾制追封为“和硕荣亲王”。顺治帝在董鄂氏身上倾注了太多的爱和恩宠,不仅给了她尊荣位分,还在皇贵妃的册封、行权等多方面违制,命皇贵妃掌管宫中事务,皇后反而变得有名无实。在董鄂氏为皇贵妃时,顺治帝多次想要再次废后,因为母亲的拦阻和董鄂妃的劝谏而作罢,足见顺治帝对董鄂氏的深情。

这还没完,在董鄂妃不幸离世后,顺治帝竟然追封她为孝献皇后,这让孝庄太后十分不满,不仅如此,顺治帝还下令董鄂氏的随身宫女太监殉葬,最终因为太后的阻拦而没有成行,可见顺治帝对董鄂氏的深情已经到了非一般的程度。

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没有得到丈夫的宠爱,还因为董鄂妃的受宠被丈夫百般冷落,原属于自己的中宫之权也被侵夺,更多次险些被废后,年仅20岁就守寡,纵使名义上的儿子玄烨对她百般尊崇,多加孝敬,恐怕也难舒平她皇后生涯的战战兢兢,孝惠章皇后的遭遇给了后世的清代帝后很大的警醒,从康熙帝开始,就开始有意规避皇后与皇贵妃的并立,这既是防止后宫的乱局,恐怕也是怕触及嫡母的伤心事。

从康熙帝开始,清朝内宫就有了皇后尚在不册立皇贵妃的不成文规定,纵使雍正帝再怎么宠爱年贵妃、道光帝再怎么宠爱全贵妃,只要不是她们病重或者皇后离世,她们也只能待在贵妃的位置上。

所以,在清朝,皇贵妃是一个连皇后都畏惧三分的职位这并不是虚词,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究其原委正是因为顺治帝对董鄂妃的殊宠才使得皇贵妃一位变得如此敏感,只是这帝王的深情有时候也许反而会害人害己。而这深锁的宫廷里写满了多少女子青春的挽歌和命运的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孟浩然写的一首诗,结果被皇帝下令此生不能当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时期出了许多有名的大诗人,比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他们同处在一个时代,又都是鼎鼎大名的才子,所以彼此也都是好朋友。孟浩然40岁时,来到了长安,想在这里一展抱负。可惜的是,孟浩然并未通过进士考试。孟浩然心情虽然不佳,却并没有放弃做官。他留在长安城内找机会向有权势的人献诗,希望借此机会被

  • 李渊被迫退位的时候 朝中之人为何没有人支持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渊和李世民,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古代的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封建时代,那时候为了稳定国家的统治,也维持了一个家族的统治地位,人们就发明了嫡长子继承制度,所以皇位的继承人也是由此而来,虽然这样的选择非常草率,也很容易人无能之人坐上皇位,然而有能力者却会被埋没,所以在那个

  • 他本是可以顺利登基的太子,因母亲太蠢导致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位太子十分无辜,他不曾犯任何错误,只因为有个愚蠢的母亲,最后不仅错失去了皇位,后来还丢掉了性命。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这个倒霉的太子就是汉景帝刘启的长子刘荣,是刘启的宠妃栗姬所生。栗姬在刘启当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得宠,而且刘启的前三个儿子都是栗姬所

  • 三国中真正的将门虎子是谁?是陆逊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中真正的将门虎子是谁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由于全国性的长期战乱,三国是个出将军最多的年代。又因为各自独立为王,这将军封侯也是寻常事一件。爵位是可以继承的,所以这将军的儿子为将也就比比皆是。有句话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还说是将门出虎子,不过,这龙生龙凤生凤的事例虽然普遍

  • 李渊的太上皇生活过得如何 李渊为什么会被迫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渊退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渊晚年生活得如何?唐高祖李渊万年的生活实际是极为潇洒,即位开心的,放到现在来说,肯定会让很多的“宅男”,羡慕不已。首先,唐高祖李渊是否是被逼退位,还是一个未知数。事实上,我认为,唐高祖李渊退位,更多的是李渊

  • 历史上最厉害的皇陵,至今都保存的很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她虽然在政治上过于狠毒,但是她在治理国家上却极为英明,通过励精图治和开拓进取,使得唐朝的国力大大增加,百姓安居乐业。武则天一生还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就是动用23年修建皇陵——乾陵。武则天对乾陵修建的煞费苦心,而盗墓贼对陵内的宝贝觊觎的也煞费苦心。唐末的起义头

  • 东汉宦官郑众是什么样的人?力助汉和帝,杀伐外戚权臣窦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汉宦官郑众是什么样的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世界上没有绝对强大的事物,也没有绝对弱小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强大和弱小可以相互转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强大事物有它的弱点,弱小事物有它的长处,以长处攻弱点,弱者便可战胜强者。大象是陆地之王,连老虎、狮子都不是

  • 张承业是什么人?李克用的托孤之人,李存勖更视他为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宦官张承业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张承业唐代末年同州人,自幼入宫,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后升任内供奉。唐末中央权威低落,朝廷令不出中央,拿地方军阀一点方法也没有,常常必须仰赖军阀之间互相牵制才能存活。张承业这人非常忠心,并且识大体,懂谋略,就常被安排出使各方军阀

  • 薄姬是“天子之母”,吕后为什么不杀她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虽然对于她一生的功绩后人褒贬不一,但是吕雉的残忍手段还是让很多感到发指,刘邦去世后,吕雉成为了宫中掌握唯一大权的人,那时的她是相当耀眼的,可以说,如果当时的吕后看谁不顺眼,就可以灭谁,而且必定成功,参照戚夫人,针对一切威胁她权力的人,吕雉都斩杀遗尽,可是吕雉为何明知薄姬被称

  • 在长坂桥面对曹操的张飞,为何要说自己时阉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飞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