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豫让与智伯是什么关系?为了能刺杀赵襄子都做了什么事情?

豫让与智伯是什么关系?为了能刺杀赵襄子都做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3/12/18 9:35:41

大家好,说起春秋刺客豫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智氏被韩、赵、魏三家击败,惨遭灭族的厄运。智伯的头骨被赵襄子做成了饮酒的器具,每逢大宴会,必定要拿出来显摆一番。

智氏被灭族,智伯死后还要遭受如此屈辱,这让从前效忠于智氏的忠臣义士愤愤不平。其中就有一个叫豫让的人,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他怨恨三家——尤其是赵襄子。智伯死后,豫让也开了他致力于刺杀赵襄子,以给智伯报仇的最后时光。

知遇之恩

据豫让本人的说法,他早年怀才不遇,贫贱无比,那些有权势的大夫都不愿意重用他。唯独智伯慧眼识珠,将他从一个布衣变成了体面人,且对他委以重任,让他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豫让眼里,智伯就是他的伯乐和救星。

智伯死后,豫让把赵襄子视作自己的仇敌,没有一天不想着替智伯报仇雪恨,而刺杀赵襄子,就是最好的报仇方式。

第一次刺杀失败,被赵襄子赦免

人在如厕之时,大概都是没有防备的,汉朝初期灌高等人就曾派人在厕所里刺杀刘邦

智氏被韩、赵、魏联合击败

豫让想办法混进了赵襄子的府邸,揣着一把匕首躲进赵襄子专用的厕所里,这种刺杀方法讲起来挺搞笑,但事实上也很高明。

赵襄子这种人,走到哪里身边都有甲士保护——唯独如厕之时。毕竟这种私密之事,是不容得保镖在旁边观看的,而且如厕时,人大概也是没有防备的,就算遇到紧急情况,也要先提起裤子才能与人战斗,这就会让刺杀者抢占先机。

计划得很周密,结果却很不堪。

赵襄子那天想要如厕,内心突然惶恐不安,就派人去里面搜寻,结果把躲里头的豫让给揪出来了。

豫让倒也痛快,直接说出了自己躲里面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杀你,以给智伯报仇。

赵襄子没有发怒,反而很敬佩豫让。智伯已经绝后,可见豫让是不受人指使的,为了给主公报仇不顾生命危险刺杀显要人物,赵襄子被他的忠诚感动,就令人放了他。

第二次刺杀失败

豫让并没有死心,自己发动的第一次刺杀已经失败,赵襄子必定会加强防备。为了再次接近赵襄子,让其认不出自己,他把自己弄成了残废。

史料记载,他吞下烧红的炭火,把自己弄哑。在身上涂满油漆,搞得全身包括脸上都出痘流浓。然后去街上乞讨,妻子从身边路过都没认出她,豫让就知道第二次刺杀可以接近成功了。

他的朋友在街上认出了他,流着泪替他感到不值:“以贤兄的才能,去投奔赵氏,何愁不能接近赵襄子,到时候你要报仇不也简单些吗,为何非要这样对待自己?”

豫让慷慨激昂地说道:“之所以这样做,本就是为了给主公报仇。但如果我去投奔赵襄子,就成了他的臣,我怎能以臣的身份去刺杀后来的主公呢?我豫让这条命死不足惜,我只是想让那些为人臣不忠的人感到羞愧!”

于是慷慨赴义,在赵襄子出门必经之路的一座桥下潜伏。

赵襄子路过那里,拉轿子的马突然受惊,死活不愿意再前进。赵襄子就派人去前方搜查,又把豫让揪了出来。

赵襄子长叹一声,流着泪说到:“豫让啊!你在智伯手下效力时,名声已经远扬了。而我已经赦免了你一次,我也做到极致了。现在该怎么做最后的选择,你自己决定吧!”

豫让说:“我甘愿赴死,但也有最后一个心愿。请你把外套赏赐给我,让我砍它三刀,这样我也不负智伯对我的恩德,死而无怨了!”

赵襄子敬佩他的义气,脱下外套让使者递了过去,豫让跳起来砍了三剑,然后满足地用配剑自杀了。

豫让死的那天,赵国的忠义之士全部落泪哀悼。

春秋时代的人都把忠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所以有豫让伏节死义之事,所以有赵襄子赦免豫让且满足他最后心愿之事。

在那个时代,上古流传下来的遗风还在,轻视生命重视节义的人比比皆是,豫让也只是其中之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改变,到了战国末期和秦汉时期,这种遗风逐渐消失,再到后面的时期,这种遗风荡然无存,也只存在于史书之上了。

这不代表古人重视节义而现代人只是唯利是图,什么样的时代出什么样的人,豫让的忠诚也是那个节义时代的产物。古代的教育,重视道德的培养而轻视能力的培养,与现代截然相反。古代的故事,也不太可能发生在现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王忠嗣不死,安禄山还敢造反,还会爆发安史之乱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王忠嗣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安史之乱作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爆发原因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蕃将权力尾大不掉、玄宗过于宠信安禄山、杨国忠和安禄山互相猜疑致使安禄山不得不反等。但以唐朝经营百年的强大军事力量而言,一场叛乱为什么竟能持续八年之久?这其实与

  • 陈平和周勃都是汉朝的功臣 汉文帝为什么会区别对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陈平和周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简单说其实就是文臣与武将的威胁谁更大?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五代十国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彼时“占山为王”的都是武将,您见过五代十国有文臣出身的皇帝吗?没有,一个都没有!即便是结束了五代十国乱世的宋

  • 循贵妃是什么出身?日夜侍寝的她为何会失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循贵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一位非常风流的皇帝,他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在位时长最久的皇帝,也是儿女最多的一位皇帝。乾隆四十年时,乾隆皇帝的淳妃又为乾隆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也是乾隆皇帝的最后一位小女儿,但此时,乾隆皇帝已经是65岁的高龄了。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算得上是高寿,普通人很少有能活

  • 吕师囊作为方腊的部下,他是怎么让梁山损失三位好汉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与波澜不惊的三大战争首战相比,梁山大军征讨方腊的首战——润州之战不仅惊险刺激、意外频发,而且成为了自招安以来首次出现好汉阵亡的战事。在此战中,梁山面对的对手是方腊集团枢密使吕师囊。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师囊,歙州富户,因为参与作乱有功,得到方腊的垂青,官拜东厅枢密

  • 吕后临朝称制后 陈平为什么敢整天喝花酒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陈平喝花酒。吕后临朝称制后,陈平作为刘邦安排的辅政大臣整天喝花酒,这只是表面现象。陈平整天喝花酒其用意是为了迷惑吕后,以保全自己的生命,以便关键时刻出手,完成刘邦交代的辅政使命。为什么这样说呢?小编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一,吕后的焦虑。吕后临朝称制后,面临刘邦安

  • 刘邦对戚夫人如此宠爱 刘邦临死前有留给她后路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当时吕后被项羽抓了两年之久,等人被放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物是人非了,刘邦早就已经有了新的女人。尽管说刘邦作为汉王,妻妾成群,实属不过正常,但对于吕雉来说,实在有点受不了,恨戚夫人,但恨的人恐怕更是刘邦,我在敌营担心受怕,自己的丈夫却美人在怀,夜夜笙歌。让吕雉没有想到的是,身为妾的戚夫人抢了丈夫不

  • 张中彦的为人如何?他为何既受南宋俸禄又为金朝效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正所谓宁当太平犬,不为离乱人。在祸乱纷起的年代,个人在大局的裹挟下,往往身不由己。张中彦虽然官至节度使,也难以有坚定的立场,反而受局势所左右,既受南宋俸禄,又为金朝效忠。但他一生,勤政爱民,在乱世中,给治下百姓以一隅乐土,虽于大事无补,却也不失“父母官”的本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段昭仪:出身尊贵的名门千金,一生两嫁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妃子,因容貌秀丽获得宠爱,高洋死后还改嫁给了大臣,也算是善终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说段氏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段氏出身尊贵,她是太后娄昭君的外甥女,北齐开国元勋段荣的女儿。高洋登基后许多大臣请立段氏为皇后,但高洋最后选择立结发妻子李祖娥为皇后,而立段氏为昭

  • 孙氏为何没能在毫无大志的刘表手下夺得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荆州刺史刘表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在这个时期,各路诸侯纷纷起兵独立,而刘表就是其中的一人。最初,刘表也算是一个狠人,他虽然是汉室后代,又是董卓上书特批的荆州牧,但当时江南宗贼甚盛,袁术屯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

  • 和珅被杀是因为贪吗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和珅被杀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初闻这句话的时候,潜意识里面都会认为嘉庆之所以下旨诛杀和珅,是为了查封和珅的万贯家财。因为传闻当中和珅死后,嘉庆从和珅家中査抄出来的财物,足以抵得上清政府十年的财政收入,所以也难怪人人说起和珅的死因,往往都会归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