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代最成功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一生

明代最成功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41 更新时间:2024/1/19 0:15:46

导读:明朝十六个皇帝,可以够得上英明者只有太祖、成祖、洪熙、宣德、弘治五人。崇祯作为亡国之君,错误太多,刚愎自用,猜忌心大,优柔寡断,但是明亡之过不全在他,万历要负八分责任,嘉靖引来了倭寇,正德引来了葡萄牙人,正统引来了蒙古人,天引来了陕北农民,如此种种,崇祯是守不住江山的。如果崇祯处在正统的位置上,或者万历的位置上,或许是个明君。历史没有假设,不相信眼泪,我们无法给予扶苏,朱标,李恪,真金,光绪明君的地位。

上述五个帝王中,除了太祖、成祖,都不是开拓之主,仅仅守成吃老本而已。也就是皇二代而已。你搞出来仁宣之治是顺理成章的,搞不出来万国来朝,四夷宾服,那是你无能。这三个皇帝,都没做到四夷宾服,所以更加没资格与太祖,成祖比较。

有人认为太祖朱元璋是开国之君,戎马一生,打下明朝基础,比成祖更英明。

网络配图

其实不然,朱棣也是戎马一生,他打蒙古比朱元璋更迷恋,打越南,打建文,打唐赛儿,朱棣经历的战阵不在少数。朱棣北伐蒙古的确是没有多大战绩,打瓦剌是损失惨重,打鞑靼是找不到人,蒙古小打小闹一直是有的。这东西就像刘彻打匈奴一样,最后还不是被匈奴来了一个包抄李广利,打败七万人的战绩。除非灭绝种族,像乾隆打阿穆尔萨那那样,否则在封建经济时代,什么样的马匹才能调动迅速,反击迅速呢?那时代没有装甲兵,没有飞机,根本不能快速抵抗,蒙古铁骑打完就跑,就是康熙也追不上。清朝大漠南北无烽烟,那是和亲政策的作用,蒙古不想来叩关了。

朱棣打蒙古没有多少战绩,史册上只好记载捉了几十个头目,王妃,斩首多少却不敢记载。就是因为进军不够神武,没有遇到过蒙古骑兵啊。但是朱棣北伐的作用还是有的,要不蒙古人不会编造朱棣是元顺帝儿子的谣言,肯定是蒙古人被朱棣吓怕了,编造了这个大明江山是我蒙古黄金家族掌管的神话,来求得心理安慰。曾几何时,朱棣说他是高皇后儿子,汉人说乾隆是陈世绾儿子,凯撒说他是维纳斯子孙。如果不是以朱棣为荣,蒙古人断然不会编造谣言。

朱元璋的蒙古问题也并不成功,他是斩首不少,还俘虏过元太子,但是朱元璋也没有做到根除北方边患,相反,他把能打的朱棣,徐达都派到北方防备蒙古。徐达在北元首都哈拉和林一带,还被扩廓包了饺子。

高丽问题上,朱元璋父子都无成绩可言,放弃了大元的旧地,向一个属国低了头。

在女真问题上,父子两个都有大成绩。尤其是朱棣,和阿哈出联姻,派亦失哈传檄东北,建立奴儿干都司。朱棣实际上在东北建立了坚固的军事同盟,即兀良哈三卫、猛哥帖木儿,阿哈出,朱棣轴心,包抄鞑靼各部。清朝肇祖猛哥帖木儿其实就跟随过朱棣北伐鞑靼。太祖、成祖作为女真人的解放者,是受到他们的拥护的。太祖开拓辽东,成祖开拓东北,对祖国边疆的开发是有大贡献的。东北这个地区我们知道,历史上是很少被征服的,自北朝至于唐宋,辽东都不属于中原王朝。明太祖,成祖重新占领了东北地区,对中国的版图是有大贡献的。

网络配图

朱元璋休养生息,朱棣也劝课农桑,洪武的经济,永乐的经济都恢复的很快,短短五十年,元末战乱的创伤就愈合了,这是了不起的。

在性格方面,两人都残暴,太祖杀戮功臣,元朝遗民,成祖杀戮建文一党,哪个更丧心病狂一点,我看是太祖,因为成祖只是杀敌对势力,不杀自己的犬马。太祖是敌我都杀,除了朱家子孙。可以说太祖这个人自私到极点,朱棣,还没有那么精神分裂。

太祖唯一能胜过成祖的,我想是反腐倡廉。太祖用恐怖手段打击贪墨,保护老百姓,同时是保护朱家皇朝官僚集团的高效运作。有史以来,太祖和雍正两人,是反贪最彻底的皇帝。

太祖成祖差距最大之处就是开放的精神。太祖是个老农,一肚子农民阶级保守落后,自私自利,同时也吃苦耐劳的精神。太祖禁海,是最保守的表现。成祖不同,成祖虽然禁海,但是同时下西洋。明朝的造船业随之发展。太监郑和生擒锡兰国王亚烈苦柰儿,俘获苏门答腊王子苏干剌妻奴,斩杀旧港渠帅陈祖义,可见明成祖时代明朝海军何其强大,何其敢战,慎战。这些战争都是郑和取胜的,但又都是因为当地首领贪婪劫掠引起的,该打。这和美国海军到处耀兵异域,侵略扩张是不同的。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三十多个国家,中外交流加强了。如果不下西洋,就太祖那个国际地位,早被世界遗忘了。下西洋还带来了一个正面风潮,明清的沿海人民大量去南洋谋生,以至于产生了林凤、潘五、郑信等英雄,现在南洋的华人地位很高,实力很大,都要感谢郑和,成祖。

太祖脑子里是单一的儒家思想,容不下百家思想。而成祖却包容百家,编着永乐大典,使之继承了明朝以前所有的文化成果,这比秦始皇的焚书,梁朝太子的焚书好多了。现在中国的古书如尚书,诗经等总是真伪难辨,篇幅难定,都是焚书作孽的。孔子这人也善于焚书啊,你看他是大哲学家,他却把一千篇的诗经删削成三百零五。朱棣作为一个政治家,眼光和胸怀的确比秦始皇,孔子强太多了。

网络配图

再者,吕不韦也是个胸怀大的政治家,他编着的吕氏春秋,兼容并包,他本人是儒家思想,但是又信仰墨家,他创造杂家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确实起到了融合百家思想的作用。中国缺少的就是海纳百川的胸怀啊。后世的皇帝,有几个能容忍儒家以外的思想呢?

郑和下西洋七次就结束了,明廷的讨论结果是费钱,费民力,无用。实际上航海并不花费巨大,终止航海只是明朝统治集团走向保守而已。

此后,再无郑和了。如果继续大航海,那就如梁启超设想的,哪有什么哥伦布啊,第一个哥伦布将是明朝的航海家,第一个殖民帝国将是中华王朝。

在南方少数民族问题上,太祖对贵州统治并不强化,奢香夫人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奢香是个土司。正是成祖,他敢于触及闭塞落后的山区,建立贵州布政司,清朝的改土归流,首先借鉴了成祖的经验。大家对古代中国可能并不了解,古代中国的地图是个水分很大的地图,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常是独立半独立的,孙权的山越,隋唐的苗疆,岭南,都是独立的地区。朱棣应该是第一个触及这些地区的皇帝。他有胆量加强控制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嘉庆帝法办巨贪和珅 十一位总督表态支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嘉庆在对这些地方督抚大员们奏折的御批中多次表白“此事实不容已。知我非我,自有公论”。其中,他在江西巡抚张诚基奏折上的批示最为明白不过:“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嘉庆四年正月初三辰刻,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珅的靠山顷刻间倒下了,准备靠肃贪打响自己亲政后第一炮,树立新朝气

  • 天下第一利口张仪为什么会辱骂儒学宗师孟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儒学宗师孟子满腹经纶,有着“大才雄辩,天下无对”之美誉,而战国秦相张仪则因生就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而被称为“天下第一利口”。仿佛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在两位名家在学术及政治领域多有争论,唇枪舌剑之激烈程度,不亚于现代名流微博过招的浓烈硝烟气息。图片来源于网络两人的多次言语交锋中,尤以张仪的一句“儒家大伪

  • 雍正曾当众斥责谄媚大臣:称其极其可笑自寻羞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现实生活中,谄媚之事还时有发生。遇此,有人能慨而拒之,有人则欣然笑纳,有人接受起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大清朝雍正皇帝,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网络配图据郑逸梅编著的《清宫轶事》记载:一次,御史汤倓积极响应皇上纳谏的号召,上了一份建议书。雍正看了之后,觉得他言之无物不说,且暗藏私心,极尽谄媚。雍正非常厌恶,当

  • 苏妲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黑成祸国妖女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苏妲己的形象深入人心,主要还是由于一部《封神演义》,但这只是一部小说,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不过,历史上确实存在妲己这个人,在《国语》中明确说道:“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可见,她不姓苏,也不是冀州侯苏护之女。图片来源于网络她姓己,名妲。当年纣王征服有苏氏,得到己妲,加上

  • 广结天下名士:枭雄曹操借助舆论而踏入仕途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特殊的时代有特殊的游戏规则。汉代盛行品评人物之风,声名直接影响士子的仕途。要想使自己声名远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自我炒作。曹操就实践了一回,只是做得有些露骨,有些霸道,一旦求得名士的赞许,便心满意足大笑而去。或许这就是枭雄的独特之处吧。网络配图汉代用人,非常重视舆论的评价,其职用的标准,主要是依

  • 秦始皇母亲的出轨,改变中华上下两千年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千古一帝秦始皇以铁腕手段打败六国,一统天下。尽管里面有秦始皇的超凡才能,但是还有来自各国投奔来的有志之士的才学相助。有了他们,秦始皇如鱼得水,商鞅变法让秦国的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其他文武将领更是让秦始皇心中暗喜,各地捷报不断传来。但是,当年秦始皇的一件事险些断送了秦国的前程。这件事我们慢慢

  • 李鸿章曾认为服制不可改:是对先祖的追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鸿章:近来贵国的变化实在令人刮目相看值得赞誉,然有一点不敢苟同,就是贵国盲目模仿欧国风习改变自古来的服制。森有礼:改变服制其实道理非常简单……面对今日时势的进步,则感传承服制多有不便,故改变旧式服装用新式洋服代之。我国人民自愿改变服制的意向显然利大于弊,对国家而言更是益处良多。——选自《李文忠公全

  • 汉成帝时大贪官淳于长与许皇后之间有暧昧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淳于长是汉成帝时期的大贪官,他一生为官,没有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哪怕一点贡献,反而是一心钻在了钱眼里,只想着贪污受贿,甚至还把主意打到了当时被废的许废后头上,敲诈诱骗了许废后大量的财物,甚至还有传说他和许废后还有暧昧的事情,结果事发被杀了,那么淳于长和许皇后是怎么一回事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据说当时淳于长

  • 张飞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大家都说太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就算是不读三国的人估计也都知道有张飞这号人物,今天我们不是要讲他的生平,而是要讲他的死因,因为太狗血了。网络配图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一代名将张飞死的

  • 皇帝高洋建齐破虏国力盛 嗜酒嗜杀似魔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不缺少暴君,通常来讲暴君一般就是亡国之君,如夏桀、殷纣等。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甜心即可为大家介绍一位开国暴君,他外柔内刚,果敢能断,领兵治国堪称明君;但在国家大治后,他纵情享乐,嗜酒嗜杀,形同暴君。此人就是北齐王朝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字子进,529年出生,因生于晋阳,小名晋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