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鸿章曾认为服制不可改:是对先祖的追忆

李鸿章曾认为服制不可改:是对先祖的追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881 更新时间:2024/1/15 16:06:40

李鸿章:近来贵国的变化实在令人刮目相看值得赞誉,然有一点不敢苟同,就是贵国盲目模仿欧国风习改变自古来的服制。

森有礼:改变服制其实道理非常简单……面对今日时势的进步,则感传承服制多有不便,故改变旧式服装用新式洋服代之。我国人民自愿改变服制的意显然利大于弊,对国家而言更是益处良多。

——选自《忠公全书》

网络配图

1876年1月,甲午战争发生之前的18年,日本驻华特命全权公使森有礼前来北京赴任,经过天津,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特意接见了森有礼,二人有过一次较长时间的谈话。这次谈话不简单,它是两个正在进行变革的潜在的强国之间的一次对话,也是关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一次高级别对话。这次对话当时有记录,而且连翻译的话也有录入,特摘要梳理如下。

寒暄一番,李鸿章就把话题上升到文化高度,他问森有礼对中西文化的看法。森有礼的回答让李鸿章大跌眼镜:“我们日本觉得西方的学问十分有用,可是贵国的学问只有三分有用,其他七分实在是太陈旧了,没什么用途。”

李鸿章有点不服气,讽刺式地问:“那阁下认为你们学习西方文化,学到了七成吗?”森有礼说:“只学到了五成。”李鸿章步步紧逼:“只有五成吗?你们连服装都变了,哪里只有五成?”言下之意你们把自己最根本的都丢掉了,数典忘祖。森有礼倒觉得没所谓:“学他们的服装倒没所谓,只是本领还没有完全学到。”森有礼的没所谓,代表了日本上下的一种心态,当时连日本天皇夫妇都穿西服,至于伊藤博文那一帮明治维新的干将,更早就是西装革履了。

网络配图

李鸿章认为,服装不能轻易改变,这是对先祖的追忆、尊重,要万世传承才对。森有礼则说,日本是个善于模仿的民族,如今我们学习模仿西方的文化,也跟当年我们祖先学习大唐文化的意义是一样的。森有礼又说了一句让李鸿章刺痛的话:你们大清朝的辫子和服装不是在刺刀威逼之下形成的吗?作为清朝的大臣,李鸿章只好顾左右言他。

双方又谈到与西方的条约问题。森有礼的态度是:和西方国家的和约是没什么用的。这反映了当时日本对欧美的不满,不过,也看出了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善于撕毁和约的看家本领。罗斯福总统如果了解这段对话,珍珠港事变就可能不会得逞了。

李鸿章则说:两国和好,全凭条约,怎么说没用呢?森有礼的回答暴露了日本人的野心:如果是通商,当然凭条约办事。但国家要“举事”,就看谁强大,而不是靠条约。

李鸿章对此嗤之以鼻:“此乃谬论。”并且指着桌上的一杯酒对翻译说:人的心如同这杯酒,条约就是“和气”,如同这个杯子,如果没有杯子约束,酒就会溢出来。森有礼也不以为然:所谓的“和气”,无孔不入,有缝就会漏,杯子哪里拦得住。

网络配图

李鸿章听了这番话,对日本整个国家的品质都不放心了,他对翻译说:森大使年轻气盛,我们马上要和日本签订关于朝鲜的条约,要提防点。接着谈到高丽问题,森有礼说:高丽对我们日本很不友好。李鸿章又讽刺道:自从你们的丰臣秀吉去过之后,他们还敢跟你们友好吗?而且你们衣服也改了,文字也改了,他们都不认识你们了,怎么跟你们友好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成帝时大贪官淳于长与许皇后之间有暧昧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淳于长是汉成帝时期的大贪官,他一生为官,没有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哪怕一点贡献,反而是一心钻在了钱眼里,只想着贪污受贿,甚至还把主意打到了当时被废的许废后头上,敲诈诱骗了许废后大量的财物,甚至还有传说他和许废后还有暧昧的事情,结果事发被杀了,那么淳于长和许皇后是怎么一回事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据说当时淳于长

  • 张飞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大家都说太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就算是不读三国的人估计也都知道有张飞这号人物,今天我们不是要讲他的生平,而是要讲他的死因,因为太狗血了。网络配图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一代名将张飞死的

  • 皇帝高洋建齐破虏国力盛 嗜酒嗜杀似魔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不缺少暴君,通常来讲暴君一般就是亡国之君,如夏桀、殷纣等。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甜心即可为大家介绍一位开国暴君,他外柔内刚,果敢能断,领兵治国堪称明君;但在国家大治后,他纵情享乐,嗜酒嗜杀,形同暴君。此人就是北齐王朝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字子进,529年出生,因生于晋阳,小名晋阳乐。

  • 朱棣迷恋北韩进贡的权妃 历数古代帝王的洋情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是大明王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六朝古都南京。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京,多次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圣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樉先后死去,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

  • 清官海瑞退休之后是如何维持全家人生计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官员退休后在做什么?一般有好几类:一类人是名声显赫、能力卓著,可能被暂时留用一段时间,继续发挥作用;再一类人是抱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态,好好在家休养生息、愉快养老;还有一类退休官员,他们并没有接到中央请求复出以及作顾问的邀请,但是他们依然关心国计民生,继续发挥着余热,为国家、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 曹操一生只为女人落过一次泪却不曾拥有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时,在帝都洛阳有个色艺俱佳的歌舞妓,名叫来莺儿,名气很大,来看她的人络绎不绝。来莺儿生性孤高雅洁,在台上和台下判若两人。台上,她热情奔放,能使她的听众和观众近乎疯狂;台下,她却沉默寡言,又使得想一亲芳泽的人,不得不偃旗息鼓。曹操是个爱江山、爱人才、也爱美女的人。他久闻来莺儿的大名,也非常想见识一

  • 最让人羡慕的一夜情:李渊睡两美女竟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与隋炀帝是姨表兄弟,作为皇亲国戚,他也一直受到隋炀帝的重用。隋炀帝即位以后,李渊先后做了荥阳、楼烦两个郡的太守,后来正式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此时的李渊,可谓是高官显爵、位高权重。身居高位,难免会引起君主的猜疑。此前,李渊曾广结天下豪杰,就遭到过隋炀帝

  • 晚清名臣曾国藩给自己相面:一辈子当不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皇帝的突然驾崩,让驻扎在安庆英王府的曾国藩惊恐不已。他清楚地知道,一场更大的战争厮杀,已经扑面而来。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场血雨腥风的战斗,已经不可能避免。不管朝廷局势如何变化,该尽的臣子礼仪还是要尽到的。所以曾国藩下令,湘军暂时延缓进攻,所有大军披麻戴孝,并在主营内设置大行皇帝的牌位,所有文

  • 心机秀!战国经常跳槽的谋士们如何显示忠诚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经常出现人才流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也被描述成“朝秦暮楚”,其中的陈轸在这方面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在秦国和楚国之间跳槽,在楚国干一两年,然后去秦国混,居然一点事都没有,这固然是当时的人才流动制度宽松使然,也跟陈轸本人的智慧相关。网络配图有一年,陈轸又离开楚国前往秦国就职,著名的谋士张仪看不下去了

  • 三国的赵子龙到底是一代武神还是最牛的保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一部《武神赵子龙》电视剧将赵云完全神化了,但不管如何神化,他都不能逃脱他的保镖命运。在汉朝末年,我们都知道是一个枭雄四起,军阀混战的年代。对于千疮百孔的江山,谁都想分一杯羹。在那个有武力和权力就有可能拥有一切的年代,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谁都想向权力靠近。靠近了就会有香可吃,有辣可喝。就像我们今